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點了點頭。
隨即,眾人返回府邸。
回到府邸,劉備便召集眾人開始商議對策。
“今秦軍先遣騎兵已至,不日大軍便會抵達樊城,若是周瑜大軍來到,我軍將無力抵擋,諸位以為當下該如何啊?”劉備開口問道。
“這……唉……”
在場除了關羽、張飛還有諸葛亮,所有人都露出一副很是為難的表情,因為他們現在早已鬥誌全無,畏懼秦軍,甚至想勸劉備投降了。
“主公,應速棄樊城,往江陵而去!”
此刻,習禎站出來說道。
習禎,字文祥,荊楚俊傑,初為劉表帳下官員,後投奔劉備,因其才學出眾,又與劉備關係甚密,深得劉備器重。
“新野、樊城百姓相隨已久,怎忍分離?”
劉備聞言,頓時露出一副不忍之色。
“主公帶上百姓多有拖累,不如命其自行逃命,主公帶騎兵速往江陵!”習禎繼續勸道。
“不!”
劉備義正言辭道:“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為貴,以民為本,以民為重,君輕而民貴。那秦末能在北方立足,便是做到了這點,我劉備豈能棄百姓而先逃之?我誓與新野、樊城百姓,生死同依,同存同亡!”
“主公,不妨在城中發出布告,秦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可一同過江。”
諸葛亮站起來,拱手說道。
“便依軍師之意!”
劉備無奈的答應道。
他與劉備都是聰明人,若是直接逃跑,則目標太大,肯定會被秦軍給追上,但是帶上新野和樊城的十萬百姓就不一樣了,麾下士兵可以混入百姓中,秦軍想要追擊到他們必會誤傷百姓。
而秦軍南下,想要收複民心,定然不敢貿然追擊,屆時他們便可以趁機跟著新野、樊城的百姓安然無恙撤離樊城。
翌日,清晨。
布告一發,不知情的百姓以為秦軍會來屠城,紛紛帶著東西,朝著城門口奔去。
“百姓們注意了,秦軍將至,必會屠城,願意跟著劉使君的快走啊!”
“百姓們注意了,秦軍將至,必會屠城,願意跟著劉使君的快走啊!”
城頭上,士兵還在大聲喊著秦軍的壞話。
秦軍南下,有沒有屠過城,一些百姓心中自然心知肚明,隻是劉備在命人在布告上寫了秦軍在汝南射殺出逃的百姓,而這個消息卻是真的,讓百姓不知道到底該信誰的話。
而潛伏在樊城的探馬見狀,則眉頭緊皺。
這個時候,他們也不敢去澄清這件事情。
畢竟消息閉塞,當地百姓還是很容易被這隻字片言所左右,他們若出去解釋,隻怕還未說幾句話就會被抓起來砍掉腦袋。
於是隻能跟隨百姓一同出城,趕緊將消息傳遞給城外蹲守的顏良、文醜與張遼。
而顏良等人在收到消息後,卻沒有絲毫的動靜,他們就算收到消息也不敢動啊。
張合在汝南下令射殺逃出城的百姓,可是遭到了秦末嚴厲的處罰,顏良等人可是親眼目睹全過程,至今張合還在汝南養著傷呢。
............
七月二十四。
天空飄起蒙蒙細雨,淅淅瀝瀝,
漢江渡口。
數十艘艨船來回運輸著逃難的百姓,而這些百姓哭泣聲,在這江上顯得尤為刺耳。
有在渡河邊尋找半路走丟孩子的母親。
也有在船上哭泣的老人。
更有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的孩童......
整個漢江渡口,充斥著濃烈的悲痛氣氛。
“唉......可憐的百姓啊......”
“這次百姓遭殃,皆是劉備之錯!”
“沒錯!若他不帶著百姓逃亡,新野樊城的百姓們怎會淪落至此?”
秦軍的探馬混在百姓當中看不下去。
於是一名探子悄悄走出人群,來到江邊渡口,對著百姓大聲喊道:“眾位鄉親父老!我乃秦軍探馬,我秦軍乃是百姓的軍隊,不會為難鄉親,更不會殺害鄉親,我軍得知劉玄德攜民渡江,並未派兵來追,就是怕諸位…誤…會……”
此刻,不知從何處射來一支箭矢。
直接射穿了這名探馬的脖頸,鮮血順著傷口噴灑而出,染紅了衣服。
“這難道是真的?”
“這一路逃來,秦軍一直沒有追來。”
“對啊,我們為什麽要跑?”
……
百姓見狀,頓時引起一陣騷亂。
艨船上。
劉備自然是看到了剛剛的一幕,心中暗罵:
該死的奸細,遭了!不能影響自己的聲望,不然就徹底完蛋了!
“主公......”
