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太史慈將軍麾下,你派人速去稟告就說典韋前來拜訪,並讓法衍來黃縣述職!”
典韋說完,便將手中虎符收了回來。
“是,上將軍!”
陳平聞言心中大駭,連忙抱拳施禮。
典韋能出現在這兒,則意味著秦末這個皇帝此刻就在船上,他不敢怠慢趕緊撤退了包圍的士兵,並派人趕緊去通知管亥等人。
此刻,秦末等人也下了船。
看著港口上的一切,眾人不由得嘖嘖讚歎。
黃縣是東萊郡的治所所在,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渤海灣南岸,東與蓬萊毗鄰,也是秦末下令籌備青州海軍港口的核心基地,其規模之大。
秦末望著港口,忍不住露出一絲微笑:“航運是秦國快速發展的根本,若有了大規模艦隊,便可通過海運將物資運往世界各地,再加上秦國工匠技術和製造工藝,以此地為跳板,還可建立起龐大的戰艦群……”
“陛下說的是,而且內陸的南北大運河已在開挖階段,隻需十年,溝通南北的大運河便可徹底竣工,到時秦國將是何等的繁榮強盛。”旁邊的張寧聞言,眼睛中也不由得露出一絲憧憬。
“沒錯,有了運河以後咱們就可以從直接鄴城的漳河乘船直達揚州了。”秦末笑著附和道。
……
眾人看到如此之大的海運港口,都不由得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黃縣,位於渤海灣南部的一座大型縣城。
當秦末等人抵達縣城的時候,已經是日落時分,黃縣的官員早就恭敬的等在城外,見到馬車行駛而來,全都激動萬分的迎了上來。
為首的正是太史慈。
作為東萊黃縣人士,太史慈對東萊郡自然是熟悉無比,當初拿下青州完全就是走個過程,屬於兵不血刃,對於秦末交給他督建港口的任務,自然也是盡心盡力的去完成。
他在此處留任了快一年,原以為自己會一直留任在此,可能以後也得不到重用而暗自神傷。
沒想到秦末居然親自來了。
當馬車停下,太史慈趕緊領著黃縣的眾官吏叩拜高呼:“末將拜見陛下!”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為首的幾名官員連忙躬身行禮。
“嗯,諸位愛卿平身。”
秦末站在馬車上點了點頭,隨即目光掃向太史慈,臉上露出一抹笑容道:“子義一年未見,風采更勝昔日啊,看來這一年的功夫,子義的確沒有辜負朕的信任。”
“多謝陛下誇獎,末將自駐守東萊,便日夜操練這些士卒,如今這些士兵皆善水戰!”
太史慈聞言,趕緊抱拳行禮道。
“嗯,很好,如今東萊郡已有兩萬水師,而且黃縣也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如果沒有你的話,朕接下來還不好安排,這次你立下了大功!”
聽到秦末肯定自己的功勞,太史慈覺得這是自己聽到最美妙的聲音。
這一年來,所有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
太史慈心中頓時激動起來,趕緊抱拳行禮道:“陛下謬讚,若非陛下信任,末將也不能這般輕易的取得這些功績。”
“哈哈哈~!”
秦末哈哈大笑起來。
沒想到太史慈也變得處事圓滑起來了,看來這一年,讓太史慈操練水軍的同時又要督建港口,確實磨練出來了他。
自己的水師大都督周瑜還沒有成年,也隻能讓太史慈先頂著,不過太史慈也確實有本事,一年的時間就將五千士卒訓練了出來。
“好了,子義,這一年以來,你辛苦了!”
秦末說完,並說了自己的目的:“朕這次來青州,除了看東萊港口的籌建進度之外,最主要還是想看看咱們秦國的水師可否一戰。”
“陛下放心!末將這就差人將渤海灣的水師全都調集過來,明日還請陛下檢閱,若有不足,末將也好及時糾正過來。”太史慈聽到秦末這番話,心中頓時狂喜,連忙抱拳道。
他就怕秦末不檢閱。
這五千人聽起來不多,但一艘戰船上最多可搭載三百士兵,尤其是戰船上裝載了火炮,絕對是能吊打周邊沿海小國的存在。
“好,朕等的就是這句話!”
秦末聽到太史慈答應,眼睛也亮了起來。
他這次來,主要就是為了驗證這支水軍的戰鬥力,如果看上去真的能行,他自然也不介意提拔太史慈為水師大都督。
“陛下放心,渤海灣的水師皆是精銳之師,必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
太史慈說完,又說道:
“陛下此次遠渡而來,想必舟車勞頓,末將已安排好行宮,還請陛下移駕。”
秦末也是回過神來,剛才光顧著說話。
此刻,城外不少百姓正在遠處圍觀。
“行,朕明日就拭目以待了!”
