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沙場點兵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眼看下麵士兵爬了上來,這時一件男子外衣隨風飄了過來,正好蓋在太平王身上。郭襄一看便知是郭破虜的衣服,回頭再看郭破虜,早已到了天井口處,趕在士兵上來之前下去。
郭破虜讓士兵下去,換成梵天宮女子上去,將郭襄等人小心攙扶下了天井,來到王宮。這天井下本是一處禦花園,亭台樓榭,錯落有致,別有一番風味。此時已變成一處演武場,布置了不少士兵與侍衛。
此時大統領也與諸葛雲、蔡玉福等人來到王宮,本來想救郭破虜等人,哪知剛到這裏,就看到郭破虜等人安然無恙下來,心中暗道:“蒼天有眼,不然老祖傳人剛來,就死了,朔方軍還不知要再等多少年?”
諸葛雲等將領看到郭破虜無恙,也是高興,幾人正說話間,這時有人稟報,朔方軍與王城士兵侍衛已把西城內叛軍肅清,征西侯帶人逃往西邊關卡,與蒙古人匯合。關卡山峰已被征西侯叛軍占據,而關卡外山下的蒙古大軍正在集結,征西侯命人放下繩索接應蒙古人。
此前的蒙古高手及一些胡人正是順著繩索上來,但蒙古士兵太多,沒有武功,無法上來,於是蒙古人準備不少雲梯,蒙古士兵沿著雲梯攀爬上山峰。隻等更多蒙古人上了山峰關卡,再一舉進攻鏡花城。
朔方軍與王城士兵在山峰下與蒙古大軍正在對峙相峙,兩方人馬都不多,都在等待援軍到來,做最後的決戰。
望北侯聽了就要率軍去關卡,阻擊蒙古大軍。蔡玉福等人也紛紛請戰前往。
郭破虜又問蒙古大軍一些情況,讓眾人稍安勿躁,他早已有退敵之法,而且是一勞永逸解決西邊的蒙古人侵犯,保護鏡花城長治久安。不過要等片刻,並說先安排士兵吃過飯後再出征。
眾人聽了皆都大喜,於是傳令鏡花城各處準備飯食,款待朔方軍,以及城裏士兵、侍衛,以及踴躍參加抗敵的百姓。
安排好之後,望北侯對郭破虜說,地上屠龍刀無法拔出,說著又伸手去拔地上的屠龍刀,可是他使盡力氣也沒拔出,諸葛雲蔡玉福等人聯手也沒拔出。眾人無不愕然。
郭破虜用手撫摸地麵,才發現地下不僅是整塊石頭,還是這裏特有的鐵石,屠龍刀深陷石中,直至刀柄處。郭破虜想不到長生子用腳輕輕一點,竟有如此大力,加之屠龍刀削鐵如泥,這才深陷其中,尋常人哪裏能拔得出來,說道:“等我療傷片刻!”
於是坐在地上運功療傷。此時他體內真氣所剩無幾,雖恢複一些,但仍不足以拔出屠龍刀。於是盤膝坐地,依照先天功運功法門,片刻間丹田內滋滋而生,真氣流動,流遍四肢百骸、諸經百穴。
先天功與其他武功不同,不光丹田處滋生真氣,身體各處穴道也能滋生出真氣,如同普通人呼吸一般,隻能用口鼻呼吸,若學習修煉道家內丹功達到一定修為,全身肌膚也能呼吸。這也是為什麽說全真內家功夫,就是吃飯睡覺也能練功的原因?
按下郭破虜自行練功不說,此時大統領聽著郭破虜安排,心裏由衷佩服,心道:“小小年紀就能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真乃帥才,看來老祖在天之靈沒有選錯人!”
過了片刻,太平王身穿男裝走了出來,原來她從天井回到王宮中,趁亂回到房間,換了身男子衣服,安排好郭襄等人房間療傷,然後出來與大統領相見。
這兩人本是王不見王,若不是郭破虜到來,加之征西侯叛亂,幾乎不會見麵,此時見麵自然少不了一陣寒暄。說到征西侯叛亂與蒙古大軍入侵,太平王道:“一切憑大統領與郭大俠做主!”
大統領心道:“這也是太平王小小年紀,卻是謙遜,孺子可教,未來可期,大有作為!”
