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回:此情可待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郭襄眼看村子中寂靜無聲,躍下高樹,展開家傳輕功,身形如電,圍著村子兜轉起來,看看是否能找到石心蘭、碧玉生,或者風雨煙、明月樓,或者郭破虜等人的蛛絲馬跡?
她越轉越快,圈子也越轉越大,不多時就轉到村子之外,仍是一無所獲。三組人一點線索都沒找到,又不想放棄任何一人。郭襄自己也知道,她這樣尋找,無異於大海撈針。可是她仍不氣餒,繼續展開輕功兜轉尋找。
如此尋找了一個多時辰,眼看離村子越來越遠,天色也快黑了起來,仍是沒發現任何線索。一路上別說郭破虜了,就連明月樓和石心蘭碧玉生都沒有任何蹤跡,好似憑空消失一般。
郭襄這樣施展輕功,就算是她體內九陽神功綿延不絕,時間長了也感覺有些疲憊,正想找個地方休息。突然聽到前麵人聲嘈雜,連忙停下身來,緩步走了過去。隻見前邊一條大路,路上頗多行人車馬,有平民百姓,也有不少興高采烈的江湖漢子。雖然他們身上沒有刀劍兵刃,可是身上馬鞍或者背包裏鼓鼓囊囊,一看就知道藏有兵刃。蒙古建立大元後,為怕民間造反,以武犯禁,收繳民間的鐵器兵刃,蒙古士兵遇到背刀挎劍的江湖人士也是捉拿關押,稍有反抗者格殺勿論,於是江湖人士就把兵刃藏在身上或者馬鞍之中。
郭襄看到路上江湖人士有的興高采烈,有的麵色凝重,還有些人全身披麻戴孝全身素裹,俱都急色衝衝向前走去。
郭襄混入人群,向江湖中人打聽郭破虜石心蘭等人,問了幾個人都是搖頭不知,都沒見到過。郭襄甚是失望,又問前麵是哪裏?為何有如此多的江湖中人行走?
一個老者看了看郭襄,輕蔑道:“前麵就是平涼城,天色已晚,此時大夥趕到城中正好休息一晚,明天再去崆峒山。後天就是崆峒派掌門召開武林大會的日期,這許多江湖同道自然是去參加武林大會的!”
崆峒派雖也是中原武林一個古老門派,但是偏居西北一隅之地,比之昆侖派還要神秘,而且門下弟子近百年來極少出現中原,所以郭襄對崆峒派並不甚了解。當年襄陽城幾次召開武林大會,各門各派弟子已到襄陽城為榮,可謂是群雄雲集,卻也沒見到過崆峒派弟子參加。不過在守護襄陽城沒有戰事時,群雄一起談天論地,郭襄也聽到一些武林名宿談論時提起過崆峒派,並對崆峒派武功推崇備至,不可小覷。
在襄陽城破後,中原武林門派戰死者甚多,許多門派一時凋零。偏居一隅的昆侖派與崆峒派,反而實力越來越大,大有趕超全真教之勢。
郭襄聽了恍然大悟,她從坐忘峰下山後,一路上遇到不少江湖中人,言談中都離不開崆峒派召開的武林大會。郭襄一聽到武林大會,就想當年襄陽城多次召開武林大會,中原群雄雲集,共商大計,齊心合力抗擊蒙古。那時父母姐弟都在,雖整天戰事不斷,郭氏一家卻萬眾矚目,風光無限,一家人也是其樂融融。現如今城破家亡,一家人陰陽相隔,隻餘下姐弟兩人流落江湖。於是郭襄再也不願意聽到武林大會四個字,更不想參加什麽武林大會。所以一路上並沒打算去崆峒山,隻想找到弟弟郭破虜,趕往大都城,去皇宮去偷還魂草。哪知現在陰差陽錯,竟然到了平涼城。
郭襄看天色將黑,暗思: 今晚隻有在平涼城住宿一晚了,明天繼續尋找郭破虜等人了。
突然又 想到方圓數十裏荒無人煙,郭破虜或者石心蘭碧玉生,或者明月樓等人會不會也到這裏住宿,說不定能遇到他們也未嚐不可。想到此郭襄心中有些憧憬激動,也跟隨著眾人一起向平涼城走去。
行走大約半個多時辰,就到了平涼城中。一進城,便見街上來來去去的甚多江湖漢子,更有許多身穿灰袍的人站在各個城門口,見到江湖中打扮的人,便上前詢問一番,有人拿出紅色帖子,便被灰袍人接走。郭襄初時不知道他們是什麽人,後來才知是崆峒派弟子,奉崆峒掌門之令在此接待群雄。郭襄自然沒有邀請的帖子,也不想理會他們,進城便徑去客棧打聽尋人,可是連問了數家,都沒人見到過郭破虜等人。於是隻得先住下再說,那知連問了數家好一點的客棧,都已沒有了房間,店小二道:“後天便是武林大會日期,客房都被崆峒派預定,姑娘若有崆峒派帖子,就可以免費入住。如果沒有邀帖,也可向崆峒弟子報出自己名號,崆峒弟子若是聽說你大名,也可免費入住。若是都沒有,那就恕不接待,你就去別處問問吧!”
