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2年7月13日初更時分,蜀漢彝陵營。


    本應該是很安靜的軍營,突然間刮起了南風,緊接著不知哪裏來的大火迅速蔓延開來。風緊火急,樹木全都著火了,場麵混亂不堪。蜀軍人馬全都亂竄,禦營軍自相踐踏,一眼望去,死的人和跑的人已經差不了多少了。後麵一隊人馬殺來,正是吳軍,蜀軍又不知死了多少軍馬。先帝劉備急上馬,往馮習軍營退去,馮習軍營中也是火光連天。江南、江北,照耀如同白日。馮習也慌忙上馬帶著數十騎退走,正好遇到吳將徐盛,堵住了馮習。劉備見了,便騎馬往西退走。徐盛舍棄了馮習,引兵追來。劉備正慌著,前麵又有一軍攔住,乃是吳國大將丁奉,兩下夾攻。劉備大驚,四麵全是敵軍,沒有退路。忽然喊聲又起,一彪人馬殺入重圍,為首大將正是張苞,救了劉備,帶著禦林軍突圍走。正走之間,前麵又來了一隊人馬,是蜀將傅彤,於是他們合兵一處突圍,背後吳兵窮追不舍。劉備突圍到一山旁,此山叫做馬鞍山,張苞、傅彤剛請劉備上山,山下又喊了起來,陸遜帶著一隊人馬,把馬鞍山團團圍住。張苞、傅彤在山口死守。劉備看著遠處遍野火光,死屍重疊,塞江而下,沉默著不說話。第二天,吳兵又四處放火燒山,蜀國軍士亂竄,劉備也驚慌不已。忽然火光中一將帶著數騎殺上山來,劉備看去,乃關興也。關興跪在劉備麵前說:“陛下,四麵火光逼近,這裏不能停留太久。為今之計隻能快點去白帝城,再收點軍馬。”劉備說:“賢侄說的很有道理,隻是誰來斷後?”傅彤上前說:“臣願死戰!”就在這一天的黃昏,關興引兵在前,張苞引兵在中,留傅彤斷後,保護著劉備殺下山來。吳兵見劉備要逃,都要爭功,各自引著大軍,遮天蓋地的追來,劉備下令讓軍士全都脫下袍鎧,堵著道路燒起來用來攔阻追兵。劉備等人正奔走著,前麵喊聲大震,吳將朱然帶著一軍從江岸邊殺來,截住退路。劉備大聲說:“朕恐怕要死在這裏了!”關興、張苞聽到劉備的話奮力縱馬衝突,被朱然亂箭射回,全都受了重傷,不能再戰。背後喊聲又起,陸遜帶著大軍從山穀中殺來。


    劉備慌不擇路,天色已微明,隻見前麵喊聲震天,朱然軍紛紛倒下,滾滾投岩:一彪軍殺到,前來救駕,所到之處無人能當。劉備大喜,來人正是趙雲,陳到。原來趙雲,陳到在川中江州,聽到吳、蜀交兵,就帶幾百白耳兵出來了;看見東南一帶火光衝天,他們心驚膽顫,遠遠看去,竟是劉備被困在此處,趙雲,陳到立馬帶領白耳兵衝殺過來。陸遜聽到是趙雲,陳到引白耳兵前來,立刻下令退兵。趙雲正殺著,遇到了朱然,縱馬向前;,一槍把朱然刺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劉備,望白帝城退去。劉備問趙雲,陳到:“幸虧兩位愛卿及時趕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隻是朕雖然突圍出來了,可那麽多將士怎麽辦呢?”陳到說:“敵軍就在後麵,這裏不能久留。陛下且隨子龍入白帝城歇息,臣引兵去救回諸將。”,劉備便在趙雲的保護下退到了白帝城。此時劉備7萬大軍僅存百餘人入白帝城。傅彤,程畿,張南,馮習,沙摩柯全部戰死,黃權投奔魏國去了。。至於被留在吳國的孫尚香,聽說劉備敗了,更有的人說劉備死在亂軍之中,孫尚香萬念俱灰,投江自盡而亡。


