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此時郭襄已恢複成女子模樣,在平涼城四處穿行,暗中尋找郭破虜的下落,還有石心蘭、明月樓其他人等。可是轉了一圈,沒看到一個想找之人,就連昨晚的摩羅、無用書生等人也是蹤影全無。


    城中各處都有崆峒弟子指引,江湖豪傑整裝待發。明天才是武林大會的日子,由於昨晚一場大雪,路上積雪甚厚,路遠濕滑,許多人便提前前去崆峒山。崆峒弟子也告知群雄,崆峒山上客房已經準備好,希望各位英雄早點上山。


    郭襄在城裏轉了幾圈,到了午時,吃過午飯後,便向崆峒山出發。此時江湖群雄三三兩兩向崆峒山行去。


    崆峒山距離平涼城並不甚遠,大約有二三十多裏路程。若是沒有積雪,騎馬一炷香的時間就到了山下。可是昨晚大雪,山路崎嶇不平,騎馬多有危險,於是群雄放棄騎馬,一起步行前行。


    郭襄緩慢跟隨群雄一起朝崆峒山走去,一路上早有崆峒弟子在沿途接應。走了一個多時辰,便到了崆峒山下。山下早有崆峒弟子專門迎接,上山的道路也清掃幹淨。群雄看到都是大加讚賞,暗自佩服,崆峒派確有大家風範,不愧為名門大派。


    群雄一路上山,每過數裏,便有幾名崆峒弟子備了茶水點心,迎接賓客,足見崆峒派這次準備得甚是周到,但也由此可見,崆峒掌門龍滄海對這次武林大會重視程度。


    崆峒山自古以來就是一座仙山。相傳廣成子修煉得道於此山,黃帝前來向道家仙人廣成子問道,崆峒山也被稱為“天下道教第一山”。


    有人介紹說:這崆峒山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韻。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


    由於昨晚的大雪,崆峒山上蓋上一層厚厚的積雪,銀裝素裹,玉樹瓊花,恍若到了仙境一般。許多中原前來的武林群雄初次見到如此奇觀,都是嘖嘖稱奇。


    一路上不少武林中飽學之士以及路上的崆峒弟子,對山上各處古跡典故指點說明,眾人一邊走一邊聽,倒也不覺枯燥乏味。走了不多時來到一處平坦之地,甚是寬廣。亭台樓閣,寶刹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鍾,規模宏大。


    這裏崆峒弟子更多,早已備好茶水點心,放置座椅在此等候。有人以為到了崆峒派,便問崆峒弟子,崆峒龍掌門在哪裏?崆峒弟子連忙道,這才是中台,崆峒派在西台最高峰上,掌門師尊正在西山主峰上等待各位。群雄一聽,略感失望。


    原來崆峒山上有東西南北中五台,中台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東、西、南、北四台依中台四麵展開,崆峒山上的廟觀殿閣就分布於五台之上。


    崆峒弟子指著西山方向,群雄遠觀西山,隻見西山山勢更加峻險,其間小山犬牙分布,各山之顛皆有房屋,仿佛一巨型盆景。期間有崆峒弟子介紹各峰景色,自豪說道,隻有西山主峰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於一身,所以崆峒派建於西山之上。群雄聽了嘖嘖稱奇。


    郭襄休息片刻,便與眾人一起向西出發,首先穿過朝天門,由此而上,山道越來越陡峭,有引導的崆峒弟子道,這裏便是有名的“上天梯”,走過上天梯,便到了崆峒派所在。這上天梯並不太高,一百多米,但十分陡峭,很多山道幾乎是直上直下,縱是武功高強者,也頗費一番力氣。而且兩邊怪石嶙峋,懸崖峭壁,稍有不慎,便會墜入懸崖之下。沿途經過黃帝問道處、三教洞、磨針石等地,都是道家古跡,很有意義。


