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龍形銀光應該就是玄陰簡了。


    而兩道形如龍蛇雲水的各色奇光就是天心環的陽環了,以及三才清寧圈。


    都是好東西。


    但它們三樣兒加在一起,也比不得那三團其大如碗的紫色火焰。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陳玄策拿到那三樣法寶了,也沒什麽卵用。


    他記得很清楚,艾真子留下的還有一青紈仙柬。介紹了四樣法寶的身份來曆,還重點提點了一下天心環。說這東西本是一對,艾真子自己拿到了陽環,當年苦尋陰環下落未得,直到他道成前數年,才知此寶為東溟大荒山無終嶺青帝之子所有,將來輾轉落一後輩手內,與陽環合壁,說得寶的人與自己有極深的淵源。除已飛去的兜率火外,下餘三寶均歸持有陰環的人隨意領受,也就是齊金蟬,任其轉贈,或是自用。柬上附有口訣用法,如以太清仙法煉上六十四日,威力更大。


    娘希匹的,陳玄策想想就覺得想吐。


    這種腔調實在太蜀山了。


    後世很多人都說蜀山世界就是一個前人設定好的大劇本。真一點不假的!


    三團其大如碗的紫色火焰直衝天外,然後被早有準備的陳玄策拿住。


    同時三道刀光擊落了三才清寧圈,天心環的陽環和玄陰簡也全都在刀光之中沒了脾氣,被陳玄策一樣袖口收了下。


    再去看洞內的那封青紈仙柬,陳玄策仰頭望著青天,也不知道那艾真子現在感覺如何?


    不過艾真子感覺如何先不提,東海之上的齊漱溟、玄真子、苦頭陀卻同時被一陣心悸驚動。


    心神感應之下,隻覺似有一件對峨眉有極大不利之事發生。


    三人全都駭了一跳,心驚之下立時默運太清仙法加以推算。


    可任三人如何演算,那不利之事具體為何卻始終算不清楚,想要推算出具體的因由,更是雲裏霧裏模糊不清。


    甚至連本來還算清晰的蜀山大勢都變得有點飄了。


    整得來說就像天地間忽的升起了一片大霧,本來清晰的一幕幕,現在就不清晰了。


    齊淑溟三人大驚失色。收了玄功後紛紛尋思來,到底是什麽讓天機一下子變了那麽多?


    此前明明不是這樣的啊。


    所以,這就是說峨眉的前路上忽的又出現了一個大敵?


    可若真如此,那人的修為該是何等之高啊?神通要何等之大?才能掀起這般的影響?


    而能有如此神通修為者,這滿天下又能有幾人?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苦思竭率之下,三人卻怎麽也想出此是何人?


    要說軒轅老怪、屍毗老人、丌南公這些邪魔外道的厲害人物吧,那也不至於啊。


    這些人固然是厲害,但蜀山這兒厲害的幫手更多,光是佛門的一幹人物就能壓過他們。


    現如今就是道長魔消時。


    正邪兩道比拚硬實力,峨眉為首的這一派也能徹底壓得過邪道。


    看看他們這邊的幫手,白眉、大智、尊勝、心如、芬陀、優曇,還有極樂童子、瑛姆、乙休,甚至還有盧嫗跟枯竹、赤杖等人。


    完全是碾壓魔道。


    所以,到底是何人作祟,竟將大局影響至此?東海三仙全有些想不通了。


    於是,三人全也不敢耽擱,齊淑溟出了靜室就忙廣發仙諫,不但把嵩山二老請了來,還有峨眉一派的其他諸位師兄弟們也全都叫回了峨眉。


    包括他們三人,除了大師兄玄真子要留守東海,齊漱溟與苦頭陀亦要迅速返回峨眉山太元洞,卻是要集眾人之力合力推算。


    且如此,齊漱溟猶不放心,不敢驚動別人卻又一封仙諫飛送太湖西洞庭山妙真觀處,請嚴媖姆代為推算此事。


    嗯,是的,請的是嚴媖姆,而不是滇南雄獅嶺長春岩無憂洞的極樂童子。


    畢竟後者是青城一脈的祖師。


    如此聲勢浩大的舉動自然會有一些結果,合力演算天機,足足用了七日方終得出一個模糊的推算結果,卻是有幾樣天材地寶、天府奇珍等本該日後落入峨眉之手,為峨眉增添助力的,現在卻天機突變,落到了他人手中。


    而且其中有法寶似對峨眉日後大興相當重要,故齊淑溟等峨眉重要人物,尤其是身為峨眉掌教的齊漱溟方會心生感應。


    但要再詳細推算法寶為何,又是落入了何人之手,卻再也推算不出。


    稍晚,嚴瑛姆的回箋也被送到,內容與諸人所得一般無二,也無具體人或物名。


    可如此一來就更讓峨眉眾人心中平添了幾分顧慮,紛紛商議該如何應對此事。


    這事兒很叫人懵逼的。


    因為他們稍後又推算了幾個魔道旁門的大高手,結合他們所知道的情報,顯然不是這些人插手其中了。


    那這變故究竟是怎麽來的呢?


    沒人能給出答案。


    最後,還是齊淑溟一言定音,既然推算不得,那這事就不妨先放一放。畢竟推算的結果雖然不如意,但大勢依舊是道長魔消啊。


    不過是丟了幾件東西,峨眉家大業大,又不是損失不起?


    何況丟了後又不是不能再奪回來的。


    那人的影響如此之大,早晚會顯露身影的不是?


    到時候再做了斷就是。


    所以大家完全用不著太過於糾結此事。


    “掌教言之有理,卻是我等心切了。也罷,此事不提,今日難得諸道友齊聚,我等且移居他處小坐,相互交換些心得,也是難得的佳會盛事。”苦頭陀也接口說道。


    這般的就定下了論調。


    在場諸人都紛紛出言迎合,當下你一言我一言的說起旁事來。再無人去提那事兒,但誰都清楚這種故意的不去提,恰恰正是他們記掛於心的表現。


    壓力已經在眾人心頭升起,隻是大家麵上無人表露罷了。


    再說陳玄策,從金石峽離開後他就又回到了聖陵處。而至於金石峽不遠處的俞巒,他想了幾想還是覺得讓這個與聖姑伽因一個輩分的女仙,再繼續受一陣苦吧。


    等什麽時候他痕跡徹底暴露了,再來救出俞巒之類的這些人,橫豎是給蜀山增添些麻煩,減少一些助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紅樓打卡簽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浮夢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浮夢中並收藏從紅樓打卡簽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