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萬人一心,尚不可擋,何況數萬死士乎?
皇甫嵩聯合趙大寶,在廣宗城四周挖設壕溝,建築陣壘,把整個城池圍得跟鐵桶似的,十幾萬黃巾軍被堵在城中不得出;皇甫嵩又讓人製造雲梯,試圖強行登城。
此時又有巨鹿太守郭典引軍前來支援。
巨鹿郡乃是黃巾起義的發起之地,太守郭典抵敵不住,率眾奔逃,此乃重罪,若是叛亂不能製止,就是罪上加罪,等叛亂結束,如果他沒有任何做為,恐怕隻能以死謝罪了。
郭典自然不想死,所以當他得知皇甫嵩來到此地討伐張梁時,感覺自己將功折罪的機會終於來了,因此馬上招募了一支隊伍前來助戰。
他本來就是太守,一聲令下,隨便招些遊兵散將自然不在話,就這樣很快招了兩千多人,奮不顧身的就趕來了。
兵不在多,跟著瞎摻和就行。
萬一有機會攻破城池,大敗張梁呢,不僅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且還能保住太守之職,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他真是打得如意算盤,比趙大寶還會算計。
隻是誰也沒想到張梁太能打了,而且守城無敵,一座小小的城池硬是被他堅守了十幾天,而皇甫嵩和趙大寶卻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此時雙方均死傷慘重,再打下去估計也沒辦法攻克,徒耗兵力而已,趙大寶正要勸皇甫嵩退軍,誰知皇甫嵩自己就想通了,下令後退三十裏安營紮寨,閉營休息。
這時,趙大寶為了給皇甫嵩留個好印象,於是向他進言道:“賊勢眾,日費糧草頗多,此時可以以靜製動,不出月餘,待其糧盡,可一戰而定。”
“不然,大軍圍城,攻城甚急,賊戰不得脫,故死戰也;今可避其鋒銳,待其戰意鬆懈,方能一鼓作氣攻破城池;不用月餘,隻在數日之間必能斬殺張梁。”皇甫嵩明顯比趙大寶更技高一籌,竟然敢說出這樣的話,讓趙大寶也不禁大吃一驚。
但是,數日之間就想大敗張梁,真的可以做到嗎?
不是趙大寶瞧不起皇甫嵩,他手裏有趙雲,都不敢說這樣的大話,也不知道皇甫嵩從哪裏來的底氣。
就因為你是中郎將嗎?
也太自負了吧。
沒想到皇甫嵩這麽穩重的一個人,也會說這樣的大話,讓趙大寶大跌眼鏡。
“我看他就是急眼了,算了,不跟他一般見識。”趙大寶很快就想到另一種可能,也許並非是皇甫嵩自負,肯定是受了什麽刺激,賭氣而為之。
隻要這麽想,就很好理解皇甫嵩這種古怪的行為了。
畢竟趙大寶一介白身都能大破癭陶城,活捉張寶,而他一個堂堂中郎將要是打不下小小的廣宗,豈不是叫人笑掉大牙,這話要是傳出去,麵子上不好看啊。
“嗬嗬!”
“這事還怨我了。”
趙大寶真是哭笑不得。
既然如此,也不好再跟皇甫嵩爭辯下去,隻好在心裏尋思一句:“行吧,你官職比我高,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吧,都聽你的行了吧。”
他這明顯就是不服氣啊。
但是不服氣你又能怎麽著?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就問你氣不氣就完事了。
關鍵趙大寶現在還得指望皇甫嵩給他上報功績呢,所以他也不敢忤逆了皇甫嵩,要不然,就衝他那個暴脾氣,早按他自己的方法去攻城了,哪還用這麽麻煩。
既然商量不通,那就不要再自討沒趣了。
趙大寶悶悶不樂的回到自己營寨,喊來趙雲、雷公等人喝酒解悶,正在這時,忽然巨鹿太守郭典前來拜訪。
“他來幹什麽?”趙大寶一頭霧水。
主要是他們兩人根本不熟,而且一個是太守,一個是普通百姓,根本不在一個層次,這誰能想到一個太守竟然會主動前來拜訪無官無職的趙大寶呢。
而且來的這麽突然,多少讓人有點不適應。
要是換了其他人,遇到這種情況可能就要受寵若驚了吧,畢竟太守身份尊貴,可不是這麽輕易就能走入尋常百姓家的。
可是趙大寶是誰呀,他才不稀罕一個小小的太守呢,而且還是一個遇到黃巾軍跑得比兔子都快的人,這麽膽小,他不配與趙大寶為伍,趙大寶也瞧不上他。
