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走私、投機倒把是特定年代的產物,那麽20世紀90年代末,從銀行騙取巨額貸款,然後向境外轉移,則隻有黃氏兄弟二人才有這個膽量。


    2006年國慶節前,公安部啟動了對黃俊欽私人所有的新恒基係的立案調查,曾經效力於黃氏兄弟的新恒基係最高層於星旺等人也被逮捕。


    2006年11月1日,黃俊欽私人所有的新恒基係全部資產被查封,銀監會參與摸查新恒基係及黃光裕所控鵬潤係的整體銀行貸款和負債,起因是黃俊欽早年貸款方麵存在嚴重違規操作,黃光裕也被一起調查。


    1993年,黃俊欽和黃光裕兄弟分家,哥哥轉向房地產業,建立了新恒基係,在京城及東北擁有數棟著名的大廈;弟弟則獨自經營鵬潤係,國美電器、鵬潤地產構成其主要資產。


    1997年,黃俊欽以北京靜安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名義向中國銀行北京支行貸款1.6億元人民幣及1027萬美元。靜安物業的實際控製人為黃俊欽。


    公開資料顯示,靜安公司由外資身份的靜安物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靜安控股)和北京一家國企持有,外資持股六成,公司擁有北京市北三環東路靜安中心地塊。1995年前後,京城房地產不景氣,靜安地塊無力動工,外方股東有意轉手。約在1994年,實際由黃俊欽私人所有的北京新恒基房地產開發總公司(下稱新恒基)掛靠在了北京首都創業集團名下,性質為集體所有製企業。


    1995年,黃俊欽等人以首創集團下屬新恒基公司名義,與靜安控股董事長鄧南威接觸,有意接盤靜安控股全部股份。為維持該項目的合資性質,交易改由境外注冊的香港捷成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香港捷成)接盤。當年6月,雙方簽約,鄧南威與另一名股東梁湖南將靜安控股100%股權轉讓香港捷成,作價1800餘萬美元。捷成國際實際控製人為黃俊欽。


    那個時候,黃俊欽手頭並無資金,他隻是承諾先進場施工,自找建設資金。雙方約定在靜安中心大廈建成後,黃俊欽以相應樓宇麵積折抵股價款,再辦理靜安控股的股權過戶。


    1995年下半年,靜安中心破土動工,但資金很快告急,黃俊欽等人開始尋求銀行貸款。1997年,黃俊欽和於星旺等人偽造靜安公司執照、董事會決議及法定代表人鄧南威的簽名,以靜安公司名義向北京中行申請貸款。當年貸款5筆,總計折合人民幣2億餘元。貸款安排人正是時任北京中行行長的牛忠光。上述貸款主要轉入香港捷成賬戶,後者再以投資款名義注入靜安公司,另有一部分轉入私人賬戶。


    這件事情直到1998年底,靜安公司的實際大股東鄧南威、梁湖南二人方才知曉,這兩名加拿大籍華人屢屢上告未果。翌年,同樣在北京中行內部人員協助下,黃俊欽等人將上述幾筆貸款的借貸人變更為新恒基。大力給予方便的銀行內部人士也是當時的中行北京分行行長牛忠光。


    出生於1942年的牛忠光現已退休,他曾任中行北京分行信貸處處長、行長,中國銀行總行董事,並曾於1999年負責籌辦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牛忠光在金融界浸淫40年,人脈熟稔,頗有神通。


    黃俊欽是通過北京女商人雷瑛與牛忠光結識的。雷瑛在北京開有多家公司,與牛忠光過從甚密,牛忠光對雷瑛的生意頻頻關照,這在北京中行內部是公開的秘密。2006年國慶前夕,雷瑛與牛忠光相繼被捕。


