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元年,(189年)七月初旬。
此時,孫堅率領著先鋒部隊五萬餘人,正向著陳留方向快速行軍!
袁紹給他的任務,則是打通濮陽到陳留中間的這些關隘,為後續大軍提供有利的條件,以便於在最短的時間內攻取陳留郡!
“孫將軍,前方就是黃石鎮了!”
一名袁紹的偏將對著孫堅說道。
而此時,孫堅也注意到了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這裏,便是黃石鎮所在地。
黃石鎮乃陳留南邊的重鎮及門戶。
“傳令全軍,加速前進!”
孫堅命令道。
副將聞言有些猶豫,秦軍走在他們前麵,萬一要是在這裏設下埋伏,那不得全軍覆沒?
但還未等他勸阻,就看到孫堅已經策馬向著黃石鎮而去。
副將見狀隻能搖頭歎息,帶兵跟上。
此時,一處山坡上,張合正埋伏於此,不過他接到的命令是在此等候敵方第二波主力大軍。
“將軍,孫堅的先鋒部隊過來了!”
片刻之後,一個斥侯來報。
張頜點點頭,揮手示意斥侯退下。
很快,孫堅率領的大軍就出現在張頜視野當中,不斷靠近。
“傳令全軍,注意隱蔽,放他們過去!”
隨即,張頜發布命令。
很快,孫堅所帶領的先鋒部隊就從山坡下快速穿過,向著黃石鎮內進發,看起來絲毫不擔心自己會中埋伏一樣。
“哼,果然是個急躁的莽夫!”
山坡上的張頜冷笑一聲。
而孫堅會是莽夫嗎?
那肯定不是,他這個內奸的身份除了秦末及幾個謀臣知道外,其他人根本就不清楚。
甚至可以說,雙方將領都被蒙騙在鼓裏。
若非如此,袁紹怎麽敢讓孫堅當先鋒。
而且孫堅相信就算是聯盟軍全死光了,他自己帶領的這支隊伍也絕對不會有任何事。
“傳令官何在!”
孫堅騎在馬背上,高聲喝道。
此刻五萬先鋒部隊已經全都進入了黃石鎮,也算是踏入了陳留境內。
“末將在!”
一員將領騎馬跑過來稟告。
“立刻向後路大軍送去消息,告訴他們,我等已成功進入陳留境內,並且順勢拿下了黃石鎮,讓後路二十萬大軍不必探查,加速跟進!”
“諾!”
這名將領應諾一聲,帶著十數人快速離去。
……
另一邊,此時,吾己縣城牆上,秦國大旗高掛,在風中獵獵作響!
秦末坐鎮吾己縣內,正在和一幹武將議事。
說是議事,其實是秦末給這些將領進行加強思想指導工作。
突然,一名斥候從外麵跑了進來。
“啟稟大王,前線傳來消息,諸侯聯盟兵分三路,每路約二十萬左右,分別從濮陽朝陳留殺奔而來,而昌邑已經聚集十五萬左右的敵軍!”
聞言,秦末頓時心中有數。
看來對方是按郭圖的原定計劃行事,那麽這一仗,不出意外,自己則是穩贏!
“昌邑乃守將乃韓當和程普,他們那邊隻有四萬兵力鎮守,想必擋不住另一路聯軍吧?”
許攸有些擔憂的說道。
對於他來說秦末安排的這兩人都屬於新人,自從加入秦國以來就沒有打過仗,萬一翻車了,昌邑這道防線不就直接沒了嗎?
秦末聞言擺擺手,表示沒什麽問題。
原因很簡單,昌邑雖然作為戰略要地,但諸侯聯軍隻用十五萬人馬去攻占,韓當和程普作為守方,隻要堅守不出,那肯定不會被輕易攻占下來,而且他對於這兩人也有足夠的信心。
秦末將此次大戰的重心放在距離陳留不遠的官渡,而現在所做這一切,隻為了削減對方的人馬,從人數上達到一個勢均力敵的局麵,與袁紹的等諸侯聯軍展開最後的決戰。
“其餘兩路聯盟軍如何?”秦末詢問道。
斥候連忙回答道:
“啟稟大王,管亥將軍和孫武將軍的一萬騎兵雖對敵軍造成了幹擾,但敵軍並未追擊,隻是減緩了他們主力大軍的行軍速度,而孫堅的先鋒部隊正往陳留趕來,現在應該是到了黃石鎮一帶。”
“嗯,傳令陳留所有將領,孫堅所過之處,不得對其出手!”
聽到秦末此話,所有將領一臉懵逼。
不過聽到秦末如此安排,所有人都沒有異議,都認為他做的任何決定都是正確的。
也不能怪他們盲目信任,秦末本就是軍師出身,自黃巾起義以來指揮大小戰役近百場,基本上就沒怎麽輸過,不信自家大王還能信誰?