    郭襄看到黃帝問道處,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山洞。旁邊崆峒弟子介紹道:“據說上古時代,崆峒山上住著一位仙人,名叫廣成子。他不僅品德高尚,學識淵博,而且鶴發童顏、耳聰目明。軒轅黃帝仰慕廣成子的學問和為人,來到崆峒山,在黃帝問道處見到廣成子,看他立如鬆,聲如鍾,神誌清醒意態安閑,真有飄飄欲仙之狀,很是欽佩,便問他用什麽方法把身體保養得這麽好。廣成子說:“……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必靜必清,形將自飛。毋勞爾形,毋搖爾精,毋思慮營。昏昏默默,乃可長生。””


    他介紹完,又道:“廣成子當年在此傳道軒轅黃帝,才有了後來道的思想傳播,就是今日的全真教之道義也是傳自崆峒山,崆峒山被稱為道教第一山,無可厚非!崆峒派的曆史比之少林全真更久,稱為天下第一派也是當仁不讓。”他一說完,群雄有人附和,有人不屑。一個女子道:“一個人活到八十歲,一直昏昏沉沉在睡覺,有什麽用。一個人活了二十歲,一直勞動在生活,請問誰活的好?兩個人有什麽可比的。”她一說完,眾人拍手稱讚叫好。郭襄聽到,也感覺很有道理,連忙尋找說話的女子,可是看來看去,都沒看到人在哪裏?


    崆峒弟子麵色無光,又向前走。來到一處觀宇,有人介紹說,這裏乃是磨針觀。裏麵就是磨針石。並介紹道:相傳無量祖師在絕頂苦心修煉,而未得道,心灰意冷,準備下山返俗,經過磨針岩時,見一老嫗手拿一根鉄杵,在岩石上磨來磨去。他好奇的問道:“你磨鉄杵幹啥?”回答:“磨針”。於是老嫗給他講了一番“下得苦功夫,鉄杵磨成針”的道理。無量祖師聽後,深有感悟,堅定了信念,便從新回到山上修煉,修成正果。後人為了紀念無量祖師和驪山老母,便在石上修建了磨針觀。


    郭襄走過去看了看,那磨針石平平無奇,她遊曆江湖,在好多山上都有磨針石,大多是說李白遇到嫗的故事。聽的說了,也就不以為意。


    再向上行,出現一個門戶,走了上去,隻見峰頂上房屋眾多,亭台樓閣,星羅棋布,四處旌旗飄展,上麵寫著“崆峒”字樣。此時房屋中間有一大片空曠之地,上麵已經黑壓壓站滿了江湖豪客,有幾百多人。加上郭襄這一批上山來的人,估計有將近一千人了。


    郭襄等人一上峰頂,便有崆峒弟子過來告知,這裏就是崆峒派所在地。客房已經備好,先到一處石桌前登記留名。郭襄忙問為何如此?崆峒弟子道,隻是為了安排食宿方便。郭襄想想也是,這峰頂上雖然房屋眾多,但突地多了這一千多人,除非是江湖名宿能獨住單間,其他人恐怕要多人合住一間。


    郭襄不想多事,隨便寫了一個名字,便有崆峒女弟子帶她進了一個碩大的院子。此時裏麵全都是女眷,有一些崆峒女弟子,也有江湖中的女客人,尼姑道姑等有。崆峒女弟子帶著郭襄進了一個房間,房中甚是寬敞,桌椅俱全,桌上有清茶與點心。


    裏麵已經有了三個女子,郭襄也不在意,進去打個招呼,交談幾句,知道她們乃是普通女子,都是跟隨夫君而來的。三個女子也不多說話,想是爬山勞累,便躺著休息。


    女弟子安排好郭襄床鋪後,交待一些崆峒山上的規矩,並說用餐時會有鍾聲響起,可到大堂中一起吃飯,並說了大堂的位置。並說,待會晚上筵席之上,掌門師尊會與群雄相見!


    郭襄說好,於是在房間休息一會。果然沒過多久就有鍾聲響起,郭襄與女賓跟隨女弟子一起走了出去。


    此時天色已黑,昏暗朦朧,走到外麵,看到其他武林群雄也都被崆峒弟子引領著來到一處大殿之中。這大殿好大,點滿了蠟燭,照得大殿明亮如晝。大殿裏擺著一百來張桌子,仍是綽綽有餘。數百名灰袍衣漢子穿梭般來去,引導賓客入座。郭襄被安排與幾個女賓坐在一桌。大殿裏熙熙攘攘,許多人大聲喧嘩說話,好不熱鬧。


    郭襄看著大殿之中眾人,並無一個要找之人,略感失望。


    突然間鑼鼓之聲大作,一名高大崆峒弟子朗聲說道:“崆峒派龍掌門肅見群雄。”?


