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來,元歎你心中也很認同朕所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了?”秦末笑眯眯地看著對方,繼續問道:“既如此,那你認為接下來,朕該對這些擁有大量土地的揚州世家怎麽做呢?”
聞言,顧雍知道秦末這是考驗自己,同時也是自己要他投遞的一份投名狀,於是拱手道:“陛下聖明,天下大勢如此,陛下推行攤丁入畝之策乃是利國利民之事,陛下想從這些世家手中獲取土地,無非就是兩種辦法。”
“哪兩種辦法?”
秦末故作好奇地問道。
顧雍猶豫了一下,道:“第一種辦法,則是直接滅掉這些人,最後以朝廷的名義征收。至於第二種,則需要有人讓這些世家自願上繳土地。”
秦末笑了起來,道:“繼續說下去。”
他饒有興趣地看著顧雍,等著對方的後話。
顧雍臉色複雜,道:“若雍猜得沒錯,陛下欲使用第一種辦法,滅掉揚州八姓,隻是,雍以為,這並非王者之道。所謂王者之道,乃懷柔天下,寬猛相濟,陛下若想得到這揚州土地,雍願為陛下效勞,讓其主動獻出土地。”
“元歎啊元歎,你果然是大才,連朕心裏想什麽都能料中!”秦末讚許道。
顧雍一聽,趕緊說道:“微臣不敢揣摩聖意,隻是略通一些人情世故而已。”
“好,既然如此,那朕便將此事交給你了,元歎,你有信心完成任務嗎?”
秦末眼中光芒閃爍,對著顧雍道。
顧雍急忙拱手,“請陛下放心,隻要陛下給微臣一些時間,微臣必能夠讓揚州八姓主動獻出土地,歸公秦國。”
秦末點了點頭。
顧雍,無疑是個聰明人,也是一個不錯的可用之人。不過這個人,並不是個忠心之人,這樣的人隻會忠於自己的家族和利益,而如今他之所以交出土地,是沒有其他的選擇。
秦末對顧雍的判斷準確無比。
“如此甚好!”
他揮手笑道:“那到時候,朕就在鄴城等著你的好消息!”
“雍定不會令陛下失望,微臣告退!”
顧雍行禮之後,快速離去。
秦末在席位上看著顧雍遠去的身影,對著周瑜淡淡問道:“公瑾,你如何看待此人?”
周瑜思考了一會,然後道:“此人雖是塊玉石,可惜卻不是塊純玉!”
“哦?”
秦末眯起眼睛,道:“說說看。”
周瑜道:“顧雍此人乃是揚州有名的世家子弟,在揚州素有賢名,後被州郡表薦,弱冠時就出任合肥縣令,相繼擔任婁、曲阿、上虞的縣令,所在之處皆有治績,隻是此人雖有才華謀略,但心思卻不純,顧雍此番看似為是不得已將自家家族所掌握的土地奉獻出來,甚至向陛下獻媚納諫,但實則是為了權勢,陛下可讓其辦事,卻不容他近身。”
“不錯,公瑾所言正是朕的想法。”
秦末深吸一口氣,接著道:“這天下還有許多個如顧雍一樣的人,國與家,在他們的心裏家族永遠排在第一位,這才是我華夏民族最大的悲哀。想要讓他們為國奉獻,除非拿捏住了他們的家族,否則這些人始終會有所保留,甚至隨時可能做出背叛之事。”
看到在場眾人神情不一,秦末知道自己敲打得差不多了,接著又笑道:“行了,都下去吧,明日太史慈率艦隊而來,所舉行的閱兵儀式不可出任何差錯!”
眾人聞言,齊聲應諾。
……
翌日,天未亮,巴丘縣便已是人聲鼎沸。
巴丘位處洞庭湖畔,是一片水陸交界之地,由於這裏的獨特地理優勢,所以秦軍在這裏修建了一座碼頭,專供大型船隻出入停靠。
此時,閱軍樓內。
秦末早已換上了皇帝冕服,在上麵端坐。
“陛下,太史將軍傳信過來,艦隊已到南江,等候陛下傳令!”
一名侍衛進來稟報道。
秦末閉目養神片刻後,緩緩睜開雙眼,說道:“傳令太史慈,讓他天明時分將艦隊開進巴丘港,接受檢閱,另外讓官府不可驅趕前來觀禮的百姓,讓百姓自由前往觀看,若百姓人數過多,可開放三座校場,作為民眾觀看的場地。”
“喏!”
