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其實按照白璿修煉的速度,如果是常人的話早就應該築基了。可是在真靈氣的蘊養下,白璿的丹田也有了質的飛躍,容納靈氣的量是之前的數倍。
然而容量提高雖是好事,漸漸地白璿發現,她晉級的難度也隨即提升了好幾倍,最最開始的吸收進來的真靈氣都被用來蘊養的丹田,漸漸地能存住真靈氣的時候,這些靈氣又被丹田自動一點點的壓縮到了所能達到的極致,也就是粘稠的液體。
按照玉簡上所述,常人引氣入體時期,丹田內所儲存的靈氣都是氣態的,積蓄滿後會稍稍凝實一些,但遠未達到液態,更別說是那種近乎於固態的粘稠狀態了。
白璿將自己的這種現象告訴葉生,葉生雖也沒見過這種情況,但在她看來這是一件好事。築基雖然是修煉的第一步,卻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幾乎每個師父都會告誡自己門下的弟子,築基的時候不可操之過急。也隻有在這個時期,門派才會無差別的派發丹藥等輔助築基,而在此之後的等級,所有的福利待遇都要靠自己去爭取的了。
築基的成功與否,關係到今後能在修真這條路上走出多遠。就如同在現代社會修建房屋都需要先打基礎,基礎越深越牢固,搭建的房屋也會越高越穩固。所以在葉生看來,白璿的這種狀況其實是個好現象,雖然起步稍微慢了一些,但今後的成就也是會一日千裏,最終達到一個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介於此,她決定從白璿那要些真靈氣來蘊養下自己的丹田,這也是她築基隻用了一個月而結丹卻用了一年的原因,到如今達到金丹中期卻是又過去了兩年的時間。
而白璿既然同葉生這麽說,就是沒有要隱瞞的意思,好東西自然是要大家分享的。如果說把書神界送人,她會心疼。但隻是分享其中取之不竭的真靈氣的話,卻不會很在意了。這三年的功夫,這飛來峰上大半在她看來有價值的事物都被她用真靈氣蘊養過了,其中包括君青師父的百草園中的靈植,山中的靈禽,以及有些長勢稍差的花草等。就是在逐日峰修煉的趙虎,白璿也想方設法的送了兩瓶兌了真靈氣的靈泉過去,當然沒沒忘記囑咐對方不要說出去,靈泉本是飛來峰的特產,品質本就比其他幾峰要高出許多,趙虎即便覺得其中靈氣充裕也並不覺得奇怪,在靈泉的幫助下一舉突破了引氣八層後,心中暗暗的對白璿充滿了感激。
然而在這些事物當中要屬白璿房間內那株三葉人參最是受益匪淺,白璿喝剩下的靈茶,靈泉幾乎都喂了這株人參,連栽培所用的黑土都是從書神界中取出來的。曾經這株“身在福中”的人參因為被請進書神界差點營養過剩到爆體身亡,白璿這才收斂了一些,選了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
也正因如此,白璿也輕易不敢將諸如此類有生命的動植物放入書神界中。就好比一塊幹燥有棱角的石頭,你扔入河流中,經過一段歲月,它可能會變得圓潤而光滑。可是一個你要是扔一個口渴的活人進去,可能過不了多久他就會淹死了,反而不如給他一瓢水效果要好。
至於為什麽選擇在室內養一株三葉的人參,理由很簡單,在白璿的那個年代,人參可是好東西啊,尤其是像白蘿卜這麽粗的野山參。哪怕在這裏,這種隻有三片葉的人參都進不了君青師父的百草園,但白璿挖到之後還是樂得傻兮兮的尋來花盆供養了起來,還特意為給它起了一個比較霸氣的名字,神祇(shen,qi皆二聲)。
其實神祇隻不過是參七的諧音,因為葉生告訴她,三葉人參如果長成七葉人參的話,是可以化形的。白璿起這個名字,也是包含了她的期望在裏麵。
當然神祇也沒有辜負她的期望,三年的時間,每年長一片葉子,到如今,已是晉級到六也人參的級別來。放在外麵也夠進入百草園的級別,也算得上是比較珍貴的靈植。要知道,普通的三葉人參想要長成六葉人參的話,至少需要三百年的時間。