秦末聞言笑著點了點頭,然後進入了車內,和眾人一起朝著黃縣內而去。
雖是暮色將至,但黃縣內並未實行宵禁。
此刻,仍有不少百姓正在街道上閑逛。
太史慈在前方帶路,心中暗道:
“陛下突然來此,忘記通知縣令實行宵禁,要是有人衝撞了陛下,恐怕會引起誤會。”
太史慈雖是武將,卻並非愚笨之輩,立刻想到半年前為了檢閱火炮在海上的威力,在渤海上用火炮轟擊過狗奴國的船,正好把他們一名叫做狗古智卑狗的狗奴國官員給轟死了。
狗奴國國王名為卑彌弓呼,其國實權則掌握在一個名叫狗古智卑狗的官員手上。
不巧的是,其中有條船逃脫了,而且狗奴國的人就潛伏在黃縣內。
想罷,他扭頭吩咐道:“來人,立刻去通知縣令即日起黃縣實行宵禁。”
“是,將軍!”
一旁一名親衛立刻應道,隨即飛奔去辦了。
馬車在大街上行駛著。
突然,前方出現一群蒙麵刺客。
這些人手持長刀,身穿黑衣,氣息冷厲,看起來就像殺戮機器一樣。
“怎麽回事?”
典韋等人見狀,立刻警戒起來。
“這些人是狗奴國的死士,末將與其有仇,沒想到他們竟然敢攔路報仇!”
太史慈見狀,趕緊解釋了一句。
車內,秦末自然聽到了太史慈的話。
回憶起了不久前,接到鄴城傳來的消息,邪馬台女王遣使者向秦國俯首稱臣,願遣五萬勞工為秦國開挖運河,而秦末此時正好不在鄴城。
狗奴國與邪馬台國素來不和,兩國之間一直發生衝突,在島上打得有來有回。
狗奴國見邪馬台向秦國俯首臣稱,擔心秦國出兵支援邪馬台,自然也派了使者,隻不過這個使者的船行駛在渤海境內,被太史慈給炮轟了。
這件事太史慈也曾向朝廷上書過。
隻不過這段時間秦國的政務一直是內閣幾位大臣負責處理,對於太史慈用火炮轟了島國的幾艘船,內閣大臣一致以為是漁船,自然沒有多大在意,讓太史慈自行處理。
典韋說完,便將手中虎符收了回來。
“是,上將軍!”
陳平聞言心中大駭,連忙抱拳施禮。
典韋能出現在這兒,則意味著秦末這個皇帝此刻就在船上,他不敢怠慢趕緊撤退了包圍的士兵,並派人趕緊去通知管亥等人。
此刻,秦末等人也下了船。
看著港口上的一切,眾人不由得嘖嘖讚歎。
黃縣是東萊郡的治所所在,位於膠東半島西北部、渤海灣南岸,東與蓬萊毗鄰,也是秦末下令籌備青州海軍港口的核心基地,其規模之大。
秦末望著港口,忍不住露出一絲微笑:“航運是秦國快速發展的根本,若有了大規模艦隊,便可通過海運將物資運往世界各地,再加上秦國工匠技術和製造工藝,以此地為跳板,還可建立起龐大的戰艦群……”
“陛下說的是,而且內陸的南北大運河已在開挖階段,隻需十年,溝通南北的大運河便可徹底竣工,到時秦國將是何等的繁榮強盛。”旁邊的張寧聞言,眼睛中也不由得露出一絲憧憬。
“沒錯,有了運河以後咱們就可以從直接鄴城的漳河乘船直達揚州了。”秦末笑著附和道。
……
眾人看到如此之大的海運港口,都不由得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黃縣,位於渤海灣南部的一座大型縣城。
當秦末等人抵達縣城的時候,已經是日落時分,黃縣的官員早就恭敬的等在城外,見到馬車行駛而來,全都激動萬分的迎了上來。
為首的正是太史慈。
作為東萊黃縣人士,太史慈對東萊郡自然是熟悉無比,當初拿下青州完全就是走個過程,屬於兵不血刃,對於秦末交給他督建港口的任務,自然也是盡心盡力的去完成。
他在此處留任了快一年,原以為自己會一直留任在此,可能以後也得不到重用而暗自神傷。
沒想到秦末居然親自來了。
當馬車停下,太史慈趕緊領著黃縣的眾官吏叩拜高呼:“末將拜見陛下!”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為首的幾名官員連忙躬身行禮。
“嗯,諸位愛卿平身。”
秦末站在馬車上點了點頭,隨即目光掃向太史慈,臉上露出一抹笑容道:“子義一年未見,風采更勝昔日啊,看來這一年的功夫,子義的確沒有辜負朕的信任。”
“多謝陛下誇獎,末將自駐守東萊,便日夜操練這些士卒,如今這些士兵皆善水戰!”
