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緩步走來,目光掃過堂內眾人。


    “方才諸位說我為何沒有納妾,還將矛頭指向我夫人,不知是何用意啊?”


    聽聞此言,堂內原本喧鬧嘈雜的氛圍頓時消散一空,一個個鴉雀無聲,不知該如何回答。


    見眾人眼神躲閃,秦末並未理會,徑直走向席位,溫柔的握住了張寧的手,輕輕摩挲兩下。


    張寧再也控製不住內心的委屈,眼睛瞬間紅潤了起來,死死咬住雙唇不肯讓眼淚掉下來。


    此刻秦末心中也十個憤怒,要不是張寧的貼身侍女小玉偷偷跑來告訴自己,這些人趁他不在欺負張寧,他哪會匆匆趕來?


    秦末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複下來。


    “哈哈哈!”


    見狀,秦末大笑起來,他抬頭看向眾人:“諸位不必緊張,秦某並未介懷,畢竟男人三妻四妾乃是常事,我隻是好奇,為何諸位對於我未納妾的事情如此執著?”


    他的表情平淡無比,語氣也很輕鬆,仿佛根本就不在乎這件事一般。


    但了解他的人卻明白,此刻秦末越是平靜就代表接下來他所爆發出來的火焰越猛烈。


    不過,來參加宴會的人以為秦末真的不介意,當即紛紛放下了心,臉上露出喜色。


    “秦公乃是當世英豪,身份尊貴,自然要多納美妾,相伴左右才是!”


    “是啊,我等都認為秦公應該納妾。”


    ……


    眾人附和道,絲毫不覺得剛才自己的行為卑劣,反而顯得理所當然。


    秦末嘴角噙著冷笑,眼中透露出幾分譏諷之色,不過他依舊麵帶微笑:“既然各位都如此說,那麽有誰願為我推舉幾名賢惠貌美的女子?”


    聞言,在座許多人均是眼睛一亮。


    若是能攀上秦末這顆高枝,或者給秦末施展美人計,那瓦解黃巾指日可待。


    想到這裏,不少人皆是躍躍欲試。


    其中有人站起身,抱拳道:“秦公,在下願為您做媒。”


    “哦?”


    秦末一臉好奇的看著此人。


    那人急忙道:“在下王淩,乃豫州刺史王允之侄,某叔父有一義女,年芳十八,絕對堪稱天香國色,配與秦公最為合適。”


    秦末聽後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王允的義女,那鐵定是貂蟬無疑了。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時任豫州刺史,因與中常侍張讓鬥爭失敗而被迫去官隱居,後在何進掌權時複出,不過曆史早已改變,而此刻的王允並沒有當京官,而是在豫州當起了刺史。


    這貨妥妥的一枚漢室死忠,打的什麽主意秦末自然明白。


    “不錯,還有嗎?”


    秦末點了點頭,環顧四周。


    “在下乃徐州刺史陳珪之子陳登,願為秦公做媒,推薦一位容顏俏麗、性格溫順的女子。”


    “秦公……”


    一時間,堂內眾人爭先恐後的站出來推薦女子,生怕慢了別人。


    其中有攀附之輩,也有別有用心之人。


    就連黃巾陣營的一些人,都想要躍躍欲試,要不是私底下走過關係,知道秦末最忌諱走後門,都跟著這些人推薦自家的女子了。


    一時間堂內熱鬧非凡,甚至連主位上的秦末都忍不住皺眉。


    “諸位,且先安靜,聽我一言。”


    突兀的,秦末開口打斷眾人的話。


    眾人紛紛停止了爭論,齊刷刷的看著秦末,目光充滿期待。


    “今日乃秦某之子百日宴,我好心宴請諸位,你等卻在我宴會上鬧事,還為我推薦妾侍,汝等是否覺得秦某很好說話,給你們臉了?”


    秦末沉著臉,冷冷的看著堂下眾人,聲音漸冷,拍案而起,大聲喊道:


    “來人,將剛才那些惡客,統統趕出去!”


    他這一聲吼,震徹整個大廳。


    隨後,大廳外幾十名黑甲衛士快速衝入,將那些推薦秦末納妾的人全部抓了起來,強拉硬拽的往外拖去。


    “秦公恕罪,秦公恕罪啊!”


    被拖拽的眾人紛紛掙紮求饒,隻是秦末恍若未聞,坐回自己的座位。


    這一幕落在眾人的眼中,心中又驚又懼,剛剛還好好的,怎麽秦末說翻臉就翻臉?不由得暗暗慶幸自己剛才沒有發言,否則現在被拖走的就是自己了!這要是傳出去,那可就丟臉丟大了。


    在主人家的宴會上被趕了出去,這種事說出去簡直就是笑柄。


    “秦公,你怎麽可以這麽做!”