田豐、沮授這些一流謀臣都被安排做後勤保障工作了,這次出征總共就帶了戲誌才和許攸兩個謀臣;要知道袁紹原本的謀士,差不多都被秦末給挖空了,給他留下的三瓜倆棗基本都不怎麽強,還有個專出餿主意的郭圖,至少秦末是這麽認為的,就他自己身邊這兩個謀士的水平都是頂尖的,屬於碾壓對手了。
說罷,秦末看向諸將作出最後總結:
“邯鄲之戰,先祖秦昭王給白起多餘趙軍數倍之軍隊,但白起卻仍說攻不下邯鄲,所謂戰事,因勢而利導;在特定的條件和情況下,絕非雙方將領優劣所能逆轉!汝等雖初次為秦國征戰,也不必妄自菲薄有所壓力,聽孤軍令,隨時做好迎戰諸侯聯軍的準備就行!”
“吾等謹遵大王教誨!”
一應武將連忙齊聲答道。
“行了,今日就到這裏,都下去吧!”
秦末擺了擺手。
“是!”
很快一幹武將全都離去。
“大王,您真相信這些武將能勝任嗎?忠擔心他們會誤了大事啊!”
一旁的戲誌才憂心忡忡。
他們現在的兵力與聯軍差距懸殊,若是這些武將犯錯,恐怕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誌才不必擔憂,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個優秀的將領,從來都不僅限於自身的勇猛,忠誠且懂得上進,才是孤所需要的品質,他們有的雖出身漢室降將,有的出身草莽,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們沒有本事,相反,孤若是不給他們機會,他們又怎麽能證明自己不行呢?”
秦末微笑著說道,眼睛深處閃爍著睿智。
戲誌才瞬間明白了秦末的意思。
秦國現在缺少的是能力強的中層將領,打下的地盤越多,需要的將領也就越多。
而像剛才這些人,一旦給予機會,就會爆發出巨大的潛力。
而秦末此刻想的是,如張遼,高順,顏良,文醜,程普,韓當等等這些武將。
哪一個不是能夠獨當一麵的頂級武將。
不給人家立功表現的機會,他又如何能當著原黃巾將領的麵,給人家提拔上去。
不打仗立功,光是靠武將比試,給人家哐哐往上升職,原黃巾將領肯定會有所不服。
此時,孫堅率領著先鋒部隊五萬餘人,正向著陳留方向快速行軍!
袁紹給他的任務,則是打通濮陽到陳留中間的這些關隘,為後續大軍提供有利的條件,以便於在最短的時間內攻取陳留郡!
“孫將軍,前方就是黃石鎮了!”
一名袁紹的偏將對著孫堅說道。
而此時,孫堅也注意到了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這裏,便是黃石鎮所在地。
黃石鎮乃陳留南邊的重鎮及門戶。
“傳令全軍,加速前進!”
孫堅命令道。
副將聞言有些猶豫,秦軍走在他們前麵,萬一要是在這裏設下埋伏,那不得全軍覆沒?
但還未等他勸阻,就看到孫堅已經策馬向著黃石鎮而去。
副將見狀隻能搖頭歎息,帶兵跟上。
此時,一處山坡上,張合正埋伏於此,不過他接到的命令是在此等候敵方第二波主力大軍。
“將軍,孫堅的先鋒部隊過來了!”
片刻之後,一個斥侯來報。
張頜點點頭,揮手示意斥侯退下。
很快,孫堅率領的大軍就出現在張頜視野當中,不斷靠近。
“傳令全軍,注意隱蔽,放他們過去!”
隨即,張頜發布命令。
很快,孫堅所帶領的先鋒部隊就從山坡下快速穿過,向著黃石鎮內進發,看起來絲毫不擔心自己會中埋伏一樣。
“哼,果然是個急躁的莽夫!”
山坡上的張頜冷笑一聲。
而孫堅會是莽夫嗎?
那肯定不是,他這個內奸的身份除了秦末及幾個謀臣知道外,其他人根本就不清楚。
甚至可以說,雙方將領都被蒙騙在鼓裏。
若非如此,袁紹怎麽敢讓孫堅當先鋒。
而且孫堅相信就算是聯盟軍全死光了,他自己帶領的這支隊伍也絕對不會有任何事。
“傳令官何在!”
孫堅騎在馬背上,高聲喝道。
此刻五萬先鋒部隊已經全都進入了黃石鎮,也算是踏入了陳留境內。
“末將在!”
一員將領騎馬跑過來稟告。
“立刻向後路大軍送去消息,告訴他們,我等已成功進入陳留境內,並且順勢拿下了黃石鎮,讓後路二十萬大軍不必探查,加速跟進!”