郭襄不想說出自己名號,隻得往僻靜的街道上找去,又找了三處客店,才尋得一間小房, 總算安頓下來。郭襄運功一周天,恢複體力,扮作男子裝扮,便出去吃點東西,順便四處查看一下。心想最好能撞到郭破虜等人,就算沒有,若能探聽一些訊息,也是大有裨益。
在大街上走了一會,平涼城本是西北貨物中轉之地,又是剛過完年,南來北往的客商較多,甚是繁華。郭襄四處打聽,仍是毫無收獲。走著走著,雖是二月陽春,這西北等地天氣乍寒乍暖,突地北風一刮,卻又下起雪來。
開始時隻是小雪,郭襄走在雪中別有一番愜意。想起當年在風陵渡初次遇到楊過,也是二月季節,那時姐姐郭芙帶領她與郭破虜初次行走江湖,第一次聽到有人提起神雕俠楊過,心中羨慕不已。後來想想真是可笑,郭氏一家父母姐姐姐夫,還有外公等人都也是了不起的人物,襄陽城中英雄更是數不勝數。都在身邊,卻沒有好好珍惜,卻舍近求遠,癡迷外人,還妄想做什麽大龍女,真是癡人說夢。現在想想悔不該聽姐姐郭芙之言,當時該與弟弟郭破虜回到襄陽城,就不會有後來那麽多事,更不是讓自己一生奔波。
後來神雕俠侶夫婦退隱江湖,自己舍棄家人,在江湖中遊走尋找,數年來一無所獲,終於在峨眉金頂,看到佛光普照時幡然醒悟,放下執著,這才留在峨眉山上苦修。可是每一年的二月,等風雪起時,都會想起風陵渡時的景象,心中泛起一絲漣漪。也許這就是命,孽緣如此,怪不得別人。
郭襄正思索著,突見北風驟緊,卷得雪花飛舞,心知馬上就有大雪,明日未必便能成行,眉間心頭,均含愁意。
天色漸暗,那雪卻越下越大了起來,殊無停止之象,路上行走紛紛進屋躲避。郭襄戴上披風上的風帽,轉過一條街,見一間頗大的飯店中坐滿了人,便進去找了個座頭,點了幾個小菜,要了一碗麵,吃了起來。她一邊吃,一邊打量飯店中人,看了幾眼,就看出不少人身上藏有兵刃。
又有人進來,店小二徑自把三個人招呼到她這張桌子上,對郭襄道:“突降大雪,都進來避雪,沒法出去,一時沒有空桌,還請見諒!”郭襄搖頭說沒事,也不在意,自顧自吃。隻見這三人都是身穿黑衣,腰間掛著兵刃。
三人點了酒菜上來,邀請郭襄一起,郭襄搖頭說吃好了。那三人就自顧自的喝酒談天,也不理會郭襄。酒過三巡,一個年輕人道:“柯老爺子,這次崆峒派召開武林大會,看來場麵當真不小,離正日還有兩天,平涼城裏就已擠滿了江湖群雄。”一個白發老者道:“那自然啦。自從襄陽城破後,多少年沒有召開武林大會了,現如今武林中湧現幾個魔頭興風作浪,殘害同道。幸好有崆峒龍掌門登高振臂一呼,自然是響應雲集。”
另一個黑須大漢道:“此時正值江湖亂世,昆侖三魔橫空出世,到處濫殺無辜,特別是那白發魔女,殺人手段殘忍,聽說還有昆侖派撐腰,沒人是其對手。幸好還有崆峒派龍掌門出頭,廣撒英雄帖,召開武林大會,對付白發魔女。”
他聲音洪亮,說完後,大廳中江湖中人紛紛點頭說好,大漢見聽者甚多,也是沾沾自喜,感覺大有麵子。旁邊過來一人道:“原來是黃河青龍幫的的柯老爺子和孔大哥在此,幸會幸會!”大漢看到那人臉上有道刀疤,從額頭劃到鼻子上,想起一人道:“你是鎮南鏢局的李大鏢頭,我們是不打不相識啊。你也來參加武林大會了,過來一起坐坐。”那李鏢頭抱拳道:“不用了,我們吃過了,進來避避雪,聽到老哥在此,特來打個招呼。柯老爺子,你是西北武林的老江湖了,聽說崆峒派龍掌門閉關二十多年,終於練成崆峒派絕世神功,此功一出,天下無人能敵,不知是真是假!”他這說出,許多江湖中人都想知道,紛紛圍了過來。 店小二眼活,順勢搬來一個火爐子,放在中間,眾人連聲感謝。