長成六葉的神祇,也開始有了靈性,並不像普通的人參那般討厭陽光,白璿每次回房,還會揮動著六片碧綠的葉片和白璿打招呼。心情好的話,也會把自己從盆裏拔、出來,在房間裏溜達一圈,或者跟著白璿去百草園找朋友聊天。
這段日子,更是出落得越發有人的形態,五官,四肢皆是清晰可見。白璿閑著沒事,心血來潮捏住正在溜達的神祇,然後扯著這六葉胖人參雙腿的位置,不過對方的掙紮強迫分開。看著那藏在兩腿間的小小人參莖。哈,沒想到她養的這株還是一隻公人參。
當然這樣做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神祇的自尊心深受打擊,歪在盆裏七天都沒動地方,即不理白璿,也不吃東西,耷拉著六片葉子做出生無可戀狀。嚇得白璿又是賠禮道歉,又是溫言相哄。
最後六神無主的隻好請來了葉生,葉生也沒做別的什麽,就是端了一盆長勢喜人的六葉人參過來,當著神祇的麵和白璿演了一出戲,當白璿義正言辭的拒絕用神祇交換新的六葉人參後,這事就算解決了。
神祇在感動之下覺得自己被看光了這種事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瞬間恢複了精神,自己拿了房內的針線縫了個紅褲衩套在身上,隔天就又扭搭扭搭的到處串門去了。
解決了神祇的問題,白璿覺得自己的丹田也有了飽和的跡象,看來是時候開始築基了。隔天吃飯的時候她便稟明了師傅,陸君青有墨童做耳目,加上平日裏觀察所得來的猜測,對白璿的情況也有所了解。
“此番築基,恐與常人有異,切記小心行事,不可操之過急。”說罷又拿出事先備下的玉盒,道“為師這裏有天機丹一顆,如若到了難以維係的境地,便服下它,可將築基成功的可能性提高七層左右。”
“多謝師父。”白璿雙手接過天機丹,腦中自然閃現關於天機丹的注解,原來師父的丹藥並不僅僅隻是喂養靈禽。
天機丹:上品丹藥,用於築基,可在瞬間提升自身與天地萬物的契合度,從而能更好的感悟天道。
早已對築基的理論知識倒背如流,白璿自然之道這顆天機丹的好處,不單單降低了築基的風險,甚至在築基可能失敗的情況下成為能夠扭轉乾坤的關鍵所在。築基就是大道之基,對未來的成就有著巨大的影響。築基即便成功,亦是有好有差,區別在於對大道的感悟,對於天地萬物的理解程度不同也就早就了不同的築基,甚至是功敗垂成。
緊緊地握著玉盒,心裏暖洋洋的,陸君青的一張臉在白璿的眼中打滿了柔光,美好的讓人的心都開始融化了。能有這樣的人來做她的師父,白璿覺得她的幸福感已經要爆棚了。
回去後她便開啟了禁製,飛來峰本來人就少,此刻更是不會有人前來打擾。白璿放鬆了精神,休息了一整夜的時間,將身體的各項技能都調整到了最佳的狀態。準備好一切,便沉下心神,正式開始築基。
開始的時候十分順利,白璿如往日一般從書神界中引出真靈氣在身體內循著氣脈運轉一周,傳入丹田之中,已經淬煉得近乎完美的肉身也繼續的吸附著來自外界的靈氣。漸漸的,白璿已感知不到來自外界的一切事物。
五感一個接一個的逐漸失去與自身的聯係,白璿仿佛“看到”一團光逐漸的明亮起來,有些影影綽綽的脈絡由模糊轉為清晰。內視開啟!這是引氣入體轉為築基的標誌。心神一蕩,“視線”有模糊起來,白璿連忙控製好心神,調整呼吸,過不多時視線再次清晰起來。她現在所“看”的一切,正是來自於體內的景象。
如果說之前的修煉是靠摸索,靠感知的話,築基之後的修煉便可以清楚的“看到”,更加的精確,操控起來也更為便捷。位於體內的氣脈如同一條條的寬闊的河道,不停的向著自己的丹田處輸送著真靈氣。
漸漸地,這個過程由緩慢逐步的靜止下來,白璿發現自己的丹田內充滿了藍色的粘稠的液體,這些液體漸漸的凝滯成膏狀,最後不在有所動作。連肌膚上的靈氣也不再被吸收,白璿甚至能感覺到有過多的靈氣被吸進來後又溢了出去。
