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大奸似忠,大偽是真,在下不敢評價秦末此人究竟如何。不過,我華夏曆代帝王之中,他無疑是最具雄心的一位,若他真能實現華夏多民族統一,必能成為一代明主!”
管寧語氣平緩的說道。
聽聞這句話,秦末不禁微眯起雙眼,問道:“看來先生倒是十分推崇秦末此人了?”
“嗬嗬。”
管寧輕笑一聲,道:“在下並未推崇他,隻是覺得秦國所推行的政策,完全超越了這個時代所發展的規律,甚至已經到達不可思議的程度,這對於整個華夏而言,或許是好事吧!”
聽聞管寧此話,秦末臉上浮現出一絲稍縱即逝的喜悅之色:“看來先生對於秦國的政策也頗有研究了?”
“研究談不上。”
管寧笑著回應道:“秦國在我看來,就像一座新起的大廈,隻需按照現有的方式去修築,必將會讓整個天下呈現一個全新的階段。”
“先生既看得如此透徹,那為何之前不去投靠秦國,相信以先生之才,秦皇必定倒履相迎,先生也定然能夠成為這所大廈的頂梁之柱!”
聞言,管寧淡淡一笑,說道:“秦國之所以強大,正是因為從不缺乏人才;而在下出身草莽,對於世家諸侯乃至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向來唯恐避諱不及。況且,在下誌不在此,平生隻願講學解惑,教化一方百姓便足矣,豈因權勢富貴而舍本逐末,放棄自己的本心!”
聞言,秦末心中不免暗歎一口氣。
管寧和張超一樣。
一個是謀聖後裔,另一個是名相後裔。
而且兩人都躲起來當起了教書的先生。
看樣子管寧更加淡泊名利,還是一個不事權貴、做事專注、愛憎分明的之人,最關鍵還是個死腦筋,能與花歆割席斷交,足以證明管寧對於錢財權利之類的東西壓根沒興趣。
用錢權去勸他為秦國效力,壓根就不可能。
這樣的人,隻能用道德來進行綁架。
想到此處,秦末當即笑道:“先生視錢財如糞土,視權勢如敝履,今日之禍,如若先生有權有勢,這朱虛縣的縣令焉敢將先生打入囚牢?”
聞言,管寧頓時啞然。
秦末見狀繼續說道:“因為這世界本就很殘酷,缺少像先生這樣敢於站出來為百姓說話的人,所以天底下才會出現這麽多的貪官汙吏,也正因如此,才會有這麽多的窮苦百姓受盡欺淩,這樣的結果,難道是先生所希望的嗎?”
“你說的不錯,這世界本就是如此殘酷,缺少的不僅僅是一個真心為百姓著想之人,若我有這個資格,又豈能忍心坐視百姓受盡苦難!但現實是,我沒有!”
管寧苦澀一笑,說道:“所以,我隻能盡最大努力,還朱虛縣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說完,管寧不由歎息一聲,心情沉重無比。
“先生既有如此胸懷,為何不憑借自身所學,效仿先賢管子,禮讓天下,重開法家之先驅,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聞言,管寧的神情不由變得複雜無比。
“在下隻是一個後生晚輩罷了,談何效仿先祖之誌,開法家之先驅。”管寧苦笑道。
看著管寧的表情,秦末的眼眸中閃爍著一抹精光,繼續蠱惑道:“春風既未至,先生何不化作春風,吹遍四方山川?”
“我知先生不喜權勢,可若無權無勢,又怎能將百姓救贖?若先生繼續保持如此高尚的情操,這春風又怎麽會吹遍山河萬川呢?”
聽聞秦末之言,管寧陷入了深思之中。
看到秦末的嘴角浮現出一抹狡黠的笑意,管寧不禁皺眉道:“在下雖不知首領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但我知道,你絕對沒安好心。”
秦末聞言,不禁哈哈一笑,說道:“先生不愧乃千古名相之後,我都還未說些什麽,先生卻已猜到我的目的。”
聞言,管寧不由得撇了撇嘴:“首領若想要讓在下助你,還是請絕了這條心吧,別說你隻是一介山匪首領,就算你是秦國的皇帝,也絕非能讓在下改變主意!”
