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故人相會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欲出鴻都門,陰雲蔽城闕。
寶劍黯如水,微紅濕餘血。
白馬夜頻驚,三更霸陵雪。
這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寫的一首《俠客行》,與李白的《俠客行》相比少了一些殺氣,卻以陰雲般濃厚的藝術氣氛,渲染著俠客行的環境,闖蕩江湖的俠客一人,一劍,一匹馬,行走江湖,充滿了濃濃的孤獨感,但卻有寶劍傍身,站在風雨中,修長的身型,卻有一種瀟灑的氣質,一副仗劍遊俠的英姿。
此時的黑夜中也有一位俠客,一人一馬奔出鏡花城門,在幽靜的曠野之中,獨自朝南奔去。
這人就是女俠郭襄,為了尋找風雨煙與媚姬,她不顧辛苦與勞累,獨自離開鏡花城,朝入口而去。
這鏡花城本來有三個出入口,一個是東城鏡花水月入口,連接西昆侖山,郭襄等人大多都是從這裏進來。
一個是西城關卡懸崖,本是西城胡人出去打劫的出口,現在已變成湖泊,徹底被封住。城裏的人出不去,城外的人進不來。
還有就是剛發現的北望森林,那是鏡花城老祖留著準備出兵的通道,通道通往哪裏,現在還無人得知?
郭襄猜測,隻有東城通往西昆侖山那條入口,才是媚姬與風雨煙出鏡花城,回到中原之路,其他兩條出路,絕不在她們考慮之列。於是要了一匹快馬,奔去那東城那鏡花水月入口。
出了城門,一路星光璀璨,蛙鳴鳥叫,涼風習習,甚是愜意。郭襄心中暗歎道,這鏡花城除掉奸邪之徒後,此情此景,比之傳說中的世外桃源,還要好上三分,若沒有家仇國恨,在此歸隱,真是絕佳之地。真不知讓朔方軍後人重返中原,對他們是好是壞?是福是禍?
郭襄突然又想到,她離開中原太長時間了,算起來七八個月了,也不知中原武林如今如何?自從襄陽城破後,大多武林群雄都死在襄陽城中,武學絕技大都失傳。而武林幾大門派,全真沒落,少林南遷,丐幫一盤散沙,幾乎群龍無首,真不知中原武林還有什麽當世英雄?道消魔長,中原武林恐怕已是是奸人當道?
一路上,郭襄思索萬千,不多時就來到甬道洞口,奇怪的是守衛甬道的村民與侍衛也不知去了哪裏?而旁邊的小鎮民房,沒有燈火,想必是深夜,已經入睡。
郭襄也不想去打擾,雖心中疑惑,但趕路要緊,於是踏入甬道,甬道內燈火還是有的,隻是沒有士兵守衛。蜿蜒向上而去,越往上走,溫度逐漸降低,幸好郭襄備好了棉衣,走過一段甬道,便添加更換衣服。甬道內郭襄輕車熟路,又趕路心切,一個多時辰就到了冰川下。冰川下郭襄饒是穿著厚厚棉衣,又有九陽神功護體,仍是感覺寒冷,想來已快接近西昆侖山脈中,那裏常年冰雪覆蓋,乃是極寒之地,人跡罕至。
郭襄一路蜿蜒而上,不想短短一個多時辰,經曆從春夏到了寒冬。
不多時就到了冰川之下,抬頭望天,天上的星光更加璀璨,仿佛就在頭頂,伸手可摘。真是“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郭襄暗想,怪不得都說昆侖山乃是萬山之祖,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昆侖山真是離天很近,神仙一躍就能上天。許多道門以及旁門左道都喜歡到昆侖山修仙,看來絕非虛言。
郭襄想起全真教苗道一師兄也曾在昆侖山修行,不知他修的是道還是仙?聽父親說過全真教本就是呂洞賓傳下來的道統,當年王重陽入仕不爽,在甘河鎮遇到仙人,就是漢鍾離和呂洞賓,得授金丹口訣。後於終南山奇遇呂洞賓的弟子劉海蟾,受其點化,劉海蟾並授道王重陽,王重陽於終南山鑿“活死人墓”閉關,七年出關,於終南山創立全真派,收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人為弟子,號稱“全真七子”,並向東傳道,從此全真道開宗立派,開枝散葉。
全真教修道與修仙本是一體,苗道一在昆侖山修道修仙也很正常。郭襄又想到自己在峨眉山上十年時,看到佛光普照,也曾有修行之意,修長生不老,修法力無邊,就可以幫父母親守住襄陽,打敗蒙古大軍!
