“大哥,果如你之前所言,黃巾軍於長社之戰失利後,又於宛城之戰中大敗,渠帥張曼成被殺;賊兵又以趙弘為帥,不久之後趙弘又被江東孫堅所敗,眼下豫州一帶的黃巾大勢已去,已經開始向巨鹿郡撤退;張角之弟張梁、張寶亦以退回。”
趙雲每日都外出巡邏,是以打探到的消息比較多。
而趙大寶這一段時間隻顧著打理山寨裏的事務了,忙的根本沒時間下山,想不到短短二十幾天的功夫山下的局勢就已經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看來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黃瓜菜都涼了。
“大賢良師張角死了沒有?”這才是趙大寶比較關心的問題。
“應該還沒有,但是眼下廣宗已經被北中郎將盧植團團圍困,張角應該堅持不了多久吧。”
“哎呀不好,錯失良機矣,這樣一來,咱們豈不是就無法活捉張角了?”趙大寶頓時急得抓耳撓腮,一個勁兒的唉聲歎氣:“哎,千算萬算,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趙大寶捶胸頓足,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誰說不是呢,準備了這麽久,到最後竟然還是功虧一簣,任誰也接受不了啊。
而且一旦錯過這個機會,又要等四五年之後才能東山再起了,這麽長的時間,誰有那個耐心去等,最主要的是如果得不到朝廷的認可,就隻能繼續占山為王了。
當個山大王,成天與山賊為伍,這不是趙大寶想要的生活啊。
“哎?”
“不對,盧植乃是天下名士,性格剛毅,不肯卑顏屈膝取悅他人,必被小人陷害,圍困廣宗也必然無功而返,也許咱們還有機會。”
趙大寶突然又想到一種可能,盧植一走,廣宗之圍不就解了嗎?而接任的董卓碌碌無為,根本奈何不了張角,隻要能避開董卓攻下廣宗,功勞豈不是還是他趙大寶的,這真是天無絕人之路,趙大寶瞬間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唯一的難點就是要避開董卓。
為什麽要避開董卓呢?
還不是因為董卓這個人桀驁不馴,狂妄自大,目光短淺還瞧不起人,尤其是像趙大寶這種平民百姓,更是連正眼都不看一下,所以就算在他麵前得了功勞,肯定也會被他搶去,出力不討好,還不如不幹。
“隻有這麽一次機會,豁出去吧,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總之,不試試不行。”
趙大寶後半輩子的幸福就指望著打倒大賢良師張角來個鹹魚翻身了,怎麽能白白錯過這個平步青雲的機會呢,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說做就做,當即一拍屁股,做了個重大決定:“算了,時間緊迫,今晚就不要飲酒了,早早休息,養足精神,明天一早就出發,等打倒張角之再來慶功吧。”
剛才還興致勃勃地嫌人家趙雲不適合喝酒呢,這會兒他自己也沒了喝酒的興致,不愧是當大哥的,雙重標準,怎麽說怎麽是理兒。
“等等,還有一件事。”
這時趙大寶突然又想到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馬上變得愁眉苦臉起來,就見他緊蹙著眉頭,看看趙雲,又看看夏侯蘭,似乎滿懷心事。
“到底是什麽事?”兩位小兄弟看他欲言又止的樣子,替他著急。
趙大寶苦著臉說道:“眼下常山郡已是個是非之地,風雨飄搖,不知所歸,咱們一旦離開山寨,必然有人來搶占,而山寨之中錢糧頗多,咱們也不可能全部都帶著行軍,萬一貽誤了戰機,得不償失,可是丟在這裏被人搶去又覺得可惜,到底該怎麽辦,二位兄弟可有妙計?”