從一見麵,秦末的嘴就沒有停過,一直在忽悠自己,還讓自己效仿先祖管子。
可他不知道自己一直都在效仿。
效仿先祖的管鮑之交,奈何自己交友不甚,最後弄得割席斷交,效仿先祖禮讓天下,奈何自己陳明禮讓,卻被直接關進牢獄。
而且,什麽山匪首領能有如此心計?
旁邊這個壯漢,豈是一般人能夠收服?
這樣的壯漢,秦末身邊還有四個。
這些人拿出去,哪一個不是大將,恐怕割據一方的諸侯,都用不上這樣的保鏢。
還有秦末這個名字。
天底下誰敢取一個跟秦國皇帝名字一樣的?
就算是有一樣的,怕是也早就已經改掉了,這人倒好,改都不改一下,還說同人不同命,糊弄人,也不是這樣糊弄的啊!
此刻,管寧已然猜到了秦末的真實身份。
秦末看到管寧那副油鹽不進的樣子,不禁笑著搖頭,心道:“這管寧果然又臭又硬,看樣子壓根就收服不了,既然這樣,就得換個策略。”
“嗬嗬,先生既然連秦國皇帝都瞧不上,看來剛才所言恐怕也全都是惘言。”
秦末的語氣中充滿嘲諷,繼續說道:“我真以為世上會有如此高尚之人,卻沒想到竟是一個極度自私之輩,我要收回剛才所說的話。”
見秦末突然轉變態度,管寧不禁愣住了,隨後才反應過來。
意思是剛才恭維自己的話,全都是假的?
“你......敢問何出此言?”
管寧有些惱怒地問道。
“難道不是嗎?”
秦末反問一句,隨即說道:“我原以為朱虛縣的管幼安乃是一位高風亮節,願為百姓伸大義於天下之輩,卻沒想到,竟是一個隻顧自己安逸之徒,說得好聽點,汝昨日在縣衙外怒斥縣令乃是為朱虛縣百姓仗義直言,說不好聽一點,汝完全就是一個隻知逞一時口舌之快的匹夫,根本就不是在為百姓伸張正義!”
聽完秦末的話,管寧不禁臉色鐵青。
“你說這話,是何用意?”
秦末冷笑一聲,說道:“字麵上的意思,汝這種人,根本就不配值得讓我如此重視!”
“你……”管寧被氣得半死,指著秦末半天說不出話來。
“怎麽?惱羞成怒,想要動手?”
秦末絲毫不留臉麵:“七尺男兒,為國為民,奈何你管寧卻白多長了一尺。”
此話一出,管寧頓時氣得渾身顫抖。
今天他算是見識到了秦末的嘴巴有多厲害,怪不得素有口辯之才的禰衡,在去了鄴城之後,卻成了秦國的使者。
看著臉紅脖子粗的管寧,秦末笑了笑。
“管先生,你我雖然初次見麵,但我看你也不似一個迂腐之輩,想必你自己也清楚你現在的處境,之前縣令可能會顧及你在朱虛縣百姓中的地位,現在,你覺得你已經從牢房裏越獄出來,縣令會不會將你視為眼中釘呢?”
聞言,管寧的眼皮不禁一跳。
“秦末!汝身為秦國一國之君,竟然如此卑鄙無恥?!”管寧怒斥道。
聽聞管寧之言,秦末就知道他已經猜到了自己身份,要是還猜不到,也不值得命典韋兩次將其從牢裏麵給撈出來。
“朕卑鄙?”
秦末哈哈大笑起來:“你說得沒錯!朕如果不卑鄙,這天下百姓不知還會陷入何等悲慘的境況當中!朕如果不卑鄙,田豐、沮授、審配等河北名士又豈會甘願為我所驅使,朕如果不卑鄙,這漢室朕又如何能夠推翻,朕又如何能夠建立秦國社稷,朕如果不卑鄙……”
“夠了!”
管寧打斷了秦末的話:“你這麽做的目的,最終還不是為了自己!”
“沒錯!朕是為了自己,但更為了天下所有百姓,為了我華夏民族能夠千秋萬載!”
