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旬。
秦末一行人再次踏上行程。
從青州東萊郡到兗州泰山郡,路途不近,也不短,一路遊山玩水足足走了七日時間才抵達兗州地境,距離泰山郡還有一半路程。
“這就是中原大地嗎?”
馬車上,神樂千鶴看著窗外的景象,眼中閃過一絲驚豔之色:“真沒想到,我竟然也會有機會來到中原走一趟!”
神樂千鶴在東瀛島從小長大,自然是沒有見識過中原的大好河山,更別說繁華的地方。
聽她這麽說,同乘的辛宓笑了起來,輕聲道:“等明年你跟著陛下回了鄴城,就知道我們秦國國有多麽繁榮昌盛了。”
“是嗎?”
神樂千鶴點點頭,心裏卻不由感歎:若是我能夠留在中原就好了……隻可惜……
想到這裏,她忍不住微微咬牙。
當車隊行駛到青州與兗州交界處。
距離縣城還有十多裏路程的一處山角下。
而在這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籲!籲!”
緊接著,一個身影從馬背上跳了下來,飛快跑到秦末車駕前。
“啟稟陛下,前方村落有縣兵正在收殮百姓的屍體,我等是否需要繞路而行?”
“什麽!?”
秦末聽到這話,猛然睜開雙目,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問道:“可有查明死因?”
“末將已暗中查明,這些百姓都是昨日夜裏集體被人屠殺的,村內並沒有打鬥過的痕跡,似乎乃匪徒所為,據末將推斷,這些百姓應是集結出來被屠殺,且男女老少皆有。”
那名侍衛分析道。
匪徒!
聽到這個詞,秦末的眼神變得冰冷起來。
亂世除了諸侯,更多的是落草為寇,占山為王的山匪,秦國四州境內也曾剿過匪,隻不過那些山匪也是窮苦百姓出身,從不害百姓的性命,隻需勸其下山從良就行了。
可沒想到,兗州境內的匪徒居然敢屠殺百姓,這種情況,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繼續前行!”
秦末冷冷說道,他倒要會一會這幫匪徒!
不過,他可不會仗著自己手底下有點侍衛,而跑去剿匪,這種事還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張寧在一旁忍不住開口勸慰:“陛下不必生氣,兗州山林居多,境內多有匪患,不似我河北平原之地,況且我秦國也才占領兗州全境半年,相信再過一兩年,就能徹底剿滅所有匪徒!”
“朕可等不了這麽長時間!”
說罷,秦末便對著辛宓問道:“憲英啊,替朕查一下,臧霸現在何處?”
他記得臧霸自從歸降秦國之後,好像就在這一帶駐守,隻不過此地處於兗州、青州、徐州三州交界處,地形複雜,縣衙派出縣兵往往不會跨境剿匪,所以匪眾才會肆無忌憚。
聽到秦末詢問,辛宓趕緊拿出一本冊子,快速翻看著上麵的名錄,這上麵記錄了秦國所有偏將以上將領的名字,籍貫,所駐守的地方。
“回陛下,臧霸將軍駐防於北海郡內。”
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華縣人士,黃巾起義時從屬陶謙,陶謙亡,而落草青州開陽一帶,後孔融勸其歸降秦國,封為鎮東偏將軍,為管亥的從屬駐防將領。
“來人!”
“末將在!”
“持朕虎符,去北海郡將臧霸的駐防軍隊全部調來朱虛縣,朕會在縣城內等他。”
“諾!”
一騎絕塵而去,消失在視野盡頭。
……
朱虛縣,原為北海郡治縣。
此時,秦末一行人到達了朱虛縣。
朱虛縣雖然不大,處地偏僻,但因為以前是北海郡的治縣所在,故而人口也是極多。
大街上,百姓們紛紛朝著一處地方而去。
看著百姓們的樣子,秦末眉頭皺起,不解道:“典韋,去問問他們都去幹什麽?”
“諾!”
典韋應了一聲。
趕緊追上一個百姓,攔住了對方的去路,問道:“老鄉,你們走這麽快,都去幹什麽呢?”
被攔的這個人雖有些不爽,但看著典韋那虎背熊腰的模樣,也是不敢怠慢,連忙說道:“縣令在府衙貼出告示,說要組織鄉勇剿匪,我們都是去報名和出錢的。”
“多謝!”
典韋向對方拱拱手,隨即返回馬車前。
“陛下,剛剛那個老鄉說,縣令要組織鄉勇剿匪,而這些百姓都是前去湊熱鬧的!”
“哦?”
秦末聞言心裏也很是高興,看來這朱虛縣的縣令是一個好官,“走,去瞧瞧!”
