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出現特殊情況,殿試的最後一項也沒有繼續進行,草草結束之後,眾臣開始陸續離去。


    而秦末則趕緊吩咐內侍,去將內閣的主要幾名首輔大臣,還有才成立不久的農部尚書崔寔及禰衡,單獨留住並將其請到養心殿。


    養心殿內。


    秦末正滿懷期待的等待著。


    一炷香之後,禰衡和幾位首輔大臣進殿內。


    “臣等拜見大王!”


    “諸位愛卿不必多禮。”


    秦末起身快步走下席位,迎接了過去,拉著禰衡的手急切地詢問道:“正平,快告訴孤,美洲的那些農作物你帶回來了沒有?”


    聞言,禰衡眼中閃過一絲肉痛與懊惱。


    秦末見狀,頓時心中一緊。


    這些農作物可關乎到天下百姓能不能吃飽飯的問題,若這次沒有帶回來,再派人去美洲走一趟,可能又要過兩三個年頭才能帶回來。


    時至今日,秦末由青年蛻變成了一個中年,已經快要年滿三十二歲了。


    年複一年,他可等不了這麽長時間。


    秦國境內四州大多數百姓,之所以目前能吃得上飯,全靠秦末早年謀劃的商業計劃掠奪著其他州的糧食。若不能盡快解決天下百姓溫飽的問題,秦末又怎敢對外發動戰爭呢。


    “此事言之坎坷,能否容衡為大王細細稟報。”禰衡表情有些猶豫,神色略帶凝重。


    見狀,秦末心裏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他看出來此事定與禰衡脫不了幹係,於是擺了擺手,說道:“言,孤恕你無罪!”


    聞言,禰衡鬆了一口氣,開始緩緩解釋道:


    “起初,這些高產農作物在我等返程歸來之時,每種品類都裝帶有近千餘石,由於這些農作物不易存儲,加之歸來之時路途遙迢,所以在返程的途中,就已經壞掉一大半。


    於是,衡為了能夠更快的將這些糧食物種帶回秦國,選擇去往羅馬時發現的一條捷徑,而誤入貴霜與安息的交戰區域。


    當時貴霜大軍中的一名行政官,並未想要與我等使團為難,於是衡便想著留宿一晚與其交好,以便發展秦國與貴霜的貿易。


    可羅馬使者馬庫斯卻在宴席上與其攀比,更是酒後不慎向這名行政官暴露羅馬皇帝向大王所贈送的珍貴禮品清單。


    於是這行政官起了歹心。


    第二日,在我等使團離開之時,突然派大軍對我等使團發難。


    而高將軍與馬將軍,深知這些高產農作物於我秦國的重要性,所以他們拚死護著衡殺出一條血路,讓衡駕車帶著這些農作物先行撤退。


    大王!衡不是為了求活命。


    隻是,當時貴霜大軍在衡的身後追得太急,所以衡隻得下令放棄剩餘馬車內的糧種,轉而在每樣糧種裏麵取得一些帶上,所以,衡這次共帶回來的糧食農作物,不足一石。”


    “還請大王責罰衡!!”


    說罷,禰衡堂堂一個七尺男兒竟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起來,可想而知,曆經千辛萬苦尋來的糧種,隻有放棄才能活著回來,是多麽的絕望。


