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營內走了差不多一盞茶時間,趙雲和閔純終於來到了郭嘉所在的營帳外。
“請他進來。”
得到通報後,帳內傳來一道聲音。
“進去吧!”
閔純對著趙雲點了點頭,兩人便入賬。
一眼就見到坐在案桌旁的郭嘉,正低頭寫寫畫畫,神情專注,似乎是在處理一些公務。
“奉孝!”
閔純率先拱手行禮道。
郭嘉抬頭,瞥了閔純身邊喬裝的趙雲一眼,停止手中的工作,起身行禮笑道:“閔將軍不必多禮,郭別駕此刻正在帥帳麵見盟主,如果你找他匯報任務進度,可能還須稍待片刻。”
郭圖要是在,閔純還不敢帶著趙雲來了,於是擺了擺手,道:“純此番為奉孝而來!”
“哦?”
郭嘉看著閔純,開門見山道:“不知將軍找我有何事?”
“上次與奉孝暢談一番意猶未盡,此次前來,有一問想請奉孝為我解惑?”
閔純說完拱了拱手。
郭嘉笑著說道:“嘉與閔將軍一見如故,此處無外人,將軍有話可直言,嘉必知無不言。”
“好!”
閔純臉色露出喜悅之色,拱手道:“如今秦國冀州兵力比我等聯盟軍稍弱一籌,但秦國占據河北地利,而我等卻占據天時,如此下去,不知奉孝以為最終何者能勝?”
聽完閔純的話,郭嘉笑了笑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向一張掛著的地圖邊,說道:
“若論戰略目光,秦國遠勝於各方諸侯,但論戰術謀劃,中路盟軍所執行的這套謀劃能將秦國陷入絕境,就是因為秦國將目光看得太遠,所以才沒有注意到自己腳下的短板。”
“短板?”閔純愣住了。
郭嘉指著跟前這張地圖道:“這裏就是秦國的短板,冀州兵力分布極廣,幾乎遍及整個東南部與北部三郡之地,但西部隻有一支萬人左右的常備軍鎮守,其餘皆是民夫,一旦有人突破此處,就能長驅直入殺入冀州腹背之地!”
“所以……”
郭嘉看著地圖,笑道:“秦國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時間,一旦盟軍右路大軍拖住南下這支大軍一兩個月,秦國則必敗。”
“當然……”
說到這裏,郭嘉語氣微頓,似乎想到了什麽,繼續說道:“嘉相信誌才師兄也能看到,不過如今似乎秦王也在賭!”
也就是說,秦末也在賭,他想做到盡快統一天下,隻能賭一次,隻要把諸侯聯盟給徹底打爛,其縮短統一的時間將在五年之內。
不給聯盟軍徹底打爛,隻是擊退,到時候又會卷土重來,甚至更加瘋狂。
“某認為,先生此言差矣!”
“哦?”
郭嘉看向開口說話的趙雲,有些疑惑,他以為趙雲是閔純的親兵。
“還請直言,在下洗耳恭聽。”
趙雲與閔純對視一眼,接著說道:“秦王所領導的冀州改革已取得短暫的勝利,先生認為盟軍打入秦國境內,秦國的八百萬子民能夠答應嗎?冀州四百萬民眾他們會答應嗎?盟軍所爭之天時,所據之地利,皆不秦國所聚之如人和,縱使盟軍能贏,恐怕也需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嗯…”
郭嘉聞言沉吟片刻,他的確考慮了人和,但卻忽視了秦國民眾對秦國的歸屬感。
一時間他也無法反駁趙雲的觀點。
“這位是?”
“實不相瞞,我乃秦王麾下禁軍首領趙雲,先生之大才,我家大王早有耳聞,隻是苦於尋不到先生,故雲見先生在此,便自曝身份,想邀先生入秦,為我秦國效命!”
趙雲拱手,鄭重其事道。
“這……?”
郭嘉聞言有些震驚,難以置信的看向閔純。
雖然他並不認識趙雲,但也聽說過趙雲的事跡,更知道他是秦末的宗族弟。
秦王想招攬自己,派誰來也不可能派趙雲來,這怎麽可能啊?
自己不過初出潁川,秦王憑什麽拉攏自己?
