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甄儼卻是低垂著腦袋,仿若鵪鶉般乖巧。
甚至還不經意的瞥了甄費一眼,嘴唇蠕動了幾下,仿佛在說什麽話。
“王氏,可有認出害你全家的凶手?”
聽到張寧詢問,王氏卻失望地搖頭說道:“回皇後,這些人…都不是。”
“大膽惡婦!”
話音剛落,甄費卻惡狠狠地指向這名婦人怒斥道:“本縣令就是許忠,惡婦你竟敢向皇後誣陷本官徇私舞弊、草菅人命,你該當何罪?!”
“不,不可能!”
王氏激烈反駁,淚水不斷滑落下來,悲慟道:“你不是許忠!許忠這狗賊害我全家,辱我女兒,就算他化成灰我也認得!”
“你這惡婦還敢誣陷本官,來人給本官掌嘴!”甄費氣得渾身顫抖,衝旁邊的衙役喝道。
“慢著!”
看見這一幕,坐在上首的張寧卻忽然製止道,她目光銳利如電,緊盯著甄費冷聲質問道:“許縣令,你這麽著急想堵住王氏的嘴,莫非她所言非虛不成?”
“這……皇後明鑒,臣就是許忠啊。”
聞言,甄費心中咯噔一下,臉色劇變。
難道真被張寧發現端倪了?
張寧眉毛微皺起來,繼續冷聲問道:“你說你就是許縣令,王氏又說你不是。現在你二人各持一詞,真當本宮好糊弄不成?”
“民婦不敢說謊……”
“皇後,微臣可以為其擔保。”
甄儼趕緊搶言從旁解釋,並用眼神示意其餘官吏作證。
“臣與許縣令朝夕共事,也可為其擔保。”
“許縣令絕無異狀,更不曾做過任何違法亂紀之事,請皇後明察秋毫。”
一眾官吏紛紛表態。
見這些人出言作證,甄費頓感心中大石落地,長舒口氣笑道:“皇後,微臣的確是許忠,您要相信微臣才對。”
王氏見狀癱坐在地,神情已經絕望。
此刻,張寧才知道秦末口中經常念叨的官官相護這個詞語,將會形成多麽可怕的力量。
“既然爾等都願為許縣令擔保,那本宮再問最後一個問題。”
張寧目光掃視一周,將這些人的嘴臉盡收眼底,最終對著甄費緩緩問道:“本宮聽聞滏陽河上有一艘大船,前幾日,駐守河間的鄧茂派兵包圍過滏陽碼頭,抓了一些人,不知可有其事?”
聞言,甄儼心中暗叫糟糕。
果然,張寧收到了風聲。
甄儼連忙替甄費辯解:“啟稟皇後,此乃謠言,純屬謠言!!”
“嗬嗬,謠言?”
張寧冷哼一聲,沉聲道:“據本宮所知,當時有錦衣衛親眼看到許多官員被捕,其中就包括許縣令,你讓本宮如何不懷疑?還是說爾等聯合起來蒙騙本宮?”
此言一出,所有人臉色皆是微微一變,尤其是甄儼和甄費二人,心中更是驚恐萬分。
“沒有,沒有的事情……”
甄儼額頭汗珠滾落,磕磕巴巴地說道:“微臣怎麽敢欺瞞皇後,許縣令他隻是去碼頭調查一些案子,所以在場罷了……”
“是是是……”
甄費趕緊附和道:“當時微臣隻是去碼頭調查一樁案子,湊巧遇到鄧茂將軍正在抓捕一批漢室的細作,所以被錦衣衛誤解了。”
“是嗎?”
聽見這番狡辯,張寧卻是輕蔑的笑了一聲,她並不打算撕破臉皮,否則會影響到秦末計劃。
甄儼連忙幫忙澄清道:“下官可以作證,許縣令當時是在調查碼頭鹽糖的走私案,而這件事就是臣特意吩咐許忠前去的。”
“既如此,此事本宮自會調查清楚。”
見張寧並未深究此事,甄儼等人鬆了口氣,但心裏仍舊有些忐忑。
接下來,張寧便安撫一下王氏,隨後又繼續讓眾官吏述職。
之所以整這一出,屬於打草驚蛇。
…………
是夜。
甄府大廳之內,燈火通明。
甄儼坐在首席,神情肅穆。
而下方坐著商議的的則是劉續、郭圖、逢紀還有一些人反對秦國之人,及一名神秘男子。
而此人正是司馬徽的大弟子,向朗。
“沒想到這次來的巡查使竟是張寧,此女雖是女流性格卻強勢且縝密,若是發現我等在河間的蛛絲馬跡,影響到那個計劃可就麻煩了。”
甄儼眉頭緊鎖,憂慮重重道:“還有鄧茂那廝,昨日我本想讓他將抓來的人給放了,卻沒想到被攔在軍營外,你們說說,這究竟是何意?有什麽辦法能夠應付當前這種局麵?”