老者搖頭道:“我也不知,我雖與龍掌門有過幾麵之交,可他二十年一直閉關,沒有出現江湖了,誰也不知道他現在武功到底有多高?他此次出關,召開武林大會,想必是武功大成。”
年輕人道:“不知能不能對付得了白發魔女?”聽到白發魔女,眾人連忙左右看了一眼,都是麵露恐懼之色,深怕她突然出現。那老者麵色大變,連忙噓的一聲道:“賢侄,在這裏不要亂說話,以免被崆峒弟子聽到就不好了!”年輕人不解道:“為什麽?我隻是有些疑問,問問也不行嗎?”那大漢也低聲道:“別處還行,隨便你怎麽說,怎麽問,可是在這裏是萬萬不可的。崆峒派弟子是出了名的自高自大,若是被他們聽到,今晚恐怕你要去雪地裏住一夜了。”
年輕人一聽,伸了一下舌頭,低聲道:“這麽厲害,那不說了。”旁邊又有人道:“聽說崆峒派掌門閉關二十年,終於煉成崆峒絕技“七傷拳”,現在中原武林式微,自從襄陽城破後,許多絕世武功失傳。七傷拳一出,恐怕真的要天下無敵了!”
眾人第一次聽到“七傷拳”,都不知是什麽武功?
年輕人大是好奇,連忙道:“真的這麽厲害,為什麽叫七傷拳?七傷是什麽意思?是不是一拳可以打傷七個人?還是有一拳有七種變化?”老者搖了搖頭道:“我也不知道,崆峒派百年來都沒人練成七傷拳,隻是聽老一輩人說過這種武功,當年崆峒祖師木靈子所創,打敗天下無敵手。崆峒掌門若真是練成,那可真是天下無人可敵。”
可是有人卻道:“七傷拳確實厲害,可是那白發魔女的邪門武功更是厲害,隻要中一掌,人就瞬間變成爛泥!不知武林大會兩人相遇,誰能技高一籌?”
旁邊一張桌子的一個矮胖子道:“自古邪不壓正,崆峒掌門敢召開武林大會,自然能勝過那白發魔女。”有人認識他道:“你是崆峒派外傳弟子,自然這樣說。”矮胖子大怒道:“閣下不信,我就用崆峒武功討教你幾招。”有人拉住那人勸道:“強龍不壓地頭蛇,不必與他計較!我們走吧!”說著兩人就走了出去。
那矮胖子看那人走了,更加得意洋洋道:“七傷拳一出,天下無人能敵崆峒掌門了!”
這時突然有人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接著又繼續道:“要知道強中更有強中手,能人之上有能人。又有誰敢自稱天下無敵?七傷拳雖然厲害,隻不過是一種拳法,不見得是天下無敵!”矮胖子一聽,大怒道:“什麽人在此胡說八道,有膽給我站出來!”眾人紛紛轉頭,朝那聲音看去,隻見一個中年書生手拿一本書卷走過去,搖頭晃腦道:“區區正是小可!”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郭襄眼看村子中寂靜無聲,躍下高樹,展開家傳輕功,身形如電,圍著村子兜轉起來,看看是否能找到石心蘭、碧玉生,或者風雨煙、明月樓,或者郭破虜等人的蛛絲馬跡?
