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乃周瑜與孫策的大婚之日。
此時整個柴桑城喜氣洋洋,熱鬧非凡。
前來觀禮的賓客坐滿了大堂內外,人人皆是笑容滿麵,氣氛顯得格外融洽。
大廳內,周瑜與孫策身穿大紅喜袍,接受著眾人的祝賀,兩人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對每一個前來道賀的人皆是一樣客氣有禮,並非因為對方身份便怠慢了誰。
“陛下到!”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了一聲呼聲。
周瑜與孫策頓時快步迎上前去迎接。
還在閑聊的眾人頓時停止議論,趕緊跟著秦國將領跪倒在地,以示恭敬。
秦末見到周瑜和孫策出來迎接後,也是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今日是你二人的大喜之日,準備倉促了些,不會怪罪於朕吧?”
“陛下言重了!”
周瑜當即說道:“能得陛下賜婚,實乃我二人之幸,豈有怪罪之理?”
“公瑾所言甚是。”
孫策亦是微微一笑,朗聲回道:“陛下能將喬氏二女賜予我和周瑜為妻,我二人高興還來不及呢!哪會責怪於陛下呢?”
“哈哈哈……”
秦末聞言,當即哈哈大笑起來。
從今日來賓來看,他倆自然明白秦末為何要為他二人舉辦婚禮的用意,但兩人的心裏卻是沒有絲毫的怨言。
隨即,秦末走進大廳,見所有人都跪著,於是抬了抬手道:“諸君免禮,平身吧。”
“謝陛下!”
秦國的各級將領,紛紛起身。
到場的除跟隨秦末南下的各級將領之外,自然也有被俘虜的揚州世家及官吏,他們互相看了一眼,沒有一個人敢起身。
見狀,秦末心裏冷哼了一聲。
他自然明白這些人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於是笑道:“諸位能來見證朕弟子的大婚之喜,那麽從此之後爾等便是我秦國子民了。”
“謝陛下仁慈寬宏。”
秦末此話一出,眾人皆鬆了口氣,紛紛起身,他們自然害怕秦末秋後算賬,所以這次周瑜、孫策大婚,揚州世家可都是集體大出血了,紛紛獻出了半數家產當做賀禮。
而秦末同樣也需要一個契機。
在尋陽縣得知喬老和他的兩個女兒在此,秦末就打定了主意,大喬與小喬二女對於秦末來說,相比於納入自己的後宮,還不如成人之美。
讓孫策和周瑜來迎娶。
對於秦末來說,這麽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是明年周瑜和孫策要前往羅馬,所以成家對於他二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第二嘛,就是借此機會,緩和秦國與揚州世家之間的緊張關係,將他們邀請過來觀禮,等同於之前的恩怨一筆勾銷。
“陛下,吉時到了。”
一名司儀來到秦末身邊提醒。
“好,那就開始吧。”
秦末聞言,點了點頭。
於是,手捧紅燭的侍女成雙成對的入場,隨後便是一襲紅衣的二喬在喬老的攙扶下,從外麵走了進來,喬老將二喬分別交給了周瑜與孫策,然後才來到秦末身旁見禮。
“陛下……”
“唉……”
秦末見喬老想要行禮,趕緊抬手虛扶道:“喬公不必多禮,今周瑜與孫策的高堂未至,朕便代替他二人的高堂喝這杯喜酒,喬公趕緊入座吧。”
“謝陛下!”