秦末冷哼一聲:“似爾等這種迂腐之人,就算讀再多書,有再多的學識,最後也不過是沽名釣譽之徒,隻會空談大義,憑性情用事,卻無半分為天下百姓做事之心!”
聽到秦末的譏諷,管寧的胸膛劇烈起伏著,顯示出了他此刻內心極為憤怒的模樣。
秦末冷哼一聲:“管先生莫不是被朕戳中了軟肋,惱羞成怒?還是羞愧難當?”
管寧的拳頭緊握:“哼!我懶得理你!”
秦末見狀微微一笑,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要是繼續激怒下去,反而會弄巧成拙。
於是,秦末再次改口道:“朕之所以說這麽多,完全就是看重先生之才,先生說秦國之所以強大,乃是因為秦國的人才多,可朕一點也不覺得多,相反朕覺得很少,尤其是像先生這樣的敢於直言犯諫,為國為民之人,更是少之又少。”
聽聞此話,管寧心中的憤懣之感稍微消散了一些,他在考慮著秦末的話。
“先生,管子曾言: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而今,朕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聽,正是因為朕愛護秦國百姓,所以我秦國百姓無不對朕擁戴,朕統一天下隻在彈指之間,可朕最終的目的不是統一天下,而是讓天下百姓,讓我華夏民族能夠萬世興盛,所以朕需要像先生這樣的人才,而百姓需要像先生這樣的大臣!”
麵對秦末目光如炬地盯著自己,管寧有些尷尬地咳嗽一聲,說道:“你我初次謀麵,你便如此信任於我有治國之才,就不怕我其實是一個陰險狡詐之徒?”
聞言,秦末搖頭說道:“朕信先生如信我自己,先生乃陰險狡詐之徒,早已位居廟堂,何苦在朱虛縣一隅受窮?”
秦末的話,讓管寧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
的確,他在朱虛縣一隅待得太久了,本來黃巾起義之時他就準備避禍遼東,可黃巾起義不到一年時間就攻破了洛陽京師,天下雖亂,但也並未遭到波及朱虛縣,所以他才沒有離開這裏。
秦末繼續勸慰道:“而今天下尚未平定,朕會在於明年泰山封禪之後,發起統一天下之戰,就算先生不願意為朕做事,還請先生能夠看在天下百姓久苦的份上,為百姓而事。”
“還請先生能夠答應入秦!”
說完,秦末向管寧拱手深鞠一躬。
見狀,管寧也是一陣愕然。
秦末的舉動,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你這......”
管寧張了張嘴,卻又不知如何回答。
最終,管寧無奈道:“在下有一個要求,如果陛下能夠答應,在下便入秦為官!”
“還請先生直言!
見到管寧鬆口,秦末的臉上露出喜色。
管寧緩緩道:“如果有一天陛下不為人君,還請允許在下能夠辭官還鄉,繼續授業解惑。”
“沒問題!”
聽聞此話,秦末想也沒想,便立刻答應。
“臣管寧,拜見陛下!”管寧恭敬施禮。
秦末受了這一禮後,趕緊將他扶起來。
“先生既是我秦朝之臣,朕自是以國士相待,先生應知我秦國實行的乃是三省六部製,而今朕將吏部農業這一塊剝離出來,單獨成立了一個農部,這七部之中,先生想去何處任職?”
聞言,管寧卻是沒有回答。
見狀,秦末還以為他瞧不起六部官職,於是咬咬牙,道:“既然先生不想在六部中任職,那麽可入中書省,做一個中書舍人,如何?”
見到管寧依舊不語,秦末繼續說道:“難道中書省還入不得先生之眼?”
“非也!”
管寧連忙擺手,“中書省乃是秦國最重要也是最高的機構,而裏麵的官員皆是秦國肱骨之才,如戲誌才、田豐、沮授等人哪一個不是為陛下立下赫赫之功,而臣自問寸功未立,除頭頂祖輩之蔭,焉能一上來便占據高位,還是請陛下讓臣為一縣令,待臣立得功勞之後,再行入朝為官也是不遲。”
聞言,秦末鬆了一口氣。
原本以為管寧嫌棄自己給少了,沒想到竟是因為自己給的他承受不住,不過讓管寧當一個縣令,的確是有些浪費了。
管寧語氣平緩的說道。
聽聞這句話,秦末不禁微眯起雙眼,問道:“看來先生倒是十分推崇秦末此人了?”
