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旭日東升。
整個洛陽皇宮充斥著肅殺的氣息,禁衛軍正在搬運屍體,一具又一具屍體被抬上馬車。
皇宮內堆滿了屍體。
有禁衛軍的,有宮女的,有太監的,也有素衣死士的......
整個皇宮彌漫著濃鬱的血腥味道,不難看出昨夜經曆過一場激烈的廝殺。
昨夜皇宮內發生宮變,皇帝劉宏重傷昏迷,合肥侯劉宇、王芬等叛賊,然盡數伏誅的消息,也在朝堂之中傳開了,其中不乏有人參與其中。
此時,三公九卿、朝中大臣,全都在未央宮大殿內等待消息,神色無不表現得惶惶不安。
他們的心思也各不相同,有悲傷的、有擔憂的、有恐懼的.....還有的人嗅到了一絲機會。
劉宏現生死不明,如果就此駕崩。
那麽漢室就會立八歲的劉辨,或是三歲的劉協為帝了,不過就目前而言則分為兩派。
對於朝中大臣來說,劉辨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他是大將軍何進的外甥,而何進與他們這些朝中大臣早有勾結,自然支持。
但是以張讓為首的宦官可不這麽想。
如果立劉辨為帝就是他們的末日,劉協無疑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而且他們背後也有著董太後撐腰,且劉協自幼被董太後撫養,感情自然不言而喻。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
終於在一炷香之後,一個黃門朝大殿跑來。
眾臣也是一臉焦急的看向他。
“諸位大人,陛下如今已脫離生命危險,還請諸位大人請回吧!”
黃門說完這句話,就準備離開。
“且慢!老臣要麵見陛下!”
此時袁逢站了出來。
對於黃門的話眾人自是不信,如今不能宦官說什麽就是什麽。
如今何進正在厄守關隘不在洛陽,眾臣皆以四世三公的袁逢為首,對其表示讚同。
“對!我等要麵見陛下!”
“走,咱們去麵見陛下!”
眾人吵著就要向偏殿而去。
“諸位大人,陛下如今甚是虛弱,太醫有言不可打擾陛下休息!”
黃門趕緊阻止道,不敢放任這群大臣闖進偏殿,張讓可是特意交代了他的。
“大膽!陛下需要靜養,爾等莫非是要造反,謀害陛下不成!”
此時未央宮,殿門口響起一聲嘶啞的暴喝。
眾人聞聲望去,隻見蹇碩大步走了進來。
而在他身後還有著不少郎衛軍,眾人一時間麵麵相覷,誰都不敢亂動。
蹇碩掃視一眼眾臣,冷哼一聲道:“宣太後口諭!”
“太後千歲!”
眾臣盡管不甘心,可是不得不聽旨。
“今吾兒被劉宇所害,哀家甚是痛心,然黃巾賊未盡,亡我漢室之心不滅,諸卿應協力對外,皇宮自有哀家坐鎮!諸卿自當以國事為重,還請諸傾莫要前來打擾吾兒靜養!”
“謹遵太後懿旨!”
眾臣見蹇碩搬出太後的話,也是無可奈何。
畢竟漢室是以孝治天下,除了皇帝最大外,還有一個劉宏的生母董太後。
而董太後天天和太監打交道,自然對宦官的信任程度不亞於劉宏。
“諸位大臣請回吧,陛下如果醒了,咱家自然會派人通知諸位大臣!”
袁逢等人無奈的搖了搖頭,惡狠狠的看向蹇碩,可是卻毫無辦法,隻得悻悻離開皇宮。
洛陽城,一處宅院內。
華歆、許攸等人見今日皇宮如同死寂一般,此刻未有任何消息傳來。
明顯就是皇宮封鎖了任何消息。
他們哪裏不知道劉宇已經宮變失敗了,全都惶惶不安,無不擔心自己參與謀反而被清算。
他們也不知道皇宮內到底發生了什麽,為何劉宇會失敗,他們的計劃簡直就是萬無一失。
華歆不停的走來走去,顯得十分焦慮。
許攸和陳逸等人也是一樣,一邊在屋內轉悠,一邊商議著接下來該怎麽做。
“諸位,爾今合肥候已然敗亡,咱們該何去何從之?”