秦末這麽說,喬老自然不可能再推辭,不過他依舊不敢托大,戰戰兢兢坐在秦末旁邊。
在漢朝婚禮中,開始是由手捧紅燭的侍女成雙成對的入場;然後才是新郎新娘一起入場且站立,新人麵向各位來賓行拱手禮。之後夫妻相互鞠躬,男子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而女子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且手藏在衣袖裏鞠躬90度。
隨即便是第二個儀式,親醮子禮。
結婚時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父母,所以在漢式婚禮上需要向父母敬禮,然後由父母賜酒,父母在賜酒的時候會給新人一些囑托,同時還會給新人送上準備的禮物,代表對新人的喜愛和認可。
“二位賢婿,老夫也沒什麽貴重的東西贈予你二人,唯有這兩塊祖傳的玉佩,望二位賢婿莫要辜負我這兩個女兒才是。”
“謹遵嶽父大人教誨。”
周瑜和孫策接過喬老遞來的酒樽和兩塊祖傳玉佩,接著分別躬身向喬老行禮:“多謝嶽父大人對小喬的養育之恩,此杯酒飲下,我周公瑾,此生此世,絕不相負。”
周瑜的話說得很簡單。
但卻很有心。
“我亦如此!”
孫策回答得更加幹脆,接過酒樽之後直接一飲而盡。
接下來便輪到秦末賜酒和賜禮。
“賜酒!”
這時,秦末對著身邊的侍女道。
侍女立刻端起酒樽送到周瑜跟前。
“兩位愛徒,飲下此杯,朕便代表你二人的父母,祝福你們,今後白頭偕老、早生貴子。”
“謝陛下!”
兩人的手剛端上酒樽,還沒來得及將杯中的酒喝下,隻聽又是一聲呼喚:“賜丹書鐵卷。”
兩人一聽,頓時愣住了。
他們自然知道丹書鐵券是何物。
丹書鐵券,又稱“丹書鐵契”,俗稱“免死牌”、“護身符”、“免死金牌”或“金書鐵券”等,是指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一種特權憑證,常作為獎勵功臣的賜予物。
秦國建立以來,沒有任何一人得到過丹書鐵券,他們沒想到,秦末竟然會將丹書鐵券當做給他倆的禮物,這完全就是厚愛了。
周瑜和孫策跪地謝恩,接過酒杯,齊聲道:“謝陛下恩賜。”
說完,二人一同飲下杯中之酒。
飲罷,婚禮繼續。
司儀高聲喊道:“行沃盥禮!”
隻見兩名侍者端著銅盆走上前來,裏麵盛著清水。周瑜和孫策先後洗淨雙手,寓意著洗潔身心,以全新的姿態麵對未來的生活。
緊接著,司儀又喊道:“行同牢禮!”
另有侍者端上一份食物,夫妻兩人共同分享,表示今後將同甘共苦,相互扶持。
在場眾人紛紛鼓掌喝彩,祝福聲不絕於耳。
婚禮的氛圍越來越熱烈,最後的合巹禮將整個儀式推向高潮。周瑜和孫策交杯而飲,象征著兩人從此攜手相伴,不離不棄。
在一片歡騰之中,婚禮圓滿結束。
隨即便是歌舞酒宴。
此時歌姬舞女們紛紛跳入場中,在樂隊的伴奏之下,載歌載舞。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觥籌交錯之間,大廳裏的氣氛也顯得十分熱烈。
眾人開懷暢飲。
此刻,秦末也下場,向著來賓敬酒。
雖然他是皇帝,但為了彰顯自己親近,故而不拘束於規矩,與眾人一同歡慶。
突然,一道寒光閃過。
一名歌姬從袖口快速拔出短劍刺向秦末,而在一旁負責倒酒的辛宓眼疾手快,迅速用自己的身體擋住這名歌姬的攻擊。
她雖受傷,卻也死死則護在秦末身前。
其他賓客震驚不已,場麵瞬間混亂。
秦末大怒,喝道:“拿下!”
秦國將領們迅速反應,將刺客信團團圍住。
刺客見行刺失敗,企圖逃跑,典韋和許褚等人豈能讓他得逞,一擁而上,將之摁在地上。
秦末勃然大怒,走至前去,一腳踩在女刺客的臉上,寒聲說道:“是誰指使你的,說出來,朕或許能夠留你一條全屍。”
“秦賊!我孫華寒豈會怕死!”