兩人又說了一會話,郭破虜站了起來,道:“讓諸位久等了!”望北侯道:“郭兄弟,你傷勢好了嗎?”
郭破虜道:“還沒痊愈,不過應該能拔出屠龍刀了!”說著握住刀柄,輕輕一使力,隻聽“倉啷”一聲如龍吟,屠龍刀被拔了出來。
望北侯等人大為佩服,望北侯拿出刀鞘放入其中,本來屠龍刀一直由烏托邦保管扛著,但烏托邦幾次受傷,望北侯便自告奮勇幫忙保管扛刀。
又過了一段時間,王宮中也早已做好飯菜,眾人簡單吃了一些,等眾人吃好後,郭破虜道:“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去廣場點兵出發!”眾人早已磨拳擦掌,等待不及,聽了大聲叫好。
於是郭破虜與大統領、太平王率領望北侯、定東侯、燕秋凝、烏托邦、諸葛雲、蔡玉福等各方眾人來到王城廣場。此時朔方軍、王城士兵、侍衛,東南北三城守衛,梵天宮女子,風雲閣弟子,還有自願報名來的百姓,早已齊聚在廣場上,四周還有王城婦孺老幼也都過來,廣場早已水泄不通,人群外延到王城外街道上,真是人山人海。
郭襄、風雨煙雖然傷勢未愈,也都過來,她們是經脈受損,療傷沒那麽快,不過郭破虜早已把《洗髓經》說給她們,讓她們在房中慢慢療傷。
廣場中間旗幟招展,但正中間一麵金色大纛迎風飄揚,上麵鬥大的“郭”字甚是醒目,郭破虜知道這定是大統領安排,諸葛雲蔡玉福等人所為,心裏也是感激萬分。
郭破虜與大統領、太平王三人登上高台,四下哄然叫好,聲音久久不絕。
過了片刻,望北侯大喝一聲道:“大家肅靜!”他身材高大,站在人群中也是高人一頭有餘,聲音更是洪亮,猶如驚天霹靂一般,瞬間壓住嘈雜的人聲。
等到聲音消散,望北侯又說道:“鏡花城本是世外桃源,人民安居樂業,不想征西侯狼子野心,意圖不軌,勾結蒙古人意圖入侵王城。他雖是我的族兄,但背叛鏡花城,就是我的敵人,我大義滅親,絕不與其同流合汙。我等誓死反抗,消滅叛軍,打走蒙古人。今老祖傳人已到王城,又請到朔方軍大總管,前來幫助平叛,先請城主太平王下昭傳令!”
四下又是人聲鼎沸,高喊“消滅叛軍,打走蒙古人”等口號。
太平王走上前,聲音停止,太平王道:“本王年幼,初登王位,一切還不熟悉,天幸有大總管和老祖傳人到來,一切平叛事宜由大總管與老祖傳人做主,本王也聽其號令,任其調遣,王城民眾謹聽號令,不得違抗!”
下麵眾人道,“謹聽號令,不敢違抗!”
太平王又道:“等平叛後,本王銳意改製,王城上下不論官民,不論老幼,不論男女,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醫!,勤者有其業,勞者有其得, 少者有其學,弱者有其助, 老者有其養,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讓百姓安居樂業,共享太平!”
他一說完,下麵更是人聲轟動,久久不絕。
望北侯等聲音漸小,又大聲喝止道:“請朔方軍大統領發號施令!”
大統領走上前道:“朔方軍本是鏡花城子弟,練兵本來就是守衛鏡花城,並重返中原,如今老祖傳人終於到來,朔方軍俱都聽老祖傳人號令,不得有違,請郭主公發號施令,我等盡聽指揮。”
朔方軍也都是齊聲說是。朔方軍及鏡花城很多人都見識過郭破虜的武功與謀略,無人能及。心中俱想,老祖在天之靈選擇此人,實乃天意,也是最好的選擇。
郭破虜也不推辭上前一步,道:“在下因緣巧合成為老祖傳人,繼承老祖遺願,率領朔方軍重返中原,眼下中原被蒙古入侵,正是朔方軍解救中原百姓於水火大好良機。朔方軍離開中原三百年,多少人客死他鄉,不得瞑目,許多人墳墓望向東南,皆都是思鄉之情。在下等竭盡全力,率領朔方軍重返中原,回到故鄉!”
