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及數裏,忽見賊寇圍住十幾個官吏打扮的人,似是要行凶,形勢一度很危急,趙雲便拍馬上前,大喝一聲:“吾乃常山趙子龍,賊寇休得張狂。”


    賊寇見趙雲氣勢如虹,有不可觸犯之威,嚇得撇下官吏,急匆匆逃進山裏去了。


    那夥官吏心下感激,齊來感謝趙雲。


    其中有一個武將,長得精壯有力,容貌堅毅,手持一柄長杆大斧,威風凜凜的雙拳一抱,說聲:“某乃徐晃,多謝小將軍出手相救。”


    趙雲見他長相不凡,料想不是普通人,於是領他來見趙大寶,趙大寶一聽,大為驚奇,心裏暗暗尋思:“嘿,真是好福氣,隨便走個路都能碰上名將;好,我要了。”


    這可是被曹操稱讚為有‘周亞夫之風’的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不僅有長驅直入擊敗關羽,解除襄陽、樊城之圍的輝煌戰績,而且治軍很有一套,最適合訓練新兵。


    既然如此,讓他訓練那批羌人降兵再好不過,因為羌人生性野蠻,不服管教,所以趙大寶一直對他們不放心,這下好了,送上門來的新兵教練,不要白不要,這可真是撿到寶了。


    “公明兄在此何幹。”趙大寶熱情的跟他打了個招呼。


    把徐晃驚得目瞪口呆:“將軍如何知道我的字。”


    嗬嗬。


    這就尷尬了,徐晃剛才感激趙雲時隻說了他叫徐晃,並沒有說他叫徐公明,而且他與趙大寶素未謀麵,可是趙大寶竟然張口就叫出了他的字,這不是很奇怪嗎?


    難道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嗎?


    “我要說在夢中見過公明兄,你信否?”沒辦法,插科打諢糊弄過去吧。


    這話你自己信嗎?


    徐晃一臉懵逼,大概是想說,你這理由可真是清新脫俗,前所未聞。


    話雖如此,看樣子趙大寶是不打算說實話了,繼續爭執下去也是徒勞,徐晃也不再計較此事,回應道;“某乃本郡賊曹史,來此巡查緝捕,不幸為賊所困,幸得將軍相救,感激不盡。”


    堂堂徐晃還怕幾個小毛賊嗎?


    趙大寶有些詫異。


    這就是典型的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你以為隨便找個名將都跟趙子龍一樣七進七出啊,呂布夠強了吧,公認的武藝天下第一,讓他殺個七進七出試試,他能嗎?


    “我從涼州而來,因黑山賊猖獗,故而前來征討;我觀公明兄相貌堂堂,雄武有力,有古之名將之風采,何不與我同行,殺賊立功,搏取一番功名。”趙大寶這就開始勸他入夥。


    徐晃驚問一聲:“莫非閣下就是大破叛軍、斬殺李文侯的騎都尉,常山趙大寶。”


    這話問的,你是在裝傻嗎?


    因為河東郡離涼州不遠,大破叛軍這麽重要的消息他應該已經聽說了,而且剛才趙子龍救他的時候喊了一聲‘吾乃常山趙子龍’,所以那個時候徐晃應該就已經知道趙大寶的身份了,可是現在還要故意問出來,這還用懷疑嗎?他肯定是有了追隨的打算了。


    人呐,誰還沒有一點自己的小心思呢,這都是人之常情,沒必要大驚小怪,隻要知道他是個忠誠可靠之人就夠了,哪還在乎那麽多。


    所以趙大寶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趁機給他個台階:“鴻鵠尚有衝天之誌,何況人乎,公明兄意下如何。”


    “某正有此意。”徐晃果然很痛快的答應了。


    你看,就是這麽輕鬆;趙大寶好像早已知道了這個結果。


    其實趙大寶早就看透了這個世界的本質,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凡是身在仕途之中,一身本領無處施展,鬱鬱不得誌的那些名將賢士,最容易收服。


    為什麽呢?


    “凡是有本事又不想做官的,早就隱居去了;凡是有雄心壯誌又想一展胸中抱負的,才會選擇進入公門之中尋找升遷的機會;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得理兒?”趙大寶好像很懂行啊。


    但是好像有那麽一絲道理,俗話說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以,並不說他們進入公門之中就能隨心所欲的發揮他們的本事了,如果無人常識,一樣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那種失落的心情大概隻有身在其中的英雄才能懂得其中的落寞吧,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所以這種時候他們往往就會尋找新的機會吧,而趙大寶在涼州大破叛軍的戰績,足以震驚天下,這不就是現成的機會嗎?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還有什麽好懷疑的呢?


    也許正因為這樣,徐晃終於還是向命運妥協了,他選擇了追求光明的道路,他不要再在河東郡做個小小的賊曹吏了,打個山賊還能被包圍,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他要跟著趙大寶殺賊立功,一展胸中抱負,功名利祿啥的可以不要,隻要能讓他展現自己的才華就夠了,這才是真正的英雄之心啊。


    你確定他是這麽想的?


    “管他怎麽想的,隻要能跟著我趙大寶就夠了。”這可是名將,還用懷疑嗎?


    好吧,趙大寶心真大。


    “公明兄,給你三千兵,你可為先鋒。”你看,趙大寶夠豪爽,來者不拒,直接委以重任。


    “諾!”徐晃受寵若驚,沒想到還有這種待遇,這可真是太出乎意料了;當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點起三千兵當先探路去了。


    鑒於這個時候白波賊還沒成氣候,所以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就這樣一路未受到阻攔,徑直來到井陘入口,這裏有一道關口,名固關。


    趙大寶原本以為黑山賊應該早已堅守在這裏,等著他們的到來,畢竟消息早已散布出去,黑山賊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裏空無一人,沒有黑山賊,也沒有官兵。


    “知險而不守,乃是無知也,由此觀之,黑山賊不足為慮;黑山張燕,也不過如此。”趙大寶早早的對黑山賊下了定論,看來是賊就逃不了烏合之眾的名聲了。


    然而趙子龍終究心細,勸趙大寶:“大哥,黑山賊在此經營日久,加上山中地勢複雜,還是小心為妙;我與徐晃先進,兄長與典韋隨後,當不致有失。”


    “行,就這麽幹。”


    趙大寶並非油鹽不進、冥頑不靈的強人,而且此時心情好,該聽的建議還是要聽的。


    於是仍以徐晃為先鋒,趙子龍緊隨其後,他二人當先去山中探路;而趙大寶和典韋居於陣後,等待時機緩緩跟進。


    橫穿此陘,不過百十公裏,冀州已近在眼前,下曲陽還會遠嗎?


    “媳婦,等著吧,老公馬上到家!”


    趙大寶突然又興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趙雲是我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清風入我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清風入我心並收藏三國:趙雲是我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