此時整個柴桑城喜氣洋洋,熱鬧非凡。
前來觀禮的賓客坐滿了大堂內外,人人皆是笑容滿麵,氣氛顯得格外融洽。
大廳內,周瑜與孫策身穿大紅喜袍,接受著眾人的祝賀,兩人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對每一個前來道賀的人皆是一樣客氣有禮,並非因為對方身份便怠慢了誰。
“陛下到!”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了一聲呼聲。
周瑜與孫策頓時快步迎上前去迎接。
還在閑聊的眾人頓時停止議論,趕緊跟著秦國將領跪倒在地,以示恭敬。
秦末見到周瑜和孫策出來迎接後,也是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今日是你二人的大喜之日,準備倉促了些,不會怪罪於朕吧?”
“陛下言重了!”
周瑜當即說道:“能得陛下賜婚,實乃我二人之幸,豈有怪罪之理?”
“公瑾所言甚是。”
孫策亦是微微一笑,朗聲回道:“陛下能將喬氏二女賜予我和周瑜為妻,我二人高興還來不及呢!哪會責怪於陛下呢?”
“哈哈哈……”
秦末聞言,當即哈哈大笑起來。
從今日來賓來看,他倆自然明白秦末為何要為他二人舉辦婚禮的用意,但兩人的心裏卻是沒有絲毫的怨言。
隨即,秦末走進大廳,見所有人都跪著,於是抬了抬手道:“諸君免禮,平身吧。”
“謝陛下!”
秦國的各級將領,紛紛起身。
到場的除跟隨秦末南下的各級將領之外,自然也有被俘虜的揚州世家及官吏,他們互相看了一眼,沒有一個人敢起身。
見狀,秦末心裏冷哼了一聲。
他自然明白這些人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於是笑道:“諸位能來見證朕弟子的大婚之喜,那麽從此之後爾等便是我秦國子民了。”
“謝陛下仁慈寬宏。”
秦末此話一出,眾人皆鬆了口氣,紛紛起身,他們自然害怕秦末秋後算賬,所以這次周瑜、孫策大婚,揚州世家可都是集體大出血了,紛紛獻出了半數家產當做賀禮。
而秦末同樣也需要一個契機。
在尋陽縣得知喬老和他的兩個女兒在此,秦末就打定了主意,大喬與小喬二女對於秦末來說,相比於納入自己的後宮,還不如成人之美。
讓孫策和周瑜來迎娶。
對於秦末來說,這麽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是明年周瑜和孫策要前往羅馬,所以成家對於他二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第二嘛,就是借此機會,緩和秦國與揚州世家之間的緊張關係,將他們邀請過來觀禮,等同於之前的恩怨一筆勾銷。
“陛下,吉時到了。”
一名司儀來到秦末身邊提醒。
“好,那就開始吧。”
秦末聞言,點了點頭。
於是,手捧紅燭的侍女成雙成對的入場,隨後便是一襲紅衣的二喬在喬老的攙扶下,從外麵走了進來,喬老將二喬分別交給了周瑜與孫策,然後才來到秦末身旁見禮。
“陛下……”
“唉……”
秦末見喬老想要行禮,趕緊抬手虛扶道:“喬公不必多禮,今周瑜與孫策的高堂未至,朕便代替他二人的高堂喝這杯喜酒,喬公趕緊入座吧。”
“謝陛下!”