聞言,誰都沒有說話。
甄儼的目光掃過眾人,旋即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向朗,拱手問道:“向先生,你怎麽看?”
向朗淡淡一笑,道:“依在下推測,鄧茂似乎有所倚仗,隻能坐觀其變。”
“要不然將張寧……”
其中一人立刻提議,但被郭圖阻止了。
“不妥。先不說此事能否成功,就算將其弄死,咱們同樣後患無窮呐!”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任其調查嗎?要是她查到我等的滲透計劃,豈不是……”
郭圖立刻對著向朗問道:“向先生,你是水鏡先生的弟子,你說過,滲透計劃乃是中原各大世家聯合發起的,由水鏡先生執掌坐鎮,想必你肯定有辦法避免吧?”
向朗笑了笑,仍是淡然道:“師尊交待過,滲透計劃非一日之功,需徐徐圖之,切勿操之過急,否則很容易露出破綻。”
“河間如今形勢迫在眉睫,計劃難以施展,不知水鏡先生又是如何安排的?”郭圖繼續憂心忡忡地追問道,看上去對這個計劃很是擔憂。
“去年河間經過秦末厲腐整治之後,師尊派在下前來花費一年時間才得以恢複在河間的勢力,因此必須謹慎行動,否則一旦被秦末察覺,計劃必遭滅頂之災。”向朗平靜道:“所以,滲透計劃涉及到的人員,在下真的無從告知。”
“哼!”
郭圖冷哼一聲,故作不滿道:“我與秦末已成仇敵,他發布對我和逢紀的誅殺令,而今還懸掛於樂城城門的告示牌上,我無非是想知道一些關於滲透計劃的具體內容,進展如何,向先生卻對我等隱瞞至今,實在有失厚道。”
向朗搖頭,道:“非是在下不信二位,師尊交代過,滲透計劃牽扯太廣,非一日可成,若貿然將此細節暴露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你……”郭圖惱怒不已。
他如今已經變節成秦末的人,負責打探到滲透計劃已經滲透到的具體官員名單,要是拿不到名單,還怎麽向秦末邀功請賞。
甚至還不經意的瞥了甄費一眼,嘴唇蠕動了幾下,仿佛在說什麽話。
“王氏,可有認出害你全家的凶手?”
聽到張寧詢問,王氏卻失望地搖頭說道:“回皇後,這些人…都不是。”
“大膽惡婦!”
話音剛落,甄費卻惡狠狠地指向這名婦人怒斥道:“本縣令就是許忠,惡婦你竟敢向皇後誣陷本官徇私舞弊、草菅人命,你該當何罪?!”
“不,不可能!”
王氏激烈反駁,淚水不斷滑落下來,悲慟道:“你不是許忠!許忠這狗賊害我全家,辱我女兒,就算他化成灰我也認得!”
“你這惡婦還敢誣陷本官,來人給本官掌嘴!”甄費氣得渾身顫抖,衝旁邊的衙役喝道。
“慢著!”
看見這一幕,坐在上首的張寧卻忽然製止道,她目光銳利如電,緊盯著甄費冷聲質問道:“許縣令,你這麽著急想堵住王氏的嘴,莫非她所言非虛不成?”
“這……皇後明鑒,臣就是許忠啊。”
聞言,甄費心中咯噔一下,臉色劇變。
難道真被張寧發現端倪了?
張寧眉毛微皺起來,繼續冷聲問道:“你說你就是許縣令,王氏又說你不是。現在你二人各持一詞,真當本宮好糊弄不成?”
“民婦不敢說謊……”
“皇後,微臣可以為其擔保。”
甄儼趕緊搶言從旁解釋,並用眼神示意其餘官吏作證。
“臣與許縣令朝夕共事,也可為其擔保。”
“許縣令絕無異狀,更不曾做過任何違法亂紀之事,請皇後明察秋毫。”
一眾官吏紛紛表態。
見這些人出言作證,甄費頓感心中大石落地,長舒口氣笑道:“皇後,微臣的確是許忠,您要相信微臣才對。”
王氏見狀癱坐在地,神情已經絕望。
此刻,張寧才知道秦末口中經常念叨的官官相護這個詞語,將會形成多麽可怕的力量。
“既然爾等都願為許縣令擔保,那本宮再問最後一個問題。”
張寧目光掃視一周,將這些人的嘴臉盡收眼底,最終對著甄費緩緩問道:“本宮聽聞滏陽河上有一艘大船,前幾日,駐守河間的鄧茂派兵包圍過滏陽碼頭,抓了一些人,不知可有其事?”