她越轉越快,圈子也越轉越大,不多時就轉到村子之外,仍是一無所獲。三組人一點線索都沒找到,又不想放棄任何一人。郭襄自己也知道,她這樣尋找,無異於大海撈針。可是她仍不氣餒,繼續展開輕功兜轉尋找。
如此尋找了一個多時辰,眼看離村子越來越遠,天色也快黑了起來,仍是沒發現任何線索。一路上別說郭破虜了,就連明月樓和石心蘭碧玉生都沒有任何蹤跡,好似憑空消失一般。
郭襄這樣施展輕功,就算是她體內九陽神功綿延不絕,時間長了也感覺有些疲憊,正想找個地方休息。突然聽到前麵人聲嘈雜,連忙停下身來,緩步走了過去。隻見前邊一條大路,路上頗多行人車馬,有平民百姓,也有不少興高采烈的江湖漢子。雖然他們身上沒有刀劍兵刃,可是身上馬鞍或者背包裏鼓鼓囊囊,一看就知道藏有兵刃。蒙古建立大元後,為怕民間造反,以武犯禁,收繳民間的鐵器兵刃,蒙古士兵遇到背刀挎劍的江湖人士也是捉拿關押,稍有反抗者格殺勿論,於是江湖人士就把兵刃藏在身上或者馬鞍之中。
郭襄看到路上江湖人士有的興高采烈,有的麵色凝重,還有些人全身披麻戴孝全身素裹,俱都急色衝衝向前走去。
郭襄混入人群,向江湖中人打聽郭破虜石心蘭等人,問了幾個人都是搖頭不知,都沒見到過。郭襄甚是失望,又問前麵是哪裏?為何有如此多的江湖中人行走?
一個老者看了看郭襄,輕蔑道:“前麵就是平涼城,天色已晚,此時大夥趕到城中正好休息一晚,明天再去崆峒山。後天就是崆峒派掌門召開武林大會的日期,這許多江湖同道自然是去參加武林大會的!”
崆峒派雖也是中原武林一個古老門派,但是偏居西北一隅之地,比之昆侖派還要神秘,而且門下弟子近百年來極少出現中原,所以郭襄對崆峒派並不甚了解。當年襄陽城幾次召開武林大會,各門各派弟子已到襄陽城為榮,可謂是群雄雲集,卻也沒見到過崆峒派弟子參加。不過在守護襄陽城沒有戰事時,群雄一起談天論地,郭襄也聽到一些武林名宿談論時提起過崆峒派,並對崆峒派武功推崇備至,不可小覷。
在襄陽城破後,中原武林門派戰死者甚多,許多門派一時凋零。偏居一隅的昆侖派與崆峒派,反而實力越來越大,大有趕超全真教之勢。
郭襄聽了恍然大悟,她從坐忘峰下山後,一路上遇到不少江湖中人,言談中都離不開崆峒派召開的武林大會。郭襄一聽到武林大會,就想當年襄陽城多次召開武林大會,中原群雄雲集,共商大計,齊心合力抗擊蒙古。那時父母姐弟都在,雖整天戰事不斷,郭氏一家卻萬眾矚目,風光無限,一家人也是其樂融融。現如今城破家亡,一家人陰陽相隔,隻餘下姐弟兩人流落江湖。於是郭襄再也不願意聽到武林大會四個字,更不想參加什麽武林大會。所以一路上並沒打算去崆峒山,隻想找到弟弟郭破虜,趕往大都城,去皇宮去偷還魂草。哪知現在陰差陽錯,竟然到了平涼城。
郭襄看天色將黑,暗思: 今晚隻有在平涼城住宿一晚了,明天繼續尋找郭破虜等人了。
突然又 想到方圓數十裏荒無人煙,郭破虜或者石心蘭碧玉生,或者明月樓等人會不會也到這裏住宿,說不定能遇到他們也未嚐不可。想到此郭襄心中有些憧憬激動,也跟隨著眾人一起向平涼城走去。
行走大約半個多時辰,就到了平涼城中。一進城,便見街上來來去去的甚多江湖漢子,更有許多身穿灰袍的人站在各個城門口,見到江湖中打扮的人,便上前詢問一番,有人拿出紅色帖子,便被灰袍人接走。郭襄初時不知道他們是什麽人,後來才知是崆峒派弟子,奉崆峒掌門之令在此接待群雄。郭襄自然沒有邀請的帖子,也不想理會他們,進城便徑去客棧打聽尋人,可是連問了數家,都沒人見到過郭破虜等人。於是隻得先住下再說,那知連問了數家好一點的客棧,都已沒有了房間,店小二道:“後天便是武林大會日期,客房都被崆峒派預定,姑娘若有崆峒派帖子,就可以免費入住。如果沒有邀帖,也可向崆峒弟子報出自己名號,崆峒弟子若是聽說你大名,也可免費入住。若是都沒有,那就恕不接待,你就去別處問問吧!”
