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奮鬥多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想不到一夜之間趙大寶就成了光杆司令,又一次實現了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的偉大飛躍;這操蛋的人生,還真是處處充滿驚喜。
當然,也有可能是驚嚇。
現在好了,手裏沒槍,放屁也不響,這可如何是好。
而且趙子龍和徐晃下落不明,也不知道是死是活,什麽叫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真是慘痛的教訓,這以後估計得留下心理陰影。
“走,去晉陽,借兵破黑山。”趙大寶愁眉不展,良久,猛得起身,神情堅毅,終於決定鋌而走險,冒險走一步險招;事到如今,已經容不得他猶豫了。
被黑山賊伏擊也就算了,竟然還能同時遭遇到降兵複反,這對英勇的趙大寶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叔可忍,嬸子也忍不了啊,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所以必須打通井陘古道,給黑山賊一個教訓,讓他們也知道趙大寶不是那麽好惹的,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必須立馬給你反擊回去,也好讓你們這幫黑山賊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至於羌兵,不急在一時,等打通井陘道,去下曲陽招集自家兵馬再來征討;敢惹趙大寶,你們這輩子也別想好過了,非給你斬草除根不可,遇上趙大寶,算你們倒黴。
“但願趙子龍和徐晃沒事。”趙大寶回頭望了一眼山裏,滿懷惆悵。
其實去晉陽借兵,也是為了重新打進山裏,尋找他倆的下落,生要見人,死也見屍,這也算是趙大寶身為帶頭大哥,對自己的小弟們盡最後的一點仁義吧,他也隻能做到這麽多了。
之後在典韋的陪同下,二人徑直來到晉陽城,此時的並州刺史乃是張懿,就是後來被休屠各胡攻殺的那位,是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沒什麽傲人的功績,忽視他吧。
好在張懿也聽說了趙大寶在涼州大破叛軍的壯舉,是以不敢輕視,邀請他入府,又熱情招待一番;看他這麽客氣,饒是趙大寶臉皮再厚,也沒心情在這種時候顯擺自己的功績了。
“願借一萬兵馬,大破黑山賊,打通井陘道,望刺史成全。”寒暄過後,趙大寶也不囉嗦,更不隱瞞,如實把之前的事情都說給張懿聽,然後又獅子大開口,要借一萬兵馬。
這就有點過分了吧,你連自己的降兵都管不住,還想再借一萬兵馬,難道陪你去送死嗎?
果然,張懿麵露難色,猶豫道:“非是我不借,實是有苦難言。”
趙大寶見此情景,心下一凜,暗自尋思:“怎麽?不想幫忙是吧。”
“刺史不必為難,我不居其功,如數全算你的;若是失敗,我趙大寶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連累刺史。”沒辦法,常言道借錢的是孫子,眼下受製於人,隻能低三下四苦苦哀求了。
要是這麽說的話,那找你要賬的時候你就是大爺了是吧,還要點臉不?
趙大寶表示:“我沒說不還啊,你著什麽急。”
可是,這是兵又不是錢,你要是全給霍霍死了,拿什麽還?
不急,自有辦法。
趙大寶想的挺好,可是張懿又跟他不熟,初次見麵,難道還能跟你掏心掏肺的結交嗎?
當然,如果趙大寶先打敗了黑山賊可能還行,打了勝仗那是英雄,自然受人待見,可惜沒有如果,你小子中了黑山賊的埋伏,又被降兵背叛,這就不叫英雄,而是狗熊了。
即便這樣人家張懿還能高看你一眼,還能熱情招待你,你就知足吧,還要啥自行車。
趙大寶見不管怎麽求,張懿就是不吐口,登時就有點著急,火氣噌的一下竄了起來,暗罵一聲:“老東西,別惹我生氣,不然,以後等你落在我手裏,定叫你好看。”
嘿,有你這麽借東西的嗎?
真當自己是大爺啊,別人都得圍著你轉是吧。
“小兄弟少安毋躁,請聽我一言,實是情非得已啊。”張懿見趙大寶麵色不好看,知他有些誤會,因此歎息一聲,苦著臉給他解釋一番。
原來張懿的日子也不好過,此時並州也是四麵受敵,東邊有黑山,北邊有匈奴,西、南兩側又有群賊隨時出沒,他的兵馬四處防備,也是處處捉襟見肘,根本沒有一萬兵能拿得出手。
趙大寶一聽,又倍增煩惱,心裏尋思:“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人家手裏沒有這麽多空閑的兵馬,總不能強人所難吧,也顯得太不近情麵了。”
難道真的就沒辦法了嗎?