但郭襄也知道修仙是虛無縹緲的東西,還不如勤練武功來的現實,這才在峨眉山上苦練九陽神功,融合所學百家招式,自成一體。隻是才有小成,就聽聞蒙古攻打襄陽城的消息,匆匆下山,趕到襄陽城還是晚了。
郭襄一邊奔走,一邊遐想往事,心中空明。但奔走片刻,到了冰川下,郭襄驚奇,冰川下竟然也沒有士兵與山民在此守衛。郭襄來時,這裏可是守衛森嚴,此時空無一人,讓郭襄感覺有些異樣。後來又想,可能都被定東侯調走,守衛王城,還沒回來?
郭襄看著冰川外麵的黑暗,心知上麵就是西昆侖山,雖離中原還有幾千裏路,卻被稱為中華萬山之祖,也算是觸摸到中原之須了,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但在冰洞中上下左右皆都透明一片,人如同在半空中一般,分不清東南西北,也不知冰洞出口在哪裏?
郭襄試圖尋找出口,卻在冰洞中四處碰壁,也沒有結果,反而被堅冰碰的又疼又冷,雙手身體幾乎被凍在冰上。
郭襄大怒,突地想到:“寧兒與煙兒能找到出口,那我也能找到,先不要心急,凝神靜氣,慢慢尋找!”於是慢慢停了下來,接著小心觸摸冰壁,輕輕推敲,終於發現一個冰製的機括,轉動幾圈,頭頂一股凜冽的寒風吹來,直凍得郭襄一陣寒顫。
郭襄知道找到出口,大喜躍了上去,躍到冰麵上,風雪交加,寒風刺骨。
郭襄喜不自禁,終於出來,抬頭看天,看著頭頂幾欲伸手可摘的星辰,以星辰辨清方向,便向東南方奔去。
冰川上怪石嶙峋,到處都是人和動物的屍體遺骸,不過都已經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冰雕,厚厚的冰雪覆蓋在冰雕上,晶瑩剔透,如白玉琥珀一般,黑夜中煞是耀眼。
郭襄見多識廣,自然也不奇怪,更不會害怕。可是走了幾步,突然發現右邊幾個冰雕站立似乎是一種陣法,圍住中間一個冰雕。而中間那個冰雕離鏡花城入口不遠,隻有七八步的距離。
郭襄本來已經走過那片冰雕,可是突然有一種親切感從心底湧出,這種親切感不同於對弟弟破虜,也不同於對媚姬風雨煙等人,而是另外一種感覺,如同在牛家村時的感覺。
都說女人有天生第六感很準,郭襄突然湧出這種感覺,這才停了下來,心道:“難道有熟悉的人在這裏?這人又是誰?”
郭襄正在思忖,退後幾步看向那群冰雕,此時冰雕上已被雪花覆蓋,看不清裏麵的樣子?
郭襄暗道,難道是錯覺,這裏根本沒有相識之人!看看那些冰雕體型龐大,不知在這裏凍了多久了,怎麽可能還有活人在?可能是自己多想了!還是趕路要緊,去尋找風雨煙與媚姬!
想到此郭襄就向前奔去,隻是剛奔出兩步,突地耳邊響起一聲低沉的琴弦聲,隻響了一聲便戛然而止。郭襄大奇,停了下來,四處張望,這風雪交加,哪裏有人彈琴?難道又是錯覺,還是風聲刮來,錯聽成了琴聲?
