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三百石。”意思是一家五口人,能耕百畝田,能收三百石糧食。掐指一算,畝產三石糧。多乎哉?不多也。


    除去自己吃的,再加上田稅、口賦以及雜七雜八的各種賦稅項目,基本也就所剩無幾了。勉強剛夠糊口的,僅限於餓不死。這還得是遇到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如果年景不好,基本就是餓死的命。老百姓想討口吃的,是真的難。


    這裏說的畝,其實是小畝,約合0.22市畝。所以百畝之田,折算過來也不過是二十二市畝左右。在這個靠天吃飯的年代,這點地兒可不算多。不求質量靠數量嘛,兩不占全,可不就是挨餓了嘛。


    上麵說的還隻是農夫們自己的口糧問題,壯年人吃的多點,老人小孩吃的少點,取個平均數,平均每人大概每個月吃一石五左右的糧食,五口之家一年就要消耗九十石糧。這還是節省的吃法,要是胃口大的,這點糧食基本不夠吃的。


    若是論打仗的將士,體力消耗較大,吃的也就更多,一個兵士基本月食兩石糧,一年需要二十四石糧。而畝產才三石糧,八畝地的產量才夠養一個兵士。百畝之田的產量也隻夠養十二個兵士。想想就知道老百姓有多難過了。(為避免混亂,以下所有的畝,都按小畝算)


    老百姓是難過,但是土豪劣紳卻表示:“毫無壓力。”這話說的沒毛病,誰讓人家地多呢。


    所以打土豪勢在必行,此時出手,也是恰到好處。


    且說處決王善人後,收繳其田產,總共收得良田千畝有餘,糧食數萬石,錢幾十萬貫,金銀珠寶不計其數。好家夥,趙厶又一次震驚了,簡直富到流油啊。


    仔細算算,千畝良田一年的產量足以養活一百多名兵士,日積月累假以時日,養個三五百人根本不在話下。用這些全副武裝的人對付手無寸鐵的平頭老百姓,還不綽綽有餘。怪不得王善人這麽囂張呢,原來人家有豪橫的資本啊。


    “還得再接再厲,繼續努力。”趙厶嚐得了甜頭,決定一鼓作氣,將無極縣的土豪劣紳一網打盡,絕不給他們留下任何反撲的空間。


    這幫土豪劣紳,如果逼之太急,他們肯定就要抱團取暖,作困獸猶鬥,之前趙厶吃過虧,所以這回學精了。換個思路換個方法,如果先定他們的罪,他們有錯在先,必定理虧。理虧之下必定先求自保。一旦各懷鬼胎,心思不一致,也就有了可乘之機,必能將他們各個擊破。


    此外還得發動群眾的力量,讓群眾積極響應,揭發檢舉,讓土豪們無處藏身,方能事半功倍。於是再發告示:“限期未退還畝稅錢者,皆在重查之例。凡所受其侵害者,速來縣衙申訴。”


    好家夥。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趙厶雖然不是新官,燒的火卻比新官還狠。第一把火剛點燃就解決了王善人,這第二把火,大有解決一堆人的架式。這下有看頭了。


    消息傳出,百姓高興了,土豪卻集體自閉了。


    有膽子小的,就暗自嘀咕:“這個太守油鹽不進,好賴不聽,還是趕緊把畝稅錢退了吧,就當破財消災了。”於是趕緊拿出賬簿一一核算,把多收的部分退回去。還得好言相勸,讓租戶千萬不要去縣衙申冤。老百姓老實,收了錢也就閉嘴不說了。這些膽小的土豪也就免了一死。


    有嘴硬的,心裏不服氣,就在那抱怨:“這是哪家的法令,自古以來,沒有這麽搞的。這個太守,簡直瞎胡鬧。我就不退,看他能拿我怎麽辦。”


    老話說的好,打死強嘴的,淹死會水的。你這麽強,那就不客氣了,請你去死。趙厶自然不跟他客氣,直接抓起來,先押入牢中,等湊齊了人數,一塊斬首。


    短短幾天時間,捉了十七八個老賴,關在牢中被雷公挨個折磨一遍,個個都老實了,哭著鬧著自己認罪,隻求趙厶把他們放了。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現在知道錯了,晚了。


    另外還有一些圓滑之人,一看王善人被砍了腦袋,當時心裏就犯了嘀咕:“這個太守是個心狠之人,不可與之爭強。且先委屈自己,上下打點一二,先探探口風,再做計較。”


    這些人本著寧把錢花在打點關係上,也絕不給老百姓分文的想法,準備好‘厚禮’,托人送到趙厶麵前。趙厶也不客氣,掂掂分量,夠分量的就留下,不夠分量的就原路退回去。


    怎麽說呢。


    夠分量的,本著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的原則,提醒對方:“不是不想幫你,這滿城的百姓都看著我呢,很難掩人耳目,你再等等。”話外意思就是你送的太少了,繼續送,往大了送。


    不夠分量的,當場就翻臉了:“怎麽?瞧不起我?我會在乎你這點錢?來人,拿下!”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凡是來打點關係的,肯定心裏有鬼。正愁沒理由找他們麻煩呢,自己反倒送上門來了,那就別走了,留下來吧。


    這麽一來,又捉了十五六個老賴,跟之前的關在一起,共同‘享受’雷公的折磨。


    僅僅打倒土豪劣紳並不是趙厶的本意,他又旁敲側擊加以引導,直到把矛頭對準縣丞。在取得確鑿證據後,趙厶終於開心的笑了:“好!終於可以收網了。”


    直到此時,縣丞才知中了趙厶的套路,真是悔之晚矣。


    至此滿城的土豪劣紳幾乎全部捉拿歸案,唯有一家例外,那就是甄家。因為沒人告他的狀,也沒有人指責他家的不是,更沒有人對他家有什麽不滿,簡直就是個‘三好家庭’。


    更難能可貴的是,別的土豪劣紳趁著叛軍作亂,想盡辦法大斂橫財,隻有甄家卻反其道而為之,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天地和順家添財,平安如意人添福’,這樣的人家,當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趙厶看在眼裏,樂在心頭:“這是個有福之人,不枉我要跟他做個親家。”


    不是趙厶誇他甄家好,人家是真的好。


    暫且先不提甄家,且說趙厶把三十多個老賴都押在牢中,又坐實了縣丞所犯的種種罪惡,決定將這些人一並斬首。凡事都要講究個名正言順,於是趙厶先讓夏侯蘭寫了一份告示:“三日後,於城西十裏長亭外,將如下貪官惡霸,一並斬首。以儆效尤,以正王法。”


    末尾把縣丞等三十多人的名號一一寫明,這算驗明正身,也能顯示出趙厶的公正之心。這麽一來,‘趙青天’的名聲喊的更加響亮了。


    等把這幫貪官惡霸全部處決後,盡收其家產田宅,趙厶真可謂是一夜暴富,雖不能說是富可敵國,也足以稱得上是富甲一方。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趙厶望著堆積如山的糧食以及各式各樣的珍寶,眼睛都直了。


    這可真是:“創大業千秋昌盛,展宏圖再就輝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趙雲是我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清風入我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清風入我心並收藏三國:趙雲是我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