太史慈聞言,趕緊抱拳行禮道。
“嗯,很好,如今東萊郡已有兩萬水師,而且黃縣也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如果沒有你的話,朕接下來還不好安排,這次你立下了大功!”
聽到秦末肯定自己的功勞,太史慈覺得這是自己聽到最美妙的聲音。
這一年來,所有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
太史慈心中頓時激動起來,趕緊抱拳行禮道:“陛下謬讚,若非陛下信任,末將也不能這般輕易的取得這些功績。”
“哈哈哈~!”
秦末哈哈大笑起來。
沒想到太史慈也變得處事圓滑起來了,看來這一年,讓太史慈操練水軍的同時又要督建港口,確實磨練出來了他。
自己的水師大都督周瑜還沒有成年,也隻能讓太史慈先頂著,不過太史慈也確實有本事,一年的時間就將五千士卒訓練了出來。
“好了,子義,這一年以來,你辛苦了!”
秦末說完,並說了自己的目的:“朕這次來青州,除了看東萊港口的籌建進度之外,最主要還是想看看咱們秦國的水師可否一戰。”
“陛下放心!末將這就差人將渤海灣的水師全都調集過來,明日還請陛下檢閱,若有不足,末將也好及時糾正過來。”太史慈聽到秦末這番話,心中頓時狂喜,連忙抱拳道。
他就怕秦末不檢閱。
這五千人聽起來不多,但一艘戰船上最多可搭載三百士兵,尤其是戰船上裝載了火炮,絕對是能吊打周邊沿海小國的存在。
“好,朕等的就是這句話!”
秦末聽到太史慈答應,眼睛也亮了起來。
他這次來,主要就是為了驗證這支水軍的戰鬥力,如果看上去真的能行,他自然也不介意提拔太史慈為水師大都督。
“陛下放心,渤海灣的水師皆是精銳之師,必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
太史慈說完,又說道:
“陛下此次遠渡而來,想必舟車勞頓,末將已安排好行宮,還請陛下移駕。”
秦末也是回過神來,剛才光顧著說話。
此刻,城外不少百姓正在遠處圍觀。
“行,朕明日就拭目以待了!”
秦末聞言笑著點了點頭,然後進入了車內,和眾人一起朝著黃縣內而去。
雖是暮色將至,但黃縣內並未實行宵禁。
此刻,仍有不少百姓正在街道上閑逛。
太史慈在前方帶路,心中暗道:
“陛下突然來此,忘記通知縣令實行宵禁,要是有人衝撞了陛下,恐怕會引起誤會。”
太史慈雖是武將,卻並非愚笨之輩,立刻想到半年前為了檢閱火炮在海上的威力,在渤海上用火炮轟擊過狗奴國的船,正好把他們一名叫做狗古智卑狗的狗奴國官員給轟死了。
狗奴國國王名為卑彌弓呼,其國實權則掌握在一個名叫狗古智卑狗的官員手上。
不巧的是,其中有條船逃脫了,而且狗奴國的人就潛伏在黃縣內。
想罷,他扭頭吩咐道:“來人,立刻去通知縣令即日起黃縣實行宵禁。”
“是,將軍!”
一旁一名親衛立刻應道,隨即飛奔去辦了。
馬車在大街上行駛著。
突然,前方出現一群蒙麵刺客。
這些人手持長刀,身穿黑衣,氣息冷厲,看起來就像殺戮機器一樣。
“怎麽回事?”
典韋等人見狀,立刻警戒起來。
“這些人是狗奴國的死士,末將與其有仇,沒想到他們竟然敢攔路報仇!”
太史慈見狀,趕緊解釋了一句。
車內,秦末自然聽到了太史慈的話。
回憶起了不久前,接到鄴城傳來的消息,邪馬台女王遣使者向秦國俯首稱臣,願遣五萬勞工為秦國開挖運河,而秦末此時正好不在鄴城。
狗奴國與邪馬台國素來不和,兩國之間一直發生衝突,在島上打得有來有回。
狗奴國見邪馬台向秦國俯首臣稱,擔心秦國出兵支援邪馬台,自然也派了使者,隻不過這個使者的船行駛在渤海境內,被太史慈給炮轟了。
這件事太史慈也曾向朝廷上書過。
隻不過這段時間秦國的政務一直是內閣幾位大臣負責處理,對於太史慈用火炮轟了島國的幾艘船,內閣大臣一致以為是漁船,自然沒有多大在意,讓太史慈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