原來是這麽回事,這還真是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之事事關重大,所以此時山寨還不能丟掉不管,還得指望它為出征的部隊提供糧草呢。
趙雲是進攻的主力,必須要跟著去;趙大寶是大哥,也必須親自到場;而夏侯蘭是自己的發小,雖然跟他沒什麽親情,但畢竟是自己在這個世界認識的第一個小夥伴,也是自己的第一個鐵杆粉絲,閑著無聊時可以把他喊出來陪自己聊天扯淡解悶,所以也不忍心把他丟下不管。
三個人一走,就隻剩下一個剛投靠的雷公,可是這家夥的人品實在叫人懷疑,誰也不敢保證他不會背後反水,誰也不敢冒這個風險。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夏侯蘭猛的站起來一拍胸脯,毅然決然的說道:“大哥放心,小弟留下守護此山寨,必不使它落入旁人之手。”
說實話,讓夏侯蘭來守山寨,趙大寶實在有點不放心,畢竟他是個文人,看起來就文文弱弱的,沒有一絲威嚴,而山寨裏都是一幫大老粗,又都是山賊出身,未必肯服從他的安排,真要打起仗來,恐怕外敵未除,先起內訌了,豈不是白白害了他的性命。
趙大寶輕輕搖搖頭,勸阻道:“小弟,你我兄弟三人自幼心連著心,我看你就跟看我自己的兄弟一樣,從來沒有把你當成是外人,所以大哥實在不忍心看你有什麽閃失,明天咱們弟兄三個一塊去廣宗,你留在我身邊,我還放心一些。”
這倒是趙大寶的真心話,真不忍心看夏侯蘭出什麽意外。
誰知他越是這麽說,夏侯蘭的態度就越是堅決,甚至都有些急眼了:“大哥,你是信不過小弟嗎?”
“兄弟你別誤會,大哥真不是這意思。”
趙大寶看夏侯蘭是真急了,趕緊給他陪個不是,還從來沒見過夏侯蘭發脾氣呢,也不知道今天發什麽神經,不過看他的樣子還真挺嚇人,這是要破釜沉舟嗎?
夏侯蘭不依不饒,橫眉冷對:“我雖然比不上大哥和二哥的本事,可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大哥為何如此小瞧人,迄今為止,我做的哪一樣事讓大哥失望了?你既然口口聲聲說把我當親兄弟看待,為何又對我如此不放心,如此偏心,是何道理?”
這一番話把趙大寶說的啞口無言,仔細想想,好像確實是有點小瞧他了,一直以來趙大寶的眼裏隻有常山趙子龍,還真從來沒有正視過夏侯蘭的存在。
雖然知道他懂律法,可在趙大寶眼裏,也沒覺得他有多了不起,所以一直以來淨把他當成是小孩對待了,也怨不得人家會發這麽大的脾氣。
都說文人一怒天地變,今天算是領教了,真是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
趙雲每日都外出巡邏,是以打探到的消息比較多。
而趙大寶這一段時間隻顧著打理山寨裏的事務了,忙的根本沒時間下山,想不到短短二十幾天的功夫山下的局勢就已經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看來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黃瓜菜都涼了。
“大賢良師張角死了沒有?”這才是趙大寶比較關心的問題。
“應該還沒有,但是眼下廣宗已經被北中郎將盧植團團圍困,張角應該堅持不了多久吧。”
“哎呀不好,錯失良機矣,這樣一來,咱們豈不是就無法活捉張角了?”趙大寶頓時急得抓耳撓腮,一個勁兒的唉聲歎氣:“哎,千算萬算,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趙大寶捶胸頓足,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誰說不是呢,準備了這麽久,到最後竟然還是功虧一簣,任誰也接受不了啊。
而且一旦錯過這個機會,又要等四五年之後才能東山再起了,這麽長的時間,誰有那個耐心去等,最主要的是如果得不到朝廷的認可,就隻能繼續占山為王了。
當個山大王,成天與山賊為伍,這不是趙大寶想要的生活啊。
“哎?”
“不對,盧植乃是天下名士,性格剛毅,不肯卑顏屈膝取悅他人,必被小人陷害,圍困廣宗也必然無功而返,也許咱們還有機會。”
趙大寶突然又想到一種可能,盧植一走,廣宗之圍不就解了嗎?而接任的董卓碌碌無為,根本奈何不了張角,隻要能避開董卓攻下廣宗,功勞豈不是還是他趙大寶的,這真是天無絕人之路,趙大寶瞬間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唯一的難點就是要避開董卓。
為什麽要避開董卓呢?
