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驍勇善鬥,悍不畏死,又擅長以騎兵突襲,機動性強,因此善於打遊擊戰,來無影去無蹤,對付皇甫嵩的步兵,簡直就像虎入羊群一樣簡單;而關中平原一馬平川,最適合跑馬,所以騎兵的優勢盡顯,也難怪皇甫嵩討不到好處。
但叛軍的猖狂也隻能到此為止了,因為他們現在的對手是趙大寶。
憑趙大寶這開掛的人生,對付區區騎兵,還不是手到擒來。
呃……
雖然有點誇張,但也不是特別誇張,總之,對付騎兵,有的是辦法。
當然,行不行得通那就不知道了,因為趙大寶的所有戰法都隻停留在理論上,具體要怎麽操作那隻能試過之後才能知道了。
“不試試又怎麽知道呢,搏一搏,單車變摩托。”這句話不就是趙大寶的口頭語嗎?
所謂富貴險中求,在他身上真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且這家夥動不動就豁出去,也不知道豁出去有多少回了,但是到現在他都還沒死,不得不說他還真是命大,而且他這運氣也真是好的沒邊了,簡直令人羨慕死。
沒辦法,他這運氣幾乎跟那位‘我賭你的槍裏沒有子彈’的那位仁兄不相上下,就扯著你的耳朵問你一句,你服不服就完事了。
“將軍,邊章、韓遂之流並非不可戰勝,願以八百先登斬之。”一向惜命的趙大寶竟然在皇甫嵩麵前誇下了海口,看來他很有把握啊。
“軍中無戲言,你要好自為之。”皇甫嵩勸趙大寶要考慮清楚,別白白葬送性命。
趙大寶胸有成竹,凜然說道:“如不勝,但有一死爾,吾何懼之。”
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誰也別再勸了,閻王難留該死的鬼,他要死,誰又能攔得住呢。
“既然如此,有什麽要求盡管提。”皇甫嵩見他已有了必死之心,也是倍感敬佩。
而且他身為大將,也必須對手下部將做到仁至義盡吧,就算明知道趙大寶不能取勝,也得讓他風風光光的去死吧,這樣一來也算是盡到了他的職責。
大丈夫生逢亂世,馬革裹屍而還是無上的榮耀,所以沒什麽好遺憾的。
看吧,還沒開打呢,皇甫嵩就已經對趙大寶不抱有希望了。
而趙大寶自然知道戰場上生死難料,所以也不客氣,向皇甫嵩討要了八百先登死士,又帶上典韋,並且要求所有先登死士皆身披兩層鎧甲,配以大盾,其間夾以強弓硬弩。
也就是趙大寶的運氣好,遇到了皇甫嵩這樣的好心人,換第二個人都不一定敢這麽幹,估計二話不說直接就把趙大寶給攆走了,這純粹就是浪費資源啊。
皇甫嵩之所以認可趙大寶,也是因為趙大寶在平定黃巾之亂中的突出表現,所以這一回皇甫嵩決定再相信他一回。
當然,也得虧皇甫嵩統領的是皇家侍衛隊,本來就財大氣粗,鎧甲弓弩等裝備一應俱全,想要全副武裝起八百名先登死士還是綽綽有餘的。
在這個時期,群雄還沒崛起呢,能拿這種豪華裝備的,除了朝廷,可沒第二個人能做到,所以趙大寶這回也算是又走了狗屎運了,怪不得他這麽有自信呢,不得不說眼光太毒辣了。
但是隻靠這些先登死士並不能成事,還需要有些支援才好,於是又要求皇甫嵩:“請給趙子龍一支騎兵,與董卓分列兩翼,待叛軍勢亂,可一起殺出,必能一戰而定。”
“沒問題。”皇甫嵩二話不說,盡皆答應。
看到這,有人可能就想明白了:“這不就是驍將曲義的戰法嗎?”
恭喜你,答對了。
不錯,這正是曲義用來反擊白馬義從的戰法,隻不過現在被趙大寶借鑒來打西涼騎兵了,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道理不都是一樣的嗎?
所以就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了,而且趙大寶表示這種方法絕對可行,都是步兵打騎兵,都是以少勝多,既然曲義能做到,那麽趙大寶就一定能做到,要不然,他就死給你們看。
好吧,看在他說的這麽斬釘截鐵的份上,咱們就選擇相信他吧,可別讓他真的白白死了。
其實仔細想想,如果按照曲義的那條曆史線,趙子龍應該是在挨打的一方,可是如今卻變成了主動進攻的一方,還真是世事難料啊,但是結果又會如何呢,是不是挺讓人期待?
