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秦末繼續與眾位大臣談論一些事宜,就在讓他們退下的時候,禮部尚書孔融突然站出。
“啟稟大王,臣有要事啟奏!”
秦末聞言眉頭一皺:“何事?說來聽聽。”
之前禮部尚書一職一直空缺,孔融作為“建安七子”之首,又曾任過少府,大中大夫之職,作為名儒,他的資曆非常深厚。
投降秦末之後,便破格任命其為禮部尚書。
孔融向前一步,拱手道:“啟稟大王,臣上任以來,便查閱了禮部的律例、禮儀,發現其中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還請大王賜教!”
他此刻顯得十分恭敬,仿佛是一位謙遜有禮的老學究。
“哦?”
秦末眉頭微微舒緩了一下,接著說道:“孔愛卿不愧是大儒,那麽,不知愛卿所提出的問題,到底是什麽呢?”
“回大王,您作為大秦開國之君,雖是稱王,但地位比之王的地位更加崇高,故而……應當設立一套王室的規矩,以免被世人所恥笑!”
秦末聞言眉毛輕佻,如今的他跟皇帝差不多,隻是稱謂上不同而已,開朝堂,設百官,定製度,並且將權力集權於自己。
“愛卿所言甚是,孤也認可!”
秦末點點頭,接著道:“隻不過孤曾說過,天下不曾一統,便一日不能稱帝!孤要的不僅僅是統一北方,還要統一南方,統一華夏。這樣才能讓大秦重新屹立於天地間。”
“至於設置王室規則嘛,這個很簡單!”
秦末看了一眼禮部尚書孔融,淡淡的說道:“愛卿身為禮部尚書,想必對禮法非常熟悉,就由你來負責修訂此事吧!隻不過,有些不必要的禮法該廢則廢,不需要太過講究。”
他話語平淡,卻充滿威嚴,孔融心裏一跳,心裏瞬間明白秦末這是不想被禮法所束縛。
怪不得秦國所設的禮法很是簡陋,原因在於秦末根本沒打算遵循禮法啊!
孔融心念急轉,趕緊說道:“臣遵旨!臣必當為大王,為大秦修訂一套完善的王室規範,使我大秦變成真正的一國之邦!”
“哈哈哈~好!”
秦末哈哈一笑,讚賞了一句:“孔愛卿果真賢能!那就麻煩愛卿了!”
這孔融還是挺上道的,董仲舒整出一套專門服務於皇室的天人感應,一是天子以自己代表天意為由,恐嚇民眾,加強集權;
二是權臣士大夫以順天意、應民心嚇唬天子,做皇權與民權之間的權衡。
不知道他又會整出一套什麽?
孔融連忙拱手:“大王言重,臣願為大王效犬馬之勞!”
此刻,孔融心裏也有了主意,董仲舒改造的儒學,裏麵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君授神授、天人感應、天人合一。
秦末乃太平道教主,天下共尊的道主,若是按照儒家的理念去修訂王室規則,豈不是把秦末放在了與天人合一的位置上嗎?
這是絕對不行的!
孔融心裏早已猜透秦末的用心,他這是想把自己給神話了,將手中的王權變為神權,從而影響整個華夏乃至整個域外世界。
他的目標,竟然這麽宏偉,這麽龐大。
孔融心裏驚駭,卻也暗喜,他本來就希望通過這件事,讓天下所有人都認識到,儒家的重要性,從而將儒家學術繼續推廣出去。
如今秦末這麽做,無疑也是在幫助自己。
“大王乃千古之君,所做之事,也必將名垂於千古,而古之人君,左史記事,右史記言,所以防過失,而示後王。記注之職,其來尙矣,臣懇請大王設起居郎,記錄大王每日的一言一行,以備後人評議!”孔融再次提議道。
起居郎,即文字官職,負責記載和傳頌君王之言語的官員,這個職位一般由太監擔任。
秦末聞言沉吟了片刻,他確實需要一個秘書,幫自己記事和安排行程。
“既然如此,諸位愛卿可有何人推薦,這個職位孤不喜歡用宦官。”
辛評見狀,趁熱打鐵:“起居郎掌管陛下隨駕的飲食、起居、及宮廷諸多事項,關係重大,若大王不想任用宦官,臣或可推薦一人。”
“哦?”秦末饒有興趣的望向辛評:“仲治推薦何人堪任此職?”