郭襄不想說出自己名號,隻得往僻靜的街道上找去,又找了三處客店,才尋得一間小房, 總算安頓下來。郭襄運功一周天,恢複體力,扮作男子裝扮,便出去吃點東西,順便四處查看一下。心想最好能撞到郭破虜等人,就算沒有,若能探聽一些訊息,也是大有裨益。
在大街上走了一會,平涼城本是西北貨物中轉之地,又是剛過完年,南來北往的客商較多,甚是繁華。郭襄四處打聽,仍是毫無收獲。走著走著,雖是二月陽春,這西北等地天氣乍寒乍暖,突地北風一刮,卻又下起雪來。
開始時隻是小雪,郭襄走在雪中別有一番愜意。想起當年在風陵渡初次遇到楊過,也是二月季節,那時姐姐郭芙帶領她與郭破虜初次行走江湖,第一次聽到有人提起神雕俠楊過,心中羨慕不已。後來想想真是可笑,郭氏一家父母姐姐姐夫,還有外公等人都也是了不起的人物,襄陽城中英雄更是數不勝數。都在身邊,卻沒有好好珍惜,卻舍近求遠,癡迷外人,還妄想做什麽大龍女,真是癡人說夢。現在想想悔不該聽姐姐郭芙之言,當時該與弟弟郭破虜回到襄陽城,就不會有後來那麽多事,更不是讓自己一生奔波。
後來神雕俠侶夫婦退隱江湖,自己舍棄家人,在江湖中遊走尋找,數年來一無所獲,終於在峨眉金頂,看到佛光普照時幡然醒悟,放下執著,這才留在峨眉山上苦修。可是每一年的二月,等風雪起時,都會想起風陵渡時的景象,心中泛起一絲漣漪。也許這就是命,孽緣如此,怪不得別人。
郭襄正思索著,突見北風驟緊,卷得雪花飛舞,心知馬上就有大雪,明日未必便能成行,眉間心頭,均含愁意。
天色漸暗,那雪卻越下越大了起來,殊無停止之象,路上行走紛紛進屋躲避。郭襄戴上披風上的風帽,轉過一條街,見一間頗大的飯店中坐滿了人,便進去找了個座頭,點了幾個小菜,要了一碗麵,吃了起來。她一邊吃,一邊打量飯店中人,看了幾眼,就看出不少人身上藏有兵刃。
又有人進來,店小二徑自把三個人招呼到她這張桌子上,對郭襄道:“突降大雪,都進來避雪,沒法出去,一時沒有空桌,還請見諒!”郭襄搖頭說沒事,也不在意,自顧自吃。隻見這三人都是身穿黑衣,腰間掛著兵刃。
三人點了酒菜上來,邀請郭襄一起,郭襄搖頭說吃好了。那三人就自顧自的喝酒談天,也不理會郭襄。酒過三巡,一個年輕人道:“柯老爺子,這次崆峒派召開武林大會,看來場麵當真不小,離正日還有兩天,平涼城裏就已擠滿了江湖群雄。”一個白發老者道:“那自然啦。自從襄陽城破後,多少年沒有召開武林大會了,現如今武林中湧現幾個魔頭興風作浪,殘害同道。幸好有崆峒龍掌門登高振臂一呼,自然是響應雲集。”
另一個黑須大漢道:“此時正值江湖亂世,昆侖三魔橫空出世,到處濫殺無辜,特別是那白發魔女,殺人手段殘忍,聽說還有昆侖派撐腰,沒人是其對手。幸好還有崆峒派龍掌門出頭,廣撒英雄帖,召開武林大會,對付白發魔女。”