“諾!”
這名將領應諾一聲,帶著十數人快速離去。
……
另一邊,此時,吾己縣城牆上,秦國大旗高掛,在風中獵獵作響!
秦末坐鎮吾己縣內,正在和一幹武將議事。
說是議事,其實是秦末給這些將領進行加強思想指導工作。
突然,一名斥候從外麵跑了進來。
“啟稟大王,前線傳來消息,諸侯聯盟兵分三路,每路約二十萬左右,分別從濮陽朝陳留殺奔而來,而昌邑已經聚集十五萬左右的敵軍!”
聞言,秦末頓時心中有數。
看來對方是按郭圖的原定計劃行事,那麽這一仗,不出意外,自己則是穩贏!
“昌邑乃守將乃韓當和程普,他們那邊隻有四萬兵力鎮守,想必擋不住另一路聯軍吧?”
許攸有些擔憂的說道。
對於他來說秦末安排的這兩人都屬於新人,自從加入秦國以來就沒有打過仗,萬一翻車了,昌邑這道防線不就直接沒了嗎?
秦末聞言擺擺手,表示沒什麽問題。
原因很簡單,昌邑雖然作為戰略要地,但諸侯聯軍隻用十五萬人馬去攻占,韓當和程普作為守方,隻要堅守不出,那肯定不會被輕易攻占下來,而且他對於這兩人也有足夠的信心。
秦末將此次大戰的重心放在距離陳留不遠的官渡,而現在所做這一切,隻為了削減對方的人馬,從人數上達到一個勢均力敵的局麵,與袁紹的等諸侯聯軍展開最後的決戰。
“其餘兩路聯盟軍如何?”秦末詢問道。
斥候連忙回答道:
“啟稟大王,管亥將軍和孫武將軍的一萬騎兵雖對敵軍造成了幹擾,但敵軍並未追擊,隻是減緩了他們主力大軍的行軍速度,而孫堅的先鋒部隊正往陳留趕來,現在應該是到了黃石鎮一帶。”
“嗯,傳令陳留所有將領,孫堅所過之處,不得對其出手!”
聽到秦末此話,所有將領一臉懵逼。
不過聽到秦末如此安排,所有人都沒有異議,都認為他做的任何決定都是正確的。
也不能怪他們盲目信任,秦末本就是軍師出身,自黃巾起義以來指揮大小戰役近百場,基本上就沒怎麽輸過,不信自家大王還能信誰?
田豐、沮授這些一流謀臣都被安排做後勤保障工作了,這次出征總共就帶了戲誌才和許攸兩個謀臣;要知道袁紹原本的謀士,差不多都被秦末給挖空了,給他留下的三瓜倆棗基本都不怎麽強,還有個專出餿主意的郭圖,至少秦末是這麽認為的,就他自己身邊這兩個謀士的水平都是頂尖的,屬於碾壓對手了。
說罷,秦末看向諸將作出最後總結:
“邯鄲之戰,先祖秦昭王給白起多餘趙軍數倍之軍隊,但白起卻仍說攻不下邯鄲,所謂戰事,因勢而利導;在特定的條件和情況下,絕非雙方將領優劣所能逆轉!汝等雖初次為秦國征戰,也不必妄自菲薄有所壓力,聽孤軍令,隨時做好迎戰諸侯聯軍的準備就行!”
“吾等謹遵大王教誨!”
一應武將連忙齊聲答道。
“行了,今日就到這裏,都下去吧!”
秦末擺了擺手。
“是!”
很快一幹武將全都離去。
“大王,您真相信這些武將能勝任嗎?忠擔心他們會誤了大事啊!”
一旁的戲誌才憂心忡忡。
他們現在的兵力與聯軍差距懸殊,若是這些武將犯錯,恐怕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誌才不必擔憂,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個優秀的將領,從來都不僅限於自身的勇猛,忠誠且懂得上進,才是孤所需要的品質,他們有的雖出身漢室降將,有的出身草莽,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們沒有本事,相反,孤若是不給他們機會,他們又怎麽能證明自己不行呢?”
秦末微笑著說道,眼睛深處閃爍著睿智。
戲誌才瞬間明白了秦末的意思。
秦國現在缺少的是能力強的中層將領,打下的地盤越多,需要的將領也就越多。
而像剛才這些人,一旦給予機會,就會爆發出巨大的潛力。
而秦末此刻想的是,如張遼,高順,顏良,文醜,程普,韓當等等這些武將。
哪一個不是能夠獨當一麵的頂級武將。
不給人家立功表現的機會,他又如何能當著原黃巾將領的麵,給人家提拔上去。
不打仗立功,光是靠武將比試,給人家哐哐往上升職,原黃巾將領肯定會有所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