“嗬嗬。”
管寧輕笑一聲,道:“在下並未推崇他,隻是覺得秦國所推行的政策,完全超越了這個時代所發展的規律,甚至已經到達不可思議的程度,這對於整個華夏而言,或許是好事吧!”
聽聞管寧此話,秦末臉上浮現出一絲稍縱即逝的喜悅之色:“看來先生對於秦國的政策也頗有研究了?”
“研究談不上。”
管寧笑著回應道:“秦國在我看來,就像一座新起的大廈,隻需按照現有的方式去修築,必將會讓整個天下呈現一個全新的階段。”
“先生既看得如此透徹,那為何之前不去投靠秦國,相信以先生之才,秦皇必定倒履相迎,先生也定然能夠成為這所大廈的頂梁之柱!”
聞言,管寧淡淡一笑,說道:“秦國之所以強大,正是因為從不缺乏人才;而在下出身草莽,對於世家諸侯乃至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向來唯恐避諱不及。況且,在下誌不在此,平生隻願講學解惑,教化一方百姓便足矣,豈因權勢富貴而舍本逐末,放棄自己的本心!”
聞言,秦末心中不免暗歎一口氣。
管寧和張超一樣。
一個是謀聖後裔,另一個是名相後裔。
而且兩人都躲起來當起了教書的先生。
看樣子管寧更加淡泊名利,還是一個不事權貴、做事專注、愛憎分明的之人,最關鍵還是個死腦筋,能與花歆割席斷交,足以證明管寧對於錢財權利之類的東西壓根沒興趣。
用錢權去勸他為秦國效力,壓根就不可能。
這樣的人,隻能用道德來進行綁架。
想到此處,秦末當即笑道:“先生視錢財如糞土,視權勢如敝履,今日之禍,如若先生有權有勢,這朱虛縣的縣令焉敢將先生打入囚牢?”
聞言,管寧頓時啞然。
秦末見狀繼續說道:“因為這世界本就很殘酷,缺少像先生這樣敢於站出來為百姓說話的人,所以天底下才會出現這麽多的貪官汙吏,也正因如此,才會有這麽多的窮苦百姓受盡欺淩,這樣的結果,難道是先生所希望的嗎?”
“你說的不錯,這世界本就是如此殘酷,缺少的不僅僅是一個真心為百姓著想之人,若我有這個資格,又豈能忍心坐視百姓受盡苦難!但現實是,我沒有!”
管寧苦澀一笑,說道:“所以,我隻能盡最大努力,還朱虛縣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說完,管寧不由歎息一聲,心情沉重無比。
“先生既有如此胸懷,為何不憑借自身所學,效仿先賢管子,禮讓天下,重開法家之先驅,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聞言,管寧的神情不由變得複雜無比。
“在下隻是一個後生晚輩罷了,談何效仿先祖之誌,開法家之先驅。”管寧苦笑道。
看著管寧的表情,秦末的眼眸中閃爍著一抹精光,繼續蠱惑道:“春風既未至,先生何不化作春風,吹遍四方山川?”
“我知先生不喜權勢,可若無權無勢,又怎能將百姓救贖?若先生繼續保持如此高尚的情操,這春風又怎麽會吹遍山河萬川呢?”
聽聞秦末之言,管寧陷入了深思之中。
看到秦末的嘴角浮現出一抹狡黠的笑意,管寧不禁皺眉道:“在下雖不知首領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但我知道,你絕對沒安好心。”
秦末聞言,不禁哈哈一笑,說道:“先生不愧乃千古名相之後,我都還未說些什麽,先生卻已猜到我的目的。”
聞言,管寧不由得撇了撇嘴:“首領若想要讓在下助你,還是請絕了這條心吧,別說你隻是一介山匪首領,就算你是秦國的皇帝,也絕非能讓在下改變主意!”