他聲音洪亮,說完後,大廳中江湖中人紛紛點頭說好,大漢見聽者甚多,也是沾沾自喜,感覺大有麵子。旁邊過來一人道:“原來是黃河青龍幫的的柯老爺子和孔大哥在此,幸會幸會!”大漢看到那人臉上有道刀疤,從額頭劃到鼻子上,想起一人道:“你是鎮南鏢局的李大鏢頭,我們是不打不相識啊。你也來參加武林大會了,過來一起坐坐。”那李鏢頭抱拳道:“不用了,我們吃過了,進來避避雪,聽到老哥在此,特來打個招呼。柯老爺子,你是西北武林的老江湖了,聽說崆峒派龍掌門閉關二十多年,終於練成崆峒派絕世神功,此功一出,天下無人能敵,不知是真是假!”他這說出,許多江湖中人都想知道,紛紛圍了過來。 店小二眼活,順勢搬來一個火爐子,放在中間,眾人連聲感謝。
老者搖頭道:“我也不知,我雖與龍掌門有過幾麵之交,可他二十年一直閉關,沒有出現江湖了,誰也不知道他現在武功到底有多高?他此次出關,召開武林大會,想必是武功大成。”
年輕人道:“不知能不能對付得了白發魔女?”聽到白發魔女,眾人連忙左右看了一眼,都是麵露恐懼之色,深怕她突然出現。那老者麵色大變,連忙噓的一聲道:“賢侄,在這裏不要亂說話,以免被崆峒弟子聽到就不好了!”年輕人不解道:“為什麽?我隻是有些疑問,問問也不行嗎?”那大漢也低聲道:“別處還行,隨便你怎麽說,怎麽問,可是在這裏是萬萬不可的。崆峒派弟子是出了名的自高自大,若是被他們聽到,今晚恐怕你要去雪地裏住一夜了。”
年輕人一聽,伸了一下舌頭,低聲道:“這麽厲害,那不說了。”旁邊又有人道:“聽說崆峒派掌門閉關二十年,終於煉成崆峒絕技“七傷拳”,現在中原武林式微,自從襄陽城破後,許多絕世武功失傳。七傷拳一出,恐怕真的要天下無敵了!”
眾人第一次聽到“七傷拳”,都不知是什麽武功?
年輕人大是好奇,連忙道:“真的這麽厲害,為什麽叫七傷拳?七傷是什麽意思?是不是一拳可以打傷七個人?還是有一拳有七種變化?”老者搖了搖頭道:“我也不知道,崆峒派百年來都沒人練成七傷拳,隻是聽老一輩人說過這種武功,當年崆峒祖師木靈子所創,打敗天下無敵手。崆峒掌門若真是練成,那可真是天下無人可敵。”
可是有人卻道:“七傷拳確實厲害,可是那白發魔女的邪門武功更是厲害,隻要中一掌,人就瞬間變成爛泥!不知武林大會兩人相遇,誰能技高一籌?”
旁邊一張桌子的一個矮胖子道:“自古邪不壓正,崆峒掌門敢召開武林大會,自然能勝過那白發魔女。”有人認識他道:“你是崆峒派外傳弟子,自然這樣說。”矮胖子大怒道:“閣下不信,我就用崆峒武功討教你幾招。”有人拉住那人勸道:“強龍不壓地頭蛇,不必與他計較!我們走吧!”說著兩人就走了出去。
那矮胖子看那人走了,更加得意洋洋道:“七傷拳一出,天下無人能敵崆峒掌門了!”
這時突然有人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接著又繼續道:“要知道強中更有強中手,能人之上有能人。又有誰敢自稱天下無敵?七傷拳雖然厲害,隻不過是一種拳法,不見得是天下無敵!”矮胖子一聽,大怒道:“什麽人在此胡說八道,有膽給我站出來!”眾人紛紛轉頭,朝那聲音看去,隻見一個中年書生手拿一本書卷走過去,搖頭晃腦道:“區區正是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