    1998年初,靜安中心尚未竣工,黃俊欽等人故伎重演,再次采取篡改靜安公司營業執照中法定代表人的手段,偽造預售契約,將正在建設的靜安中心首層、二層共計2237平方米的樓麵贈予雷瑛全資持有的香港中怡集團有限公司。而雷瑛很快就以中怡集團的名義,將上述兩層樓麵作價1.17億元租賃給北京中行,用做中行靜安支行的營業場地,租期50年。這一昂貴的租價,相當於每平方米5萬餘元,高出當時的樓價數倍。盡管靜安中心遠未竣工,但雙方租期卻從1998年就開始了,北京分行分數筆將1.17億元租金悉數付給中怡集團。事實上,中行靜安支行遲至2003年才搬進靜安中心辦公。


    1999年下半年,靜安中心落成,但黃俊欽遲遲不按約定向外方股東交付樓麵。盡管靜安公司股權因此不能交割,但黃俊欽事實上控製了這家公司,宛如主人身份主持樓宇的租售業務。


    直至2005年末,黃俊欽才向鄧南威、梁湖南兩位股東支付1500萬美元,將靜安控股股權過戶至自己名下。


    另一方麵,新恒基在開發靜安中心時對中行北京分行欠下的近億元貸款也遲遲不歸還。與此同時,黃俊欽兄弟利用與牛忠光等人的關係,以不同公司名義繼續向這家銀行貸款。在1997-2001年間,上述貸款總額接近10億元,其中4億餘元一直沒有還本付息。


    黃俊欽利用與中行北京分行的關係,順利實現了自己開發房地產的第一桶金。而弟弟黃光裕與中行北京分行則另有一番淵源。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尚不足30歲的黃光裕結識了中行北京分行的年輕女職員杜鵑。杜鵑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當時是中行北京分行的放貸專員,黃光裕那時候貸款還是要親自去銀行拜碼頭的,一來二去,兩人相識。杜鵑於1999年前後從中行辭職,之後為黃光裕打理在香港的業務,長期擔任上市公司國美電器(0493.hk)執行董事。


    沒有人能說得清黃光裕追求杜鵑是出於真愛還是看上了杜鵑手中的放貸權力,不管怎樣,黃光裕的財富足以吸引任何一個女人。後來的事實證明,黃光裕在個人感情上的投資是成功的,因為,即便是在1998年牛忠光調離北京分行之後,黃光裕名下的地產項目鵬潤家園也在北京分行獲得了逾3億元的按揭貸款。這其中,能說沒有杜鵑的功勞嗎?


    說到房屋按揭,這本是銀行針對購房者提供的一種放貸形式,但卻被中國的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利用得很徹底。


    房屋按揭,從業務關係上說僅限於購房人與銀行之間,與房產商無關。而在中國的操作中,由於最終投資者的缺失,使得本來以經紀人出現的房產商則成為按揭法律關係中的主角之一。銀行往往隻看到房產商跟業主簽訂的購房合約,有一個業主身份證複印件就可以由房產商代辦手續,而不需業主個人在場。這種行權的便利,為房產商作假按揭大開綠燈。假按揭屢見不鮮,以至於成為前些年房產商普遍采取的一種融資形式。當然,在房產商的諸多融資利器中,這還不算最出格的。


    經營電器起家的黃光裕在1996年前後涉足房地產,成立北京鵬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他在京城開發的第一個樓盤是鵬潤家園,該項目於1997年動工,由於資金緊缺,黃光裕一度欲將手中十餘家國美電器連鎖店盡數出手,以投入鵬潤家園開發,但最終無果。


    1999年,鵬潤家園首期竣工發售,因戶型設計偏大而銷售緩慢,嚴重影響資金回籠投入後續開發。為此,黃光裕與中行北京分行內部人員謀定,以挪借來的大批身份證辦理虛假個人按揭貸款,從中行北京分行貸出3億餘元。同時,黃將鵬潤家園部分後續工程轉手某合作者開發經營,由後者負責償還虛假個人按揭。之前貸出的3億餘元現金,則由黃光裕轉做他用。