按照玉簡上的方法,白璿試著帶動丹田內的真靈氣轉動。要知道普通的築基隻是將氣態的真靈氣轉化為流動的液態,這樣便算是築基成功了。可現在的白璿已經越過了這個步驟,麵對著如同凝脂一般的真靈氣,她開始頭疼起來。
如果不能讓丹田中的真靈氣動起來,她是別想築基成功了。
繼續壓縮?別說她辦不到,即使能辦到又如何,將它們再壓縮的跟石頭一樣麽,倒時候繼續淤積在丹田之內?那樣丹田也不過是一處儲存真靈氣的空間罷了。
其實築基之前,白璿也是做了準備的,奈何理論終究比不上實踐。她還是把築基想象的過於簡單,誰知道她意識根本操控不了這些真靈氣呢。
白璿強迫自己靜下心來,努力的尋找自己與常人築基的不同之處,要知道,結丹之時,真靈氣發生質變的同時同樣會轉為固態。如果按照金丹的修煉步驟的話,那麽她與常人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丹田空間的大小。
她的丹田相對於儲存的真靈氣而言太小了,所以她沒辦法推動其運轉。雖然她早就察覺到了自己的修煉不同於旁人,但是由於沒有先例,所以她也掌握不太好吸收的那個度。其實在她丹田中充盈的真靈氣轉化為液態的時候就可以築基了,而現在的凝脂狀已是過猶不及了。
當然到現在這種情況,即使知道了原因也隻能咬牙硬上了,白璿試著將丹田內的靈氣引出一些,可是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剛一開始,她便覺得小腹處仿佛被無形的大手撕扯一般,疼痛難忍,隻能停止。
白璿隻好一遍遍的遵循法則從書神界中引出真靈氣,繼續循環,結果也是苦不堪言,丹田竟隱隱出現不穩的現象,嚇得她也不敢再繼續下去。
如果她的丹田能像書神界一般就好了,書神界中的器靈不僅能吸收混沌之氣轉化為真靈氣,還能擴展空間,倒是不用擔心被撐得爆體而亡,更何況她丹田中這小小的容量都是從書神界中得來的。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然而容量提高雖是好事,漸漸地白璿發現,她晉級的難度也隨即提升了好幾倍,最最開始的吸收進來的真靈氣都被用來蘊養的丹田,漸漸地能存住真靈氣的時候,這些靈氣又被丹田自動一點點的壓縮到了所能達到的極致,也就是粘稠的液體。
按照玉簡上所述,常人引氣入體時期,丹田內所儲存的靈氣都是氣態的,積蓄滿後會稍稍凝實一些,但遠未達到液態,更別說是那種近乎於固態的粘稠狀態了。
白璿將自己的這種現象告訴葉生,葉生雖也沒見過這種情況,但在她看來這是一件好事。築基雖然是修煉的第一步,卻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幾乎每個師父都會告誡自己門下的弟子,築基的時候不可操之過急。也隻有在這個時期,門派才會無差別的派發丹藥等輔助築基,而在此之後的等級,所有的福利待遇都要靠自己去爭取的了。
築基的成功與否,關係到今後能在修真這條路上走出多遠。就如同在現代社會修建房屋都需要先打基礎,基礎越深越牢固,搭建的房屋也會越高越穩固。所以在葉生看來,白璿的這種狀況其實是個好現象,雖然起步稍微慢了一些,但今後的成就也是會一日千裏,最終達到一個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介於此,她決定從白璿那要些真靈氣來蘊養下自己的丹田,這也是她築基隻用了一個月而結丹卻用了一年的原因,到如今達到金丹中期卻是又過去了兩年的時間。