下麵眾人聽了熱淚盈眶,心潮澎湃,齊聲叫好。
郭破虜又道:“然重返中原不是一朝一夕所成完成,中原也非短時間能收複。鏡花城仍是我們大後方,不可有失。眼下先平叛,打走蒙古人,解除鏡花城後顧之憂。其後,我以老祖傳人的身份,修改水月穀屯兵之製,水月穀改屯兵為練兵製度,閑時練兵,忙時歸家,有事為兵,沒事為子為夫為父,照顧家庭,教育孩子,贍養父母老人,家庭和睦,其樂融融。兒女情長,倫理綱常,享受齊人之樂,創不朽基業!”
郭破虜說完,下麵不論是朔方軍將士還是鏡花城百姓,俱都痛哭流涕,鏡花城幾百年來,兒子不見父親,妻子不見丈夫,父母不見兒子,讓多少家庭淒涼,讓多少小孩失去父愛,讓多少妻子獨自承受生活壓力,讓多少老人孤老一生,其中的苦難難以言表,更多是漢人承受。這才使得漢人越來越少,人種凋零,萎靡不振。
郭破虜又道:“眼下鏡花城內有叛亂,外有敵人虎視眈眈,我們先平叛驅敵,重建家園,然後再籌劃返回中原,建功立業,衣錦還鄉,解救中原百姓!”
下麵眾人自然連聲叫好,大叫聽其號令,自告奮勇願去平叛殺敵!
望北侯道:“探子來報,關卡外的蒙古人聚集在關卡在山穀中,估計有五六萬人,已經登上山峰的蒙古人也有兩三千人了,郭兄弟,不,主公,趕快下令,我等立刻去殺敵!”
其他諸將鬥誌高揚,也紛紛請戰!諸葛雲道:“朔方軍五千人馬已經來到,就讓我們朔方軍先去殺敵!”
望北侯道:“不行,此次平叛,我北城將士是先鋒人馬,任何人也不能跟我們爭!”
南城那邊也有人高聲道:“為給衛南侯報仇,我們也是當仁不讓,首當其衝!”
東城更是叫嚷要去平叛,就連梵天宮風雲閣弟子也不甘人後。一時間群聲鼎沸,議論紛紛。
這王城有將近十萬人,除去婦孺老幼,能征戰男人還有一萬多人,再加上所來的朔方軍將士,也有兩萬人左右。
郭破虜看到眾人紛紛請戰,擺手道:“關卡外的蒙古大軍不足為懼,隻要五百人就能解決!”
眾人聽了,無不愕然,心道:“五百人對五萬人,不是以卵擊石,白白送死去嗎?”
望北侯道:“郭兄弟,不,主公,五百人恐怕不夠,我們這有兩三萬能去殺敵的人,讓我帶北城將士在前先去殺敵,你率人隨後再來!”
其他人又都紛紛爭取請戰,郭破虜道:“關卡處道路狹窄崎嶇,人多反而誤事,施展不開。隻需五百身手矯健,身強力壯的人就可。”
鏡花城裏很多人都知道上次郭破虜火牛陣大破蒙古大軍救人之事,知道郭破虜素有謀略,雖對郭破虜所說五百人能打退五六萬蒙古大軍有所懷疑,卻不敢反對,反而紛紛報名,寧死也要參戰。
郭破虜又道:“選出五百身手矯健,身強力壯的人,若是不好選,那就各出一百人,然後再準備五百把大刀,刀不可太長,有兩三尺長就可,但刀刃一定要厚。同時準備五百副盔甲,隻要前甲,不要後甲。還要準備十七八根繩索,最好有二三十丈長,繩索要堅韌有力,能同時負重七八個人。”
郭破虜說著,停了片刻,又道:“再另外選出五十人水性極佳的石匠,沒有石匠,鐵匠也可以,普通人也行,隻要懂水性,力氣大就行,再準備好錘子鏨子鑿子等一百套,另有他用,鏨子越多越好,一炷香後就隨我出發。其他人若不放心,可在遠處觀戰,準備第二戰場,隻要敵人不越過關卡,不可自行參戰!等我發出號令,再上山峰!”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眼看下麵士兵爬了上來,這時一件男子外衣隨風飄了過來,正好蓋在太平王身上。郭襄一看便知是郭破虜的衣服,回頭再看郭破虜,早已到了天井口處,趕在士兵上來之前下去。
郭破虜讓士兵下去,換成梵天宮女子上去,將郭襄等人小心攙扶下了天井,來到王宮。這天井下本是一處禦花園,亭台樓榭,錯落有致,別有一番風味。此時已變成一處演武場,布置了不少士兵與侍衛。
此時大統領也與諸葛雲、蔡玉福等人來到王宮,本來想救郭破虜等人,哪知剛到這裏,就看到郭破虜等人安然無恙下來,心中暗道:“蒼天有眼,不然老祖傳人剛來,就死了,朔方軍還不知要再等多少年?”
