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汜本就是馬賊出身,可不會憑理智做事,隻見他眼神中帶著無盡的殺意。
“我看,是誰先下地獄!”
郭汜大喝一聲,率先出手。
長劍帶著凜冽的勁風向著馬元義劈斬而去。
這一劍劈下來,如同泰山壓頂。
在場的人基本都是武將,一看便看出來了,郭汜這一劍絕對是含恨出手。
目標就是馬元義的首級。
馬元義身旁的高覽見狀,立刻出手攔截。
槍尖的氣流呼嘯而過,帶著破空之音。
高覽也是用槍的行家裏手,出手極快。
瞬間便擋下了郭汜這一擊必殺。
郭汜手中劍之發出嗡鳴,仿佛要掙脫束縛。
高覽卻是不給他反應的機會。
槍尖刺出,直奔郭汜的咽喉處。
“我命休矣!”
郭汜看著槍尖向自己襲來,不由大驚失色。
“敬誌,不可傷他性命!”
甄堯見狀趕緊提醒道。
出於利益和自身安全的考慮,現在還不能弄死郭汜,甄堯隻能阻止高覽動手了。
甄堯這麽一說,高覽心頭頓時一動,槍杆微微一顫,槍尖直奔郭汜的耳朵而去。
隻聽“嗤”的一聲響。
郭汜的耳朵被高覽生生劃掉了半個。
郭汜吃痛,捂住了耳朵,大喊大叫起來:
“高覽,你敢傷我?!弓弩手何在,放箭射殺他們,殺了他們!”
函穀關隘上的弓箭手,立即拉弓搭箭瞄準了高覽等人。
“郭汜,爾敢!”
甄堯也沒想到高覽直接削掉對方一隻耳朵。
可不是高覽會錯了意,甄堯說的是不可傷他性命,又不是說不能削掉他一隻耳朵。
“老子今天就算是死,也要弄死你們!”
郭汜捂住鮮血直流的右耳,惡狠狠的說道。
甄堯見嚇不住對方,也是不斷想著辦法。
對於郭汜這種人,他一時間還真沒有好主意,而且主公手底下這群武將,都有自己的行事風格,他此刻還真有點接不住。
就在關隘上的弓弩手準備放箭之際。
遠處一隊五百人的騎兵,疾馳而來。
而旗幟上打的正是牛字。
不多時,眾人便快速來到了函穀關內。
“怎麽回事?”
牛輔看著對峙的雙方,一時間也傻眼了。
“牛將軍,你可要為我等做主,這群黃巾不僅言語辱罵我等乃漢室走狗,還出手傷了郭將軍!”
“大膽!”
牛輔看著郭汜捂住鮮血淋漓的耳朵,頓時勃然大怒,他肯定要維護自己這邊的西涼武將。
甄堯見賈詡也出現,便知道事情有了轉機,對於對方不僅先告狀還拱火,有些好笑。
“見過牛將軍!賈典客!”
甄堯快速上前拱手行禮。
賈詡見來人是甄堯,也是有些意外。
甄堯在黃巾是什麽地位,他是知道的,可謂是秦末麾下頭號謀士,屬謀主。而謀主事關政治、軍事、戰略、治民等諸方麵,可以認為是綜合掌權之重臣。
而他隻是被封了一個典客,相當於外交官。
“甄指揮使!”
賈詡也拱手還禮。
牛輔用鼻孔“嗯”了一聲,表示回應。
隨即,甄堯便完整的說了剛才發生的一切。
賈詡本就暗中投靠了秦末,自然不會看著這群人死在這裏,對於郭汜的行為,他倒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麽意外,反而有些幸災樂禍。
他早就知道郭汜是個莽夫。
“郭將軍,汝難道忘了,不久前相國下發的軍令嗎?還不快把耳朵撿起來!”
賈詡指著郭汜掉在地上的耳朵。
郭汜聞言差點氣得吐血,還讓自己把耳朵撿起來,分明就是諷刺他不聽董卓的話。
“我讓你把耳朵撿起來,趕緊去找醫師,聽到沒有!”