侍衛應諾一聲,匆匆出去。
沒多久,整個巴丘城忽然一陣雞飛狗跳,無數百姓蜂擁而起。
對於他們來說,這等盛況可是難得一見。
特別是這些南方的百姓,剛經曆過戰亂,如今成為秦國的百姓,大家都不知道以後日子會如何,會不會有賦稅,會不會繼續打仗,秦國的實力究竟如何,能不能結束這亂世。
因此,當半月前秦末要在巴丘舉行檢閱艦隊的消息傳至各個郡縣之時,百姓們無不激動萬分,紛紛從附近的郡縣趕來觀禮。
“快點,快點啊,晚了就看不到啦!”
無數人在喊著。
有的人甚至是從沿海的郡縣快馬提前趕來,為的就是親眼目睹,秦皇閱兵!
那可是秦皇啊!
秦國的最高領導者!
紛紛呼朋喚友前往。
秦末站在閱兵樓上,居高臨下地眺望遠處的江麵,隻見江麵上煙波浩淼,霧氣彌漫。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霧氣漸漸散開。
天邊的旭日,照射在洞庭湖上,折射出萬道金光,仿佛鍍金一般,將整個湖麵映照得璀璨奪目,江麵上有十幾艘巨大的帆船正在緩慢靠近,遠遠望去,隻覺得氣勢雄渾,霸氣迫人。
“這就是秦國艦隊?”
在港口觀禮的百姓中,幾名大漢心中微微一動,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到秦國艦隊,此刻他們不由為之驚歎,秦國艦隊之壯大。
而這些人中有黃蓋、呂蒙、丁奉、蔣欽等。
秦國與聯軍交戰之時,他們並未參與,選擇兩不相幫,眼下他們也在人群中觀望秦軍艦隊。
秦末收降了一批人,但知道還有一批人沒有現身,便借著舉行閱兵儀式將這些人給引了出來。他知道這些人一直躲在暗處觀望,不會輕易露麵,想要打消他們的疑慮,需要一步步來,想將這群人全部招攬進秦國,需要花費一番手腳。
而且秦國要在福州組建海軍,自然會缺少水軍將領,而隻要這些人看過秦國艦隊的實力,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自己去找周瑜報名。
“好大的船!”
“我看到了什麽!鐵甲船,竟然是鐵甲船,外殼竟是鐵鑄而成,簡直難以令人置信!”
人群中,一名百姓模樣的人,一邊說話,一邊盯著遠處的秦軍艦隊,臉上充滿驚歎之情。
“是啊,我活了這麽大年紀,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船隻。不過,鐵築的船為什麽不會沉呢?”
有人對此感到疑惑。
聞言,顧雍知道秦末這是考驗自己,同時也是自己要他投遞的一份投名狀,於是拱手道:“陛下聖明,天下大勢如此,陛下推行攤丁入畝之策乃是利國利民之事,陛下想從這些世家手中獲取土地,無非就是兩種辦法。”
“哪兩種辦法?”
秦末故作好奇地問道。
顧雍猶豫了一下,道:“第一種辦法,則是直接滅掉這些人,最後以朝廷的名義征收。至於第二種,則需要有人讓這些世家自願上繳土地。”
秦末笑了起來,道:“繼續說下去。”
他饒有興趣地看著顧雍,等著對方的後話。
顧雍臉色複雜,道:“若雍猜得沒錯,陛下欲使用第一種辦法,滅掉揚州八姓,隻是,雍以為,這並非王者之道。所謂王者之道,乃懷柔天下,寬猛相濟,陛下若想得到這揚州土地,雍願為陛下效勞,讓其主動獻出土地。”
“元歎啊元歎,你果然是大才,連朕心裏想什麽都能料中!”秦末讚許道。
顧雍一聽,趕緊說道:“微臣不敢揣摩聖意,隻是略通一些人情世故而已。”
“好,既然如此,那朕便將此事交給你了,元歎,你有信心完成任務嗎?”
秦末眼中光芒閃爍,對著顧雍道。
顧雍急忙拱手,“請陛下放心,隻要陛下給微臣一些時間,微臣必能夠讓揚州八姓主動獻出土地,歸公秦國。”
秦末點了點頭。
顧雍,無疑是個聰明人,也是一個不錯的可用之人。不過這個人,並不是個忠心之人,這樣的人隻會忠於自己的家族和利益,而如今他之所以交出土地,是沒有其他的選擇。
秦末對顧雍的判斷準確無比。
“如此甚好!”
他揮手笑道:“那到時候,朕就在鄴城等著你的好消息!”
“雍定不會令陛下失望,微臣告退!”
顧雍行禮之後,快速離去。
秦末在席位上看著顧雍遠去的身影,對著周瑜淡淡問道:“公瑾,你如何看待此人?”
周瑜思考了一會,然後道:“此人雖是塊玉石,可惜卻不是塊純玉!”