“既然如此,那就借五千……不,三千也行,實在不行,一千也夠用。”趙大寶還是有點不死心,隻得進一步妥協,隨便借點,總比光杆司令強吧。
“這樣吧,我借你兩千兵馬,你自己再去招募一些,能招到多少,隨你自便,我不過問,怎麽樣?”張懿見趙大寶挺固執,也是倍感無奈,隻好替他支個招,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唉,也隻能如此了,多謝!”趙大寶知道再求也是無用,隻得應承下來,於是就在太原、上黨、雁門三郡張貼募兵告示,不論出身貧富,廣募精英之士。
“高順,張遼、呂布這些猛人都是並州人吧,也不知道能不能招來,而且這三人中除了呂布不太好掌控,其他兩人隨便招攬一個都足以頂半邊天了吧。”趙大寶這開掛的人生,到哪都想招攬名將,真是服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他知道這些信息呢,在這個通信不發達的年代,什麽最重要,人才嗎?
錯。
是大數據啊。
誰能提前得到消息,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就像之前為什麽會中黑山賊的埋伏,不就是因為沒提前打探消息嗎?這不就是現成的例子嗎?還用懷疑嗎?
真的是這樣嗎?
既然人才不重要,那你趙大寶為什麽還要依靠趙子龍、典韋來保命,怎麽不讓裴元紹做你的貼身護衛呢。
呃……
無力反駁。
其實說到招攬人才這件事,突然感覺有點很奇怪,趙大寶為什麽隻招武將,不招文人呢?
要知道太原王氏名滿天下,王允、王淩等名士都是出自這裏,為什麽不去招攬呢,隨便招一個都足以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吧。
俗話說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治理天下還得靠文人吧,畢竟武人都是一幫大老粗,不通禮儀,指望他們治理天下,肯定還得繼續亂。
“我能怎麽辦,這個年代能讀書的人幾乎全都出自名門大族,我倒是想招攬,可他們瞧不上我啊;而窮人想吃飽飯都難,哪有精力去讀書;所以,不是不想招,是根本無能為力啊。”
真相了。
看來以後也要開啟鬥地主模式了,一定要讓寒門子弟崛起。
想法不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如你所願。
當然,也有可能是驚嚇。
現在好了,手裏沒槍,放屁也不響,這可如何是好。
而且趙子龍和徐晃下落不明,也不知道是死是活,什麽叫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真是慘痛的教訓,這以後估計得留下心理陰影。
“走,去晉陽,借兵破黑山。”趙大寶愁眉不展,良久,猛得起身,神情堅毅,終於決定鋌而走險,冒險走一步險招;事到如今,已經容不得他猶豫了。
被黑山賊伏擊也就算了,竟然還能同時遭遇到降兵複反,這對英勇的趙大寶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叔可忍,嬸子也忍不了啊,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所以必須打通井陘古道,給黑山賊一個教訓,讓他們也知道趙大寶不是那麽好惹的,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必須立馬給你反擊回去,也好讓你們這幫黑山賊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至於羌兵,不急在一時,等打通井陘道,去下曲陽招集自家兵馬再來征討;敢惹趙大寶,你們這輩子也別想好過了,非給你斬草除根不可,遇上趙大寶,算你們倒黴。
“但願趙子龍和徐晃沒事。”趙大寶回頭望了一眼山裏,滿懷惆悵。
其實去晉陽借兵,也是為了重新打進山裏,尋找他倆的下落,生要見人,死也見屍,這也算是趙大寶身為帶頭大哥,對自己的小弟們盡最後的一點仁義吧,他也隻能做到這麽多了。
之後在典韋的陪同下,二人徑直來到晉陽城,此時的並州刺史乃是張懿,就是後來被休屠各胡攻殺的那位,是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沒什麽傲人的功績,忽視他吧。
好在張懿也聽說了趙大寶在涼州大破叛軍的壯舉,是以不敢輕視,邀請他入府,又熱情招待一番;看他這麽客氣,饒是趙大寶臉皮再厚,也沒心情在這種時候顯擺自己的功績了。
“願借一萬兵馬,大破黑山賊,打通井陘道,望刺史成全。”寒暄過後,趙大寶也不囉嗦,更不隱瞞,如實把之前的事情都說給張懿聽,然後又獅子大開口,要借一萬兵馬。
這就有點過分了吧,你連自己的降兵都管不住,還想再借一萬兵馬,難道陪你去送死嗎?
