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井陘的計劃正有條不紊的進行,奪取平坦、上艾兩城後,讓郝昭駐守於龍門塞,以防黑山賊從背後偷襲,又把平坦城的輜重全部轉移到上艾城,然後放火燒掉平坦,屯兵於上艾。
接下來就是攻略葦澤關以及背水之戰的地方了,可是背水之戰這種冒險的打法,趙大寶是不可能采用的,畢竟時代不同了,而且對手也不一樣。
因為黑山賊早已遍布山穀之中,兵力相對分散,所以趙大寶沒辦法進行有效的迂回包抄偷襲背後大本營的策略,再說了,黑山賊有大本營嗎?
要硬說有的話,那平坦、上艾兩城的屯糧之地應該就算是了吧,可是黑山賊又不是隻有張燕一支軍,眾多小帥應該都有自己修築的塢壁用以自守。
可是塢壁遍布整個太行山之中,趙大寶哪有精力一一去鏟除,還要不要回家了?
“這就麻煩了,如果有辦法讓他們都集中到一處就好了。”趙大寶略顯惆悵。
你可拉倒吧,萬一讓他們都集中到一處,幾十萬兵,豈不是更難對付,你有那能力嗎?
想想也是哈,隻好作罷,走一步看一步吧,別想那麽多了。
“徐晃、張遼走北路,沿溫河而進;趙雲、高順走南路,沿綿蔓河而進,共奪葦澤關。”趙大寶也不太敢冒險了,小心駛得萬年船;出於全麵考慮,還是這麽部署吧,比較保險一些。
因為徐晃善守,張遼善攻,攻守結合,應該沒什麽大問題;唯一擔心的就是張遼太年輕,發揮不一定穩定,而徐晃又容易犯謹慎過頭的毛病,所以北路多少讓人有點擔心。
但是趙雲和高順這一路應該完全沒有問題,畢竟這兩人都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類型,這個組合應該還算完美,所以就算北路無功而返,也至少能保證南路的通暢。
“諾!”張遼回答的幹淨利落。
這時的張遼在見識過趙大寶的一番神奇操作之後,已經有點服氣了。
以攻為守擊潰黑山賊,連奪兩城還能回軍救援自己的糧道,幾乎全軍覆沒還能站著不動逼退賊首張燕,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硬生生被他扭轉戰局,把逆風打成了順風。
這是什麽樣的神仙人物啊,太驚世駭俗了吧。
所以張遼內心蕩漾,他認為趙大寶一定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前途不可限量,一定要好好再觀察一番,說不定到那時就可以把自己托付給他了。
嗬嗬!
你別高興的太早。
“你以為我想站著不動嗎?腳麻了,跑不動,我能怎麽辦。”趙大寶表示很無奈。
哈哈!
神奇的趙大寶,果然沒令人失望,要是張遼聽到這話,估計能憋出內傷。
而且當時若不是高順來得及時,他一定提前嗝屁了,哪有一絲的英明神武可言,實是無奈之舉;這家夥果然還是沒有什麽長進啊,一定不要高估他的本事,不然,你會後悔的。
至於徐晃,他沒什麽特別的想法,反正現在別無去處,暫時先跟著趙大寶就對了;所以,徐晃這家夥比較安逸,有時候讓人感覺他沒什麽上進心似的,真是對他提不起興趣。
“不管怎麽說,這些人都足以稱得上是名將,足以獨擋一麵,隨便用,不用含糊。”你看,趙大寶挺知足,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有這些名將在手裏,還有什麽擔心的。
等兩路兵馬出發後,趙大寶親自坐守於上艾城,喝著水,曬著太陽,聽著傳令兵的回報,偶爾給前線下達個指令什麽的,別提有多舒服了。
“古人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就是這感覺嗎?嗯,不錯,怎一個爽字了得。”看把趙大寶得瑟的,竟然還有心情曬太陽呢,你是旅遊觀光來了嗎?
是不是蔡文姬在身邊給你彈奏一曲‘東風破’,就更有韻味了?
呃……
還是算了吧。
就這樣舒服了兩日,前線終於傳來了捷報:“報!黑山小帥於氐根獻關投降。”
什麽?
於氐根?
投降了?
