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關於爹娘偏心我卻成了王妃這件事 作者:柯雪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霽初被抬回了主屋,白果也趕到主屋替宋霽初看病。
宋霽初用力過猛,情緒起伏有些大,宋霽初本來就在調理身子,著實不能這麽胡鬧。
白果重新開了藥方給宋霽初,宋霽初不以為意,戲也演完了,後麵自然不會再這般刁難自己。
“吐血是怎麽回事?可用再開些藥?”大爺宋筠哪裏放心的下。
“那不是血,是,糖漿。”宋霽初狡黠的笑了笑。
眼淚靠的是帕子上的桂花油,所謂的血跡則是帕子上的糖漿。
大爺宋筠也沉默了,也是,宋霽初真的認真起來,還確實沒什麽人是宋霽初的對手,最起碼三皇子平王夫婦,就不是宋霽初的對手。
“今日之事,務必傳出去,另外將我又病了的消息,也一並傳出去。”這才僅僅是三皇子平王,還有二皇子衍王和大皇子舒王,宋霽初可不是得趕緊放出消息去,省的後麵有火燒到王府。
大皇子舒王心機深重,可沒三皇子平王這麽好糊弄。
當夜,葉樟回了王府,唐修遠也聽到了外麵的傳聞,平王硬闖臨江王府,對小廝用強不成,攀誣臨江王妃,逼得臨江王妃要以死自證清白。臨江王妃被攔下後,又吐了血,至今昏迷不醒。
葉樟卻看見宋霽初懶懶的躺在湘妃榻上,兩個小主子一會兒給宋霽初端來茶水,一會兒端來水果,殷勤得很。
這……葉樟撓了撓頭,看來王妃沒什麽事兒。
“回去跟王爺說,外麵關於王府的傳言,都不要信,王府裏一切都好,有事,也是這些人該擔心自己有沒有事。”宋霽初懶懶的說道。
葉樟看著宋霽初,除了氣色稍微差些之外,其他也沒什麽,自從宋霽初扭傷了腳之後,氣色也一直不大好,應該是無事的吧。
“王爺那邊怎麽樣?”
“王爺一切順利。”
“時間可不多了。”宋霽初說的是唐修遠“中毒”的時間,白果和太醫院院正都預言,這“毒”,最多可以撐一個月,現在已經過了一半了。
“娘娘放心,王爺有數。”葉樟回答道。
“京城鋪子的事兒,也處理著,別露餡兒了。”葉樟拿著宋霽初的意思,出麵處理臨江王府在京城的鋪子,名正言順的出府跟著唐修遠,宋霽初自然也提點著。
“是。”葉樟應下。
唐修遠身邊還有事,葉樟不宜久留,葉樟也問過白果,確定宋霽初確實無事後,便離開了。
……
要說這二皇子衍王啊,最近還真是運氣不大好,出門經常能碰到些世家貴女跟自己拉拉扯扯的,二皇子衍王是中宮嫡子,這些世家貴女家裏,不少都是支持自己的,二皇子衍王還真不好得罪。
也是好巧不巧,二皇子衍王去海慧寺上香的時候,正好碰上某位世家貴女,失足落入了海慧寺的祈福池中,二皇子衍王因是出門上香,身邊沒跟什麽侍衛,二皇子衍王救了某家貴女,卻也是大庭廣眾之下摟摟抱抱,又是濕著衣衫。
那位貴女家裏也是與皇後母家交好的,二皇子衍王便進宮,為這位貴女,求了個側妃的位置。衍王妃知道後,自然是不依,也搬出了宋霽初當初拒收夏姑娘的一套說辭。
可惜二皇子衍王不是唐修遠,沒在邊關救過不少女子的性命,沒在京郊剿匪護過不少車隊。最重要的是,唐修遠是異姓王,本就無緣大位,也不需要旁的人家支持,唐修遠也一直都是忠於聖上,做聖上的純臣,甚至是孤臣。但二皇子衍王不一樣,二皇子衍王想坐到那個位子上,就必須壯大自己的實力,拉攏更多的支持才行。
所以,幾經拉扯下來,二皇子衍王多了一位側妃,衍王妃多了幾條皺紋。
宋霽初全程看戲,也聽了一耳朵的八卦。
二皇子衍王要去海慧寺上香的消息,便是臨江王府的暗衛透露出去的,宋霽初也隻做了這麽多。別說皇後和二皇子衍王根本不可能查到臨江王府的暗衛,就算能查到,又能如何呢?不過是二皇子衍王的行程露了出去而已,與軍國大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再說大皇子舒王這邊,別說,還真讓臨江王府的暗衛找到了些蛛絲馬跡。