就在此時,劉備身邊的諸葛亮開口了。
劉備回過神來,望向諸葛亮。
看到其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他瞬間明白了過來,諸葛亮看到自己若無作態,定會對自己失望。他可不能失去諸葛亮,若是沒了諸葛亮,這輩子也別想要匡扶漢室。
於是,劉備立刻痛哭流涕起來。
“十餘萬生靈啊,皆因跟隨我劉備而遭此劫難,即使草木之人,鐵石心腸之輩能不悲乎?”
說罷,劉備拔出佩劍,將劍橫在脖頸,一副想要自盡的架勢。
“大哥!”
一旁的張飛趕緊奪過劉備手中的佩劍。
“三弟!休要攔我!”
劉備哭喪著臉對著下方的百姓喊道:“百姓跟隨我劉備隻會遭難!讓我去死,是我對不起新野和樊城的百姓,如今唯有一死,方能贖罪!”
說罷,劉備就想要投江自盡。
“不可!主公豈可自戕!”
諸葛亮見狀,趕忙大聲阻止道:“主公若自殺,豈不讓這些跟隨我等逃難的百姓白白遭此一劫?還請主公以大局為重!”
“請主公以大局為重!”
眾將也是趕緊單膝下跪,高呼起來。
百姓們見此情形,也都是齊刷刷的跪倒在地。劉備見百姓如此反應,心裏一喜,但麵上仍舊裝作一副悲痛欲絕的模樣。
“是我劉備對不住百姓,現在又連累這麽多鄉親父老跟著我劉備受苦,我劉備心中實在是有愧啊!”劉備哭泣著說道。
“劉使君千萬勿要自責!”
“劉使君乃忠君之主,是大漢之功臣,若不是劉使君領軍反抗秦國,這天下恐怕早已落入秦末這奸賊之手!”
“沒錯!劉使君功績赫赫,怎能自盡!”
……
百姓見劉備自刎謝罪,都是紛紛勸諫。
人群中自然有劉備提前安排好的托。
劉備見百姓議論的風向突然轉向自己,心裏直呼秦末這招真好使,當年鄴城一行,他可是清楚的看到秦末是如何忽悠百姓的。
隨即,劉備跪在甲板上大哭起來繼續作秀。
“可惡,竟讓劉備裝到了!”
百姓中其他秦軍探馬見狀,也是紛紛捏緊了拳頭,憤慨的望著江邊那名同伴的屍體。
隨即,眾人返回府邸。
回到府邸,劉備便召集眾人開始商議對策。
“今秦軍先遣騎兵已至,不日大軍便會抵達樊城,若是周瑜大軍來到,我軍將無力抵擋,諸位以為當下該如何啊?”劉備開口問道。
“這……唉……”
在場除了關羽、張飛還有諸葛亮,所有人都露出一副很是為難的表情,因為他們現在早已鬥誌全無,畏懼秦軍,甚至想勸劉備投降了。
“主公,應速棄樊城,往江陵而去!”
此刻,習禎站出來說道。
習禎,字文祥,荊楚俊傑,初為劉表帳下官員,後投奔劉備,因其才學出眾,又與劉備關係甚密,深得劉備器重。
“新野、樊城百姓相隨已久,怎忍分離?”
劉備聞言,頓時露出一副不忍之色。
“主公帶上百姓多有拖累,不如命其自行逃命,主公帶騎兵速往江陵!”習禎繼續勸道。
“不!”
劉備義正言辭道:“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為貴,以民為本,以民為重,君輕而民貴。那秦末能在北方立足,便是做到了這點,我劉備豈能棄百姓而先逃之?我誓與新野、樊城百姓,生死同依,同存同亡!”
“主公,不妨在城中發出布告,秦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可一同過江。”
諸葛亮站起來,拱手說道。
“便依軍師之意!”
劉備無奈的答應道。
他與劉備都是聰明人,若是直接逃跑,則目標太大,肯定會被秦軍給追上,但是帶上新野和樊城的十萬百姓就不一樣了,麾下士兵可以混入百姓中,秦軍想要追擊到他們必會誤傷百姓。
而秦軍南下,想要收複民心,定然不敢貿然追擊,屆時他們便可以趁機跟著新野、樊城的百姓安然無恙撤離樊城。
翌日,清晨。
布告一發,不知情的百姓以為秦軍會來屠城,紛紛帶著東西,朝著城門口奔去。
“百姓們注意了,秦軍將至,必會屠城,願意跟著劉使君的快走啊!”
“百姓們注意了,秦軍將至,必會屠城,願意跟著劉使君的快走啊!”
