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山而進約有二十裏,進入一條狹窄的山穀之中,兩側懸崖峭壁,林木密布,雜草叢生,加上山路崎嶇難行,跑馬甚是不便,隻好下馬牽著步行。
又行不數裏,一條古河道攔住去路,而在河對岸,卻是一座雄偉的關城矗立在眼前。
高大的城牆沿河而建,綿延約有兩千米長,將險要處一概遮在其中,隻留一座石橋可進入其中;關城正麵設有兩座城門,上麵各自聳立著一座高高的箭樓,顯得巍峨雄壯。
這就是傳說中的‘雙峰’了吧,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趙大寶看得心曠神怡,萬分感慨。
不時來到關前,這裏守衛森嚴,盤查甚是嚴密,但趙大寶一行人卻並不擔心,因為使者帶有詔令,拿出來給守關吏士看了,守關吏士一看,哪敢阻攔,趕緊大開城門放他們進入關內。
他們敢不開城門嗎?
一旦貽誤戰機,丟了皇家祖墳,諒他們小小的守衛如何能吃罪得起,不滅他三族給皇陵陪葬都是給他們麵子了。
等進入關內,趙大寶才發現關內同樣有重兵把守,而且並不允許任何人隨便走動,所以他想參觀老子著書處也是不可能了,隻得暗罵一句,悻悻繼續前行,眼神裏滿是不甘。
但是這個時候使者卻告訴他,老子著書處並不在此處,趙大寶一聽,頓時愣住了:“怎麽,傳說是假的嗎?”
這也能造假嗎?
還有沒有真事了。
趙大寶真是氣壞了。
使者見他什麽都不懂,隻好又耐心給他解釋原委。
原來函穀關有兩處,這裏的函穀關乃是漢武帝統一天下後而建立的新關,舊關還要繼續向西約有二百裏呢,但那裏早已廢棄不用,經過風雨的侵襲,已經成為廢墟了。
不說還好,一說更令人生氣了。
“這都是什麽玩意兒,真是糟蹋寶貝啊。”趙大寶氣得破口大罵,滿臉的痛惜。
那可是傳說中‘紫氣東來’的地方啊,紫氣東來,可是聖人出場自帶的特效,這麽重要的地方怎麽能說毀就毀了呢,這是人幹的事嗎?
簡直禽獸不如。
但是罵歸罵,沒了就是沒了,你能怎麽著,就算你原原本本重新建起來也已經沒有當初的那種氣氛了吧,難道老子還能重新來這裏寫一遍<道德經>不成。
雖然紫氣東來的地方沒了,但是它所帶來的效果看來並沒有消失,因為趙大寶隻顧著罵罵咧咧了,也就忘了一路的艱辛,走起山路來簡直如履平地,這就是常人說的越生氣越冷靜嗎?
但是趙大寶這家夥也沒有冷靜下來的樣子啊,而且要是讓他心平氣和的正常走這段山路,他絕對走不出這裏,因為這裏的山路,是真的難走。
‘車不分軌,馬不並鞍’可不是簡單說說而已,是真的並排走不開啊。
就這樣,在趙大寶的罵聲中,用了兩天的時間,才堪堪走完二百裏山路。
“這裏就是函穀關舊址嗎?”趙大寶看著隻剩下黃土基座的關城廢墟,唏噓不已。
好在基座還在,至少可以清楚的看出來這裏就是舊址,這就算是遺跡啊。
但是,管它遺跡不遺跡的,又不當吃又不當喝,看著還不夠鬧心的,就在眾人感到無聊的時候,而趙大寶卻在眾目睽睽之下做了個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事情。
就見他撲通一聲雙膝跪在基座前,以頭拄地祈禱道:“願我頭胎是兒子。”
“嘩!”
現場一片嘩然。
所有人都驚呆了。
這家夥是瘋了嗎?
這玩意也能信?