    眾來賓心頭一聽,紛紛停下交談,翹首觀望。隻見中門打開,走出兩列高高矮矮的男女來,有二十餘人。 後麵跟著一個身材高大,滿麵紅光的老者。有人認識這老者便是崆峒掌門龍滄海,紛紛向他招手問好。那龍滄海滿麵笑容也是揮手示意。


    這兩列弟子分向左右一站,一齊躬身,恭恭敬敬的向群雄躬身行禮。群雄忙即還禮。


    龍滄海哈哈一笑,說道:“這寒冬臘月能在崆峒山上得見眾位高賢,真是大感榮寵。隻是荒山之上,準備不周,諸物簡陋,還請各位見諒。”他一說出,群雄連忙道:“龍掌門為武林大費周折,太客氣了!”


    龍滄海道:“各位能來就是給崆峒派麵子,請坐。”


    待群雄就座後,龍滄海便在中間主位的一張桌旁坐下,那一桌隻有龍滄海獨占一席,亦無人相陪。眾弟子卻無坐位,各自垂手侍立。


    郭襄四下顧望,隻見龍滄海站起身來,他神態威猛,雜坐在眾英雄間,隻因他身材特高,頗有鶴立雞群之意。


    眾人就座妥當,崆峒弟子跟著端上酒菜佳肴。每桌上四碟四碗,八色菜肴,牛羊雞肉,煮得香氣撲鼻,似也無甚異狀。


    龍滄海舉起酒杯站了起來道:“多謝各位前來,我先敬大夥一杯。”群雄一起站了起來,就要一幹而盡, 突然間大殿中有人嗚嗚咽咽的說道:“龍掌門為我們報仇雪恨!”


    群雄轉頭,這才看到有幾桌人,全都身穿素縞麻衣,一起走到龍滄海桌前,跪倒在地,咬牙切齒說道:“龍掌門,鏟除白發魔女為我等報仇,以後赴湯蹈火,兩肋插刀,我們萬死不辭,唯你馬首是瞻!”


    此時群雄對白發魔女殺人手法雖沒目睹,但已是多有耳聞,西北武林諸多豪傑遭其毒手,死狀慘不忍睹。


    上次青海派青英子率領群雄到昆侖派三聖坳報仇,铩羽而歸。正當群雄束手無策之時,崆峒派突然發出武林帖,召開武林大會,鏟除白發魔女,讓許多想報仇的人重燃希望,也讓西北各路豪傑對崆峒派刮目相看。於是紛紛趕往崆峒山,參加武林大會。此時崆峒派的號召力和聲望達到鼎峰,一時無二。


    龍滄海走了了過去,把那些人一一扶起,大聲道:“白發魔女濫殺無辜,罪惡滔天,真是馨竹難書,我崆峒派懲奸除惡,降妖除魔,責無旁貸。明日武林大會若是白發魔女前來受死,我定不會讓你們失望,手刃罪魁禍首。若是她不敢來了,昆侖派的掌門何足道也會來,我定要讓他給武林一個交待。若是他們都不敢來,正所謂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我定率領崆峒弟子去昆侖派為大夥討一個公道來,還望諸位武林朋友一起見證!”


    他一口氣說完,群雄聽了齊聲叫好,有人說:“現在中原武林全真教四分五裂,少林派一門不出,丐幫銷聲匿跡,三大門派都難當重任,而昆侖派又縱凶行惡,趾高氣揚,正是中原武林無主,龍掌門你該挑起重擔,做中原武林盟主,為中原武林做主!”這話一說出來,不少群雄點頭認為說的不錯,有人說好,也有人說不妥。畢竟崆峒掌門閉關十來年,沒有多少人認識,再說他的實力如何?更是沒人清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暴雨梨花孤燈下並收藏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