辛評趕緊回道:“乃臣的侄女,名為辛宓,此女素來聰慧,且勤勉踏實,精通詩詞歌賦,頗具才情,臣推舉她擔任大王的起居郎。”
“哦?”
秦末臉色微變,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辛侍郎舉賢不避親,倒是令孤刮目相看。”
辛評一怔,隨即苦澀道:“大王說笑了!”
“嗬嗬,孤隻是隨口一說,仲治莫要多想。”秦末擺擺手:“既然仲治如此推薦,那這個起居郎的職務,就交由你這侄女了。”
他知道辛毗有一個女兒,除了蔡文姬之外,漢末三國時期還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才女。
她就是魏晉時期的辛憲英。
而辛憲英的才華與蔡文姬不同,她的政治嗅覺極為敏銳,是一位政治眼光極其毒辣的奇女子。隻不過現在這女娃應該還沒有出生,而辛評舉薦的這個侄女,似乎是她的姐姐。
辛評見秦末答應下來,頓時長舒一口氣。
“好了,各位愛卿還有何事?沒有就散了吧,孤就不留諸位愛卿用膳了。”
“臣等告退!”
眾人紛紛施禮離開。
眾人離開後,一名錦衣衛快步跑了進來。
“啟稟大王,南方有情報傳來!”
“呈上來!”
“喏!”
那名錦衣衛拿出一份密函遞給秦末,秦末展開掃視了幾眼,臉色頓時陰沉起來。
…………
是夜。
辛評忙碌完,便匆匆趕到了辛府。
“叔父!”
辛評剛走進府邸內院的客廳,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便站了起來,她的五官秀麗端莊,穿著青色裙裾,看起來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嬌俏迷人,清純脫俗。
她叫做辛宓,是辛評的長侄女。
“宓兒,你父親去司隸上任,囑咐我好生照顧你們,如今家中就剩你與你妹妹兩人,這些時日叔父忙碌於政務,對你姐妹二人疏忽許久,家中可有何缺少之物?”辛評關切的問道。
“叔父哪裏的話?”
辛宓笑著搖了搖頭,溫婉道:“叔父,如今您身兼重任,事務繁多,宓兒怎敢埋怨叔父照顧不周?況且家中一切安好,大王對離京之臣的家屬多有有優待,宓兒與妹妹吃喝不愁,衣食無憂,而且有看不完的珍貴典籍更不會寂寞。”
說道這裏,辛宓突然問:“對了叔父,今年的春試考場,是否已經選好了?”
辛評點點頭:“嗯,今年的考場定好了,就在城北各學院進行。隻不過這次考場雖不限製身份,但根據報名的人來看,鄴都學院的學子占了一大半,南方還是很少有人北上。”
辛宓聽了,眉宇間帶著一絲憂色,道:“叔父,真的不限製身份嗎,侄女也想……”
“你?”
辛評皺眉道:“宓兒,你雖聰明伶俐,可畢竟是一介女流,如何能參加科舉?你的誌向,應當是入宮當王妃才是啊!”
“王妃嗎?”
辛宓臉色羞紅,輕聲呢喃:“侄女並未有這樣的奢求。”
辛評頓時看出自己的侄女並不抗拒,反而隱約有些憧憬,這是什麽情況?
他不知道的是,辛宓自從上次在鄴城見過秦末,早就芳心暗許了,隻是以她這微不足道的身份,隻能深藏於心底罷了,以至於想通過科舉,以自己的才華,來引起秦末的注意。
“姐姐,我也要當王妃。”
“啟稟大王,臣有要事啟奏!”