而白璿既然同葉生這麽說,就是沒有要隱瞞的意思,好東西自然是要大家分享的。如果說把書神界送人,她會心疼。但隻是分享其中取之不竭的真靈氣的話,卻不會很在意了。這三年的功夫,這飛來峰上大半在她看來有價值的事物都被她用真靈氣蘊養過了,其中包括君青師父的百草園中的靈植,山中的靈禽,以及有些長勢稍差的花草等。就是在逐日峰修煉的趙虎,白璿也想方設法的送了兩瓶兌了真靈氣的靈泉過去,當然沒沒忘記囑咐對方不要說出去,靈泉本是飛來峰的特產,品質本就比其他幾峰要高出許多,趙虎即便覺得其中靈氣充裕也並不覺得奇怪,在靈泉的幫助下一舉突破了引氣八層後,心中暗暗的對白璿充滿了感激。
然而在這些事物當中要屬白璿房間內那株三葉人參最是受益匪淺,白璿喝剩下的靈茶,靈泉幾乎都喂了這株人參,連栽培所用的黑土都是從書神界中取出來的。曾經這株“身在福中”的人參因為被請進書神界差點營養過剩到爆體身亡,白璿這才收斂了一些,選了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
也正因如此,白璿也輕易不敢將諸如此類有生命的動植物放入書神界中。就好比一塊幹燥有棱角的石頭,你扔入河流中,經過一段歲月,它可能會變得圓潤而光滑。可是一個你要是扔一個口渴的活人進去,可能過不了多久他就會淹死了,反而不如給他一瓢水效果要好。
至於為什麽選擇在室內養一株三葉的人參,理由很簡單,在白璿的那個年代,人參可是好東西啊,尤其是像白蘿卜這麽粗的野山參。哪怕在這裏,這種隻有三片葉的人參都進不了君青師父的百草園,但白璿挖到之後還是樂得傻兮兮的尋來花盆供養了起來,還特意為給它起了一個比較霸氣的名字,神祇(shen,qi皆二聲)。
其實神祇隻不過是參七的諧音,因為葉生告訴她,三葉人參如果長成七葉人參的話,是可以化形的。白璿起這個名字,也是包含了她的期望在裏麵。
當然神祇也沒有辜負她的期望,三年的時間,每年長一片葉子,到如今,已是晉級到六也人參的級別來。放在外麵也夠進入百草園的級別,也算得上是比較珍貴的靈植。要知道,普通的三葉人參想要長成六葉人參的話,至少需要三百年的時間。
長成六葉的神祇,也開始有了靈性,並不像普通的人參那般討厭陽光,白璿每次回房,還會揮動著六片碧綠的葉片和白璿打招呼。心情好的話,也會把自己從盆裏拔、出來,在房間裏溜達一圈,或者跟著白璿去百草園找朋友聊天。
這段日子,更是出落得越發有人的形態,五官,四肢皆是清晰可見。白璿閑著沒事,心血來潮捏住正在溜達的神祇,然後扯著這六葉胖人參雙腿的位置,不過對方的掙紮強迫分開。看著那藏在兩腿間的小小人參莖。哈,沒想到她養的這株還是一隻公人參。
當然這樣做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神祇的自尊心深受打擊,歪在盆裏七天都沒動地方,即不理白璿,也不吃東西,耷拉著六片葉子做出生無可戀狀。嚇得白璿又是賠禮道歉,又是溫言相哄。
最後六神無主的隻好請來了葉生,葉生也沒做別的什麽,就是端了一盆長勢喜人的六葉人參過來,當著神祇的麵和白璿演了一出戲,當白璿義正言辭的拒絕用神祇交換新的六葉人參後,這事就算解決了。
神祇在感動之下覺得自己被看光了這種事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瞬間恢複了精神,自己拿了房內的針線縫了個紅褲衩套在身上,隔天就又扭搭扭搭的到處串門去了。
解決了神祇的問題,白璿覺得自己的丹田也有了飽和的跡象,看來是時候開始築基了。隔天吃飯的時候她便稟明了師傅,陸君青有墨童做耳目,加上平日裏觀察所得來的猜測,對白璿的情況也有所了解。
“此番築基,恐與常人有異,切記小心行事,不可操之過急。”說罷又拿出事先備下的玉盒,道“為師這裏有天機丹一顆,如若到了難以維係的境地,便服下它,可將築基成功的可能性提高七層左右。”
“多謝師父。”白璿雙手接過天機丹,腦中自然閃現關於天機丹的注解,原來師父的丹藥並不僅僅隻是喂養靈禽。
天機丹:上品丹藥,用於築基,可在瞬間提升自身與天地萬物的契合度,從而能更好的感悟天道。