“不會是詐降吧?”趙大寶眉頭一皺,頓時有了警惕。
而且於氐根這名字,一聽就不像好人吧。
沒辦法,自從上一次被降兵背叛後,趙大寶留下了心理陰影,導致他現在聽到‘降兵’這兩個字就感覺特別反感,本能的認為這些主動投降的人就沒一個好人,都該死。
“傳令徐晃駐守葦澤關,高順接管於氐根的兵馬;令趙雲、張遼、高順繼續東進。”趙大寶心說別管三七二十一,讓於氐根交出兵馬就對了,免除後顧之憂。
然後又私下向高順傳下密令:“於氐根敢有異動,或心懷不滿,殺了他。”
趙大寶最恨那些反複無常的小人了,別讓這些小人落到他手裏,不然,必須殺之而後快。
“再往前走就是背水之戰的地方了吧,可千萬別出什麽差錯啊。”趙大寶不免有些擔心。
隻要過了‘背水之戰’的古戰場,就能一路出山而去了,那裏是黑山賊的最後一道防線,張燕必定部署大軍嚴陣以待,成敗在此一舉,一定不能出任何紕漏。
曆史上功虧一簣的例子多得很,就差這一哆嗦就能回家了,趙大寶可不想步他們的後塵。
“不行,為了安全起見,我是不是親自上前線督戰?”趙大寶終於還是放心不下,他竟然還想親自出馬。
但是,你自己什麽本事,自己沒點數嗎?
又飄了吧。
怎麽就是不長記性呢。
“算了,這個時候還是選擇相信趙雲他們吧。”好險,幸好這家夥馬上改變了主意,要不然指定又要完蛋。
就這樣心神不寧的等了幾日,前線終於又傳來了消息:“張燕於河對岸險要處安營紮寨,親率大軍駐守其中,阻斷我軍去路;我軍不能順利渡河,正與賊兵隔河觀望。”
“嘿,這個張燕,果然很有一套啊,竟然被他搶了先手,這下可就沒辦法了。”張大寶一聽就知道要壞事,如果不能渡河,就沒辦法繼續進軍,隔著河怎麽打?
“不會就那一條路線吧,難道就沒有其他能渡河的地方了嗎?”趙大寶頓時憂鬱起來。
“河水南北貫穿山穀,唯有兩條路徑可用於渡河行軍,全被張燕阻斷。”傳令兵儼然就是冰冷的工具人,除了原原本本複述命令外,一點都不知道委婉的表達這種壞消息。
“大家鄉裏鄉親的,何必做的這麽絕呢。”
沒想到關鍵時刻果然還是掉了鏈子,這可如何是好。
趙大寶一臉無奈,隻得對張燕致以‘親切’的問候。
問候他祖宗十八代。
接下來就是攻略葦澤關以及背水之戰的地方了,可是背水之戰這種冒險的打法,趙大寶是不可能采用的,畢竟時代不同了,而且對手也不一樣。
因為黑山賊早已遍布山穀之中,兵力相對分散,所以趙大寶沒辦法進行有效的迂回包抄偷襲背後大本營的策略,再說了,黑山賊有大本營嗎?
要硬說有的話,那平坦、上艾兩城的屯糧之地應該就算是了吧,可是黑山賊又不是隻有張燕一支軍,眾多小帥應該都有自己修築的塢壁用以自守。
可是塢壁遍布整個太行山之中,趙大寶哪有精力一一去鏟除,還要不要回家了?
“這就麻煩了,如果有辦法讓他們都集中到一處就好了。”趙大寶略顯惆悵。
你可拉倒吧,萬一讓他們都集中到一處,幾十萬兵,豈不是更難對付,你有那能力嗎?
想想也是哈,隻好作罷,走一步看一步吧,別想那麽多了。
“徐晃、張遼走北路,沿溫河而進;趙雲、高順走南路,沿綿蔓河而進,共奪葦澤關。”趙大寶也不太敢冒險了,小心駛得萬年船;出於全麵考慮,還是這麽部署吧,比較保險一些。
因為徐晃善守,張遼善攻,攻守結合,應該沒什麽大問題;唯一擔心的就是張遼太年輕,發揮不一定穩定,而徐晃又容易犯謹慎過頭的毛病,所以北路多少讓人有點擔心。
但是趙雲和高順這一路應該完全沒有問題,畢竟這兩人都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類型,這個組合應該還算完美,所以就算北路無功而返,也至少能保證南路的通暢。
“諾!”張遼回答的幹淨利落。
這時的張遼在見識過趙大寶的一番神奇操作之後,已經有點服氣了。
以攻為守擊潰黑山賊,連奪兩城還能回軍救援自己的糧道,幾乎全軍覆沒還能站著不動逼退賊首張燕,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硬生生被他扭轉戰局,把逆風打成了順風。
這是什麽樣的神仙人物啊,太驚世駭俗了吧。
所以張遼內心蕩漾,他認為趙大寶一定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前途不可限量,一定要好好再觀察一番,說不定到那時就可以把自己托付給他了。
嗬嗬!