秦末聞言眉頭一皺:“何事?說來聽聽。”
之前禮部尚書一職一直空缺,孔融作為“建安七子”之首,又曾任過少府,大中大夫之職,作為名儒,他的資曆非常深厚。
投降秦末之後,便破格任命其為禮部尚書。
孔融向前一步,拱手道:“啟稟大王,臣上任以來,便查閱了禮部的律例、禮儀,發現其中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還請大王賜教!”
他此刻顯得十分恭敬,仿佛是一位謙遜有禮的老學究。
“哦?”
秦末眉頭微微舒緩了一下,接著說道:“孔愛卿不愧是大儒,那麽,不知愛卿所提出的問題,到底是什麽呢?”
“回大王,您作為大秦開國之君,雖是稱王,但地位比之王的地位更加崇高,故而……應當設立一套王室的規矩,以免被世人所恥笑!”
秦末聞言眉毛輕佻,如今的他跟皇帝差不多,隻是稱謂上不同而已,開朝堂,設百官,定製度,並且將權力集權於自己。
“愛卿所言甚是,孤也認可!”
秦末點點頭,接著道:“隻不過孤曾說過,天下不曾一統,便一日不能稱帝!孤要的不僅僅是統一北方,還要統一南方,統一華夏。這樣才能讓大秦重新屹立於天地間。”
“至於設置王室規則嘛,這個很簡單!”
秦末看了一眼禮部尚書孔融,淡淡的說道:“愛卿身為禮部尚書,想必對禮法非常熟悉,就由你來負責修訂此事吧!隻不過,有些不必要的禮法該廢則廢,不需要太過講究。”
他話語平淡,卻充滿威嚴,孔融心裏一跳,心裏瞬間明白秦末這是不想被禮法所束縛。
怪不得秦國所設的禮法很是簡陋,原因在於秦末根本沒打算遵循禮法啊!
孔融心念急轉,趕緊說道:“臣遵旨!臣必當為大王,為大秦修訂一套完善的王室規範,使我大秦變成真正的一國之邦!”
“哈哈哈~好!”
秦末哈哈一笑,讚賞了一句:“孔愛卿果真賢能!那就麻煩愛卿了!”
這孔融還是挺上道的,董仲舒整出一套專門服務於皇室的天人感應,一是天子以自己代表天意為由,恐嚇民眾,加強集權;
二是權臣士大夫以順天意、應民心嚇唬天子,做皇權與民權之間的權衡。
不知道他又會整出一套什麽?
孔融連忙拱手:“大王言重,臣願為大王效犬馬之勞!”
此刻,孔融心裏也有了主意,董仲舒改造的儒學,裏麵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君授神授、天人感應、天人合一。
秦末乃太平道教主,天下共尊的道主,若是按照儒家的理念去修訂王室規則,豈不是把秦末放在了與天人合一的位置上嗎?
這是絕對不行的!
孔融心裏早已猜透秦末的用心,他這是想把自己給神話了,將手中的王權變為神權,從而影響整個華夏乃至整個域外世界。
他的目標,竟然這麽宏偉,這麽龐大。
孔融心裏驚駭,卻也暗喜,他本來就希望通過這件事,讓天下所有人都認識到,儒家的重要性,從而將儒家學術繼續推廣出去。
如今秦末這麽做,無疑也是在幫助自己。
“大王乃千古之君,所做之事,也必將名垂於千古,而古之人君,左史記事,右史記言,所以防過失,而示後王。記注之職,其來尙矣,臣懇請大王設起居郎,記錄大王每日的一言一行,以備後人評議!”孔融再次提議道。
起居郎,即文字官職,負責記載和傳頌君王之言語的官員,這個職位一般由太監擔任。
秦末聞言沉吟了片刻,他確實需要一個秘書,幫自己記事和安排行程。
“既然如此,諸位愛卿可有何人推薦,這個職位孤不喜歡用宦官。”
辛評見狀,趁熱打鐵:“起居郎掌管陛下隨駕的飲食、起居、及宮廷諸多事項,關係重大,若大王不想任用宦官,臣或可推薦一人。”
“哦?”秦末饒有興趣的望向辛評:“仲治推薦何人堪任此職?”