郭襄疑惑不解,搖頭又轉身離開。片刻間消失在風雪之中,不見蹤跡。
哪知郭襄一離開,剛才那些冰雕突然動了起來,十幾個冰雕立時炸開,躍出身穿長毛裘皮衣服,手持各種冰製兵刃,向中間那個冰雕打去。
中間那個冰雕也立時炸開,一個白衣男子,手持一劍一琴接住十幾人的攻擊。
那十幾個人圍住白衣男子,鬥了十幾招,白衣人劍與琴各自出招,招式完全不同,卻又相互配合,在十幾人中攻守兼備。
十幾人招式怪異,手持冰製的兵刃發出奇寒之氣,觸體如割,侵入體內。白衣人劍與琴各自出招,自成一體,倒也鬥得難舍難分。
又鬥幾招,白衣人突地渾身發抖,連連打冷戰,手腳出現慢了下來,被十幾人一番強攻,漸漸不支起來。
其中一人大喜道:“何足道,你多管閑事,壞我們兄弟大事,這次就不要怪我們出手無情了?”
那白衣人竟然是何足道,他在光明頂與郭襄分別後,說先回昆侖派處理門派事務,然後再與郭襄一起尋找鏡花城,沒想到卻在這鏡花城入口出現!
何足道牙關打冷戰說道:“你們誘騙鏡花城入口守衛,一個一個騙出來殺死,對鏡花城別有企圖,我既然看到,又怎麽能坐視不理?”
那人哼的一聲道:“我們一千多陰風嶺的兄弟等待幾十年,就為了攻入鏡花城,聽聞那裏如世外桃源一般,美女如雲,金銀無數,若是不能鳩占鵲巢,就搶他一番,終於讓我們等到鏡花城冰川外的守衛減少,並找到入口,你卻橫加幹涉,守住入口,不讓我們進入。在這冰川上阻攔我們十幾天。今天你終於支撐不住,先殺了你,再去鏡花城搶劫!”一邊說,一邊手腳兵刃不停。
何足道舞動琴劍相抗,本來他雙手互博使出混沌劍陣,並不懼怕這陰風嶺的十三統領。但是陰風嶺十三統領個個武功高強怪異,但他們手中冰製兵刃不好對付,不知是什麽寒冰製成,揮動間發出奇寒之氣,讓人難受。
何足道內功精湛,可是他剛才看到郭襄,心中大喜,心曠神怡下不由自主撥動一下琴弦,發出琴聲,內力大損,被寒氣趁機侵入腑髒之中,這才連連打冷戰。
陰風嶺十三統領哪裏會放過這次機會,立時連番圍攻過來。何足道雖有天下無雙的混沌劍陣,可是身體越發顫抖,劍陣威力大減,不多時就左右不支,漸漸不敵。
又一人道:“何足道,現在賭約作廢,受死吧!”手持冰製大刀就向何足道砍去。其他人兵刃晃動,直朝何足道身體招呼過去。何足道空有絕世武功,此時也被凍得控製不住手腳,無法施展,被攻得連連後退,眼看就要傷在兵刃之下!
就在這時,風雪中一聲嬌聲斥道:“不要傷何大哥!”話音未落,便躍來一人,揮掌就劈向圍攻何足道幾人。
何足道大喜道:“襄兒,你怎麽又回來了?”郭襄還沒回答,又道:“你不是他們對手,你還是走吧!”
郭襄道:“何大哥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你為何會在這裏?剛才為何不叫我,共同禦敵?”郭襄一開口問出幾個問題,何足道根本沒時間回答!郭襄一邊說著,一邊揮掌就向那十幾人劈去。
那十幾個人看到郭襄掌力凶猛劈來,力道大的出奇,身體如電摯一般向後退去,避開掌力,接著又電摯一般撲來,手持冰製兵刃襲去,如同閃電一般。
郭襄呼呼連劈數掌,卻沒有傷到一人,反而打在冰製兵刃上,震得手掌大疼。
郭襄心中大叫邪門,卻隻覺身體如陷入冰窖一般,寒氣逼人。
那十幾人鬥了幾招,大笑道:“在我們天絕地滅寒光陣裏,我看你能支撐多久?”
