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太平學院,造物坊。


    而造物坊,是秦末收集了一批忠誠的工匠,所打造的研究所,專門製作研究他那本《軍地兩用人才之友》上麵的所有東西。


    此時,秦末接到消息正在督察最近不斷加工改良製出來的紙張,當然東漢年間已經有紙,蔡倫發明的蔡侯紙,不過這紙的質量用於印刷還達不到秦末的要求,這可是一件武器。


    而這件武器,足以打破士族文學壟斷。


    如今冀州五百所學院正在如荼如火的投入建設當中,而冀州上下所有文吏都不覺得秦末辦學能夠成功,因為辦一所兩所三所學院或許可以,但是五百所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差的東西太多,首先就是書籍,再則就是師資力量,當然,沮授也隻是為了完成秦末下達的任務。


    他知道秦末這項政策,就是為了收心,不管能否成功,底下的士兵都會感激於他。


    畢竟這項抉擇,最終獲利的是乃秦末手底下那幫泥腿子,和他們沒有關係,自然不會上心。


    秦末深知,想要吸引文者當老師,首先勢必要拿出足以顛覆傳統教學的東西,其次就是給予這些當老師足夠多的好處,再則就是開設的課程內容等等,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主公,這已是改良三十六次的紙張了,最初采用的乃樹皮、魚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我等按書中所言,製漿時,原料采用是竹子、麻、木屑等不斷加工,如今這一批紙張,均可達到主公您的要求。”


    聽到工匠傳來的話,秦末點了點頭。


    拿起一張碩大的紙張,仔細看了起來。


    這紙雖沒有後世的那麽白,但足以用於印刷書籍,並且裝訂成冊,不易損壞,這便是秦末想要的,這一批紙的質地極佳,用於印刷是最好不過的選擇,至少對於現在來講。


    “成本如何?”


    “啟稟主公,您手上這一張紙,成本約不到一枚銅錢,這些原材料隨處都有,特別是竹漿占主要成分,鄴城外就有幾座山的竹林,主公可在此處設立工坊,專用於製作紙張的原材料。”


    “嗯,辛苦你們了,每人賞金一百!”


    聽到秦末這句話,眾工匠眼睛頓時一亮,一百金,這是一筆不菲的獎勵。


    雖然他們知道,自己這輩子有可能都出不去這塊地方,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子女,這錢給到自己家人,也是極為不錯的。


    況且,秦末還許諾他們的兒子將來能做官,這正是他們這些工匠所期待的事情,所以,他們賣命幹活,也算值得。


    畢竟他們這些工匠所掌握的,可不僅僅隻是造紙這一項技能,還有製鹽,製糖,煉鋼,活字印刷等等這些技術。


    每一項技術,拿出去都是顛覆世界的科技。


    “諸位,你等皆乃我立國之基石,可稱得上是國士無雙,你等放心,我秦末在此保證,不會把你們關在這裏搞研究搞一輩子,等我統一華夏,到時候我會成立工部,你們在這段時間有重大立功者,皆可入工部任職!而這工部,自然就是為你等匠人單獨設立的一個重要部門!”


    眾工匠聽後,也是精神一震。


    因為自古以來,中國古代就被正統儒學思想所統治,思想家們認為工匠們所具備的技巧太過注重實用,是不高明的奇淫技巧,因此士農工商,工匠排在第三位,而工匠技術也被歸為旁門左道,因此他們工匠的地位還沒有農民高,他們也知道入了這一行必須承受的代價。


    少府他們知道,但掌控者和當職者和他們沒有關係,工部,這個部門他們可從沒有聽說過。


    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和工匠有關的部門。


    成立工部也就代表了,秦末願意給他們這些工匠一個出頭之日的機會。


    秦末沒有過河拆橋,算得上是仁義至盡了。


    “多謝主公!我等願為主公效死!”


    此時,這些工匠心裏再也沒有一絲怨言,能夠在這樣的主公手底下做事,還有什麽怨言呢?


    秦末點了點頭,繼續督促手底下工匠們進行改良創造,同時也在考慮是否繼續培養匠人。


    這些工匠是真才實學,不僅有一手好的製造技藝,而且還懂的如何分析利弊,利益給到位了秦末相信他們不會辜負自己的期盼。


    東西研究出來了,下一步,就是建立工廠,招募人手批量製作出來。


    製鹽廠和製糖廠,秦末已經籌備出來了,當這些東西進入正軌之後,就是著手出售產品了。


    製鋼廠,以目前水準還打造不出來。


    畢竟就窯爐及倒模這兩項,就需要花費太多時間,靠純手工煉製鋼材,一則耗費大批人力,二則世家手中的礦山秦末還沒有占為己有,去找世家買斷,秦末的錢則不夠,用武力去搶,此乃下層,畢竟還沒有統一華夏,他可不敢保證這些人不會反水,沒有統一華夏,這些世家,他也不敢采取太過強硬的手段。


    而秦末打算兩手抓,紙張有了,天下輿論的風向自然也就掌控在他手中了。


    鄴城月報,就是秦末打響改變天下的第一槍,如何辦理這個月報,他還要和麾下文吏商酌一番,上麵能刊登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這成本極低的月報,到時候賣出去,自然會掀起驚濤駭浪,隻要在上麵刊登誰的壞話,估計此人怕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文武並濟,雙管齊下,天下還有誰人是我之對手。


    想到這,秦末嘴角露出一副自信的微笑。


    “啟稟主公,屬下有一子比之吾更甚,可否讓他也入坊參與製作研究?”


    “哦?”


    秦末饒有興趣的看著這名工匠。


    “我子馬均…”


    “馬均?”


    秦末有些驚訝,這名字他怎麽不知道。


    三國大發明家,工匠出身,冀州人士,是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


    這可撿到寶了,一個馬均,可以讓他少走許多彎路,秦末一直在打探此人,沒想到他爹就在自己麾下。


    當然,還有一個發明家黃承彥,諸葛亮的嶽父,秦末也派人去荊州打探此人的消息,不過現在仍是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好,我答應了!”


    秦末想也沒想,直接開口答應。


    當然這名工匠也有自己的私心,剛剛秦末說成立工部,他就動了心思,他相信以自己兒子的能力,立功簡直太輕鬆,假以時日,以後肯定能做到這工部之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一根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一根煙並收藏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