大皇子舒王的母妃,鄧榮妃,如今位列四妃,因生下聖上的長子,所以在一眾嬪妃中,地位是最高的,僅次於皇後。鄧家出身不高,早年聖上還是皇子的時候,鄧榮妃入王府並無名分,後來也是生下大皇子舒王,鄧榮妃才成為了側妃。日後聖上登基稱帝,鄧榮妃自然位列四妃。
二十年前,聖上禦駕親征西戎,鄧家也看準這個機會,跟著聖上一起去打西戎,聖上也是有意個鄧榮妃長臉,給鄧家封了個奉平侯。即便如此,京中世家貴族,也多瞧不上奉平侯,不僅僅是因為奉平侯本身出身低微,全靠鄧榮妃得寵,又在二十年前與西戎一戰上跑了跑龍套,才得的這個侯爵。更是因為奉平侯家族子嗣行為粗鄙,不顧綱常倫理。如今多少是顧著鄧榮妃和大皇子舒王的麵子,已經收斂了不少。
臨江王府的暗衛沒費什麽功夫,便扒出了不少事情。
什麽寵妾滅妻、什麽偷養外室、什麽貶妻為妾、什麽外室子變嫡子、什麽嫡庶不分、什麽納青樓女子入府、什麽爬灰、什麽養小叔子……自從臨江王府的暗衛去打探鄧家的消息,宋霽初的耳朵裏,就是一茬接一茬的消息,簡直比說書的話本子還要熱鬧。
宋霽初幹脆讓女使們準備了茶水點心,拉著大爺宋筠夫婦和薔薇她們幾個女使,就跟聽話本一樣,聽暗衛匯報鄧家的事情。
“外室子變嫡子?這是怎麽回事?展開說說。”宋霽初抓了把瓜子,嗑了起來。
“是,鄧家長房長孫鄧通攸,頗得鄧侯爺與鄧榮妃看重,不喜家中妻子石氏,在外麵養了個外室,和那外室也有一雙兒女。石氏生產艱難,傷了根本,鄧通攸便將外室所生的女兒抱來,說是石氏所生。後又借口石氏無法生育,將外室所生的兒子說成是孤兒,逼迫家中石氏認為嫡子,據說現在還有迎外室入門的打算。”
這石氏可真慘。
大家聽著,都不由得搖了搖頭。
等等,外室子說成孤兒,認為嫡子,這操作,怎麽聽著這麽熟悉呢?
這不就是前些日子,大皇子舒王上門跟自己說的嗎?找個孤兒過繼承嗣,原來,是家學淵源啊。
“把外室子變嫡子的故事,散布出去。”瞌睡送來了枕頭,鄧家還真是及時雨。
“是。”
“記住,鄧家旁的事都不要管,隻說外室子變嫡子,隨你們用什麽方式,我隻要京城人盡皆知。”
“是。”
對不起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宋霽初用力過猛,情緒起伏有些大,宋霽初本來就在調理身子,著實不能這麽胡鬧。
白果重新開了藥方給宋霽初,宋霽初不以為意,戲也演完了,後麵自然不會再這般刁難自己。
“吐血是怎麽回事?可用再開些藥?”大爺宋筠哪裏放心的下。
“那不是血,是,糖漿。”宋霽初狡黠的笑了笑。
眼淚靠的是帕子上的桂花油,所謂的血跡則是帕子上的糖漿。
大爺宋筠也沉默了,也是,宋霽初真的認真起來,還確實沒什麽人是宋霽初的對手,最起碼三皇子平王夫婦,就不是宋霽初的對手。
“今日之事,務必傳出去,另外將我又病了的消息,也一並傳出去。”這才僅僅是三皇子平王,還有二皇子衍王和大皇子舒王,宋霽初可不是得趕緊放出消息去,省的後麵有火燒到王府。
大皇子舒王心機深重,可沒三皇子平王這麽好糊弄。
當夜,葉樟回了王府,唐修遠也聽到了外麵的傳聞,平王硬闖臨江王府,對小廝用強不成,攀誣臨江王妃,逼得臨江王妃要以死自證清白。臨江王妃被攔下後,又吐了血,至今昏迷不醒。
葉樟卻看見宋霽初懶懶的躺在湘妃榻上,兩個小主子一會兒給宋霽初端來茶水,一會兒端來水果,殷勤得很。
這……葉樟撓了撓頭,看來王妃沒什麽事兒。
“回去跟王爺說,外麵關於王府的傳言,都不要信,王府裏一切都好,有事,也是這些人該擔心自己有沒有事。”宋霽初懶懶的說道。
葉樟看著宋霽初,除了氣色稍微差些之外,其他也沒什麽,自從宋霽初扭傷了腳之後,氣色也一直不大好,應該是無事的吧。
“王爺那邊怎麽樣?”