但是,趙大寶也明白,有禮行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所以就算再不待見這個太守,必要的禮節還是要有的,誰讓咱們是禮儀之邦呢,不能讓人小看了他趙大寶。
不管什麽時候,氣質這一塊,必須拿捏得死死的。
喝酒喝到半途就結束,雖然有些掃興,但也顧不了那麽多了,趙大寶隻好屏退眾人,親自出來迎接郭典。
一見麵,先給他行個禮,又賠個不是:“太守屈尊下顧光臨寒舍,有失遠迎,失禮莫怪。”
你看,郭典來的時機不對,趙大寶還得給他賠不是,這叫什麽事。
郭典也不能不知好歹,趕緊還了一禮,也向趙大寶賠禮道:“倉促來訪,甚是失禮,請勿見怪。”
好嘛,兩個人都挺客氣啊。
但是,趙大寶聽在心裏可就更不痛快了,暗自尋思:“知道失禮你還來,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本來剛才的解悶酒被他打斷就影響了心情,現在心情更糟糕了。
但是,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都給你賠禮道歉了,總不能毫不留情的把他攆走吧,來都來了,隻好先請進來,看看他要幹什麽吧。
兩人相互寒暄幾句,郭典率先打破了沉默:“張梁固守城池,人多勢眾,卒難拔除,我不知道左中郎將用何法斬殺張梁,但依我之見,還是比較讚同你的方法。”
“為什麽?”趙大寶沒想到他會這麽說。
“癭陶城一戰而大破張寶軍,豈不就是先例。”郭典很會說話,一句話就抓住了重點,一下子就說到趙大寶的心坎裏去了。
趙大寶嗬嗬一笑,心情頓時舒暢了很多:“哪有你說的那麽厲害,而且張梁和張寶不可同日而語,也許左中郎有更好的辦法。”
“不然,張梁與張寶,實力相當,癭陶城牆高城深,你尚能一戰而定,而廣宗城不及癭陶城多矣,如何不能克定。”郭典說的這話好像是在恭維趙大寶。
但是趙大寶聽在心裏卻有點不是滋味,略一思索,突然警惕起來:“你小子不會是來挑撥離間的吧?”
皇甫嵩聯合趙大寶,在廣宗城四周挖設壕溝,建築陣壘,把整個城池圍得跟鐵桶似的,十幾萬黃巾軍被堵在城中不得出;皇甫嵩又讓人製造雲梯,試圖強行登城。
此時又有巨鹿太守郭典引軍前來支援。
巨鹿郡乃是黃巾起義的發起之地,太守郭典抵敵不住,率眾奔逃,此乃重罪,若是叛亂不能製止,就是罪上加罪,等叛亂結束,如果他沒有任何做為,恐怕隻能以死謝罪了。
郭典自然不想死,所以當他得知皇甫嵩來到此地討伐張梁時,感覺自己將功折罪的機會終於來了,因此馬上招募了一支隊伍前來助戰。
他本來就是太守,一聲令下,隨便招些遊兵散將自然不在話,就這樣很快招了兩千多人,奮不顧身的就趕來了。
兵不在多,跟著瞎摻和就行。
萬一有機會攻破城池,大敗張梁呢,不僅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且還能保住太守之職,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他真是打得如意算盤,比趙大寶還會算計。
隻是誰也沒想到張梁太能打了,而且守城無敵,一座小小的城池硬是被他堅守了十幾天,而皇甫嵩和趙大寶卻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此時雙方均死傷慘重,再打下去估計也沒辦法攻克,徒耗兵力而已,趙大寶正要勸皇甫嵩退軍,誰知皇甫嵩自己就想通了,下令後退三十裏安營紮寨,閉營休息。
這時,趙大寶為了給皇甫嵩留個好印象,於是向他進言道:“賊勢眾,日費糧草頗多,此時可以以靜製動,不出月餘,待其糧盡,可一戰而定。”
“不然,大軍圍城,攻城甚急,賊戰不得脫,故死戰也;今可避其鋒銳,待其戰意鬆懈,方能一鼓作氣攻破城池;不用月餘,隻在數日之間必能斬殺張梁。”皇甫嵩明顯比趙大寶更技高一籌,竟然敢說出這樣的話,讓趙大寶也不禁大吃一驚。
但是,數日之間就想大敗張梁,真的可以做到嗎?