    7月底,東吳陸遜大破蜀兵於猇亭彝陵之地;劉備退回白帝城,趙雲,陳到守城。這一天,馬良從成都回來了,看見大軍已敗,懊悔不已,把孔明說的陸遜會用火攻之計奏知劉備。劉備聽後歎息道:“朕如果早點聽丞相的話,也不會有今天的慘敗!現在有何麵目回成都見群臣呢!”於是傳旨就白帝城住紮,將館驛改為永安宮。接著便是一病不起。


    章武三年(223)夏,劉備派遣使者往成都請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等,星夜來永安宮,聽受遺命。諸葛亮等與劉備次子魯王劉永、梁王劉理,來永安宮見劉備,留太子劉禪守成都。諸葛亮到了永安宮,見到劉備病危,慌忙拜伏於龍榻之下。劉備請諸葛亮坐於龍榻之側撫摸著諸葛亮的背對諸葛亮說:“朕自從有了丞相才能成帝業;哪知我智識淺陋,不聽丞相的話,自取其敗。悔恨成疾,隨時都可能死。嗣子還小,不得不以大事相


    托啊。”說完,淚流滿麵。諸葛亮也哭了說:“陛下一定要保住龍體,別辜負了天下百姓的期望啊!”劉備哪裏聽得進去,把目光移到了諸葛亮旁邊的馬謖身上,並且讓他先退下。然後問諸葛亮說:“丞相看馬謖之才怎麽樣?”諸葛亮說:“他是這世上難得的英才啊。”劉備說:“不,朕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丞相應該多多觀察一下。”說完,傳旨召諸臣入殿,取紙筆寫了遺詔,遞與孔明哀歎說:“朕不讀書,粗知大略。


    聖人雲: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朕本待與卿等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幸中道而別。麻煩丞相將詔付與太子禪,令勿以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導他!”諸葛亮他們泣拜於地說:“願陛下保重龍體!臣等盡施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劉備命內侍扶起諸葛亮,一手擦著眼淚,一手拉著諸葛亮的手說:“朕現在要死了,有幾句話要對丞相說!”諸葛亮問道:“陛下有什麽聖諭!”劉備說:“你的才華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劉禪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聽到劉備會這麽說,當下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在地上說:“臣怎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說完,叩頭流血。劉備看著諸葛亮這個樣子感歎不已,再請諸葛亮坐在榻上,叫來魯王劉永、梁王劉理近前,囑咐說:“你們都記著朕的話:朕死之後,你們兄弟三人,全都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不可怠慢。”說完就命二王同拜孔明。諸葛亮連忙扶起二王說:“臣雖肝腦塗地,也不能報陛下的知遇之恩!”劉備對眾官說道:“朕已托孤於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別辜負了朕的期望。”又叮囑趙雲,陳到:“朕跟卿於患難之中,認識到現在,沒想到要在這裏陰陽相隔。卿可是朕的故交,定要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趙雲,陳到泣道:“臣必效犬馬之勞!”劉備又對眾官說:“卿等眾官,朕不能一一分囑,希望你們都能為了大漢的江山照顧好自己。”說完,雙目就緩緩閉上,沒了氣息。這時候是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223年6月10日)。


    劉備死了,蜀國滿朝文武官僚,無不哀痛。諸葛亮率眾官奉梓宮回了成都。太子劉禪出城迎接靈柩,安於正殿之內。舉哀行禮完了,諸葛亮開始讀劉備遺詔。遺詔說:“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後轉生雜病,殆不自濟。朕聞人年五十,不稱夭壽。今朕年六十有餘,死複何恨?但以卿兄弟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聞達。至囑!至囑!”諸葛亮讀遺詔完後對著滿朝文武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請大家立嗣君,以承漢統。”於是立太子劉禪即皇帝位,改元建興。劉禪加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把劉備遺體埋葬在惠陵,追諡為昭烈皇帝。尊皇後吳氏為皇太後;追諡甘夫人為昭烈皇後,糜夫人也追諡為皇後。升賞群臣,大赦天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複漢之猛將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孤永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永恒並收藏阿鬥複漢之猛將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