“王爺一切順利。”
“時間可不多了。”宋霽初說的是唐修遠“中毒”的時間,白果和太醫院院正都預言,這“毒”,最多可以撐一個月,現在已經過了一半了。
“娘娘放心,王爺有數。”葉樟回答道。
“京城鋪子的事兒,也處理著,別露餡兒了。”葉樟拿著宋霽初的意思,出麵處理臨江王府在京城的鋪子,名正言順的出府跟著唐修遠,宋霽初自然也提點著。
“是。”葉樟應下。
唐修遠身邊還有事,葉樟不宜久留,葉樟也問過白果,確定宋霽初確實無事後,便離開了。
……
要說這二皇子衍王啊,最近還真是運氣不大好,出門經常能碰到些世家貴女跟自己拉拉扯扯的,二皇子衍王是中宮嫡子,這些世家貴女家裏,不少都是支持自己的,二皇子衍王還真不好得罪。
也是好巧不巧,二皇子衍王去海慧寺上香的時候,正好碰上某位世家貴女,失足落入了海慧寺的祈福池中,二皇子衍王因是出門上香,身邊沒跟什麽侍衛,二皇子衍王救了某家貴女,卻也是大庭廣眾之下摟摟抱抱,又是濕著衣衫。
那位貴女家裏也是與皇後母家交好的,二皇子衍王便進宮,為這位貴女,求了個側妃的位置。衍王妃知道後,自然是不依,也搬出了宋霽初當初拒收夏姑娘的一套說辭。
可惜二皇子衍王不是唐修遠,沒在邊關救過不少女子的性命,沒在京郊剿匪護過不少車隊。最重要的是,唐修遠是異姓王,本就無緣大位,也不需要旁的人家支持,唐修遠也一直都是忠於聖上,做聖上的純臣,甚至是孤臣。但二皇子衍王不一樣,二皇子衍王想坐到那個位子上,就必須壯大自己的實力,拉攏更多的支持才行。
所以,幾經拉扯下來,二皇子衍王多了一位側妃,衍王妃多了幾條皺紋。
宋霽初全程看戲,也聽了一耳朵的八卦。
二皇子衍王要去海慧寺上香的消息,便是臨江王府的暗衛透露出去的,宋霽初也隻做了這麽多。別說皇後和二皇子衍王根本不可能查到臨江王府的暗衛,就算能查到,又能如何呢?不過是二皇子衍王的行程露了出去而已,與軍國大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再說大皇子舒王這邊,別說,還真讓臨江王府的暗衛找到了些蛛絲馬跡。
大皇子舒王的母妃,鄧榮妃,如今位列四妃,因生下聖上的長子,所以在一眾嬪妃中,地位是最高的,僅次於皇後。鄧家出身不高,早年聖上還是皇子的時候,鄧榮妃入王府並無名分,後來也是生下大皇子舒王,鄧榮妃才成為了側妃。日後聖上登基稱帝,鄧榮妃自然位列四妃。
二十年前,聖上禦駕親征西戎,鄧家也看準這個機會,跟著聖上一起去打西戎,聖上也是有意個鄧榮妃長臉,給鄧家封了個奉平侯。即便如此,京中世家貴族,也多瞧不上奉平侯,不僅僅是因為奉平侯本身出身低微,全靠鄧榮妃得寵,又在二十年前與西戎一戰上跑了跑龍套,才得的這個侯爵。更是因為奉平侯家族子嗣行為粗鄙,不顧綱常倫理。如今多少是顧著鄧榮妃和大皇子舒王的麵子,已經收斂了不少。
臨江王府的暗衛沒費什麽功夫,便扒出了不少事情。
什麽寵妾滅妻、什麽偷養外室、什麽貶妻為妾、什麽外室子變嫡子、什麽嫡庶不分、什麽納青樓女子入府、什麽爬灰、什麽養小叔子……自從臨江王府的暗衛去打探鄧家的消息,宋霽初的耳朵裏,就是一茬接一茬的消息,簡直比說書的話本子還要熱鬧。
宋霽初幹脆讓女使們準備了茶水點心,拉著大爺宋筠夫婦和薔薇她們幾個女使,就跟聽話本一樣,聽暗衛匯報鄧家的事情。
“外室子變嫡子?這是怎麽回事?展開說說。”宋霽初抓了把瓜子,嗑了起來。
“是,鄧家長房長孫鄧通攸,頗得鄧侯爺與鄧榮妃看重,不喜家中妻子石氏,在外麵養了個外室,和那外室也有一雙兒女。石氏生產艱難,傷了根本,鄧通攸便將外室所生的女兒抱來,說是石氏所生。後又借口石氏無法生育,將外室所生的兒子說成是孤兒,逼迫家中石氏認為嫡子,據說現在還有迎外室入門的打算。”
這石氏可真慘。
大家聽著,都不由得搖了搖頭。
等等,外室子說成孤兒,認為嫡子,這操作,怎麽聽著這麽熟悉呢?
這不就是前些日子,大皇子舒王上門跟自己說的嗎?找個孤兒過繼承嗣,原來,是家學淵源啊。
“把外室子變嫡子的故事,散布出去。”瞌睡送來了枕頭,鄧家還真是及時雨。
“是。”
“記住,鄧家旁的事都不要管,隻說外室子變嫡子,隨你們用什麽方式,我隻要京城人盡皆知。”
“是。”
對不起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