“哦?”
秦末眯起眼睛,道:“說說看。”
周瑜道:“顧雍此人乃是揚州有名的世家子弟,在揚州素有賢名,後被州郡表薦,弱冠時就出任合肥縣令,相繼擔任婁、曲阿、上虞的縣令,所在之處皆有治績,隻是此人雖有才華謀略,但心思卻不純,顧雍此番看似為是不得已將自家家族所掌握的土地奉獻出來,甚至向陛下獻媚納諫,但實則是為了權勢,陛下可讓其辦事,卻不容他近身。”
“不錯,公瑾所言正是朕的想法。”
秦末深吸一口氣,接著道:“這天下還有許多個如顧雍一樣的人,國與家,在他們的心裏家族永遠排在第一位,這才是我華夏民族最大的悲哀。想要讓他們為國奉獻,除非拿捏住了他們的家族,否則這些人始終會有所保留,甚至隨時可能做出背叛之事。”
看到在場眾人神情不一,秦末知道自己敲打得差不多了,接著又笑道:“行了,都下去吧,明日太史慈率艦隊而來,所舉行的閱兵儀式不可出任何差錯!”
眾人聞言,齊聲應諾。
……
翌日,天未亮,巴丘縣便已是人聲鼎沸。
巴丘位處洞庭湖畔,是一片水陸交界之地,由於這裏的獨特地理優勢,所以秦軍在這裏修建了一座碼頭,專供大型船隻出入停靠。
此時,閱軍樓內。
秦末早已換上了皇帝冕服,在上麵端坐。
“陛下,太史將軍傳信過來,艦隊已到南江,等候陛下傳令!”
一名侍衛進來稟報道。
秦末閉目養神片刻後,緩緩睜開雙眼,說道:“傳令太史慈,讓他天明時分將艦隊開進巴丘港,接受檢閱,另外讓官府不可驅趕前來觀禮的百姓,讓百姓自由前往觀看,若百姓人數過多,可開放三座校場,作為民眾觀看的場地。”
“喏!”
侍衛應諾一聲,匆匆出去。
沒多久,整個巴丘城忽然一陣雞飛狗跳,無數百姓蜂擁而起。
對於他們來說,這等盛況可是難得一見。
特別是這些南方的百姓,剛經曆過戰亂,如今成為秦國的百姓,大家都不知道以後日子會如何,會不會有賦稅,會不會繼續打仗,秦國的實力究竟如何,能不能結束這亂世。
因此,當半月前秦末要在巴丘舉行檢閱艦隊的消息傳至各個郡縣之時,百姓們無不激動萬分,紛紛從附近的郡縣趕來觀禮。
“快點,快點啊,晚了就看不到啦!”
無數人在喊著。
有的人甚至是從沿海的郡縣快馬提前趕來,為的就是親眼目睹,秦皇閱兵!
那可是秦皇啊!
秦國的最高領導者!
紛紛呼朋喚友前往。
秦末站在閱兵樓上,居高臨下地眺望遠處的江麵,隻見江麵上煙波浩淼,霧氣彌漫。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霧氣漸漸散開。
天邊的旭日,照射在洞庭湖上,折射出萬道金光,仿佛鍍金一般,將整個湖麵映照得璀璨奪目,江麵上有十幾艘巨大的帆船正在緩慢靠近,遠遠望去,隻覺得氣勢雄渾,霸氣迫人。
“這就是秦國艦隊?”
在港口觀禮的百姓中,幾名大漢心中微微一動,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到秦國艦隊,此刻他們不由為之驚歎,秦國艦隊之壯大。
而這些人中有黃蓋、呂蒙、丁奉、蔣欽等。
秦國與聯軍交戰之時,他們並未參與,選擇兩不相幫,眼下他們也在人群中觀望秦軍艦隊。
秦末收降了一批人,但知道還有一批人沒有現身,便借著舉行閱兵儀式將這些人給引了出來。他知道這些人一直躲在暗處觀望,不會輕易露麵,想要打消他們的疑慮,需要一步步來,想將這群人全部招攬進秦國,需要花費一番手腳。
而且秦國要在福州組建海軍,自然會缺少水軍將領,而隻要這些人看過秦國艦隊的實力,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自己去找周瑜報名。
“好大的船!”
“我看到了什麽!鐵甲船,竟然是鐵甲船,外殼竟是鐵鑄而成,簡直難以令人置信!”
人群中,一名百姓模樣的人,一邊說話,一邊盯著遠處的秦軍艦隊,臉上充滿驚歎之情。
“是啊,我活了這麽大年紀,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船隻。不過,鐵築的船為什麽不會沉呢?”
有人對此感到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