但是這種戰法具有不確定性,因為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已方兵少,引誘敵人騎兵主動來攻,然而如果對方的騎兵不上當,那就無能為力了,所以趙大寶賭的就是運氣。
“常言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今若不勝,皆命也;古人言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故而眾將士隻須聽我號令,隻管隨我廝殺,勝負隻交給天意罷了。”
“出發!”
這戰前動員,好像一點氣勢都沒有啊,跟鬧著玩似的,而八百先登死士就這麽稀裏糊塗的跟著趙大寶出發了,還真是一群不怕死的人啊,服了。
什麽?
趙大寶親自上戰場了?
這是真的嗎?
不會糊弄人的吧。
對頭,你沒有看錯,作為男人,趙大寶終於雄起了,他真的親自上戰場了。
“我能怎麽辦,如果讓典韋指揮戰鬥,指定得出岔子,他肯定掌握不好反擊的時機,而騎兵的速度那麽快,機會稍縱即逝,一旦錯失良機,可能就再也沒有重來的機會了。”這下都看到了吧,其實趙大寶還是放心不下啊。
畢竟曲義不在這裏,而懂的這種戰法的隻是趙大寶一個人而已;當然,就算曲義在這裏,也不一定聽趙大寶的指揮,所以,不管怎麽說,最後肯定還是趙大寶親自上場。
而反擊的機會隻有一次,一旦錯過了可能真的就會導致全軍覆沒,到那時趙大寶就算不上戰場,肯定也會被皇甫嵩依軍法而斬首;進也死,退也死,反正是個死,倒不如拚了。
“典韋兄,一旦發動攻擊後你不要遠離我的視線,因為我要隨時向你傳達進攻指令,進退有據,方能立於不敗之地;而且此戰關乎朝廷的尊嚴,萬萬不可大意。”趙大寶畢竟怕死,所以必須提前交代典韋要保護好他。
“喏!”典韋回答的幹淨利落。
這一戰,趙大寶的性命可就完全交給典韋了。
至於他所說的又是傳達進攻指令又是照顧朝廷尊嚴什麽的,純粹就是個無聊的借口,無非就是用來掩飾他的尷尬處境的,總不能讓人看出來他怕死吧。
“典韋兄,此戰勝利與否,就看你的了,一定要給力啊,加油,奧利給!”
好嘛,典韋表示壓力山大啊。
但叛軍的猖狂也隻能到此為止了,因為他們現在的對手是趙大寶。
憑趙大寶這開掛的人生,對付區區騎兵,還不是手到擒來。
呃……
雖然有點誇張,但也不是特別誇張,總之,對付騎兵,有的是辦法。
當然,行不行得通那就不知道了,因為趙大寶的所有戰法都隻停留在理論上,具體要怎麽操作那隻能試過之後才能知道了。
“不試試又怎麽知道呢,搏一搏,單車變摩托。”這句話不就是趙大寶的口頭語嗎?
所謂富貴險中求,在他身上真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且這家夥動不動就豁出去,也不知道豁出去有多少回了,但是到現在他都還沒死,不得不說他還真是命大,而且他這運氣也真是好的沒邊了,簡直令人羨慕死。
沒辦法,他這運氣幾乎跟那位‘我賭你的槍裏沒有子彈’的那位仁兄不相上下,就扯著你的耳朵問你一句,你服不服就完事了。
“將軍,邊章、韓遂之流並非不可戰勝,願以八百先登斬之。”一向惜命的趙大寶竟然在皇甫嵩麵前誇下了海口,看來他很有把握啊。
“軍中無戲言,你要好自為之。”皇甫嵩勸趙大寶要考慮清楚,別白白葬送性命。
趙大寶胸有成竹,凜然說道:“如不勝,但有一死爾,吾何懼之。”
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誰也別再勸了,閻王難留該死的鬼,他要死,誰又能攔得住呢。
“既然如此,有什麽要求盡管提。”皇甫嵩見他已有了必死之心,也是倍感敬佩。
而且他身為大將,也必須對手下部將做到仁至義盡吧,就算明知道趙大寶不能取勝,也得讓他風風光光的去死吧,這樣一來也算是盡到了他的職責。
大丈夫生逢亂世,馬革裹屍而還是無上的榮耀,所以沒什麽好遺憾的。
看吧,還沒開打呢,皇甫嵩就已經對趙大寶不抱有希望了。
而趙大寶自然知道戰場上生死難料,所以也不客氣,向皇甫嵩討要了八百先登死士,又帶上典韋,並且要求所有先登死士皆身披兩層鎧甲,配以大盾,其間夾以強弓硬弩。