諸葛雲等將領看到郭破虜無恙,也是高興,幾人正說話間,這時有人稟報,朔方軍與王城士兵侍衛已把西城內叛軍肅清,征西侯帶人逃往西邊關卡,與蒙古人匯合。關卡山峰已被征西侯叛軍占據,而關卡外山下的蒙古大軍正在集結,征西侯命人放下繩索接應蒙古人。
此前的蒙古高手及一些胡人正是順著繩索上來,但蒙古士兵太多,沒有武功,無法上來,於是蒙古人準備不少雲梯,蒙古士兵沿著雲梯攀爬上山峰。隻等更多蒙古人上了山峰關卡,再一舉進攻鏡花城。
朔方軍與王城士兵在山峰下與蒙古大軍正在對峙相峙,兩方人馬都不多,都在等待援軍到來,做最後的決戰。
望北侯聽了就要率軍去關卡,阻擊蒙古大軍。蔡玉福等人也紛紛請戰前往。
郭破虜又問蒙古大軍一些情況,讓眾人稍安勿躁,他早已有退敵之法,而且是一勞永逸解決西邊的蒙古人侵犯,保護鏡花城長治久安。不過要等片刻,並說先安排士兵吃過飯後再出征。
眾人聽了皆都大喜,於是傳令鏡花城各處準備飯食,款待朔方軍,以及城裏士兵、侍衛,以及踴躍參加抗敵的百姓。
安排好之後,望北侯對郭破虜說,地上屠龍刀無法拔出,說著又伸手去拔地上的屠龍刀,可是他使盡力氣也沒拔出,諸葛雲蔡玉福等人聯手也沒拔出。眾人無不愕然。
郭破虜用手撫摸地麵,才發現地下不僅是整塊石頭,還是這裏特有的鐵石,屠龍刀深陷石中,直至刀柄處。郭破虜想不到長生子用腳輕輕一點,竟有如此大力,加之屠龍刀削鐵如泥,這才深陷其中,尋常人哪裏能拔得出來,說道:“等我療傷片刻!”
於是坐在地上運功療傷。此時他體內真氣所剩無幾,雖恢複一些,但仍不足以拔出屠龍刀。於是盤膝坐地,依照先天功運功法門,片刻間丹田內滋滋而生,真氣流動,流遍四肢百骸、諸經百穴。
先天功與其他武功不同,不光丹田處滋生真氣,身體各處穴道也能滋生出真氣,如同普通人呼吸一般,隻能用口鼻呼吸,若學習修煉道家內丹功達到一定修為,全身肌膚也能呼吸。這也是為什麽說全真內家功夫,就是吃飯睡覺也能練功的原因?
按下郭破虜自行練功不說,此時大統領聽著郭破虜安排,心裏由衷佩服,心道:“小小年紀就能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真乃帥才,看來老祖在天之靈沒有選錯人!”
過了片刻,太平王身穿男裝走了出來,原來她從天井回到王宮中,趁亂回到房間,換了身男子衣服,安排好郭襄等人房間療傷,然後出來與大統領相見。
這兩人本是王不見王,若不是郭破虜到來,加之征西侯叛亂,幾乎不會見麵,此時見麵自然少不了一陣寒暄。說到征西侯叛亂與蒙古大軍入侵,太平王道:“一切憑大統領與郭大俠做主!”
大統領心道:“這也是太平王小小年紀,卻是謙遜,孺子可教,未來可期,大有作為!”