    當年參與貸款者,包括時任北京分行副行長李寶光、零售業務處副處長徐維聯。後來,徐維聯因卷入北京森豪公寓的虛假房貸案,於2006年7月在京受審。


    其後,鵬潤國美集團發表聲明,稱"鵬潤地產出售住宅給第三方,由第三方辦理的住房按揭業務受到相關部門調查。我方作為該筆按揭的信用擔保方,對此筆業務審核不嚴,將視調查結果依法承擔相應的擔保責任。"


    2001年,同樣在中行北京分行內部人員的安排下,一家擔保公司連續從北京中行獲取汽車貸款,至2004年,三年累積車貸金額高達4億元。參與調查者稱,這家擔保公司事實上由黃光裕控製,從中行北京分行曆年對黃俊欽兄弟的貸款也可以看出,兄弟二人從來都是假借其他公司的名義從中行北京分行貸款。


    與鵬潤家園當年製造虛假房貸相似,以車貸名義借出的4億元現金被迅速轉移。之後不久,作為貸款主體的擔保公司則被轉予他人,但事後的調查表明,接盤人對擔保公司4億元車貸的或有債務毫不知情。截止到2006年有關部門調查黃氏兄弟時,其中2億元到期車貸已經償還,另有2億元尚未到期,仍然掛在中行北京分行貸款科目下。


    黃俊欽、黃光裕兄弟早年創業期間向中行北京分行的違規貸款,和其後以租房形式向中行北京分行套取的逾億元租金,以及之後的虛假房貸和車貸,總計達到13億元。這些貸款構成中行北京分行案的核心案由,而資金的最終去向至今尚未調查清楚。


    我從參與調查的人那裏得知,對這13億元資金去向的調查難度頗大。因為貸款大多以看似毫不相關的公司名義貸出,貸款用途也大多含混,其中更有大筆的無抵押貸款。這些貸款在鵬潤係和新恒基係的龐大網絡中頻繁調轉,光是一個鵬潤,就開立了上百個賬戶,查賬就像走迷宮。


    初步調查顯示,有部分資金被打入眾多證券賬戶,更多的資金被轉出境外。2004年中國銀行啟動股份製改造,開始大量剝離不良貸款,此時北京中行才開始落實上述問題貸款的真實債務主體。


    2004年6月,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一齊參與了由央行及財政部主持的競標,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以賬麵資產50%的名義價格,競得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總計2787億元不良貸款。


    此前,在中行北京分行的不良資產剝離中,將黃俊欽兄弟曆年來以其他公司名義貸出的部分貸款明確至鵬潤和新恒基係公司的名下,列為可疑類資產。這部分貸款總計4億餘元,隨中國銀行的整個不良資產包出售給信達,以賬麵資產23%計價。


    2005年,信達曾將上述4億餘元不良貸款單獨打包出售。四家競標者中,有兩家公司與黃俊欽兄弟密切相關,有消息說其法定代表人均為其母親。其中一家公司以賬麵資產40%的價格中標,據稱中標價與標底相差無幾。然而就在交易手續接近辦妥之時,銀監會予以否決。


    2008年5月,信達再次公開招標出售北京地區不良資產包,在其中一個賬麵資產總計15.28億元的資產包中,再次包含了上述4億餘元不良貸款。信達還在公告中直陳"以某一從事房地產開發和商業零售業的企業集團債權為主"。


    這4億餘元可疑類貸款既無授信,也無明確抵押物,貸款用途不詳,長年不能收回。一般人根本不敢接,能接的人隻有黃俊欽兄弟。一旦他們以4折價順利購回這個資產包,就等於用1個多億抹平了4個多億的問題貸款,不會再被追債了。