也就是趙大寶的運氣好,遇到了皇甫嵩這樣的好心人,換第二個人都不一定敢這麽幹,估計二話不說直接就把趙大寶給攆走了,這純粹就是浪費資源啊。
皇甫嵩之所以認可趙大寶,也是因為趙大寶在平定黃巾之亂中的突出表現,所以這一回皇甫嵩決定再相信他一回。
當然,也得虧皇甫嵩統領的是皇家侍衛隊,本來就財大氣粗,鎧甲弓弩等裝備一應俱全,想要全副武裝起八百名先登死士還是綽綽有餘的。
在這個時期,群雄還沒崛起呢,能拿這種豪華裝備的,除了朝廷,可沒第二個人能做到,所以趙大寶這回也算是又走了狗屎運了,怪不得他這麽有自信呢,不得不說眼光太毒辣了。
但是隻靠這些先登死士並不能成事,還需要有些支援才好,於是又要求皇甫嵩:“請給趙子龍一支騎兵,與董卓分列兩翼,待叛軍勢亂,可一起殺出,必能一戰而定。”
“沒問題。”皇甫嵩二話不說,盡皆答應。
看到這,有人可能就想明白了:“這不就是驍將曲義的戰法嗎?”
恭喜你,答對了。
不錯,這正是曲義用來反擊白馬義從的戰法,隻不過現在被趙大寶借鑒來打西涼騎兵了,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道理不都是一樣的嗎?
所以就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了,而且趙大寶表示這種方法絕對可行,都是步兵打騎兵,都是以少勝多,既然曲義能做到,那麽趙大寶就一定能做到,要不然,他就死給你們看。
好吧,看在他說的這麽斬釘截鐵的份上,咱們就選擇相信他吧,可別讓他真的白白死了。
其實仔細想想,如果按照曲義的那條曆史線,趙子龍應該是在挨打的一方,可是如今卻變成了主動進攻的一方,還真是世事難料啊,但是結果又會如何呢,是不是挺讓人期待?
但是這種戰法具有不確定性,因為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已方兵少,引誘敵人騎兵主動來攻,然而如果對方的騎兵不上當,那就無能為力了,所以趙大寶賭的就是運氣。
“常言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今若不勝,皆命也;古人言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故而眾將士隻須聽我號令,隻管隨我廝殺,勝負隻交給天意罷了。”
“出發!”
這戰前動員,好像一點氣勢都沒有啊,跟鬧著玩似的,而八百先登死士就這麽稀裏糊塗的跟著趙大寶出發了,還真是一群不怕死的人啊,服了。
什麽?
趙大寶親自上戰場了?
這是真的嗎?
不會糊弄人的吧。
對頭,你沒有看錯,作為男人,趙大寶終於雄起了,他真的親自上戰場了。
“我能怎麽辦,如果讓典韋指揮戰鬥,指定得出岔子,他肯定掌握不好反擊的時機,而騎兵的速度那麽快,機會稍縱即逝,一旦錯失良機,可能就再也沒有重來的機會了。”這下都看到了吧,其實趙大寶還是放心不下啊。
畢竟曲義不在這裏,而懂的這種戰法的隻是趙大寶一個人而已;當然,就算曲義在這裏,也不一定聽趙大寶的指揮,所以,不管怎麽說,最後肯定還是趙大寶親自上場。
而反擊的機會隻有一次,一旦錯過了可能真的就會導致全軍覆沒,到那時趙大寶就算不上戰場,肯定也會被皇甫嵩依軍法而斬首;進也死,退也死,反正是個死,倒不如拚了。
“典韋兄,一旦發動攻擊後你不要遠離我的視線,因為我要隨時向你傳達進攻指令,進退有據,方能立於不敗之地;而且此戰關乎朝廷的尊嚴,萬萬不可大意。”趙大寶畢竟怕死,所以必須提前交代典韋要保護好他。
“喏!”典韋回答的幹淨利落。
這一戰,趙大寶的性命可就完全交給典韋了。
至於他所說的又是傳達進攻指令又是照顧朝廷尊嚴什麽的,純粹就是個無聊的借口,無非就是用來掩飾他的尷尬處境的,總不能讓人看出來他怕死吧。
“典韋兄,此戰勝利與否,就看你的了,一定要給力啊,加油,奧利給!”
好嘛,典韋表示壓力山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