華歆突然問道,他的語氣有些慌張,因為他實在想不到怎麽洗脫罪名。
“我看咱們不妨逃跑吧!”
陳逸提議道。
“不行,不行,我們若是逃跑了,以後定會被清算,你別忘了吾等皆在那份名單上。”
華歆堅決反駁。
“那子魚兄你說該如何是好?”
陳逸看向華歆詢問道。
“我.......我......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華歆有些慌亂,他的腦海中一片空白,此時此刻,他也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就在此時,許攸忽然想起了什麽,驚呼道:“對啊!吾等既然逃脫不了被清算,還不如就此加入黃巾罷了。”
“不錯!吾等可以投奔於黃巾!”
許攸的這一番話,頓時引起了在場眾人的共鳴,紛紛點頭稱讚。
“不行!”
然而華歆卻是立即否決了這個建議。
“張角乃農戶出身,無才無謀之輩怎可覆滅漢室?諸位豈非忘了陳勝、吳廣的前車之鑒?”
眾人聞言頓時啞火,畢竟張角看似輝煌,可是卻未傷及漢室根基,連洛陽都沒有打進來。
根本不被眾人看好。
許攸再次說道:“諸位可知最近洛陽皆傳言秦末此人?”
眾人皆不明白許攸為何會突然提及此事。
“那秦末為始皇之後,為人剛正不阿,善於用兵!覆滅漢室十萬餘大軍,且具始皇之資。吾等何不投靠於他,將來必定有一番作為,也不算是埋沒我等!”
許攸一席話,頓時吸引了眾人的注意,這個建議確實很不錯。
“不過,此人隻是黃巾軍師,並非是主帥,如何服眾?”
有人不解的問道。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鄴城之事許某亦有所耳聞,此人已經被張角任命為下一任教主。諸位可知張角為何會做出此等決定?”
眾人聞言搖了搖頭。
許攸笑著說道:“張角必然命不久矣!”
眾人頓時驚愕不已。
“許某看來,若是那張角身體康健,必然不會過早就認定下一任教主,必是身患絕症!而秦末作為他的女婿,自是有資格競選教主之位,可是張角卻直接指定他為下一任教主,可見秦末此人在黃巾軍中地位定然不俗,也是個頗具手段之輩,成就大業非此人莫屬!”
眾人恍然大悟,對於許攸說的話深以為然。
“不錯,我也覺得此人非常適合,我等大可投奔於他,如此一來,也能保全我等!”
陳逸也是讚同。
“好!就依子遠先生之議!”
“我亦願附驥尾!”
華歆見超過半數的人都認同許攸,心中也不斷在權衡利弊,片刻後也做出了不同的抉擇。
“盡管如此,黃巾如今依舊未能一舉定乾坤,而今漢室忙於對付黃巾,無暇顧及於我等,華某決定舉族避禍徐州隱姓埋名,靜觀其變。”
華歆做出了選擇,不願再卷入此事,他決定退避三舍。
“我也一樣!”
“我亦選擇舉族避禍,不再參與此等之事。”
陶丘洪等人也做出決定,同華歆一樣選擇隱姓埋名避禍故裏。
千人千麵總有不同的選擇。
許攸是一個冒險者,對於華歆等人做出的選擇也並未相勸,他是寒門子弟,通過這段時間相處自是知曉這群士家子弟看不起他。
士家子弟乃至天下百姓,早已養成看人先看出身,如果你是農戶出身,就算再強大,他也不願意投靠你。
秦末自然知道古人都講血脈,講身份。
所以才冒領一個始皇後人的身份,當然這是一個借口。
劉邦不都認領了一個赤帝之子嗎?