郭襄嬌笑道:“區區寒光陣,能奈我何?”說著一掌向那人劈去。那人沒想到郭襄在他們寒光陣裏待了許久,竟然沒有凍僵,沒有防備,被郭襄一掌劈中胸口,立時倒在地上。不過他身上有毛皮衣服,倒在地上立時躍起退到一邊。
這是何足道說道:“襄兒,你的九陽神功又精進許多,可喜可賀!”他已經把體內寒氣逼出,手持琴劍與郭襄並肩而鬥。
其實郭襄心中也是叫苦不迭,她雖有九陽神功護體,也隻能保住身體不被凍僵,但這裏的寒氣還是讓她手腳招式變慢許多。陰風嶺十三高手,風馳電摯一般,快進快退,招式怪異,並不是好對付。
原來這十三人腳下鞋子乃是特製的,鞋子下麵有刀,如同現在的冰刀鞋一般,在冰川進退自然快速無比。而且他們身上穿的裘皮衣服不知是用什麽毛皮做成?郭襄打在上麵,如同打在棉花上一般。
郭襄本以為可以輕鬆打退這十幾人,哪知鬥了幾招,不僅沒有打退敵人,反而自己縛手縛腳,抵抗不住敵人攻擊。
這時何足道起來,也看到郭襄手腳招式變緩,遞給郭襄一個瓷瓶,道:“襄兒,你吃下一粒!”說著琴劍連釋,擋住敵人攻擊。郭襄趁機倒出一粒紅色藥丸,放入口中,立時丹田內如火燃燒,身體暖和起來。
郭襄大喜道:“何大哥,這是驅寒生熱藥丸!”何足道點頭道:“我就是尋找這個藥丸才晚到幾天,沒有與你一同去鏡花城!”兩人一邊說話,一邊出手迎敵,指東打西,將十三人打得不敢靠近。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欲出鴻都門,陰雲蔽城闕。
寶劍黯如水,微紅濕餘血。
白馬夜頻驚,三更霸陵雪。
這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寫的一首《俠客行》,與李白的《俠客行》相比少了一些殺氣,卻以陰雲般濃厚的藝術氣氛,渲染著俠客行的環境,闖蕩江湖的俠客一人,一劍,一匹馬,行走江湖,充滿了濃濃的孤獨感,但卻有寶劍傍身,站在風雨中,修長的身型,卻有一種瀟灑的氣質,一副仗劍遊俠的英姿。
此時的黑夜中也有一位俠客,一人一馬奔出鏡花城門,在幽靜的曠野之中,獨自朝南奔去。
這人就是女俠郭襄,為了尋找風雨煙與媚姬,她不顧辛苦與勞累,獨自離開鏡花城,朝入口而去。
這鏡花城本來有三個出入口,一個是東城鏡花水月入口,連接西昆侖山,郭襄等人大多都是從這裏進來。
一個是西城關卡懸崖,本是西城胡人出去打劫的出口,現在已變成湖泊,徹底被封住。城裏的人出不去,城外的人進不來。
還有就是剛發現的北望森林,那是鏡花城老祖留著準備出兵的通道,通道通往哪裏,現在還無人得知?
郭襄猜測,隻有東城通往西昆侖山那條入口,才是媚姬與風雨煙出鏡花城,回到中原之路,其他兩條出路,絕不在她們考慮之列。於是要了一匹快馬,奔去那東城那鏡花水月入口。
出了城門,一路星光璀璨,蛙鳴鳥叫,涼風習習,甚是愜意。郭襄心中暗歎道,這鏡花城除掉奸邪之徒後,此情此景,比之傳說中的世外桃源,還要好上三分,若沒有家仇國恨,在此歸隱,真是絕佳之地。真不知讓朔方軍後人重返中原,對他們是好是壞?是福是禍?