兩人又說了一會話,郭破虜站了起來,道:“讓諸位久等了!”望北侯道:“郭兄弟,你傷勢好了嗎?”
郭破虜道:“還沒痊愈,不過應該能拔出屠龍刀了!”說著握住刀柄,輕輕一使力,隻聽“倉啷”一聲如龍吟,屠龍刀被拔了出來。
望北侯等人大為佩服,望北侯拿出刀鞘放入其中,本來屠龍刀一直由烏托邦保管扛著,但烏托邦幾次受傷,望北侯便自告奮勇幫忙保管扛刀。
又過了一段時間,王宮中也早已做好飯菜,眾人簡單吃了一些,等眾人吃好後,郭破虜道:“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去廣場點兵出發!”眾人早已磨拳擦掌,等待不及,聽了大聲叫好。
於是郭破虜與大統領、太平王率領望北侯、定東侯、燕秋凝、烏托邦、諸葛雲、蔡玉福等各方眾人來到王城廣場。此時朔方軍、王城士兵、侍衛,東南北三城守衛,梵天宮女子,風雲閣弟子,還有自願報名來的百姓,早已齊聚在廣場上,四周還有王城婦孺老幼也都過來,廣場早已水泄不通,人群外延到王城外街道上,真是人山人海。
郭襄、風雨煙雖然傷勢未愈,也都過來,她們是經脈受損,療傷沒那麽快,不過郭破虜早已把《洗髓經》說給她們,讓她們在房中慢慢療傷。
廣場中間旗幟招展,但正中間一麵金色大纛迎風飄揚,上麵鬥大的“郭”字甚是醒目,郭破虜知道這定是大統領安排,諸葛雲蔡玉福等人所為,心裏也是感激萬分。
郭破虜與大統領、太平王三人登上高台,四下哄然叫好,聲音久久不絕。
過了片刻,望北侯大喝一聲道:“大家肅靜!”他身材高大,站在人群中也是高人一頭有餘,聲音更是洪亮,猶如驚天霹靂一般,瞬間壓住嘈雜的人聲。
等到聲音消散,望北侯又說道:“鏡花城本是世外桃源,人民安居樂業,不想征西侯狼子野心,意圖不軌,勾結蒙古人意圖入侵王城。他雖是我的族兄,但背叛鏡花城,就是我的敵人,我大義滅親,絕不與其同流合汙。我等誓死反抗,消滅叛軍,打走蒙古人。今老祖傳人已到王城,又請到朔方軍大總管,前來幫助平叛,先請城主太平王下昭傳令!”
四下又是人聲鼎沸,高喊“消滅叛軍,打走蒙古人”等口號。
太平王走上前,聲音停止,太平王道:“本王年幼,初登王位,一切還不熟悉,天幸有大總管和老祖傳人到來,一切平叛事宜由大總管與老祖傳人做主,本王也聽其號令,任其調遣,王城民眾謹聽號令,不得違抗!”
下麵眾人道,“謹聽號令,不敢違抗!”
太平王又道:“等平叛後,本王銳意改製,王城上下不論官民,不論老幼,不論男女,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醫!,勤者有其業,勞者有其得, 少者有其學,弱者有其助, 老者有其養,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讓百姓安居樂業,共享太平!”
他一說完,下麵更是人聲轟動,久久不絕。
望北侯等聲音漸小,又大聲喝止道:“請朔方軍大統領發號施令!”
大統領走上前道:“朔方軍本是鏡花城子弟,練兵本來就是守衛鏡花城,並重返中原,如今老祖傳人終於到來,朔方軍俱都聽老祖傳人號令,不得有違,請郭主公發號施令,我等盡聽指揮。”
朔方軍也都是齊聲說是。朔方軍及鏡花城很多人都見識過郭破虜的武功與謀略,無人能及。心中俱想,老祖在天之靈選擇此人,實乃天意,也是最好的選擇。
郭破虜也不推辭上前一步,道:“在下因緣巧合成為老祖傳人,繼承老祖遺願,率領朔方軍重返中原,眼下中原被蒙古入侵,正是朔方軍解救中原百姓於水火大好良機。朔方軍離開中原三百年,多少人客死他鄉,不得瞑目,許多人墳墓望向東南,皆都是思鄉之情。在下等竭盡全力,率領朔方軍重返中原,回到故鄉!”