你別高興的太早。
“你以為我想站著不動嗎?腳麻了,跑不動,我能怎麽辦。”趙大寶表示很無奈。
哈哈!
神奇的趙大寶,果然沒令人失望,要是張遼聽到這話,估計能憋出內傷。
而且當時若不是高順來得及時,他一定提前嗝屁了,哪有一絲的英明神武可言,實是無奈之舉;這家夥果然還是沒有什麽長進啊,一定不要高估他的本事,不然,你會後悔的。
至於徐晃,他沒什麽特別的想法,反正現在別無去處,暫時先跟著趙大寶就對了;所以,徐晃這家夥比較安逸,有時候讓人感覺他沒什麽上進心似的,真是對他提不起興趣。
“不管怎麽說,這些人都足以稱得上是名將,足以獨擋一麵,隨便用,不用含糊。”你看,趙大寶挺知足,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有這些名將在手裏,還有什麽擔心的。
等兩路兵馬出發後,趙大寶親自坐守於上艾城,喝著水,曬著太陽,聽著傳令兵的回報,偶爾給前線下達個指令什麽的,別提有多舒服了。
“古人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就是這感覺嗎?嗯,不錯,怎一個爽字了得。”看把趙大寶得瑟的,竟然還有心情曬太陽呢,你是旅遊觀光來了嗎?
是不是蔡文姬在身邊給你彈奏一曲‘東風破’,就更有韻味了?
呃……
還是算了吧。
就這樣舒服了兩日,前線終於傳來了捷報:“報!黑山小帥於氐根獻關投降。”
什麽?
於氐根?
投降了?
“不會是詐降吧?”趙大寶眉頭一皺,頓時有了警惕。
而且於氐根這名字,一聽就不像好人吧。
沒辦法,自從上一次被降兵背叛後,趙大寶留下了心理陰影,導致他現在聽到‘降兵’這兩個字就感覺特別反感,本能的認為這些主動投降的人就沒一個好人,都該死。
“傳令徐晃駐守葦澤關,高順接管於氐根的兵馬;令趙雲、張遼、高順繼續東進。”趙大寶心說別管三七二十一,讓於氐根交出兵馬就對了,免除後顧之憂。
然後又私下向高順傳下密令:“於氐根敢有異動,或心懷不滿,殺了他。”
趙大寶最恨那些反複無常的小人了,別讓這些小人落到他手裏,不然,必須殺之而後快。
“再往前走就是背水之戰的地方了吧,可千萬別出什麽差錯啊。”趙大寶不免有些擔心。
隻要過了‘背水之戰’的古戰場,就能一路出山而去了,那裏是黑山賊的最後一道防線,張燕必定部署大軍嚴陣以待,成敗在此一舉,一定不能出任何紕漏。
曆史上功虧一簣的例子多得很,就差這一哆嗦就能回家了,趙大寶可不想步他們的後塵。
“不行,為了安全起見,我是不是親自上前線督戰?”趙大寶終於還是放心不下,他竟然還想親自出馬。
但是,你自己什麽本事,自己沒點數嗎?
又飄了吧。
怎麽就是不長記性呢。
“算了,這個時候還是選擇相信趙雲他們吧。”好險,幸好這家夥馬上改變了主意,要不然指定又要完蛋。
就這樣心神不寧的等了幾日,前線終於又傳來了消息:“張燕於河對岸險要處安營紮寨,親率大軍駐守其中,阻斷我軍去路;我軍不能順利渡河,正與賊兵隔河觀望。”
“嘿,這個張燕,果然很有一套啊,竟然被他搶了先手,這下可就沒辦法了。”張大寶一聽就知道要壞事,如果不能渡河,就沒辦法繼續進軍,隔著河怎麽打?
“不會就那一條路線吧,難道就沒有其他能渡河的地方了嗎?”趙大寶頓時憂鬱起來。
“河水南北貫穿山穀,唯有兩條路徑可用於渡河行軍,全被張燕阻斷。”傳令兵儼然就是冰冷的工具人,除了原原本本複述命令外,一點都不知道委婉的表達這種壞消息。
“大家鄉裏鄉親的,何必做的這麽絕呢。”
沒想到關鍵時刻果然還是掉了鏈子,這可如何是好。
趙大寶一臉無奈,隻得對張燕致以‘親切’的問候。
問候他祖宗十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