“沒錯,他正是趙雲。”
閔純趕緊搭話道:“我知奉孝在此處處被郭圖打壓,難有出頭之日,而秦王向來隻注重能力不看及出身,奉孝與戲祭酒師出同門,奉孝雖出身郭氏,但亦是寒門子弟,與戲軍師相同,而戲軍師如今位居國師祭酒,奉孝何不入秦為官?”
他與戲誌才也有過書信來往,知道他當年前往洛陽和他現在遭遇基本一樣。
要不是甄堯將他招攬,秦末在慧眼識人,戲誌才也不會有如今的地位。
郭嘉搖搖頭,道:“非是嘉不願為秦國效力,隻是郭圖此人心胸狹隘,若我投靠秦國,他勢必不肯善罷甘休,禍及我潁川家眷。”
“這倒是好解決,隻要先生入秦,雲可傳書一封給大王,大王自會派遣錦衣衛將先生家眷安全接往鄴城安頓。”
趙雲趕緊說道。
閔純也是急忙勸道:“奉孝,你曾與我言之,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隻要奉孝入秦,何懼於郭圖?”
郭嘉聞言,眉頭皺了皺。
雖然知道這二人是在蠱惑自己,但他依舊有些動心,如戲誌才那般的能力,被秦末所看重,這是天經地義。
他雖自認為比得上戲誌才,但他更怕自己就算到了秦國,也受不到什麽重用,而且秦國已經有了很多謀士,他認為再多幾個他這樣的,估計秦王也不稀罕,現在不比黃巾起義之初,如今想要在秦王手下謀一席之地還是很難的。
思忖良久後,郭嘉咬牙說道:“好吧!嘉願助秦王成事,但我有條件!”
“哦?”
趙雲麵容嚴肅起來:“先生有何要求,不妨直言!”
“我若入秦,必須由我擔任軍司馬職位,掌管軍務,可行否?”郭嘉看向趙雲,緩慢說道。
“這個……”趙雲遲疑道:“雲隻能替先生轉達,至於大王如何決斷,雲不敢保證。”
趙雲也沒想到這郭嘉年紀輕輕,胃口居然這麽大,軍司馬秦國還沒有設立這個官職。
這相當於掌管三軍的大將軍了,你又不是韓信,一上來就跟秦末要大將軍之職。
當然郭嘉欲效仿韓信也是試探秦末的態度。
“請他進來。”
得到通報後,帳內傳來一道聲音。
“進去吧!”
閔純對著趙雲點了點頭,兩人便入賬。
一眼就見到坐在案桌旁的郭嘉,正低頭寫寫畫畫,神情專注,似乎是在處理一些公務。
“奉孝!”
閔純率先拱手行禮道。
郭嘉抬頭,瞥了閔純身邊喬裝的趙雲一眼,停止手中的工作,起身行禮笑道:“閔將軍不必多禮,郭別駕此刻正在帥帳麵見盟主,如果你找他匯報任務進度,可能還須稍待片刻。”
郭圖要是在,閔純還不敢帶著趙雲來了,於是擺了擺手,道:“純此番為奉孝而來!”
“哦?”
郭嘉看著閔純,開門見山道:“不知將軍找我有何事?”
“上次與奉孝暢談一番意猶未盡,此次前來,有一問想請奉孝為我解惑?”
閔純說完拱了拱手。
郭嘉笑著說道:“嘉與閔將軍一見如故,此處無外人,將軍有話可直言,嘉必知無不言。”
“好!”
閔純臉色露出喜悅之色,拱手道:“如今秦國冀州兵力比我等聯盟軍稍弱一籌,但秦國占據河北地利,而我等卻占據天時,如此下去,不知奉孝以為最終何者能勝?”
聽完閔純的話,郭嘉笑了笑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向一張掛著的地圖邊,說道:
“若論戰略目光,秦國遠勝於各方諸侯,但論戰術謀劃,中路盟軍所執行的這套謀劃能將秦國陷入絕境,就是因為秦國將目光看得太遠,所以才沒有注意到自己腳下的短板。”
“短板?”閔純愣住了。
郭嘉指著跟前這張地圖道:“這裏就是秦國的短板,冀州兵力分布極廣,幾乎遍及整個東南部與北部三郡之地,但西部隻有一支萬人左右的常備軍鎮守,其餘皆是民夫,一旦有人突破此處,就能長驅直入殺入冀州腹背之地!”