下麵眾人聽了熱淚盈眶,心潮澎湃,齊聲叫好。
郭破虜又道:“然重返中原不是一朝一夕所成完成,中原也非短時間能收複。鏡花城仍是我們大後方,不可有失。眼下先平叛,打走蒙古人,解除鏡花城後顧之憂。其後,我以老祖傳人的身份,修改水月穀屯兵之製,水月穀改屯兵為練兵製度,閑時練兵,忙時歸家,有事為兵,沒事為子為夫為父,照顧家庭,教育孩子,贍養父母老人,家庭和睦,其樂融融。兒女情長,倫理綱常,享受齊人之樂,創不朽基業!”
郭破虜說完,下麵不論是朔方軍將士還是鏡花城百姓,俱都痛哭流涕,鏡花城幾百年來,兒子不見父親,妻子不見丈夫,父母不見兒子,讓多少家庭淒涼,讓多少小孩失去父愛,讓多少妻子獨自承受生活壓力,讓多少老人孤老一生,其中的苦難難以言表,更多是漢人承受。這才使得漢人越來越少,人種凋零,萎靡不振。
郭破虜又道:“眼下鏡花城內有叛亂,外有敵人虎視眈眈,我們先平叛驅敵,重建家園,然後再籌劃返回中原,建功立業,衣錦還鄉,解救中原百姓!”
下麵眾人自然連聲叫好,大叫聽其號令,自告奮勇願去平叛殺敵!
望北侯道:“探子來報,關卡外的蒙古人聚集在關卡在山穀中,估計有五六萬人,已經登上山峰的蒙古人也有兩三千人了,郭兄弟,不,主公,趕快下令,我等立刻去殺敵!”
其他諸將鬥誌高揚,也紛紛請戰!諸葛雲道:“朔方軍五千人馬已經來到,就讓我們朔方軍先去殺敵!”
望北侯道:“不行,此次平叛,我北城將士是先鋒人馬,任何人也不能跟我們爭!”
南城那邊也有人高聲道:“為給衛南侯報仇,我們也是當仁不讓,首當其衝!”
東城更是叫嚷要去平叛,就連梵天宮風雲閣弟子也不甘人後。一時間群聲鼎沸,議論紛紛。
這王城有將近十萬人,除去婦孺老幼,能征戰男人還有一萬多人,再加上所來的朔方軍將士,也有兩萬人左右。
郭破虜看到眾人紛紛請戰,擺手道:“關卡外的蒙古大軍不足為懼,隻要五百人就能解決!”
眾人聽了,無不愕然,心道:“五百人對五萬人,不是以卵擊石,白白送死去嗎?”
望北侯道:“郭兄弟,不,主公,五百人恐怕不夠,我們這有兩三萬能去殺敵的人,讓我帶北城將士在前先去殺敵,你率人隨後再來!”
其他人又都紛紛爭取請戰,郭破虜道:“關卡處道路狹窄崎嶇,人多反而誤事,施展不開。隻需五百身手矯健,身強力壯的人就可。”
鏡花城裏很多人都知道上次郭破虜火牛陣大破蒙古大軍救人之事,知道郭破虜素有謀略,雖對郭破虜所說五百人能打退五六萬蒙古大軍有所懷疑,卻不敢反對,反而紛紛報名,寧死也要參戰。
郭破虜又道:“選出五百身手矯健,身強力壯的人,若是不好選,那就各出一百人,然後再準備五百把大刀,刀不可太長,有兩三尺長就可,但刀刃一定要厚。同時準備五百副盔甲,隻要前甲,不要後甲。還要準備十七八根繩索,最好有二三十丈長,繩索要堅韌有力,能同時負重七八個人。”
郭破虜說著,停了片刻,又道:“再另外選出五十人水性極佳的石匠,沒有石匠,鐵匠也可以,普通人也行,隻要懂水性,力氣大就行,再準備好錘子鏨子鑿子等一百套,另有他用,鏨子越多越好,一炷香後就隨我出發。其他人若不放心,可在遠處觀戰,準備第二戰場,隻要敵人不越過關卡,不可自行參戰!等我發出號令,再上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