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秦末來到屋外,三人立馬迎了上來。


    於是,秦末便趕緊說了張寧的情況,三人聞言也是陷入了沉默,像是在思考方案。


    不過,華佗很快露出一絲自信的微笑。


    “主公莫急,有老夫在此!”


    聽到此話,秦末頓時鬆了一口氣。


    至於華佗叫秦末主公,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為了能把這華佗拴在身邊,秦末可是下了大功夫,承諾為他開辦醫學院,給他招募學生。


    他知道華佗誌在普濟眾生,然一人之力有限,忽悠他不如效仿孔子,教導弟子,讓後代子孫受益,這樣才能繼承他的衣缽。


    雖然,華佗心動,但是,他不喜歡被束縛,所以一直推辭。


    直到秦末掏出了翻譯過的《赤腳醫生手冊》這本書也被秦末說成是《太平要術》下卷。


    華佗得到後簡直如獲至寶,得到了很大啟發,直接拜秦末為主。


    如今屬於趕都趕不走的這種。


    而張機,則是被綁票來的。


    本來他還有怨言,看到華佗得到《赤腳醫生手冊》並且完善了他自己的《青囊書》也是羨慕異常,想要看這本書的前提條件,是需要拜秦末為主,因為張機也想完善自己的《傷寒雜病論》,自然也就拜秦末為主了,他與華佗亦師亦友,在各自領域也是相同領域,都有著共同語言,相處得也很好很融洽。


    不過,於吉可就看不上他兩人了。


    “元化先生,該如何是好......”


    秦末有些擔憂地問道。


    華佗捋須微笑,然後緩緩說道:“主公莫急,夫人吉人自有天相,不會有事的,再不濟剖腹產老夫也有九成把握,可保母子平安!”


    “元化,你這老小子,要不是貧道師侄給你《太平要術》下卷,你那本《青囊書》怕是這輩子都完善不了,沒有十成把握,豈可妄言,要是貧道師侄女有任何一絲風險,你看貧道會不會把你著的書給你撕掉!”


    “你…為老不尊!哼,九成把握,乃是老夫謙虛之言,別忘了你著的《太平經》老夫也知道放在什麽地方。對了,越老越要補啊!你的這副皮囊可是到了油盡燈枯之地,那些個丹藥還是少服用為妙,丹藥雖有效,但丹毒難祛,你怕是熬過甲子劫,也難逃身體上的諸多毛病,有空多跟老夫學學五禽戲,可助你疏通經絡。”


    華佗這話,像是踩到了於吉的痛處,隻見他眼神中露出一絲難言之隱。


    他服用的自然不是長生不老丹藥,雖可以讓自己活得久,但也有副作用,有得必有失的道理他當然知道。


    “對對對,於道長,要不要晚輩給您紮幾道銀針,給您疏通疏通經絡,最近晚輩又研究了幾手針法,可保您經絡暢通無阻。”


    張機也趕緊上前湊熱鬧,他自然和華佗站在一起的,對於吉那些丹藥什麽的很是不屑。


    “仲景,汝這小娃兒,還敢給貧道紮針,是貧道提不動拂塵了嗎,要不要與貧道比劃比劃否?貧道可讓你一隻手。”


    張機聽到此話,眼睛不由得有些躲閃,不敢正視於吉的眼神。


    他如今才三十來歲,於吉活了一百多歲,叫他小娃兒,自然合情合理,就算他叫華佗小娃兒都是無可厚非的,他知道這老頭看似瘦弱,天下間,不一定有幾個人能打得過他,這些修道之人,之所以叫修道者,是因為他們已經超脫了凡俗,修練的也是內功配合服用丹藥,壽命及其漫長,不過,卻要付出一定代價。


    看著三人,秦末卻是有些頭疼。


    這三人自從湊一塊兒,不論什麽場合都喜歡鬥上幾嘴。


    “好了,不要吵了,都別吵了,現在最重要的是救我夫人!”


    秦末趕緊打斷,不然又是一陣爭執,到時候,他肯定又要頭疼。


    於是,華佗和於吉趕緊進入了產房。


    而張機則留在了外麵,他自知有華佗出手,肯定沒有問題,他進去沒有任何意義,況且華佗可是全能型的,醫術也比他高明很多。


    ……


    此時,府宅外。


    很多百姓圍在外麵,他們從守衛口中得知,如今秦末的夫人正在產子。


    他們也感到很是焦急,像秦末這麽好的主公可不多見,正應了秦末說的那句話,“不是因為我多麽偉大,隻是這群百姓被壓迫久了,我稍微對他們好一點,他們就會把我當做救世之主。”


    這群百姓紛紛站在府邸的門口,祈求張寧能平安誕下孩童,他們的願望,不僅僅是希望秦末的孩子健康長大,更是希望能繼承秦末的仁心。


    秦末府邸,正是人聲鼎沸。


    此刻,裏麵跑出來一位侍衛,對著以許攸為首的文吏,小聲說了幾句。


    許攸聽後,眼神中閃過一絲欣喜,瞬間明了秦末的用意,自然不會讓田豐和沮授二人搶先,於是對著門口的百姓大聲喊道:


    “如今夫人難產,希望大家一起為夫人祈福!祈求上天保佑她們母子平安!”


    百姓們聞言,紛紛雙手合十,虔誠的祈禱。


    剛剛的消息自然也不是什麽壞消息,而是張寧已經平安誕下一兒一女。


    許攸知道秦末派人傳那些話的言外之意。


    他要製造危機感,通過百姓們的祈福,才使得這個孩子平安降世,這樣百姓才會更加的認可這個孩子,目的就是為了給孩子造勢。


    門口處站滿了大大小小的官吏,也有許多黃巾武將,主公的夫人產子,這可是頭等大事,他們自然是要第一時間知道。


    畢竟,這是張寧的兒子,張角的外孫。


    除了張寶在並州鎮守外,在鄴城的黃巾將領一個不落,全都到齊了。


    如今張角雖死,遺留下的暗棋卻也不少,一些原黃巾將領自然乃張角的死忠,雖認可秦末,但涉及到原則性問題,他們自然是要捧張寧的兒子上位,坐穩這太子之位,如今秦末雖未稱帝,但不妨礙他們做一個表率。


    當然,這也是張寶的授意。


    隨著秦末招收的武將越來越多,原黃巾將領的一些人自然感覺到了不安,隻有張寧的孩兒坐穩這個位置,他們這些原黃巾將領,才能安心,畢竟張寧乃他們的本家,隻有她的子嗣當皇帝才不會偏頗自己的後代。


    不久後,便見秦末抱著一個嬰兒出現在了府門口,眾人一見,頓時興高采烈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一根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一根煙並收藏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