說罷,秦末下了馬車。
並讓秦川護送其他人先去找一個客棧休息。
畢竟他們一路而來,並沒有大張旗鼓。
而是繼續扮做商隊,所以,到了這朱虛縣也不會有人認出他們的身份。
此刻,縣衙外。
告示上寫著:即日起,縣衙將再次組建剿匪鄉勇進行操練,勢要鏟除城外匪眾,凡有誌之士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踴躍報名……
一個三十餘歲,身高八尺,身穿儒袍,濃眉大眼,身材魁梧的男子站在告示前,怒目圓瞪地盯著一名肥胖的官吏,厲聲喝道:“汝等貪腐之官,我看這所謂的剿匪!隻不過是汝等用來大肆斂財的借口,我朱虛縣年年剿匪,而這山匪卻是一個也沒有剿滅掉,……”
“大膽!”
肥胖的縣令聞言,勃然大怒,指著下方的男子打斷且喝罵道:“爾可知本官乃是縣令,爾不要以為自己有點學識,就在此處憑空誣陷本官,要是再敢胡攪蠻纏,定將你打入刑牢!”
“哈哈......”
男子聞言放肆大笑,隨即說道:“近城遠山,遭殃的永遠是這些百姓!奈何廟堂之上,腐朽為官,爾等不思如何真正為民除害,卻隻顧假借著剿匪之名行斂財之事,今日管某便要當著全城百姓的麵,徹底揭露汝等偽善的嘴臉!”
“好你個刁民!”
“來人啊,將他抓起來,押回牢房!”
縣令聞言,立刻揮手叫道。
很快,幾名衙役便圍了過來,準備抓捕這男子。男子見狀,卻是毫不畏懼,反倒是哈哈大笑起來:“願提春風繪天下,奈何天下無春風,世道炎涼,這天下何日才能迎來春風!?”
“管某自己會走!”
說完,便昂首闊步地朝著刑牢而去。
人群中,秦末聽到此人所言,陷入沉思。
看來縣令組織剿匪恐怕沒有這麽簡單。
這裏麵肯定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
而城外那些百姓,死因似乎有些蹊蹺。
隨即,秦末對著身旁一名看熱鬧的百姓問道:“老鄉,你可知剛才那人是誰?”
“他呀,我們縣的一位夫子。”
“幼安先生可是好人呐,不知為何出言頂撞縣令, 落得牢獄之災,這可如何是好。”
……
聽到百姓的話,秦末一下就猜到了這個人是誰,割席斷交的典故,說的就是此人。
秦末一行人再次踏上行程。
從青州東萊郡到兗州泰山郡,路途不近,也不短,一路遊山玩水足足走了七日時間才抵達兗州地境,距離泰山郡還有一半路程。
“這就是中原大地嗎?”
馬車上,神樂千鶴看著窗外的景象,眼中閃過一絲驚豔之色:“真沒想到,我竟然也會有機會來到中原走一趟!”
神樂千鶴在東瀛島從小長大,自然是沒有見識過中原的大好河山,更別說繁華的地方。
聽她這麽說,同乘的辛宓笑了起來,輕聲道:“等明年你跟著陛下回了鄴城,就知道我們秦國國有多麽繁榮昌盛了。”
“是嗎?”
神樂千鶴點點頭,心裏卻不由感歎:若是我能夠留在中原就好了……隻可惜……
想到這裏,她忍不住微微咬牙。
當車隊行駛到青州與兗州交界處。
距離縣城還有十多裏路程的一處山角下。
而在這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籲!籲!”
緊接著,一個身影從馬背上跳了下來,飛快跑到秦末車駕前。
“啟稟陛下,前方村落有縣兵正在收殮百姓的屍體,我等是否需要繞路而行?”
“什麽!?”
秦末聽到這話,猛然睜開雙目,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問道:“可有查明死因?”
“末將已暗中查明,這些百姓都是昨日夜裏集體被人屠殺的,村內並沒有打鬥過的痕跡,似乎乃匪徒所為,據末將推斷,這些百姓應是集結出來被屠殺,且男女老少皆有。”
那名侍衛分析道。
匪徒!
聽到這個詞,秦末的眼神變得冰冷起來。
亂世除了諸侯,更多的是落草為寇,占山為王的山匪,秦國四州境內也曾剿過匪,隻不過那些山匪也是窮苦百姓出身,從不害百姓的性命,隻需勸其下山從良就行了。
可沒想到,兗州境內的匪徒居然敢屠殺百姓,這種情況,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繼續前行!”
秦末冷冷說道,他倒要會一會這幫匪徒!
不過,他可不會仗著自己手底下有點侍衛,而跑去剿匪,這種事還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張寧在一旁忍不住開口勸慰:“陛下不必生氣,兗州山林居多,境內多有匪患,不似我河北平原之地,況且我秦國也才占領兗州全境半年,相信再過一兩年,就能徹底剿滅所有匪徒!”