聞言,甄儼心中暗叫糟糕。
果然,張寧收到了風聲。
甄儼連忙替甄費辯解:“啟稟皇後,此乃謠言,純屬謠言!!”
“嗬嗬,謠言?”
張寧冷哼一聲,沉聲道:“據本宮所知,當時有錦衣衛親眼看到許多官員被捕,其中就包括許縣令,你讓本宮如何不懷疑?還是說爾等聯合起來蒙騙本宮?”
此言一出,所有人臉色皆是微微一變,尤其是甄儼和甄費二人,心中更是驚恐萬分。
“沒有,沒有的事情……”
甄儼額頭汗珠滾落,磕磕巴巴地說道:“微臣怎麽敢欺瞞皇後,許縣令他隻是去碼頭調查一些案子,所以在場罷了……”
“是是是……”
甄費趕緊附和道:“當時微臣隻是去碼頭調查一樁案子,湊巧遇到鄧茂將軍正在抓捕一批漢室的細作,所以被錦衣衛誤解了。”
“是嗎?”
聽見這番狡辯,張寧卻是輕蔑的笑了一聲,她並不打算撕破臉皮,否則會影響到秦末計劃。
甄儼連忙幫忙澄清道:“下官可以作證,許縣令當時是在調查碼頭鹽糖的走私案,而這件事就是臣特意吩咐許忠前去的。”
“既如此,此事本宮自會調查清楚。”
見張寧並未深究此事,甄儼等人鬆了口氣,但心裏仍舊有些忐忑。
接下來,張寧便安撫一下王氏,隨後又繼續讓眾官吏述職。
之所以整這一出,屬於打草驚蛇。
…………
是夜。
甄府大廳之內,燈火通明。
甄儼坐在首席,神情肅穆。
而下方坐著商議的的則是劉續、郭圖、逢紀還有一些人反對秦國之人,及一名神秘男子。
而此人正是司馬徽的大弟子,向朗。
“沒想到這次來的巡查使竟是張寧,此女雖是女流性格卻強勢且縝密,若是發現我等在河間的蛛絲馬跡,影響到那個計劃可就麻煩了。”
甄儼眉頭緊鎖,憂慮重重道:“還有鄧茂那廝,昨日我本想讓他將抓來的人給放了,卻沒想到被攔在軍營外,你們說說,這究竟是何意?有什麽辦法能夠應付當前這種局麵?”
聞言,誰都沒有說話。
甄儼的目光掃過眾人,旋即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向朗,拱手問道:“向先生,你怎麽看?”
向朗淡淡一笑,道:“依在下推測,鄧茂似乎有所倚仗,隻能坐觀其變。”
“要不然將張寧……”
其中一人立刻提議,但被郭圖阻止了。
“不妥。先不說此事能否成功,就算將其弄死,咱們同樣後患無窮呐!”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任其調查嗎?要是她查到我等的滲透計劃,豈不是……”
郭圖立刻對著向朗問道:“向先生,你是水鏡先生的弟子,你說過,滲透計劃乃是中原各大世家聯合發起的,由水鏡先生執掌坐鎮,想必你肯定有辦法避免吧?”
向朗笑了笑,仍是淡然道:“師尊交待過,滲透計劃非一日之功,需徐徐圖之,切勿操之過急,否則很容易露出破綻。”
“河間如今形勢迫在眉睫,計劃難以施展,不知水鏡先生又是如何安排的?”郭圖繼續憂心忡忡地追問道,看上去對這個計劃很是擔憂。
“去年河間經過秦末厲腐整治之後,師尊派在下前來花費一年時間才得以恢複在河間的勢力,因此必須謹慎行動,否則一旦被秦末察覺,計劃必遭滅頂之災。”向朗平靜道:“所以,滲透計劃涉及到的人員,在下真的無從告知。”
“哼!”
郭圖冷哼一聲,故作不滿道:“我與秦末已成仇敵,他發布對我和逢紀的誅殺令,而今還懸掛於樂城城門的告示牌上,我無非是想知道一些關於滲透計劃的具體內容,進展如何,向先生卻對我等隱瞞至今,實在有失厚道。”
向朗搖頭,道:“非是在下不信二位,師尊交代過,滲透計劃牽扯太廣,非一日可成,若貿然將此細節暴露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你……”郭圖惱怒不已。
他如今已經變節成秦末的人,負責打探到滲透計劃已經滲透到的具體官員名單,要是拿不到名單,還怎麽向秦末邀功請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