從一見麵,秦末的嘴就沒有停過,一直在忽悠自己,還讓自己效仿先祖管子。
可他不知道自己一直都在效仿。
效仿先祖的管鮑之交,奈何自己交友不甚,最後弄得割席斷交,效仿先祖禮讓天下,奈何自己陳明禮讓,卻被直接關進牢獄。
而且,什麽山匪首領能有如此心計?
旁邊這個壯漢,豈是一般人能夠收服?
這樣的壯漢,秦末身邊還有四個。
這些人拿出去,哪一個不是大將,恐怕割據一方的諸侯,都用不上這樣的保鏢。
還有秦末這個名字。
天底下誰敢取一個跟秦國皇帝名字一樣的?
就算是有一樣的,怕是也早就已經改掉了,這人倒好,改都不改一下,還說同人不同命,糊弄人,也不是這樣糊弄的啊!
此刻,管寧已然猜到了秦末的真實身份。
秦末看到管寧那副油鹽不進的樣子,不禁笑著搖頭,心道:“這管寧果然又臭又硬,看樣子壓根就收服不了,既然這樣,就得換個策略。”
“嗬嗬,先生既然連秦國皇帝都瞧不上,看來剛才所言恐怕也全都是惘言。”
秦末的語氣中充滿嘲諷,繼續說道:“我真以為世上會有如此高尚之人,卻沒想到竟是一個極度自私之輩,我要收回剛才所說的話。”
見秦末突然轉變態度,管寧不禁愣住了,隨後才反應過來。
意思是剛才恭維自己的話,全都是假的?
“你......敢問何出此言?”
管寧有些惱怒地問道。
“難道不是嗎?”
秦末反問一句,隨即說道:“我原以為朱虛縣的管幼安乃是一位高風亮節,願為百姓伸大義於天下之輩,卻沒想到,竟是一個隻顧自己安逸之徒,說得好聽點,汝昨日在縣衙外怒斥縣令乃是為朱虛縣百姓仗義直言,說不好聽一點,汝完全就是一個隻知逞一時口舌之快的匹夫,根本就不是在為百姓伸張正義!”
聽完秦末的話,管寧不禁臉色鐵青。
“你說這話,是何用意?”
秦末冷笑一聲,說道:“字麵上的意思,汝這種人,根本就不配值得讓我如此重視!”
“你……”管寧被氣得半死,指著秦末半天說不出話來。
“怎麽?惱羞成怒,想要動手?”
秦末絲毫不留臉麵:“七尺男兒,為國為民,奈何你管寧卻白多長了一尺。”
此話一出,管寧頓時氣得渾身顫抖。
今天他算是見識到了秦末的嘴巴有多厲害,怪不得素有口辯之才的禰衡,在去了鄴城之後,卻成了秦國的使者。
看著臉紅脖子粗的管寧,秦末笑了笑。
“管先生,你我雖然初次見麵,但我看你也不似一個迂腐之輩,想必你自己也清楚你現在的處境,之前縣令可能會顧及你在朱虛縣百姓中的地位,現在,你覺得你已經從牢房裏越獄出來,縣令會不會將你視為眼中釘呢?”
聞言,管寧的眼皮不禁一跳。
“秦末!汝身為秦國一國之君,竟然如此卑鄙無恥?!”管寧怒斥道。
聽聞管寧之言,秦末就知道他已經猜到了自己身份,要是還猜不到,也不值得命典韋兩次將其從牢裏麵給撈出來。
“朕卑鄙?”
秦末哈哈大笑起來:“你說得沒錯!朕如果不卑鄙,這天下百姓不知還會陷入何等悲慘的境況當中!朕如果不卑鄙,田豐、沮授、審配等河北名士又豈會甘願為我所驅使,朕如果不卑鄙,這漢室朕又如何能夠推翻,朕又如何能夠建立秦國社稷,朕如果不卑鄙……”
“夠了!”
管寧打斷了秦末的話:“你這麽做的目的,最終還不是為了自己!”
“沒錯!朕是為了自己,但更為了天下所有百姓,為了我華夏民族能夠千秋萬載!”