    這時,一旁的崔烈終於忍受不住了,他豁然從位置上起身,指著秦末的鼻子罵道:“秦公不免有些過分了吧!這些人千裏迢迢來此,皆是為秦公誠心祝賀之人,秦公無故將他們趕出宴會,豈不失了禮數?”


    “過分?”


    秦末嗬斥:“還有什麽叫無故?我舉辦百日宴,不是讓他們來給我給我搗亂的,還嚷嚷著讓我納妾,我是否納妾,與爾等何幹?我沒有將剛剛那些搗亂之人亂棍打死,已是最大的仁慈!你還要我怎樣?崔烈,是你先起的頭是吧?很好,我秦末記住你了!”


    崔烈聞言頓時語塞,雖然秦末的話不客氣,但的確是實話,他的確管不到秦末,隻是他作為冀州名士,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那群人被拖走。


    現在還被秦末記住了,他知道秦末雖不至於殺了自己,但以後的日子能好?


    估計下一期的月報,崔氏一族所幹過的肮髒事會被寫在上麵公開批鬥,這比殺了他還難受。


    “宴會繼續!”


    秦末懶得跟他廢話,直接擺手。


    崔烈心中憋悶,不過也隻能坐了下來,旁桌的其餘眾人更是噤若寒蟬,低著腦袋,一言不發,似乎早料到這一幕了。


    儀式繼續進行,也到了秦末為自己孩子命名的環節,而古人的“名”和“字”是同一人的不同代號,它們之間在意義上有一定的聯係,而且在結構方麵也有一定的聯係。


    而秦末的字為文墨,其中就沒有多大聯係,這本就是他當初隨口一編,就是為了呼弄張寶,讓他聽到後覺得自己有文化,初聽覺得像是那麽回事,不過當時的黃巾也沒有幾個人有文化,自然沒有人去關注他的名字中所代表著什麽含義。


    而今更沒有人敢拿他名字說事。


    秦末他緩步走到一旁,接過侍女懷中的孩子,朗聲道:“秦某之子百日誕辰,吾兒之名便由我親自取。”


    “吾兒取名為澤,是為秦澤。”


    說完,秦末低頭對著孩童笑道:“澤兒,以後這就是你的名,好不好?”


    說完,秦末將孩子交給了侍女。


    “好名,雷霆雨露皆為恩澤,其蘊有水勢浩大之意,可滅其漢室之火德也!”


    陳逸趕緊起身施禮恭維道。


    不難看出,他現在一心隻想搞垮漢室。


    許攸也不甘落後,起身撫須輕吟道:“澤,其形如山,山澤之物亦如其性,綿延萬載,永不消散,其形象征為山澤之地,故曰澤也;山澤者,大澤也,其地廣袤無垠,水澤縱橫,其地之民以澤為尊,故曰澤澤之國。主公取此之名欲有包含宇宙之心,是我等臣子之福也!”


    許攸的一番亂誇,直接點燃現場的氛圍,眾人紛紛讚揚起秦末起的名。


    “某是個粗人,不懂這些說辭,主公所取的名肯定是好名,主公智謀無雙,少主將來必是一代天……對,天之驕子。”


    一旁的胡車兒見狀也不甘示弱,立即跟上。


    “哈哈哈……”


    此話頓時引來哄堂大笑。


    其餘黃巾武將也準備說點好聽的詞語,但看到胡車兒被恥笑,瞬間打消了這個念頭。


    秦末也是搖了搖頭,你沒文化就不要說話,這時候的天之驕子可不是什麽好詞。


    不過秦末並沒有怪罪,他讓這些黃巾武將私底下學習認字,也不知道他們看的究竟是什麽書,這詞語肯定是從書上看來的。


    《漢書·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這詞語是形容草原上的胡人,雖然字麵上含有褒義,但此時都比較喜歡叫“胡犬”或者“蠻夷”之類的,就算天之驕子也是帶有貶義的。


    不過,這也算是一個美譽吧。


    “很好笑嗎?”


    秦末此話一出,眾人嚇得頓時不敢言語,害怕自己也被趕出去。


    “胡將軍最近可是在學習《漢書·匈奴傳》這本書籍?”


    “回稟主公,正是!”


    胡車兒聽到秦末的維護很是感動。


    “很好!正所謂知彼知己,百戰百勝,外族入侵,始終是我中原華夏民族最為頭疼之大事,如今匈奴王庭重回北方草原,想必今後會再次成為幽,並兩州邊境之外患,這些胡人一直有入主我華夏中原之心。”


    說到這,秦末便不再多言,“唉…未曾想胡將軍一個粗鄙之人尚且位卑未敢忘憂國,有些人身為名士,有著學富五車的見識,心中卻無半點憂患之心,真是令人唏噓啊。”


    秦末這句話說得極具諷刺,連帶著那些名士也一並埋汰進去了。


    一席話說完之後,滿場鴉雀無聲,所有來參加宴會的名士都低垂腦袋,不敢再吭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一根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一根煙並收藏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