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抿了抿唇,繼續說道:“村裏有大部分婦人都是帶著孩子的寡婦,她們丈夫去世之後便無依靠,雖由子嗣繼承亡夫的土地,但依照現在的律法,若寡妻帶子改嫁便不能繼承亡夫之家業,所以她們都不願意改嫁,而她們又無法養活自己和孩子,所以每日都過得非常辛苦。”


    聽完張寧的話,秦末微思索片刻。


    因為秦國律法大部分沿用的仍是漢朝的《二年律令》,其中明確規定:寡妻成為戶主後,如果再次改嫁出去,為人妻者不得為戶,自然喪失戶主身份。隻能視為寡妻死亡,由已死之夫的其他繼承人繼承戶主身份。


    這樣規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寡婦改嫁時和現任夫婿侵占亡夫子女的田產和房屋,但這種做法對於寡婦們來說實則並不公平。


    而秦國現在需要人口,這些寡婦就得改嫁。


    “此事我自有主張。”


    見秦末有所考慮,張寧也不再多言。


    她知道,秦末心係天下百姓,想必會為那些孤兒寡母著想吧?


    ……


    翌日早晨。


    當朝陽從東方升起時,清風村的村民也紛紛拿著鋤頭,水桶等物準備下地幹農活。


    秦末繼續在村裏走訪調查。


    此刻,路過一個胡同,看見村民在灌水便問道:“老鄉,你們這水是從哪兒取的?”


    “回上差,這是十幾裏路的沙河水庫取的。”這名正在灌水的鄉親趕緊回道。


    “三年前朝廷不是下放了一個打水井的政策嗎?而且陛下還讓工部派人在冀州各村縣協助村民打水井,難道你們村沒有打井嗎?”


    秦末疑惑的問道。


    這項政策就是為了應對北方即將到來的旱災,難道沒有受到重視?


    那老鄉歎息搖頭道:“朝廷是派人來了,說是俺們村地質不行,接連打了幾口井都沒有水,所以他們也就離開了,這件事也就作罷了。”


    秦末聞言點了點頭。


    打不出水確實沒有辦法,現在工部也沒有那個能力將水井挖個幾百米,直接挖到地下河。


    “這是用牲口拉的?”


    “俺拉的,沒有牲口,年前縣裏給俺們清風村發放了一頭驢和一頭黃牛,平時我們都寶貝得不行,哪能讓牲口幹活這種活呢?”


    聽到這話,秦末心裏又是一陣心酸。


    在村民的心裏,牲口比人精貴,因為春耕的時候一頭牛能頂四五個壯勞力,他們自然舍不得。不過這倒也符合農村的特性,在古代農村,耕田的基本都是用人力,牛確實比人精貴。


    “以後都會好起來的。”


    秦末拍了拍這位鄉親的肩膀,這話何嚐又不是說給他自己聽的。


    隨後,他帶著眾人繼續朝前麵走去。


    走著走著,秦末竟然聽到了朗朗的讀書聲。


    他便前去查看一番,究竟是怎麽個事?


    一間還沒有腰杆高的土牆內。


    隻見一群七八歲的小孩,正端坐在一間教室內,跟著台上的一個文士念書。


    這一幕著實讓秦末有些驚訝。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


    “繼續跟著我讀!”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


    “這兩句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說我華夏流入大海的有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這四條大河是我們華夏河流的代表。”


    一聲聲的朗誦聲從這間破舊的教室裏傳出,這讓秦末心底大為觸動。因為這名文士教的,這是他用紙發行的書籍《三字經》。


    “上差!”


    此刻教室內一聲童音,打斷了講台上的文士,他順著聲音看去,發現秦末正在院外觀看。


    此刻,秦末也走進教室。


    卻看到這名文士正光著腳,教孩子們讀書。


    而文士卻有些尷尬,因為秦末盯著他的腳在看,秦末意識到不對,趕緊上前給他將鞋穿上。


    卻發現他原來的那雙鞋怎麽也穿不進去。


    於是用手輕輕在他腳上一按,發現他的腳是腫的,這是因為饑餓所導致的浮腫。


    這名文士見秦末關心自己的樣子,趕緊說道:“上差,您不用如此。”


    “先生替我秦國培養人才,我替你穿鞋是應該的,這又有何妨?”秦末笑了笑。


    “多謝上差關懷。”


    文士客氣地回了一句。


    他有些不明白秦末這話的意思,替秦國培養人才,又不是替你培養人才。


    這番禮賢下士,是什麽意思?


    “不知先生姓名?”


    文士回道:“在下姓張,名超,字子並。”


    聞言,秦末頓時有些驚訝。


    張超與張合是老鄉,乃是張良的後裔,存有賦、頌19篇《後漢書·文苑傳》。


    “我聽先生剛才釋意三字經,解釋得非常之好,以先生之才,必能居於廟堂之上,也好過在此教書。”秦末讚賞道,同時也很好奇。


    “在下隻是一介布衣,何德何能敢入朝為官,而且村裏不能沒有師者,這些孩子們都是貧寒之輩,學習認真,勤勉,若是缺少教師,怕是一生隻能呆在村裏永無出頭之日。”張超說道,他可以稱得上是品德淳樸,並沒有恃才而傲。


    “哦?”


    秦末卻是微笑道:“先生若願意,我可向陛下舉薦先生,不知先生……”


    “多謝上差好意,不必了,在下誌不在此。”張超搖頭婉拒。


    見對方拒絕得如此幹脆,秦末一時間也有些錯愕,畢竟這對於文士來講,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卻沒想到張超拒絕得這麽徹底。


    此刻,秦末對張超更加高看幾分。


    張超似乎察覺到秦末的目光,他看到秦末的眼中似乎透露著一絲欣喜之色。


    這讓張超心裏有些忐忑不安。


    “先生雖是布衣,卻飽讀詩書,胸襟豁達,實乃名士風範,令人敬佩!”秦末拱手說道,眼神滿是欽佩,但卻沒有其它的意味。


    張超被秦末誇獎,卻是有些不太適應,他急忙擺了擺手道:“上差,萬不可謬讚,在下何德何能,豈能擔得起‘名士’二字?”


    秦末淡笑一聲,說道:“先生何需妄自菲薄,我秦國缺少的便是像先生這樣的文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一根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一根煙並收藏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