城頭上,士兵還在大聲喊著秦軍的壞話。
秦軍南下,有沒有屠過城,一些百姓心中自然心知肚明,隻是劉備在命人在布告上寫了秦軍在汝南射殺出逃的百姓,而這個消息卻是真的,讓百姓不知道到底該信誰的話。
而潛伏在樊城的探馬見狀,則眉頭緊皺。
這個時候,他們也不敢去澄清這件事情。
畢竟消息閉塞,當地百姓還是很容易被這隻字片言所左右,他們若出去解釋,隻怕還未說幾句話就會被抓起來砍掉腦袋。
於是隻能跟隨百姓一同出城,趕緊將消息傳遞給城外蹲守的顏良、文醜與張遼。
而顏良等人在收到消息後,卻沒有絲毫的動靜,他們就算收到消息也不敢動啊。
張合在汝南下令射殺逃出城的百姓,可是遭到了秦末嚴厲的處罰,顏良等人可是親眼目睹全過程,至今張合還在汝南養著傷呢。
............
七月二十四。
天空飄起蒙蒙細雨,淅淅瀝瀝,
漢江渡口。
數十艘艨船來回運輸著逃難的百姓,而這些百姓哭泣聲,在這江上顯得尤為刺耳。
有在渡河邊尋找半路走丟孩子的母親。
也有在船上哭泣的老人。
更有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的孩童......
整個漢江渡口,充斥著濃烈的悲痛氣氛。
“唉......可憐的百姓啊......”
“這次百姓遭殃,皆是劉備之錯!”
“沒錯!若他不帶著百姓逃亡,新野樊城的百姓們怎會淪落至此?”
秦軍的探馬混在百姓當中看不下去。
於是一名探子悄悄走出人群,來到江邊渡口,對著百姓大聲喊道:“眾位鄉親父老!我乃秦軍探馬,我秦軍乃是百姓的軍隊,不會為難鄉親,更不會殺害鄉親,我軍得知劉玄德攜民渡江,並未派兵來追,就是怕諸位…誤…會……”
此刻,不知從何處射來一支箭矢。
直接射穿了這名探馬的脖頸,鮮血順著傷口噴灑而出,染紅了衣服。
“這難道是真的?”
“這一路逃來,秦軍一直沒有追來。”
“對啊,我們為什麽要跑?”
……
百姓見狀,頓時引起一陣騷亂。
艨船上。
劉備自然是看到了剛剛的一幕,心中暗罵:
該死的奸細,遭了!不能影響自己的聲望,不然就徹底完蛋了!
“主公......”
就在此時,劉備身邊的諸葛亮開口了。
劉備回過神來,望向諸葛亮。
看到其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他瞬間明白了過來,諸葛亮看到自己若無作態,定會對自己失望。他可不能失去諸葛亮,若是沒了諸葛亮,這輩子也別想要匡扶漢室。
於是,劉備立刻痛哭流涕起來。
“十餘萬生靈啊,皆因跟隨我劉備而遭此劫難,即使草木之人,鐵石心腸之輩能不悲乎?”
說罷,劉備拔出佩劍,將劍橫在脖頸,一副想要自盡的架勢。
“大哥!”
一旁的張飛趕緊奪過劉備手中的佩劍。
“三弟!休要攔我!”
劉備哭喪著臉對著下方的百姓喊道:“百姓跟隨我劉備隻會遭難!讓我去死,是我對不起新野和樊城的百姓,如今唯有一死,方能贖罪!”
說罷,劉備就想要投江自盡。
“不可!主公豈可自戕!”
諸葛亮見狀,趕忙大聲阻止道:“主公若自殺,豈不讓這些跟隨我等逃難的百姓白白遭此一劫?還請主公以大局為重!”
“請主公以大局為重!”
眾將也是趕緊單膝下跪,高呼起來。
百姓們見此情形,也都是齊刷刷的跪倒在地。劉備見百姓如此反應,心裏一喜,但麵上仍舊裝作一副悲痛欲絕的模樣。
“是我劉備對不住百姓,現在又連累這麽多鄉親父老跟著我劉備受苦,我劉備心中實在是有愧啊!”劉備哭泣著說道。
“劉使君千萬勿要自責!”
“劉使君乃忠君之主,是大漢之功臣,若不是劉使君領軍反抗秦國,這天下恐怕早已落入秦末這奸賊之手!”
“沒錯!劉使君功績赫赫,怎能自盡!”
……
百姓見劉備自刎謝罪,都是紛紛勸諫。
人群中自然有劉備提前安排好的托。
劉備見百姓議論的風向突然轉向自己,心裏直呼秦末這招真好使,當年鄴城一行,他可是清楚的看到秦末是如何忽悠百姓的。
隨即,劉備跪在甲板上大哭起來繼續作秀。
“可惡,竟讓劉備裝到了!”
百姓中其他秦軍探馬見狀,也是紛紛捏緊了拳頭,憤慨的望著江邊那名同伴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