    他恨自己當初為何要走捷徑,穿過貴霜與安息的交戰區。如果當時不走這條捷徑,或許就能把所有的東西全都安然無恙地帶回來。


    聽完禰衡的話語,秦末心中怒火橫生。


    他氣的不是禰衡放棄馬車內的糧種。


    如果禰衡當時不下令選擇放棄,隻能被貴霜軍隊追上而被斬草除根。


    自然也就不能將這些消息帶回秦國來。


    不足一石,也有近百斤的糧種。


    對於秦末來說,已經足夠了。


    他知道紅薯、玉米、土豆這些高產作物是不挑季節和區域的,隻要交給農部精心培育,要不了三年時間,就能有幾萬石的糧種。


    在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後。


    秦末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壓製住了,臉上依舊不顯喜怒,並扶起禰衡,拍了拍肩膀以示寬慰道:“正平啊,你不必自責難過,此事孤心中已有計較。你能平安歸來,孤的心裏其實非常高興,而且你能將糧種每樣都帶回來一些,對於我們整個秦國來說,都稱得上是大功一件。隻要將這些糧種交給農部,孤相信,他們會盡快將農作物的種子大量培育出來,三年之後,孤便能在秦國境內全麵推廣下去。”


    禰衡有些錯愕:“大王,我秦國不是實行的三省六部製,什麽時候又多出來一個農部?”


    他在前往羅馬時,秦國才剛開始準備開國,對於秦國實行三省六部製,他還是有一定了解,但是多出來的這個農部,他就不知道了。


    而且當時秦末還給他畫了餅,隻要他把糧種帶回來,就讓他自己選一個部,出任侍郎之職。


    不過聽名字,他就知道與農業有關。


    秦末笑著看向一旁站著的崔寔道:


    “崔愛卿,你與正平解釋解釋,咱們秦國的農部都會些什麽。”


    聞言,一把年紀的崔寔也是明白過來,為何大王會派人把他也留下來,於是笑著回道:


    “大王於年前改製三省六部製,特增設農部一司,統管全國農業事務,並負責全國糧種栽培及耕種技術教學,而我們農部網絡天下農家子弟,並在大王指導下已實現大棚種植技術。”


    禰衡雖然不懂,但聽起來好像很牛的樣子。


    諸子百家中的農家他知道,雖不顯山露水,但傳至今日,天下間仍舊有許多農家的子弟。


    而這個崔寔則是蔡邕的好友,經蔡邕介紹,秦末這才知道這個老頭到底有多牛叉。


    可稱得上是農業家的鼻祖。


    崔寔曾出任過五原太守,添製紡績、織綞等工具並教百姓如何使用,使他們免受饑餓寒冷之苦。而後任尚書,但稱病歸家一直隱居。


    其著有《四民月令》主要敘述田莊從正月一直到十二月中的農事安排,記載的重點是農業活動,對於各類的穀類、瓜菜、經濟作物的種植時令和種植關係密切的農業活動都有詳細的記載。


    另外,書中還記述了紡績、織染和釀造、製藥等手工業、副業生產,就連北魏時期的《齊名要術》這本古代農業百科全書都有所借鑒。


    這樣的人才拿來編寫《太平大典》簡直就是浪費。所以秦末將農業從戶部獨立出來,單獨成立了一個農部,並讓其出任尚書,像崔寔這樣的人才就應該用來搞研究,而不應該屈居於民間。


    “崔愛卿,年頗老矣,尚能飯否?”


    秦末笑打趣崔寔問道:“孤可要給你下達一個艱巨的任務了,愛卿這把年紀可否受得住?”


    “臣雖年邁,一餐尚可食得二鬥米,請大王放心,臣定竭力辦妥。”崔寔躬身領命。


    “很好!”


    秦末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這段時間,就勞煩愛卿協調農部的全體官員,將這不足一石的糧種,在明年開春之前,至少要給孤培育出一百石的糧種出來。”


    “臣定不負王命!”


    半年培育出一百石,也就是一千兩百斤。


    崔寔雖然沒有見過這些西方的糧食,但他相信用催肥和大棚育苗技術,應該是可以辦到的。


    “好了,正平你帶崔愛卿下去取糧種吧!”


    “諾,臣告退。”


    禰衡和崔寔二人退出了大殿。


    看著二人離去的背影,秦末收回了期待的目光,隨即眼神犀利地看向在場的內閣大臣。


    鄭重道:“孤要對貴霜發動鴉片戰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一根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一根煙並收藏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