郭襄突然又想到,她離開中原太長時間了,算起來七八個月了,也不知中原武林如今如何?自從襄陽城破後,大多武林群雄都死在襄陽城中,武學絕技大都失傳。而武林幾大門派,全真沒落,少林南遷,丐幫一盤散沙,幾乎群龍無首,真不知中原武林還有什麽當世英雄?道消魔長,中原武林恐怕已是是奸人當道?
一路上,郭襄思索萬千,不多時就來到甬道洞口,奇怪的是守衛甬道的村民與侍衛也不知去了哪裏?而旁邊的小鎮民房,沒有燈火,想必是深夜,已經入睡。
郭襄也不想去打擾,雖心中疑惑,但趕路要緊,於是踏入甬道,甬道內燈火還是有的,隻是沒有士兵守衛。蜿蜒向上而去,越往上走,溫度逐漸降低,幸好郭襄備好了棉衣,走過一段甬道,便添加更換衣服。甬道內郭襄輕車熟路,又趕路心切,一個多時辰就到了冰川下。冰川下郭襄饒是穿著厚厚棉衣,又有九陽神功護體,仍是感覺寒冷,想來已快接近西昆侖山脈中,那裏常年冰雪覆蓋,乃是極寒之地,人跡罕至。
郭襄一路蜿蜒而上,不想短短一個多時辰,經曆從春夏到了寒冬。
不多時就到了冰川之下,抬頭望天,天上的星光更加璀璨,仿佛就在頭頂,伸手可摘。真是“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郭襄暗想,怪不得都說昆侖山乃是萬山之祖,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昆侖山真是離天很近,神仙一躍就能上天。許多道門以及旁門左道都喜歡到昆侖山修仙,看來絕非虛言。
郭襄想起全真教苗道一師兄也曾在昆侖山修行,不知他修的是道還是仙?聽父親說過全真教本就是呂洞賓傳下來的道統,當年王重陽入仕不爽,在甘河鎮遇到仙人,就是漢鍾離和呂洞賓,得授金丹口訣。後於終南山奇遇呂洞賓的弟子劉海蟾,受其點化,劉海蟾並授道王重陽,王重陽於終南山鑿“活死人墓”閉關,七年出關,於終南山創立全真派,收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人為弟子,號稱“全真七子”,並向東傳道,從此全真道開宗立派,開枝散葉。
全真教修道與修仙本是一體,苗道一在昆侖山修道修仙也很正常。郭襄又想到自己在峨眉山上十年時,看到佛光普照,也曾有修行之意,修長生不老,修法力無邊,就可以幫父母親守住襄陽,打敗蒙古大軍!
但郭襄也知道修仙是虛無縹緲的東西,還不如勤練武功來的現實,這才在峨眉山上苦練九陽神功,融合所學百家招式,自成一體。隻是才有小成,就聽聞蒙古攻打襄陽城的消息,匆匆下山,趕到襄陽城還是晚了。
郭襄一邊奔走,一邊遐想往事,心中空明。但奔走片刻,到了冰川下,郭襄驚奇,冰川下竟然也沒有士兵與山民在此守衛。郭襄來時,這裏可是守衛森嚴,此時空無一人,讓郭襄感覺有些異樣。後來又想,可能都被定東侯調走,守衛王城,還沒回來?
郭襄看著冰川外麵的黑暗,心知上麵就是西昆侖山,雖離中原還有幾千裏路,卻被稱為中華萬山之祖,也算是觸摸到中原之須了,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但在冰洞中上下左右皆都透明一片,人如同在半空中一般,分不清東南西北,也不知冰洞出口在哪裏?