秦末冷哼一聲:“似爾等這種迂腐之人,就算讀再多書,有再多的學識,最後也不過是沽名釣譽之徒,隻會空談大義,憑性情用事,卻無半分為天下百姓做事之心!”
聽到秦末的譏諷,管寧的胸膛劇烈起伏著,顯示出了他此刻內心極為憤怒的模樣。
秦末冷哼一聲:“管先生莫不是被朕戳中了軟肋,惱羞成怒?還是羞愧難當?”
管寧的拳頭緊握:“哼!我懶得理你!”
秦末見狀微微一笑,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要是繼續激怒下去,反而會弄巧成拙。
於是,秦末再次改口道:“朕之所以說這麽多,完全就是看重先生之才,先生說秦國之所以強大,乃是因為秦國的人才多,可朕一點也不覺得多,相反朕覺得很少,尤其是像先生這樣的敢於直言犯諫,為國為民之人,更是少之又少。”
聽聞此話,管寧心中的憤懣之感稍微消散了一些,他在考慮著秦末的話。
“先生,管子曾言: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而今,朕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聽,正是因為朕愛護秦國百姓,所以我秦國百姓無不對朕擁戴,朕統一天下隻在彈指之間,可朕最終的目的不是統一天下,而是讓天下百姓,讓我華夏民族能夠萬世興盛,所以朕需要像先生這樣的人才,而百姓需要像先生這樣的大臣!”
麵對秦末目光如炬地盯著自己,管寧有些尷尬地咳嗽一聲,說道:“你我初次謀麵,你便如此信任於我有治國之才,就不怕我其實是一個陰險狡詐之徒?”
聞言,秦末搖頭說道:“朕信先生如信我自己,先生乃陰險狡詐之徒,早已位居廟堂,何苦在朱虛縣一隅受窮?”
秦末的話,讓管寧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
的確,他在朱虛縣一隅待得太久了,本來黃巾起義之時他就準備避禍遼東,可黃巾起義不到一年時間就攻破了洛陽京師,天下雖亂,但也並未遭到波及朱虛縣,所以他才沒有離開這裏。
秦末繼續勸慰道:“而今天下尚未平定,朕會在於明年泰山封禪之後,發起統一天下之戰,就算先生不願意為朕做事,還請先生能夠看在天下百姓久苦的份上,為百姓而事。”
“還請先生能夠答應入秦!”
說完,秦末向管寧拱手深鞠一躬。
見狀,管寧也是一陣愕然。
秦末的舉動,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你這......”
管寧張了張嘴,卻又不知如何回答。
最終,管寧無奈道:“在下有一個要求,如果陛下能夠答應,在下便入秦為官!”
“還請先生直言!
見到管寧鬆口,秦末的臉上露出喜色。
管寧緩緩道:“如果有一天陛下不為人君,還請允許在下能夠辭官還鄉,繼續授業解惑。”
“沒問題!”
聽聞此話,秦末想也沒想,便立刻答應。
“臣管寧,拜見陛下!”管寧恭敬施禮。
秦末受了這一禮後,趕緊將他扶起來。
“先生既是我秦朝之臣,朕自是以國士相待,先生應知我秦國實行的乃是三省六部製,而今朕將吏部農業這一塊剝離出來,單獨成立了一個農部,這七部之中,先生想去何處任職?”
聞言,管寧卻是沒有回答。
見狀,秦末還以為他瞧不起六部官職,於是咬咬牙,道:“既然先生不想在六部中任職,那麽可入中書省,做一個中書舍人,如何?”
見到管寧依舊不語,秦末繼續說道:“難道中書省還入不得先生之眼?”
“非也!”
管寧連忙擺手,“中書省乃是秦國最重要也是最高的機構,而裏麵的官員皆是秦國肱骨之才,如戲誌才、田豐、沮授等人哪一個不是為陛下立下赫赫之功,而臣自問寸功未立,除頭頂祖輩之蔭,焉能一上來便占據高位,還是請陛下讓臣為一縣令,待臣立得功勞之後,再行入朝為官也是不遲。”
聞言,秦末鬆了一口氣。
原本以為管寧嫌棄自己給少了,沒想到竟是因為自己給的他承受不住,不過讓管寧當一個縣令,的確是有些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