隻要他強大過後,這個身份,假的也都不重要了,造反皆需要一個名號,無疑這個名號很牛逼,士族的家世再強大,也強不過秦始皇。
整個洛陽皇宮充斥著肅殺的氣息,禁衛軍正在搬運屍體,一具又一具屍體被抬上馬車。
皇宮內堆滿了屍體。
有禁衛軍的,有宮女的,有太監的,也有素衣死士的......
整個皇宮彌漫著濃鬱的血腥味道,不難看出昨夜經曆過一場激烈的廝殺。
昨夜皇宮內發生宮變,皇帝劉宏重傷昏迷,合肥侯劉宇、王芬等叛賊,然盡數伏誅的消息,也在朝堂之中傳開了,其中不乏有人參與其中。
此時,三公九卿、朝中大臣,全都在未央宮大殿內等待消息,神色無不表現得惶惶不安。
他們的心思也各不相同,有悲傷的、有擔憂的、有恐懼的.....還有的人嗅到了一絲機會。
劉宏現生死不明,如果就此駕崩。
那麽漢室就會立八歲的劉辨,或是三歲的劉協為帝了,不過就目前而言則分為兩派。
對於朝中大臣來說,劉辨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他是大將軍何進的外甥,而何進與他們這些朝中大臣早有勾結,自然支持。
但是以張讓為首的宦官可不這麽想。
如果立劉辨為帝就是他們的末日,劉協無疑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而且他們背後也有著董太後撐腰,且劉協自幼被董太後撫養,感情自然不言而喻。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
終於在一炷香之後,一個黃門朝大殿跑來。
眾臣也是一臉焦急的看向他。
“諸位大人,陛下如今已脫離生命危險,還請諸位大人請回吧!”
黃門說完這句話,就準備離開。
“且慢!老臣要麵見陛下!”
此時袁逢站了出來。
對於黃門的話眾人自是不信,如今不能宦官說什麽就是什麽。
如今何進正在厄守關隘不在洛陽,眾臣皆以四世三公的袁逢為首,對其表示讚同。
“對!我等要麵見陛下!”
“走,咱們去麵見陛下!”
眾人吵著就要向偏殿而去。
“諸位大人,陛下如今甚是虛弱,太醫有言不可打擾陛下休息!”
黃門趕緊阻止道,不敢放任這群大臣闖進偏殿,張讓可是特意交代了他的。
“大膽!陛下需要靜養,爾等莫非是要造反,謀害陛下不成!”
此時未央宮,殿門口響起一聲嘶啞的暴喝。
眾人聞聲望去,隻見蹇碩大步走了進來。
而在他身後還有著不少郎衛軍,眾人一時間麵麵相覷,誰都不敢亂動。
蹇碩掃視一眼眾臣,冷哼一聲道:“宣太後口諭!”
“太後千歲!”
眾臣盡管不甘心,可是不得不聽旨。
“今吾兒被劉宇所害,哀家甚是痛心,然黃巾賊未盡,亡我漢室之心不滅,諸卿應協力對外,皇宮自有哀家坐鎮!諸卿自當以國事為重,還請諸傾莫要前來打擾吾兒靜養!”
“謹遵太後懿旨!”
眾臣見蹇碩搬出太後的話,也是無可奈何。
畢竟漢室是以孝治天下,除了皇帝最大外,還有一個劉宏的生母董太後。
而董太後天天和太監打交道,自然對宦官的信任程度不亞於劉宏。
“諸位大臣請回吧,陛下如果醒了,咱家自然會派人通知諸位大臣!”
袁逢等人無奈的搖了搖頭,惡狠狠的看向蹇碩,可是卻毫無辦法,隻得悻悻離開皇宮。
洛陽城,一處宅院內。
華歆、許攸等人見今日皇宮如同死寂一般,此刻未有任何消息傳來。
明顯就是皇宮封鎖了任何消息。
他們哪裏不知道劉宇已經宮變失敗了,全都惶惶不安,無不擔心自己參與謀反而被清算。
他們也不知道皇宮內到底發生了什麽,為何劉宇會失敗,他們的計劃簡直就是萬無一失。
華歆不停的走來走去,顯得十分焦慮。
許攸和陳逸等人也是一樣,一邊在屋內轉悠,一邊商議著接下來該怎麽做。
“諸位,爾今合肥候已然敗亡,咱們該何去何從之?”