辛評趕緊回道:“乃臣的侄女,名為辛宓,此女素來聰慧,且勤勉踏實,精通詩詞歌賦,頗具才情,臣推舉她擔任大王的起居郎。”
“哦?”
秦末臉色微變,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辛侍郎舉賢不避親,倒是令孤刮目相看。”
辛評一怔,隨即苦澀道:“大王說笑了!”
“嗬嗬,孤隻是隨口一說,仲治莫要多想。”秦末擺擺手:“既然仲治如此推薦,那這個起居郎的職務,就交由你這侄女了。”
他知道辛毗有一個女兒,除了蔡文姬之外,漢末三國時期還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才女。
她就是魏晉時期的辛憲英。
而辛憲英的才華與蔡文姬不同,她的政治嗅覺極為敏銳,是一位政治眼光極其毒辣的奇女子。隻不過現在這女娃應該還沒有出生,而辛評舉薦的這個侄女,似乎是她的姐姐。
辛評見秦末答應下來,頓時長舒一口氣。
“好了,各位愛卿還有何事?沒有就散了吧,孤就不留諸位愛卿用膳了。”
“臣等告退!”
眾人紛紛施禮離開。
眾人離開後,一名錦衣衛快步跑了進來。
“啟稟大王,南方有情報傳來!”
“呈上來!”
“喏!”
那名錦衣衛拿出一份密函遞給秦末,秦末展開掃視了幾眼,臉色頓時陰沉起來。
…………
是夜。
辛評忙碌完,便匆匆趕到了辛府。
“叔父!”
辛評剛走進府邸內院的客廳,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便站了起來,她的五官秀麗端莊,穿著青色裙裾,看起來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嬌俏迷人,清純脫俗。
她叫做辛宓,是辛評的長侄女。
“宓兒,你父親去司隸上任,囑咐我好生照顧你們,如今家中就剩你與你妹妹兩人,這些時日叔父忙碌於政務,對你姐妹二人疏忽許久,家中可有何缺少之物?”辛評關切的問道。
“叔父哪裏的話?”
辛宓笑著搖了搖頭,溫婉道:“叔父,如今您身兼重任,事務繁多,宓兒怎敢埋怨叔父照顧不周?況且家中一切安好,大王對離京之臣的家屬多有有優待,宓兒與妹妹吃喝不愁,衣食無憂,而且有看不完的珍貴典籍更不會寂寞。”
說道這裏,辛宓突然問:“對了叔父,今年的春試考場,是否已經選好了?”
辛評點點頭:“嗯,今年的考場定好了,就在城北各學院進行。隻不過這次考場雖不限製身份,但根據報名的人來看,鄴都學院的學子占了一大半,南方還是很少有人北上。”
辛宓聽了,眉宇間帶著一絲憂色,道:“叔父,真的不限製身份嗎,侄女也想……”
“你?”
辛評皺眉道:“宓兒,你雖聰明伶俐,可畢竟是一介女流,如何能參加科舉?你的誌向,應當是入宮當王妃才是啊!”
“王妃嗎?”
辛宓臉色羞紅,輕聲呢喃:“侄女並未有這樣的奢求。”
辛評頓時看出自己的侄女並不抗拒,反而隱約有些憧憬,這是什麽情況?
他不知道的是,辛宓自從上次在鄴城見過秦末,早就芳心暗許了,隻是以她這微不足道的身份,隻能深藏於心底罷了,以至於想通過科舉,以自己的才華,來引起秦末的注意。
“姐姐,我也要當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