賈詡見對方不為所動,再次嗬斥道。
對於賈詡的話,郭汜也不敢不聽。
賈詡是董卓麾下的謀臣,職位上就比他高,而且牛輔也沒有說話,就代表著牛輔以他為主。
郭汜惡狠狠的看向馬元義等人,撿起地上的耳朵,趕緊找醫師包紮傷口去了。
楊奉等人也是跟著郭汜灰溜溜的離開了。
“甄指揮使,你等傷我西涼將領,此事你打算怎麽解決?是不是要給我們一個說法。”
牛輔問道。
“說法?牛將軍,先不說此事是誰先挑起的,單論郭汜先行動手想要斬殺我主麾下神上使,就是在挑釁我太平道教百萬信徒,此事,我可以看做是他在替董相國向我等黃巾宣戰,當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高覽將軍替你們董相國代為教訓,此事就此作罷,如何?”
甄堯毫不客氣的說道。
“你…郭汜雖且魯莽,但也是我西涼將領,就算犯錯還輪不到你們出手教訓,若是就這樣算了,相國以後還如何服眾?!”
牛輔也是說不過甄堯,隻能搬出董卓。
明明就是馬元義挑起的,先給他撇清關係,再說郭汜先行動手示為宣戰,甄堯分明就是強詞奪理了,而且說的還那麽冠冕堂皇。
“以牛將軍之見,你待如何?”
甄堯淡淡的問道。
牛輔臉上露出猶豫之色,這件事情,他可是有些拿不定主意,這已經不是給郭汜一個說法的問題,而是關係到董卓威嚴的問題了。
於是,牛輔看向賈詡,示意他怎麽說。
“甄指揮使,此事郭汜雖有錯在先,但此事可大可小,不能含糊過去,我等雙方雖有盟,但是,若因為這件小事,就毀盟,實在不值啊。”
賈詡也是一番另類勸導。
牛輔雖然聽著在理,可是怎麽感覺賈詡在幫黃巾說話呢?你直接坐實郭汜犯錯在先,那豈不就是他們這邊的問題了。
你到底是哪一邊的?
牛輔有些鬱悶的想道。
不過,他也是明白了。
這件事情雖小,但他也不能擅作主張,否則的話,很容易引起雙方的矛盾。
到時候,兩邊的將領都不服氣隻會加深矛盾激化,最後對他們西涼可沒有什麽好處。
牛輔沉默了片刻後,說道:
“此事我會如實稟報相國,請相國裁斷!”
“牛將軍大可不必!”
賈詡又出言攪和。
“我看,是誰先下地獄!”
郭汜大喝一聲,率先出手。
長劍帶著凜冽的勁風向著馬元義劈斬而去。
這一劍劈下來,如同泰山壓頂。
在場的人基本都是武將,一看便看出來了,郭汜這一劍絕對是含恨出手。
目標就是馬元義的首級。
馬元義身旁的高覽見狀,立刻出手攔截。
槍尖的氣流呼嘯而過,帶著破空之音。
高覽也是用槍的行家裏手,出手極快。
瞬間便擋下了郭汜這一擊必殺。
郭汜手中劍之發出嗡鳴,仿佛要掙脫束縛。
高覽卻是不給他反應的機會。
槍尖刺出,直奔郭汜的咽喉處。
“我命休矣!”
郭汜看著槍尖向自己襲來,不由大驚失色。
“敬誌,不可傷他性命!”
甄堯見狀趕緊提醒道。
出於利益和自身安全的考慮,現在還不能弄死郭汜,甄堯隻能阻止高覽動手了。
甄堯這麽一說,高覽心頭頓時一動,槍杆微微一顫,槍尖直奔郭汜的耳朵而去。
隻聽“嗤”的一聲響。
郭汜的耳朵被高覽生生劃掉了半個。
郭汜吃痛,捂住了耳朵,大喊大叫起來:
“高覽,你敢傷我?!弓弩手何在,放箭射殺他們,殺了他們!”
函穀關隘上的弓箭手,立即拉弓搭箭瞄準了高覽等人。
“郭汜,爾敢!”
甄堯也沒想到高覽直接削掉對方一隻耳朵。
可不是高覽會錯了意,甄堯說的是不可傷他性命,又不是說不能削掉他一隻耳朵。
“老子今天就算是死,也要弄死你們!”
郭汜捂住鮮血直流的右耳,惡狠狠的說道。
甄堯見嚇不住對方,也是不斷想著辦法。
對於郭汜這種人,他一時間還真沒有好主意,而且主公手底下這群武將,都有自己的行事風格,他此刻還真有點接不住。
就在關隘上的弓弩手準備放箭之際。
遠處一隊五百人的騎兵,疾馳而來。
而旗幟上打的正是牛字。
不多時,眾人便快速來到了函穀關內。
“怎麽回事?”