郭襄試圖尋找出口,卻在冰洞中四處碰壁,也沒有結果,反而被堅冰碰的又疼又冷,雙手身體幾乎被凍在冰上。
郭襄大怒,突地想到:“寧兒與煙兒能找到出口,那我也能找到,先不要心急,凝神靜氣,慢慢尋找!”於是慢慢停了下來,接著小心觸摸冰壁,輕輕推敲,終於發現一個冰製的機括,轉動幾圈,頭頂一股凜冽的寒風吹來,直凍得郭襄一陣寒顫。
郭襄知道找到出口,大喜躍了上去,躍到冰麵上,風雪交加,寒風刺骨。
郭襄喜不自禁,終於出來,抬頭看天,看著頭頂幾欲伸手可摘的星辰,以星辰辨清方向,便向東南方奔去。
冰川上怪石嶙峋,到處都是人和動物的屍體遺骸,不過都已經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冰雕,厚厚的冰雪覆蓋在冰雕上,晶瑩剔透,如白玉琥珀一般,黑夜中煞是耀眼。
郭襄見多識廣,自然也不奇怪,更不會害怕。可是走了幾步,突然發現右邊幾個冰雕站立似乎是一種陣法,圍住中間一個冰雕。而中間那個冰雕離鏡花城入口不遠,隻有七八步的距離。
郭襄本來已經走過那片冰雕,可是突然有一種親切感從心底湧出,這種親切感不同於對弟弟破虜,也不同於對媚姬風雨煙等人,而是另外一種感覺,如同在牛家村時的感覺。
都說女人有天生第六感很準,郭襄突然湧出這種感覺,這才停了下來,心道:“難道有熟悉的人在這裏?這人又是誰?”
郭襄正在思忖,退後幾步看向那群冰雕,此時冰雕上已被雪花覆蓋,看不清裏麵的樣子?
郭襄暗道,難道是錯覺,這裏根本沒有相識之人!看看那些冰雕體型龐大,不知在這裏凍了多久了,怎麽可能還有活人在?可能是自己多想了!還是趕路要緊,去尋找風雨煙與媚姬!
想到此郭襄就向前奔去,隻是剛奔出兩步,突地耳邊響起一聲低沉的琴弦聲,隻響了一聲便戛然而止。郭襄大奇,停了下來,四處張望,這風雪交加,哪裏有人彈琴?難道又是錯覺,還是風聲刮來,錯聽成了琴聲?
郭襄疑惑不解,搖頭又轉身離開。片刻間消失在風雪之中,不見蹤跡。
哪知郭襄一離開,剛才那些冰雕突然動了起來,十幾個冰雕立時炸開,躍出身穿長毛裘皮衣服,手持各種冰製兵刃,向中間那個冰雕打去。
中間那個冰雕也立時炸開,一個白衣男子,手持一劍一琴接住十幾人的攻擊。
那十幾個人圍住白衣男子,鬥了十幾招,白衣人劍與琴各自出招,招式完全不同,卻又相互配合,在十幾人中攻守兼備。
十幾人招式怪異,手持冰製的兵刃發出奇寒之氣,觸體如割,侵入體內。白衣人劍與琴各自出招,自成一體,倒也鬥得難舍難分。
又鬥幾招,白衣人突地渾身發抖,連連打冷戰,手腳出現慢了下來,被十幾人一番強攻,漸漸不支起來。
其中一人大喜道:“何足道,你多管閑事,壞我們兄弟大事,這次就不要怪我們出手無情了?”
那白衣人竟然是何足道,他在光明頂與郭襄分別後,說先回昆侖派處理門派事務,然後再與郭襄一起尋找鏡花城,沒想到卻在這鏡花城入口出現!
何足道牙關打冷戰說道:“你們誘騙鏡花城入口守衛,一個一個騙出來殺死,對鏡花城別有企圖,我既然看到,又怎麽能坐視不理?”
