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玄策把如意算盤打給林如海後他人就不去管了。


    因為報紙的意義之大,作用之強,他都已經給林如海說的很明白了。


    傳播大眾,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


    這要是被朝廷把握在手中了,可想而知意義有多麽重大。


    而且在這個時代裏,印刷事也不成問題。


    銅活字、鉛活字全都有。


    隻不過這東西要搞出一套完整的字模耗費巨大,所以民間很少有人玩,但是官府絕對不缺。


    而且在奉上報紙的同時,陳玄策還同時奉上了一個石膏模澆鑄鉛版的法子。


    簡而言之就是將金屬字模排成印版,以熟石膏從凸版製成陰模,再使用熔化的鉛液注入模型,成為經濟方便質量可靠的鉛鑄版的法子。


    這一妙法的作用是最大的利用字模。


    畢竟報紙這東西是要走量的,你要印報紙的話,那是必須要擁有龐大的印刷量的。


    不可能一份朝廷出麵發行的報紙,這麽大的事兒,你卻隻能拿出一天三五千份的印刷量不是?


    三五千份的報紙別說廣告天下了,那就是在京城也掀不起啥風浪啊。


    因為一套字模中的相同字模是有限的,哪怕是一些常用字,也不可能成百上千的擁有。


    所以哪怕有朝廷之力,報紙的排版又能成多少版呢?


    是五版?六版?還是十版?


    再去想想一版字模一天最多印刷多少份吧。


    就算是一天到晚的人歇模不歇,一天24個小時,一小時60分鍾,也就是一天1440分鍾,你一分鍾能印刷幾張?


    畢竟報紙不是書籍,隻論幅麵,它比書本大的太多了。


    哪怕是再熟練的師傅,從鋪紙到拓印,然後還有揭紙,一分鍾兩份這已經是神速了吧?然後再去假設他一天到晚的工作速度都能保持在巔峰數字,那一天又才能搞出多少份呢?


    所以在古代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報紙沒能出現,那還真不稀奇。


    林如海是識貨的人,在聽了石膏模澆鑄鉛版的法子後是拍手叫好,直言這個法子如果全天下流傳開了,必可叫書籍便宜上許多。


    薛蟠眼睛又是一亮。因為書局這東西,他們薛家也是有的啊,雖然往日裏根本就不受薛家人的重視,但好歹有根底的,如果用上了這個法子,豈能不大放異彩?


    要知道書局裏印書,最麻煩的就是排版。而有了這個法子,薛家哪怕隻有幾個排版師傅,那都能迅速的印出成千上萬本書來。


    因為那澆鑄出來的鉛版直接就可以印刷,而不需要重新排版,這不僅省去了書局印刷上的很多時間,還節省了大批工錢昂貴的排版師傅呢。


    “可惜這都是些蠅頭小利。林姑父這裏一旦上書朝廷,那法子不知道會傳的有多快。”所以薛蟠也明白這事兒上他家隻多能占一個先機,搶一點肉渣滓。等到那些出了名的書局都知道了這個法子之後,薛家書局還是會被打回原形的。


    林如海走後薛蟠給陳玄策感歎,感歎他的傻,十萬兩銀子就這麽白白浪費了?


    “怎麽是浪費了呢?我把那東西搞出來本來就不是為了賺錢。而且真正賺錢的東西可不是那個紡紗車。你眼睛裏就沒有看到棉花嗎?”


    “想想這東西一旦出現後對整個紡織產業的影響吧。首先就是棉花急缺!”


    因為紗線的速度快了,所以棉花的消耗量就變大了,這是很直白的一個因果關係。


    “但是織布的速度卻還是原先的樣子,你覺得棉布的價格會變高還是會走低?”


    就跟前世裏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帝國後就著手全麵推行棉花種植一樣,這個時空的周太祖也是如此做的。所以隻是百年時間,棉布就已經大行其道,甚至都已經取代了麻布的地位。


    也是在這百年中,大周皇朝海貿發展迅速,這一是因為有前宋打下的堅實基礎,二是因為有蒙古人的原因。


    因為蒙元在中原的折戟,這極大地刺激了另外三個汗國。


    要記清楚了,蒙古帝國可是有四大汗國的,蒙元從法理上說雖然蒙古大帝國的嫡支,但它說白了也隻是四大汗國之一。


    在蒙元之外,還有欽察汗國、伊爾汗國和察合台汗國。


    其中欽察汗國就是金帳汗國,現在依舊統治著東起西域,西抵東歐的廣大區域,甚至因為蒙元折戟中原,以至蒙元殘存的精華大幅度外流到欽察,使得欽察汗國的根基大為大固,至今依舊十分鼎盛。


    非常強力的控製了中亞和半個東歐,還時不時的在西域撩撥一下大周朝。


    察合台汗國和伊爾汗國卻都為新興的帖木兒汗國所滅,雖然帖木兒本身也是蒙古人,但本著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一原則,其倒是與大周頗為交好。


    也是因此,已經把觸角伸到天方半島,取代塞爾柱天方成為了拜占庭帝國最大東方威脅的帖木兒帝國,大體上卻還與拜占庭保持著和平。


    帖木兒是一個征服者不假,但他也不願意多麵受敵。


    要知道被他所滅的伊爾汗國和察合台汗國殘餘一部分跑去了欽察,另一部分跑去了天竺,占據了北天竺大片的區域,一直跟帖木兒不對付的。


    帖木兒都能跟大周笑嘻嘻了,又怎麽會奪了塞爾柱天方的土地,就一定要同時接過天方人在西麵的仇敵一神文明呢?


    衰弱的拜占庭人更樂意享受這難得的和平,哪怕進入了天方半島的帖木兒大軍,同時兵鋒還探進了小亞細亞半島呢,他們也沒吭聲。


    反正南麵的埃及人比他們更緊張。


    而也是因為這種看著就很脆弱的和平,西方的一神世界與大周至今還依舊保持著聯係。


    大周也是通過了蒙古人更加清晰的認知了整個世界,他們也迫切的希望與其他國度增加交流,遠交近攻的道理每一個中國上層人物都明白,且誰讓大夥兒都麵臨著同一個惡敵呢。


    那天竺中南部的大小土邦與大周的聯係較之西方就更為緊密了。


    能挫敗巔峰時期的蒙古人,大周朝在現在這一時空中簡直就是獨一無二的英雄,是各國都所公認的強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紅樓打卡簽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浮夢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浮夢中並收藏從紅樓打卡簽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