不是趙大寶瞧不起皇甫嵩,他手裏有趙雲,都不敢說這樣的大話,也不知道皇甫嵩從哪裏來的底氣。
就因為你是中郎將嗎?
也太自負了吧。
沒想到皇甫嵩這麽穩重的一個人,也會說這樣的大話,讓趙大寶大跌眼鏡。
“我看他就是急眼了,算了,不跟他一般見識。”趙大寶很快就想到另一種可能,也許並非是皇甫嵩自負,肯定是受了什麽刺激,賭氣而為之。
隻要這麽想,就很好理解皇甫嵩這種古怪的行為了。
畢竟趙大寶一介白身都能大破癭陶城,活捉張寶,而他一個堂堂中郎將要是打不下小小的廣宗,豈不是叫人笑掉大牙,這話要是傳出去,麵子上不好看啊。
“嗬嗬!”
“這事還怨我了。”
趙大寶真是哭笑不得。
既然如此,也不好再跟皇甫嵩爭辯下去,隻好在心裏尋思一句:“行吧,你官職比我高,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吧,都聽你的行了吧。”
他這明顯就是不服氣啊。
但是不服氣你又能怎麽著?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就問你氣不氣就完事了。
關鍵趙大寶現在還得指望皇甫嵩給他上報功績呢,所以他也不敢忤逆了皇甫嵩,要不然,就衝他那個暴脾氣,早按他自己的方法去攻城了,哪還用這麽麻煩。
既然商量不通,那就不要再自討沒趣了。
趙大寶悶悶不樂的回到自己營寨,喊來趙雲、雷公等人喝酒解悶,正在這時,忽然巨鹿太守郭典前來拜訪。
“他來幹什麽?”趙大寶一頭霧水。
主要是他們兩人根本不熟,而且一個是太守,一個是普通百姓,根本不在一個層次,這誰能想到一個太守竟然會主動前來拜訪無官無職的趙大寶呢。
而且來的這麽突然,多少讓人有點不適應。
要是換了其他人,遇到這種情況可能就要受寵若驚了吧,畢竟太守身份尊貴,可不是這麽輕易就能走入尋常百姓家的。
可是趙大寶是誰呀,他才不稀罕一個小小的太守呢,而且還是一個遇到黃巾軍跑得比兔子都快的人,這麽膽小,他不配與趙大寶為伍,趙大寶也瞧不上他。
但是,趙大寶也明白,有禮行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所以就算再不待見這個太守,必要的禮節還是要有的,誰讓咱們是禮儀之邦呢,不能讓人小看了他趙大寶。
不管什麽時候,氣質這一塊,必須拿捏得死死的。
喝酒喝到半途就結束,雖然有些掃興,但也顧不了那麽多了,趙大寶隻好屏退眾人,親自出來迎接郭典。
一見麵,先給他行個禮,又賠個不是:“太守屈尊下顧光臨寒舍,有失遠迎,失禮莫怪。”
你看,郭典來的時機不對,趙大寶還得給他賠不是,這叫什麽事。
郭典也不能不知好歹,趕緊還了一禮,也向趙大寶賠禮道:“倉促來訪,甚是失禮,請勿見怪。”
好嘛,兩個人都挺客氣啊。
但是,趙大寶聽在心裏可就更不痛快了,暗自尋思:“知道失禮你還來,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本來剛才的解悶酒被他打斷就影響了心情,現在心情更糟糕了。
但是,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都給你賠禮道歉了,總不能毫不留情的把他攆走吧,來都來了,隻好先請進來,看看他要幹什麽吧。
兩人相互寒暄幾句,郭典率先打破了沉默:“張梁固守城池,人多勢眾,卒難拔除,我不知道左中郎將用何法斬殺張梁,但依我之見,還是比較讚同你的方法。”
“為什麽?”趙大寶沒想到他會這麽說。
“癭陶城一戰而大破張寶軍,豈不就是先例。”郭典很會說話,一句話就抓住了重點,一下子就說到趙大寶的心坎裏去了。
趙大寶嗬嗬一笑,心情頓時舒暢了很多:“哪有你說的那麽厲害,而且張梁和張寶不可同日而語,也許左中郎有更好的辦法。”
“不然,張梁與張寶,實力相當,癭陶城牆高城深,你尚能一戰而定,而廣宗城不及癭陶城多矣,如何不能克定。”郭典說的這話好像是在恭維趙大寶。
但是趙大寶聽在心裏卻有點不是滋味,略一思索,突然警惕起來:“你小子不會是來挑撥離間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