腦殼進水了吧。
“主公,你沒事吧?”典韋率先打破了沉默,他以為趙大寶是因為連日來奔波勞苦,已經讓他的腦子崩潰了呢,要不然怎麽會說出這般沒頭腦的話。
“大哥,要不要休息片刻再趕路吧。”趙雲也有點擔心趙大寶的身體,怕他吃不消,萬一死在這種地方,可就前功盡棄了。
而使者以及其他五十名小弟全都大眼瞪小眼,麵麵相覷,無言以對。
趙大寶心說你們懂什麽,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常言道心誠則靈,而這裏可不比其他地方,因為他是老子來過的地方,所以最是靈驗,要不你們也來試試?”趙大寶還想慫恿別人。
但是,你一個人瘋就好了,就別霍霍別人了。
誰知他話音剛落,人群中突然衝出來一個小弟,撲通一聲也跪在廢墟前,大喊一聲:“願我能活著回去。”
嘿,你看,還真有信趙大寶的,真是服了。
而這位小弟一看就是從一開始就跟著趙大寶南征北戰討伐過黃巾賊的人,對趙大寶的往事理解的比較透徹,也知道趙大寶時不時的就愛瘋言瘋語。
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事後證明趙大寶說過的話都是對的,所以才有了關於趙大寶是‘天人附體’的說法,這可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大概是真的有天人好吧。
要不然趙大寶怎麽能這麽神秘呢,說什麽來什麽,這不是天人又是什麽?
所以,他信了。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旦有人帶了頭,那可就刹不住車了,而且這五十名小弟幾乎都是從一開始跟著趙大寶的那批人,所以,他們全都信了,紛紛過來跪拜。
最後搞得典韋也沒了主意,撲通也跪在地上,口呼:“願我主公安然無恙。”
你看,要不說還是典韋忠厚呢,別人都是為自己祈福,隻有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反而替趙大寶祈求,這是怎樣的大無畏精神啊,趙大寶也是心服口服。
“願此戰能一舉大破叛軍。”好嘛,連趙子龍也被霍霍了。
趙大寶哈哈一笑,看向了使者:“兄弟,你不來拜拜?”
“你們拜吧,我隻求回去後能睡個三天三夜就好了,這一來一回將近兩千公裏的路程,可把我給累慘了。”
使者不知道趙大寶的行事風格,而且看他平平無奇,並沒有把他放在心上,要不是皇甫嵩指名點姓叫趙大寶來,估計他不都知道還有這號人。
“好吧,既然如此,若能助我成事,來日我當在此地重築太清宮,奉道教為華夏第一教,並令天下大漢子民共建道觀,世代供奉。”
好嘛,這話說得可就有點過分了啊。
趙大寶表示:“我若滅了東漢,就改朝換代了,說不定就不叫漢了,哈哈,傻眼了吧。”
行,你真行!
又行不數裏,一條古河道攔住去路,而在河對岸,卻是一座雄偉的關城矗立在眼前。
高大的城牆沿河而建,綿延約有兩千米長,將險要處一概遮在其中,隻留一座石橋可進入其中;關城正麵設有兩座城門,上麵各自聳立著一座高高的箭樓,顯得巍峨雄壯。
這就是傳說中的‘雙峰’了吧,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趙大寶看得心曠神怡,萬分感慨。
不時來到關前,這裏守衛森嚴,盤查甚是嚴密,但趙大寶一行人卻並不擔心,因為使者帶有詔令,拿出來給守關吏士看了,守關吏士一看,哪敢阻攔,趕緊大開城門放他們進入關內。
他們敢不開城門嗎?
一旦貽誤戰機,丟了皇家祖墳,諒他們小小的守衛如何能吃罪得起,不滅他三族給皇陵陪葬都是給他們麵子了。
等進入關內,趙大寶才發現關內同樣有重兵把守,而且並不允許任何人隨便走動,所以他想參觀老子著書處也是不可能了,隻得暗罵一句,悻悻繼續前行,眼神裏滿是不甘。
但是這個時候使者卻告訴他,老子著書處並不在此處,趙大寶一聽,頓時愣住了:“怎麽,傳說是假的嗎?”
這也能造假嗎?
還有沒有真事了。
趙大寶真是氣壞了。
使者見他什麽都不懂,隻好又耐心給他解釋原委。
原來函穀關有兩處,這裏的函穀關乃是漢武帝統一天下後而建立的新關,舊關還要繼續向西約有二百裏呢,但那裏早已廢棄不用,經過風雨的侵襲,已經成為廢墟了。
不說還好,一說更令人生氣了。
“這都是什麽玩意兒,真是糟蹋寶貝啊。”趙大寶氣得破口大罵,滿臉的痛惜。
那可是傳說中‘紫氣東來’的地方啊,紫氣東來,可是聖人出場自帶的特效,這麽重要的地方怎麽能說毀就毀了呢,這是人幹的事嗎?