牛輔看著對峙的雙方,一時間也傻眼了。
“牛將軍,你可要為我等做主,這群黃巾不僅言語辱罵我等乃漢室走狗,還出手傷了郭將軍!”
“大膽!”
牛輔看著郭汜捂住鮮血淋漓的耳朵,頓時勃然大怒,他肯定要維護自己這邊的西涼武將。
甄堯見賈詡也出現,便知道事情有了轉機,對於對方不僅先告狀還拱火,有些好笑。
“見過牛將軍!賈典客!”
甄堯快速上前拱手行禮。
賈詡見來人是甄堯,也是有些意外。
甄堯在黃巾是什麽地位,他是知道的,可謂是秦末麾下頭號謀士,屬謀主。而謀主事關政治、軍事、戰略、治民等諸方麵,可以認為是綜合掌權之重臣。
而他隻是被封了一個典客,相當於外交官。
“甄指揮使!”
賈詡也拱手還禮。
牛輔用鼻孔“嗯”了一聲,表示回應。
隨即,甄堯便完整的說了剛才發生的一切。
賈詡本就暗中投靠了秦末,自然不會看著這群人死在這裏,對於郭汜的行為,他倒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麽意外,反而有些幸災樂禍。
他早就知道郭汜是個莽夫。
“郭將軍,汝難道忘了,不久前相國下發的軍令嗎?還不快把耳朵撿起來!”
賈詡指著郭汜掉在地上的耳朵。
郭汜聞言差點氣得吐血,還讓自己把耳朵撿起來,分明就是諷刺他不聽董卓的話。
“我讓你把耳朵撿起來,趕緊去找醫師,聽到沒有!”
賈詡見對方不為所動,再次嗬斥道。
對於賈詡的話,郭汜也不敢不聽。
賈詡是董卓麾下的謀臣,職位上就比他高,而且牛輔也沒有說話,就代表著牛輔以他為主。
郭汜惡狠狠的看向馬元義等人,撿起地上的耳朵,趕緊找醫師包紮傷口去了。
楊奉等人也是跟著郭汜灰溜溜的離開了。
“甄指揮使,你等傷我西涼將領,此事你打算怎麽解決?是不是要給我們一個說法。”
牛輔問道。
“說法?牛將軍,先不說此事是誰先挑起的,單論郭汜先行動手想要斬殺我主麾下神上使,就是在挑釁我太平道教百萬信徒,此事,我可以看做是他在替董相國向我等黃巾宣戰,當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高覽將軍替你們董相國代為教訓,此事就此作罷,如何?”
甄堯毫不客氣的說道。
“你…郭汜雖且魯莽,但也是我西涼將領,就算犯錯還輪不到你們出手教訓,若是就這樣算了,相國以後還如何服眾?!”
牛輔也是說不過甄堯,隻能搬出董卓。
明明就是馬元義挑起的,先給他撇清關係,再說郭汜先行動手示為宣戰,甄堯分明就是強詞奪理了,而且說的還那麽冠冕堂皇。
“以牛將軍之見,你待如何?”
甄堯淡淡的問道。
牛輔臉上露出猶豫之色,這件事情,他可是有些拿不定主意,這已經不是給郭汜一個說法的問題,而是關係到董卓威嚴的問題了。
於是,牛輔看向賈詡,示意他怎麽說。
“甄指揮使,此事郭汜雖有錯在先,但此事可大可小,不能含糊過去,我等雙方雖有盟,但是,若因為這件小事,就毀盟,實在不值啊。”
賈詡也是一番另類勸導。
牛輔雖然聽著在理,可是怎麽感覺賈詡在幫黃巾說話呢?你直接坐實郭汜犯錯在先,那豈不就是他們這邊的問題了。
你到底是哪一邊的?
牛輔有些鬱悶的想道。
不過,他也是明白了。
這件事情雖小,但他也不能擅作主張,否則的話,很容易引起雙方的矛盾。
到時候,兩邊的將領都不服氣隻會加深矛盾激化,最後對他們西涼可沒有什麽好處。
牛輔沉默了片刻後,說道:
“此事我會如實稟報相國,請相國裁斷!”
“牛將軍大可不必!”
賈詡又出言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