秦末這麽說,喬老自然不可能再推辭,不過他依舊不敢托大,戰戰兢兢坐在秦末旁邊。
在漢朝婚禮中,開始是由手捧紅燭的侍女成雙成對的入場;然後才是新郎新娘一起入場且站立,新人麵向各位來賓行拱手禮。之後夫妻相互鞠躬,男子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而女子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且手藏在衣袖裏鞠躬90度。
隨即便是第二個儀式,親醮子禮。
結婚時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父母,所以在漢式婚禮上需要向父母敬禮,然後由父母賜酒,父母在賜酒的時候會給新人一些囑托,同時還會給新人送上準備的禮物,代表對新人的喜愛和認可。
“二位賢婿,老夫也沒什麽貴重的東西贈予你二人,唯有這兩塊祖傳的玉佩,望二位賢婿莫要辜負我這兩個女兒才是。”
“謹遵嶽父大人教誨。”
周瑜和孫策接過喬老遞來的酒樽和兩塊祖傳玉佩,接著分別躬身向喬老行禮:“多謝嶽父大人對小喬的養育之恩,此杯酒飲下,我周公瑾,此生此世,絕不相負。”
周瑜的話說得很簡單。
但卻很有心。
“我亦如此!”
孫策回答得更加幹脆,接過酒樽之後直接一飲而盡。
接下來便輪到秦末賜酒和賜禮。
“賜酒!”
這時,秦末對著身邊的侍女道。
侍女立刻端起酒樽送到周瑜跟前。
“兩位愛徒,飲下此杯,朕便代表你二人的父母,祝福你們,今後白頭偕老、早生貴子。”
“謝陛下!”
兩人的手剛端上酒樽,還沒來得及將杯中的酒喝下,隻聽又是一聲呼喚:“賜丹書鐵卷。”
兩人一聽,頓時愣住了。
他們自然知道丹書鐵券是何物。
丹書鐵券,又稱“丹書鐵契”,俗稱“免死牌”、“護身符”、“免死金牌”或“金書鐵券”等,是指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一種特權憑證,常作為獎勵功臣的賜予物。
秦國建立以來,沒有任何一人得到過丹書鐵券,他們沒想到,秦末竟然會將丹書鐵券當做給他倆的禮物,這完全就是厚愛了。
周瑜和孫策跪地謝恩,接過酒杯,齊聲道:“謝陛下恩賜。”
說完,二人一同飲下杯中之酒。
飲罷,婚禮繼續。
司儀高聲喊道:“行沃盥禮!”
隻見兩名侍者端著銅盆走上前來,裏麵盛著清水。周瑜和孫策先後洗淨雙手,寓意著洗潔身心,以全新的姿態麵對未來的生活。
緊接著,司儀又喊道:“行同牢禮!”
另有侍者端上一份食物,夫妻兩人共同分享,表示今後將同甘共苦,相互扶持。
在場眾人紛紛鼓掌喝彩,祝福聲不絕於耳。
婚禮的氛圍越來越熱烈,最後的合巹禮將整個儀式推向高潮。周瑜和孫策交杯而飲,象征著兩人從此攜手相伴,不離不棄。
在一片歡騰之中,婚禮圓滿結束。
隨即便是歌舞酒宴。
此時歌姬舞女們紛紛跳入場中,在樂隊的伴奏之下,載歌載舞。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觥籌交錯之間,大廳裏的氣氛也顯得十分熱烈。
眾人開懷暢飲。
此刻,秦末也下場,向著來賓敬酒。
雖然他是皇帝,但為了彰顯自己親近,故而不拘束於規矩,與眾人一同歡慶。
突然,一道寒光閃過。
一名歌姬從袖口快速拔出短劍刺向秦末,而在一旁負責倒酒的辛宓眼疾手快,迅速用自己的身體擋住這名歌姬的攻擊。
她雖受傷,卻也死死則護在秦末身前。
其他賓客震驚不已,場麵瞬間混亂。
秦末大怒,喝道:“拿下!”
秦國將領們迅速反應,將刺客信團團圍住。
刺客見行刺失敗,企圖逃跑,典韋和許褚等人豈能讓他得逞,一擁而上,將之摁在地上。
秦末勃然大怒,走至前去,一腳踩在女刺客的臉上,寒聲說道:“是誰指使你的,說出來,朕或許能夠留你一條全屍。”
“秦賊!我孫華寒豈會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