簡直禽獸不如。
但是罵歸罵,沒了就是沒了,你能怎麽著,就算你原原本本重新建起來也已經沒有當初的那種氣氛了吧,難道老子還能重新來這裏寫一遍<道德經>不成。
雖然紫氣東來的地方沒了,但是它所帶來的效果看來並沒有消失,因為趙大寶隻顧著罵罵咧咧了,也就忘了一路的艱辛,走起山路來簡直如履平地,這就是常人說的越生氣越冷靜嗎?
但是趙大寶這家夥也沒有冷靜下來的樣子啊,而且要是讓他心平氣和的正常走這段山路,他絕對走不出這裏,因為這裏的山路,是真的難走。
‘車不分軌,馬不並鞍’可不是簡單說說而已,是真的並排走不開啊。
就這樣,在趙大寶的罵聲中,用了兩天的時間,才堪堪走完二百裏山路。
“這裏就是函穀關舊址嗎?”趙大寶看著隻剩下黃土基座的關城廢墟,唏噓不已。
好在基座還在,至少可以清楚的看出來這裏就是舊址,這就算是遺跡啊。
但是,管它遺跡不遺跡的,又不當吃又不當喝,看著還不夠鬧心的,就在眾人感到無聊的時候,而趙大寶卻在眾目睽睽之下做了個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事情。
就見他撲通一聲雙膝跪在基座前,以頭拄地祈禱道:“願我頭胎是兒子。”
“嘩!”
現場一片嘩然。
所有人都驚呆了。
這家夥是瘋了嗎?
這玩意也能信?
腦殼進水了吧。
“主公,你沒事吧?”典韋率先打破了沉默,他以為趙大寶是因為連日來奔波勞苦,已經讓他的腦子崩潰了呢,要不然怎麽會說出這般沒頭腦的話。
“大哥,要不要休息片刻再趕路吧。”趙雲也有點擔心趙大寶的身體,怕他吃不消,萬一死在這種地方,可就前功盡棄了。
而使者以及其他五十名小弟全都大眼瞪小眼,麵麵相覷,無言以對。
趙大寶心說你們懂什麽,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常言道心誠則靈,而這裏可不比其他地方,因為他是老子來過的地方,所以最是靈驗,要不你們也來試試?”趙大寶還想慫恿別人。
但是,你一個人瘋就好了,就別霍霍別人了。
誰知他話音剛落,人群中突然衝出來一個小弟,撲通一聲也跪在廢墟前,大喊一聲:“願我能活著回去。”
嘿,你看,還真有信趙大寶的,真是服了。
而這位小弟一看就是從一開始就跟著趙大寶南征北戰討伐過黃巾賊的人,對趙大寶的往事理解的比較透徹,也知道趙大寶時不時的就愛瘋言瘋語。
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事後證明趙大寶說過的話都是對的,所以才有了關於趙大寶是‘天人附體’的說法,這可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大概是真的有天人好吧。
要不然趙大寶怎麽能這麽神秘呢,說什麽來什麽,這不是天人又是什麽?
所以,他信了。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旦有人帶了頭,那可就刹不住車了,而且這五十名小弟幾乎都是從一開始跟著趙大寶的那批人,所以,他們全都信了,紛紛過來跪拜。
最後搞得典韋也沒了主意,撲通也跪在地上,口呼:“願我主公安然無恙。”
你看,要不說還是典韋忠厚呢,別人都是為自己祈福,隻有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反而替趙大寶祈求,這是怎樣的大無畏精神啊,趙大寶也是心服口服。
“願此戰能一舉大破叛軍。”好嘛,連趙子龍也被霍霍了。
趙大寶哈哈一笑,看向了使者:“兄弟,你不來拜拜?”
“你們拜吧,我隻求回去後能睡個三天三夜就好了,這一來一回將近兩千公裏的路程,可把我給累慘了。”
使者不知道趙大寶的行事風格,而且看他平平無奇,並沒有把他放在心上,要不是皇甫嵩指名點姓叫趙大寶來,估計他不都知道還有這號人。
“好吧,既然如此,若能助我成事,來日我當在此地重築太清宮,奉道教為華夏第一教,並令天下大漢子民共建道觀,世代供奉。”
好嘛,這話說得可就有點過分了啊。
趙大寶表示:“我若滅了東漢,就改朝換代了,說不定就不叫漢了,哈哈,傻眼了吧。”
行,你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