早已對築基的理論知識倒背如流,白璿自然之道這顆天機丹的好處,不單單降低了築基的風險,甚至在築基可能失敗的情況下成為能夠扭轉乾坤的關鍵所在。築基就是大道之基,對未來的成就有著巨大的影響。築基即便成功,亦是有好有差,區別在於對大道的感悟,對於天地萬物的理解程度不同也就早就了不同的築基,甚至是功敗垂成。
緊緊地握著玉盒,心裏暖洋洋的,陸君青的一張臉在白璿的眼中打滿了柔光,美好的讓人的心都開始融化了。能有這樣的人來做她的師父,白璿覺得她的幸福感已經要爆棚了。
回去後她便開啟了禁製,飛來峰本來人就少,此刻更是不會有人前來打擾。白璿放鬆了精神,休息了一整夜的時間,將身體的各項技能都調整到了最佳的狀態。準備好一切,便沉下心神,正式開始築基。
開始的時候十分順利,白璿如往日一般從書神界中引出真靈氣在身體內循著氣脈運轉一周,傳入丹田之中,已經淬煉得近乎完美的肉身也繼續的吸附著來自外界的靈氣。漸漸的,白璿已感知不到來自外界的一切事物。
五感一個接一個的逐漸失去與自身的聯係,白璿仿佛“看到”一團光逐漸的明亮起來,有些影影綽綽的脈絡由模糊轉為清晰。內視開啟!這是引氣入體轉為築基的標誌。心神一蕩,“視線”有模糊起來,白璿連忙控製好心神,調整呼吸,過不多時視線再次清晰起來。她現在所“看”的一切,正是來自於體內的景象。
如果說之前的修煉是靠摸索,靠感知的話,築基之後的修煉便可以清楚的“看到”,更加的精確,操控起來也更為便捷。位於體內的氣脈如同一條條的寬闊的河道,不停的向著自己的丹田處輸送著真靈氣。
漸漸地,這個過程由緩慢逐步的靜止下來,白璿發現自己的丹田內充滿了藍色的粘稠的液體,這些液體漸漸的凝滯成膏狀,最後不在有所動作。連肌膚上的靈氣也不再被吸收,白璿甚至能感覺到有過多的靈氣被吸進來後又溢了出去。
按照玉簡上的方法,白璿試著帶動丹田內的真靈氣轉動。要知道普通的築基隻是將氣態的真靈氣轉化為流動的液態,這樣便算是築基成功了。可現在的白璿已經越過了這個步驟,麵對著如同凝脂一般的真靈氣,她開始頭疼起來。
如果不能讓丹田中的真靈氣動起來,她是別想築基成功了。
繼續壓縮?別說她辦不到,即使能辦到又如何,將它們再壓縮的跟石頭一樣麽,倒時候繼續淤積在丹田之內?那樣丹田也不過是一處儲存真靈氣的空間罷了。
其實築基之前,白璿也是做了準備的,奈何理論終究比不上實踐。她還是把築基想象的過於簡單,誰知道她意識根本操控不了這些真靈氣呢。
白璿強迫自己靜下心來,努力的尋找自己與常人築基的不同之處,要知道,結丹之時,真靈氣發生質變的同時同樣會轉為固態。如果按照金丹的修煉步驟的話,那麽她與常人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丹田空間的大小。
她的丹田相對於儲存的真靈氣而言太小了,所以她沒辦法推動其運轉。雖然她早就察覺到了自己的修煉不同於旁人,但是由於沒有先例,所以她也掌握不太好吸收的那個度。其實在她丹田中充盈的真靈氣轉化為液態的時候就可以築基了,而現在的凝脂狀已是過猶不及了。
當然到現在這種情況,即使知道了原因也隻能咬牙硬上了,白璿試著將丹田內的靈氣引出一些,可是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剛一開始,她便覺得小腹處仿佛被無形的大手撕扯一般,疼痛難忍,隻能停止。
白璿隻好一遍遍的遵循法則從書神界中引出真靈氣,繼續循環,結果也是苦不堪言,丹田竟隱隱出現不穩的現象,嚇得她也不敢再繼續下去。
如果她的丹田能像書神界一般就好了,書神界中的器靈不僅能吸收混沌之氣轉化為真靈氣,還能擴展空間,倒是不用擔心被撐得爆體而亡,更何況她丹田中這小小的容量都是從書神界中得來的。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