“所以……”
郭嘉看著地圖,笑道:“秦國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時間,一旦盟軍右路大軍拖住南下這支大軍一兩個月,秦國則必敗。”
“當然……”
說到這裏,郭嘉語氣微頓,似乎想到了什麽,繼續說道:“嘉相信誌才師兄也能看到,不過如今似乎秦王也在賭!”
也就是說,秦末也在賭,他想做到盡快統一天下,隻能賭一次,隻要把諸侯聯盟給徹底打爛,其縮短統一的時間將在五年之內。
不給聯盟軍徹底打爛,隻是擊退,到時候又會卷土重來,甚至更加瘋狂。
“某認為,先生此言差矣!”
“哦?”
郭嘉看向開口說話的趙雲,有些疑惑,他以為趙雲是閔純的親兵。
“還請直言,在下洗耳恭聽。”
趙雲與閔純對視一眼,接著說道:“秦王所領導的冀州改革已取得短暫的勝利,先生認為盟軍打入秦國境內,秦國的八百萬子民能夠答應嗎?冀州四百萬民眾他們會答應嗎?盟軍所爭之天時,所據之地利,皆不秦國所聚之如人和,縱使盟軍能贏,恐怕也需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嗯…”
郭嘉聞言沉吟片刻,他的確考慮了人和,但卻忽視了秦國民眾對秦國的歸屬感。
一時間他也無法反駁趙雲的觀點。
“這位是?”
“實不相瞞,我乃秦王麾下禁軍首領趙雲,先生之大才,我家大王早有耳聞,隻是苦於尋不到先生,故雲見先生在此,便自曝身份,想邀先生入秦,為我秦國效命!”
趙雲拱手,鄭重其事道。
“這……?”
郭嘉聞言有些震驚,難以置信的看向閔純。
雖然他並不認識趙雲,但也聽說過趙雲的事跡,更知道他是秦末的宗族弟。
秦王想招攬自己,派誰來也不可能派趙雲來,這怎麽可能啊?
自己不過初出潁川,秦王憑什麽拉攏自己?
“沒錯,他正是趙雲。”
閔純趕緊搭話道:“我知奉孝在此處處被郭圖打壓,難有出頭之日,而秦王向來隻注重能力不看及出身,奉孝與戲祭酒師出同門,奉孝雖出身郭氏,但亦是寒門子弟,與戲軍師相同,而戲軍師如今位居國師祭酒,奉孝何不入秦為官?”
他與戲誌才也有過書信來往,知道他當年前往洛陽和他現在遭遇基本一樣。
要不是甄堯將他招攬,秦末在慧眼識人,戲誌才也不會有如今的地位。
郭嘉搖搖頭,道:“非是嘉不願為秦國效力,隻是郭圖此人心胸狹隘,若我投靠秦國,他勢必不肯善罷甘休,禍及我潁川家眷。”
“這倒是好解決,隻要先生入秦,雲可傳書一封給大王,大王自會派遣錦衣衛將先生家眷安全接往鄴城安頓。”
趙雲趕緊說道。
閔純也是急忙勸道:“奉孝,你曾與我言之,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隻要奉孝入秦,何懼於郭圖?”
郭嘉聞言,眉頭皺了皺。
雖然知道這二人是在蠱惑自己,但他依舊有些動心,如戲誌才那般的能力,被秦末所看重,這是天經地義。
他雖自認為比得上戲誌才,但他更怕自己就算到了秦國,也受不到什麽重用,而且秦國已經有了很多謀士,他認為再多幾個他這樣的,估計秦王也不稀罕,現在不比黃巾起義之初,如今想要在秦王手下謀一席之地還是很難的。
思忖良久後,郭嘉咬牙說道:“好吧!嘉願助秦王成事,但我有條件!”
“哦?”
趙雲麵容嚴肅起來:“先生有何要求,不妨直言!”
“我若入秦,必須由我擔任軍司馬職位,掌管軍務,可行否?”郭嘉看向趙雲,緩慢說道。
“這個……”趙雲遲疑道:“雲隻能替先生轉達,至於大王如何決斷,雲不敢保證。”
趙雲也沒想到這郭嘉年紀輕輕,胃口居然這麽大,軍司馬秦國還沒有設立這個官職。
這相當於掌管三軍的大將軍了,你又不是韓信,一上來就跟秦末要大將軍之職。
當然郭嘉欲效仿韓信也是試探秦末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