“朕可等不了這麽長時間!”
說罷,秦末便對著辛宓問道:“憲英啊,替朕查一下,臧霸現在何處?”
他記得臧霸自從歸降秦國之後,好像就在這一帶駐守,隻不過此地處於兗州、青州、徐州三州交界處,地形複雜,縣衙派出縣兵往往不會跨境剿匪,所以匪眾才會肆無忌憚。
聽到秦末詢問,辛宓趕緊拿出一本冊子,快速翻看著上麵的名錄,這上麵記錄了秦國所有偏將以上將領的名字,籍貫,所駐守的地方。
“回陛下,臧霸將軍駐防於北海郡內。”
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華縣人士,黃巾起義時從屬陶謙,陶謙亡,而落草青州開陽一帶,後孔融勸其歸降秦國,封為鎮東偏將軍,為管亥的從屬駐防將領。
“來人!”
“末將在!”
“持朕虎符,去北海郡將臧霸的駐防軍隊全部調來朱虛縣,朕會在縣城內等他。”
“諾!”
一騎絕塵而去,消失在視野盡頭。
……
朱虛縣,原為北海郡治縣。
此時,秦末一行人到達了朱虛縣。
朱虛縣雖然不大,處地偏僻,但因為以前是北海郡的治縣所在,故而人口也是極多。
大街上,百姓們紛紛朝著一處地方而去。
看著百姓們的樣子,秦末眉頭皺起,不解道:“典韋,去問問他們都去幹什麽?”
“諾!”
典韋應了一聲。
趕緊追上一個百姓,攔住了對方的去路,問道:“老鄉,你們走這麽快,都去幹什麽呢?”
被攔的這個人雖有些不爽,但看著典韋那虎背熊腰的模樣,也是不敢怠慢,連忙說道:“縣令在府衙貼出告示,說要組織鄉勇剿匪,我們都是去報名和出錢的。”
“多謝!”
典韋向對方拱拱手,隨即返回馬車前。
“陛下,剛剛那個老鄉說,縣令要組織鄉勇剿匪,而這些百姓都是前去湊熱鬧的!”
“哦?”
秦末聞言心裏也很是高興,看來這朱虛縣的縣令是一個好官,“走,去瞧瞧!”
說罷,秦末下了馬車。
並讓秦川護送其他人先去找一個客棧休息。
畢竟他們一路而來,並沒有大張旗鼓。
而是繼續扮做商隊,所以,到了這朱虛縣也不會有人認出他們的身份。
此刻,縣衙外。
告示上寫著:即日起,縣衙將再次組建剿匪鄉勇進行操練,勢要鏟除城外匪眾,凡有誌之士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踴躍報名……
一個三十餘歲,身高八尺,身穿儒袍,濃眉大眼,身材魁梧的男子站在告示前,怒目圓瞪地盯著一名肥胖的官吏,厲聲喝道:“汝等貪腐之官,我看這所謂的剿匪!隻不過是汝等用來大肆斂財的借口,我朱虛縣年年剿匪,而這山匪卻是一個也沒有剿滅掉,……”
“大膽!”
肥胖的縣令聞言,勃然大怒,指著下方的男子打斷且喝罵道:“爾可知本官乃是縣令,爾不要以為自己有點學識,就在此處憑空誣陷本官,要是再敢胡攪蠻纏,定將你打入刑牢!”
“哈哈......”
男子聞言放肆大笑,隨即說道:“近城遠山,遭殃的永遠是這些百姓!奈何廟堂之上,腐朽為官,爾等不思如何真正為民除害,卻隻顧假借著剿匪之名行斂財之事,今日管某便要當著全城百姓的麵,徹底揭露汝等偽善的嘴臉!”
“好你個刁民!”
“來人啊,將他抓起來,押回牢房!”
縣令聞言,立刻揮手叫道。
很快,幾名衙役便圍了過來,準備抓捕這男子。男子見狀,卻是毫不畏懼,反倒是哈哈大笑起來:“願提春風繪天下,奈何天下無春風,世道炎涼,這天下何日才能迎來春風!?”
“管某自己會走!”
說完,便昂首闊步地朝著刑牢而去。
人群中,秦末聽到此人所言,陷入沉思。
看來縣令組織剿匪恐怕沒有這麽簡單。
這裏麵肯定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
而城外那些百姓,死因似乎有些蹊蹺。
隨即,秦末對著身旁一名看熱鬧的百姓問道:“老鄉,你可知剛才那人是誰?”
“他呀,我們縣的一位夫子。”
“幼安先生可是好人呐,不知為何出言頂撞縣令, 落得牢獄之災,這可如何是好。”
……
聽到百姓的話,秦末一下就猜到了這個人是誰,割席斷交的典故,說的就是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