果然,張懿麵露難色,猶豫道:“非是我不借,實是有苦難言。”
趙大寶見此情景,心下一凜,暗自尋思:“怎麽?不想幫忙是吧。”
“刺史不必為難,我不居其功,如數全算你的;若是失敗,我趙大寶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連累刺史。”沒辦法,常言道借錢的是孫子,眼下受製於人,隻能低三下四苦苦哀求了。
要是這麽說的話,那找你要賬的時候你就是大爺了是吧,還要點臉不?
趙大寶表示:“我沒說不還啊,你著什麽急。”
可是,這是兵又不是錢,你要是全給霍霍死了,拿什麽還?
不急,自有辦法。
趙大寶想的挺好,可是張懿又跟他不熟,初次見麵,難道還能跟你掏心掏肺的結交嗎?
當然,如果趙大寶先打敗了黑山賊可能還行,打了勝仗那是英雄,自然受人待見,可惜沒有如果,你小子中了黑山賊的埋伏,又被降兵背叛,這就不叫英雄,而是狗熊了。
即便這樣人家張懿還能高看你一眼,還能熱情招待你,你就知足吧,還要啥自行車。
趙大寶見不管怎麽求,張懿就是不吐口,登時就有點著急,火氣噌的一下竄了起來,暗罵一聲:“老東西,別惹我生氣,不然,以後等你落在我手裏,定叫你好看。”
嘿,有你這麽借東西的嗎?
真當自己是大爺啊,別人都得圍著你轉是吧。
“小兄弟少安毋躁,請聽我一言,實是情非得已啊。”張懿見趙大寶麵色不好看,知他有些誤會,因此歎息一聲,苦著臉給他解釋一番。
原來張懿的日子也不好過,此時並州也是四麵受敵,東邊有黑山,北邊有匈奴,西、南兩側又有群賊隨時出沒,他的兵馬四處防備,也是處處捉襟見肘,根本沒有一萬兵能拿得出手。
趙大寶一聽,又倍增煩惱,心裏尋思:“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人家手裏沒有這麽多空閑的兵馬,總不能強人所難吧,也顯得太不近情麵了。”
難道真的就沒辦法了嗎?
“既然如此,那就借五千……不,三千也行,實在不行,一千也夠用。”趙大寶還是有點不死心,隻得進一步妥協,隨便借點,總比光杆司令強吧。
“這樣吧,我借你兩千兵馬,你自己再去招募一些,能招到多少,隨你自便,我不過問,怎麽樣?”張懿見趙大寶挺固執,也是倍感無奈,隻好替他支個招,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唉,也隻能如此了,多謝!”趙大寶知道再求也是無用,隻得應承下來,於是就在太原、上黨、雁門三郡張貼募兵告示,不論出身貧富,廣募精英之士。
“高順,張遼、呂布這些猛人都是並州人吧,也不知道能不能招來,而且這三人中除了呂布不太好掌控,其他兩人隨便招攬一個都足以頂半邊天了吧。”趙大寶這開掛的人生,到哪都想招攬名將,真是服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他知道這些信息呢,在這個通信不發達的年代,什麽最重要,人才嗎?
錯。
是大數據啊。
誰能提前得到消息,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就像之前為什麽會中黑山賊的埋伏,不就是因為沒提前打探消息嗎?這不就是現成的例子嗎?還用懷疑嗎?
真的是這樣嗎?
既然人才不重要,那你趙大寶為什麽還要依靠趙子龍、典韋來保命,怎麽不讓裴元紹做你的貼身護衛呢。
呃……
無力反駁。
其實說到招攬人才這件事,突然感覺有點很奇怪,趙大寶為什麽隻招武將,不招文人呢?
要知道太原王氏名滿天下,王允、王淩等名士都是出自這裏,為什麽不去招攬呢,隨便招一個都足以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吧。
俗話說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治理天下還得靠文人吧,畢竟武人都是一幫大老粗,不通禮儀,指望他們治理天下,肯定還得繼續亂。
“我能怎麽辦,這個年代能讀書的人幾乎全都出自名門大族,我倒是想招攬,可他們瞧不上我啊;而窮人想吃飽飯都難,哪有精力去讀書;所以,不是不想招,是根本無能為力啊。”
真相了。
看來以後也要開啟鬥地主模式了,一定要讓寒門子弟崛起。
想法不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如你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