還不是因為董卓這個人桀驁不馴,狂妄自大,目光短淺還瞧不起人,尤其是像趙大寶這種平民百姓,更是連正眼都不看一下,所以就算在他麵前得了功勞,肯定也會被他搶去,出力不討好,還不如不幹。
“隻有這麽一次機會,豁出去吧,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總之,不試試不行。”
趙大寶後半輩子的幸福就指望著打倒大賢良師張角來個鹹魚翻身了,怎麽能白白錯過這個平步青雲的機會呢,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說做就做,當即一拍屁股,做了個重大決定:“算了,時間緊迫,今晚就不要飲酒了,早早休息,養足精神,明天一早就出發,等打倒張角之再來慶功吧。”
剛才還興致勃勃地嫌人家趙雲不適合喝酒呢,這會兒他自己也沒了喝酒的興致,不愧是當大哥的,雙重標準,怎麽說怎麽是理兒。
“等等,還有一件事。”
這時趙大寶突然又想到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馬上變得愁眉苦臉起來,就見他緊蹙著眉頭,看看趙雲,又看看夏侯蘭,似乎滿懷心事。
“到底是什麽事?”兩位小兄弟看他欲言又止的樣子,替他著急。
趙大寶苦著臉說道:“眼下常山郡已是個是非之地,風雨飄搖,不知所歸,咱們一旦離開山寨,必然有人來搶占,而山寨之中錢糧頗多,咱們也不可能全部都帶著行軍,萬一貽誤了戰機,得不償失,可是丟在這裏被人搶去又覺得可惜,到底該怎麽辦,二位兄弟可有妙計?”
原來是這麽回事,這還真是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之事事關重大,所以此時山寨還不能丟掉不管,還得指望它為出征的部隊提供糧草呢。
趙雲是進攻的主力,必須要跟著去;趙大寶是大哥,也必須親自到場;而夏侯蘭是自己的發小,雖然跟他沒什麽親情,但畢竟是自己在這個世界認識的第一個小夥伴,也是自己的第一個鐵杆粉絲,閑著無聊時可以把他喊出來陪自己聊天扯淡解悶,所以也不忍心把他丟下不管。
三個人一走,就隻剩下一個剛投靠的雷公,可是這家夥的人品實在叫人懷疑,誰也不敢保證他不會背後反水,誰也不敢冒這個風險。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夏侯蘭猛的站起來一拍胸脯,毅然決然的說道:“大哥放心,小弟留下守護此山寨,必不使它落入旁人之手。”
說實話,讓夏侯蘭來守山寨,趙大寶實在有點不放心,畢竟他是個文人,看起來就文文弱弱的,沒有一絲威嚴,而山寨裏都是一幫大老粗,又都是山賊出身,未必肯服從他的安排,真要打起仗來,恐怕外敵未除,先起內訌了,豈不是白白害了他的性命。
趙大寶輕輕搖搖頭,勸阻道:“小弟,你我兄弟三人自幼心連著心,我看你就跟看我自己的兄弟一樣,從來沒有把你當成是外人,所以大哥實在不忍心看你有什麽閃失,明天咱們弟兄三個一塊去廣宗,你留在我身邊,我還放心一些。”
這倒是趙大寶的真心話,真不忍心看夏侯蘭出什麽意外。
誰知他越是這麽說,夏侯蘭的態度就越是堅決,甚至都有些急眼了:“大哥,你是信不過小弟嗎?”
“兄弟你別誤會,大哥真不是這意思。”
趙大寶看夏侯蘭是真急了,趕緊給他陪個不是,還從來沒見過夏侯蘭發脾氣呢,也不知道今天發什麽神經,不過看他的樣子還真挺嚇人,這是要破釜沉舟嗎?
夏侯蘭不依不饒,橫眉冷對:“我雖然比不上大哥和二哥的本事,可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大哥為何如此小瞧人,迄今為止,我做的哪一樣事讓大哥失望了?你既然口口聲聲說把我當親兄弟看待,為何又對我如此不放心,如此偏心,是何道理?”
這一番話把趙大寶說的啞口無言,仔細想想,好像確實是有點小瞧他了,一直以來趙大寶的眼裏隻有常山趙子龍,還真從來沒有正視過夏侯蘭的存在。
雖然知道他懂律法,可在趙大寶眼裏,也沒覺得他有多了不起,所以一直以來淨把他當成是小孩對待了,也怨不得人家會發這麽大的脾氣。
都說文人一怒天地變,今天算是領教了,真是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