    1993年黃俊欽兄弟分家時,無論是新恒基還是國美,都遠未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1993年後,黃俊欽開始傾力投入房地產業,之後幾年,在北京先後建成鵬潤大廈、靜安中心,以及新恒基大廈。其間,時時可遇早期民營資本介入房地產開發時麵臨的諸多障礙,並經曆著嚴重的資金缺血。兄弟二人在鵬潤大廈建設時期曾發生激烈爭執,一度反目。鵬潤大廈係黃俊欽所建,黃光裕購買其中部分,但遲遲未向哥哥支付樓款。據說黃光裕當時手頭非常艱難,而黃俊欽也很缺錢。


    國美電器1999年走出京城,在天津、上海、河北等地建連鎖店。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國美電器2001年躋身"中國連鎖百強"第六名,2006年底在全國擁有84家門店,銷售收入逾60億元。在外界眼裏,黃光裕兄弟的黃金時代正是始自2001年前後。這段時間,京城房地產方興未艾,兄弟二人都不斷購置地塊。


    "我們發現,黃俊欽兄弟從中行北京分行貸出的10多億元資金,絕大多數已陸續通過建成的房地產項目回籠,但他們還是長期不還。"參與調查者指出,"這些資金大量轉出境外,很可能被用於炒股和炒期貨,或用做其他投資。"


    2001年中,黃光裕將北京鵬潤大廈內的三間物業置入香港公司京華自動化(0493.hk),獲得1200萬港元現金及上市公司13.4%的股份。次年,再以現金1.35億港元認購京華自動化配售股份,之後經少量減持,持股上市公司74.5%,並將公司更名為中國鵬潤。


    同樣在2002年,黃光裕控製下的上市公司中國鵬潤收購位於北京朝陽區西壩河北裏的一處地塊,宣稱公司將轉向物業開發及經營。此舉表明,這一時期黃光裕在港上市的目標還是著眼於內地房地產的融資和開發。


    借殼上市需要大筆資金,而借殼之初,公司在香港市場並無融資能力。正是在此時,黃光裕透過一家擔保公司從中行北京分行陸續貸出4億餘元汽車貸款。"這些貸款非常零碎,很多都是100多萬元一筆。"知情人透露,"做車貸非常麻煩,但他仍然以零敲碎打的方式,三年時間裏共貸出4個多億,這些錢大多數流向境外,反映出當時他在境外急需用錢。"


    即便如此,資金的缺口仍然遠遠超出供給。畢竟套現是有限的,事實上為了維持股價,黃光裕還需時常購入國美電器股份來托市。另一方麵,套現資金被迅速用於國內房地產開發和國美電器在全國的擴張,但是錢永遠都不夠用。


    同樣在顛峰期的2004年,無論國美電器還是鵬潤地產,都開始了急遽擴張。截至2006年中,國美電器半年報宣稱,包括非上市部分在內的國美電器專賣店已達558家,遍布全國168座城市。其中,隸屬上市公司的專賣店總計338家,當年上半年銷售額為121.68億元,創造淨利潤3.45億元。


    2007年1月16日,國美電器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聲明,公安部針對黃光裕及其間接持有的鵬潤房地產公司的協助調查已經正式撤消。就如一位接近調查組的人員所稱,"要綜合考慮社會效應、經濟效應和法律效應。"這一次,黃光裕安然脫險。


    黃光裕後來就此事接受媒體采訪時,聲稱這一切不過是商務法律糾紛,最後相關貸款已經結清。


    較為普遍的說法是黃光裕最終從香港調來巨額資金,彌補了貸款窟窿,並交納上億元的逃稅罰款。在平息這一事件的過程中,黃光裕在調取資金時涉嫌非法換匯,而此行為亦被有關部門發現。更重要的是,黃光裕從此進入公安部門視野。由於其貸款創富中的種種情節並未受到法律處置,從而為後來進一步調查埋下了伏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光裕真相:欲望驅逐下的首富困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德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德林並收藏黃光裕真相:欲望驅逐下的首富困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