華歆突然問道,他的語氣有些慌張,因為他實在想不到怎麽洗脫罪名。
“我看咱們不妨逃跑吧!”
陳逸提議道。
“不行,不行,我們若是逃跑了,以後定會被清算,你別忘了吾等皆在那份名單上。”
華歆堅決反駁。
“那子魚兄你說該如何是好?”
陳逸看向華歆詢問道。
“我.......我......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華歆有些慌亂,他的腦海中一片空白,此時此刻,他也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就在此時,許攸忽然想起了什麽,驚呼道:“對啊!吾等既然逃脫不了被清算,還不如就此加入黃巾罷了。”
“不錯!吾等可以投奔於黃巾!”
許攸的這一番話,頓時引起了在場眾人的共鳴,紛紛點頭稱讚。
“不行!”
然而華歆卻是立即否決了這個建議。
“張角乃農戶出身,無才無謀之輩怎可覆滅漢室?諸位豈非忘了陳勝、吳廣的前車之鑒?”
眾人聞言頓時啞火,畢竟張角看似輝煌,可是卻未傷及漢室根基,連洛陽都沒有打進來。
根本不被眾人看好。
許攸再次說道:“諸位可知最近洛陽皆傳言秦末此人?”
眾人皆不明白許攸為何會突然提及此事。
“那秦末為始皇之後,為人剛正不阿,善於用兵!覆滅漢室十萬餘大軍,且具始皇之資。吾等何不投靠於他,將來必定有一番作為,也不算是埋沒我等!”
許攸一席話,頓時吸引了眾人的注意,這個建議確實很不錯。
“不過,此人隻是黃巾軍師,並非是主帥,如何服眾?”
有人不解的問道。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鄴城之事許某亦有所耳聞,此人已經被張角任命為下一任教主。諸位可知張角為何會做出此等決定?”
眾人聞言搖了搖頭。
許攸笑著說道:“張角必然命不久矣!”
眾人頓時驚愕不已。
“許某看來,若是那張角身體康健,必然不會過早就認定下一任教主,必是身患絕症!而秦末作為他的女婿,自是有資格競選教主之位,可是張角卻直接指定他為下一任教主,可見秦末此人在黃巾軍中地位定然不俗,也是個頗具手段之輩,成就大業非此人莫屬!”
眾人恍然大悟,對於許攸說的話深以為然。
“不錯,我也覺得此人非常適合,我等大可投奔於他,如此一來,也能保全我等!”
陳逸也是讚同。
“好!就依子遠先生之議!”
“我亦願附驥尾!”
華歆見超過半數的人都認同許攸,心中也不斷在權衡利弊,片刻後也做出了不同的抉擇。
“盡管如此,黃巾如今依舊未能一舉定乾坤,而今漢室忙於對付黃巾,無暇顧及於我等,華某決定舉族避禍徐州隱姓埋名,靜觀其變。”
華歆做出了選擇,不願再卷入此事,他決定退避三舍。
“我也一樣!”
“我亦選擇舉族避禍,不再參與此等之事。”
陶丘洪等人也做出決定,同華歆一樣選擇隱姓埋名避禍故裏。
千人千麵總有不同的選擇。
許攸是一個冒險者,對於華歆等人做出的選擇也並未相勸,他是寒門子弟,通過這段時間相處自是知曉這群士家子弟看不起他。
士家子弟乃至天下百姓,早已養成看人先看出身,如果你是農戶出身,就算再強大,他也不願意投靠你。
秦末自然知道古人都講血脈,講身份。
所以才冒領一個始皇後人的身份,當然這是一個借口。
劉邦不都認領了一個赤帝之子嗎?
隻要他強大過後,這個身份,假的也都不重要了,造反皆需要一個名號,無疑這個名號很牛逼,士族的家世再強大,也強不過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