那人哼的一聲道:“我們一千多陰風嶺的兄弟等待幾十年,就為了攻入鏡花城,聽聞那裏如世外桃源一般,美女如雲,金銀無數,若是不能鳩占鵲巢,就搶他一番,終於讓我們等到鏡花城冰川外的守衛減少,並找到入口,你卻橫加幹涉,守住入口,不讓我們進入。在這冰川上阻攔我們十幾天。今天你終於支撐不住,先殺了你,再去鏡花城搶劫!”一邊說,一邊手腳兵刃不停。
何足道舞動琴劍相抗,本來他雙手互博使出混沌劍陣,並不懼怕這陰風嶺的十三統領。但是陰風嶺十三統領個個武功高強怪異,但他們手中冰製兵刃不好對付,不知是什麽寒冰製成,揮動間發出奇寒之氣,讓人難受。
何足道內功精湛,可是他剛才看到郭襄,心中大喜,心曠神怡下不由自主撥動一下琴弦,發出琴聲,內力大損,被寒氣趁機侵入腑髒之中,這才連連打冷戰。
陰風嶺十三統領哪裏會放過這次機會,立時連番圍攻過來。何足道雖有天下無雙的混沌劍陣,可是身體越發顫抖,劍陣威力大減,不多時就左右不支,漸漸不敵。
又一人道:“何足道,現在賭約作廢,受死吧!”手持冰製大刀就向何足道砍去。其他人兵刃晃動,直朝何足道身體招呼過去。何足道空有絕世武功,此時也被凍得控製不住手腳,無法施展,被攻得連連後退,眼看就要傷在兵刃之下!
就在這時,風雪中一聲嬌聲斥道:“不要傷何大哥!”話音未落,便躍來一人,揮掌就劈向圍攻何足道幾人。
何足道大喜道:“襄兒,你怎麽又回來了?”郭襄還沒回答,又道:“你不是他們對手,你還是走吧!”
郭襄道:“何大哥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你為何會在這裏?剛才為何不叫我,共同禦敵?”郭襄一開口問出幾個問題,何足道根本沒時間回答!郭襄一邊說著,一邊揮掌就向那十幾人劈去。
那十幾個人看到郭襄掌力凶猛劈來,力道大的出奇,身體如電摯一般向後退去,避開掌力,接著又電摯一般撲來,手持冰製兵刃襲去,如同閃電一般。
郭襄呼呼連劈數掌,卻沒有傷到一人,反而打在冰製兵刃上,震得手掌大疼。
郭襄心中大叫邪門,卻隻覺身體如陷入冰窖一般,寒氣逼人。
那十幾人鬥了幾招,大笑道:“在我們天絕地滅寒光陣裏,我看你能支撐多久?”
郭襄嬌笑道:“區區寒光陣,能奈我何?”說著一掌向那人劈去。那人沒想到郭襄在他們寒光陣裏待了許久,竟然沒有凍僵,沒有防備,被郭襄一掌劈中胸口,立時倒在地上。不過他身上有毛皮衣服,倒在地上立時躍起退到一邊。
這是何足道說道:“襄兒,你的九陽神功又精進許多,可喜可賀!”他已經把體內寒氣逼出,手持琴劍與郭襄並肩而鬥。
其實郭襄心中也是叫苦不迭,她雖有九陽神功護體,也隻能保住身體不被凍僵,但這裏的寒氣還是讓她手腳招式變慢許多。陰風嶺十三高手,風馳電摯一般,快進快退,招式怪異,並不是好對付。
原來這十三人腳下鞋子乃是特製的,鞋子下麵有刀,如同現在的冰刀鞋一般,在冰川進退自然快速無比。而且他們身上穿的裘皮衣服不知是用什麽毛皮做成?郭襄打在上麵,如同打在棉花上一般。
郭襄本以為可以輕鬆打退這十幾人,哪知鬥了幾招,不僅沒有打退敵人,反而自己縛手縛腳,抵抗不住敵人攻擊。
這時何足道起來,也看到郭襄手腳招式變緩,遞給郭襄一個瓷瓶,道:“襄兒,你吃下一粒!”說著琴劍連釋,擋住敵人攻擊。郭襄趁機倒出一粒紅色藥丸,放入口中,立時丹田內如火燃燒,身體暖和起來。
郭襄大喜道:“何大哥,這是驅寒生熱藥丸!”何足道點頭道:“我就是尋找這個藥丸才晚到幾天,沒有與你一同去鏡花城!”兩人一邊說話,一邊出手迎敵,指東打西,將十三人打得不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