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我借路?”
陳玄策挺好奇的。
這狐族之流過路還要拜神嗎?
他腦子裏立刻冒出了一句打油詩: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
再或許這就跟行走江湖一樣,要到一地了,先拜訪地頭蛇?
陳玄策略一思索就覺得自己明白了,清河河神執掌清河流域,前後綿延數百裏,對方要從自己的地界路過,理應來打聲招呼。
而既然人家已經供了香火,自己自然就不應為難。
當下陳玄策心頭一動,神廟裏卷起一道微風,香爐中飛起一段檀香香灰,落到一旁的一張黃符紙上,而後赤色神光一閃,黃符紙上就已經多出了一個篆文‘水’字。
簡簡單單的幾筆,線條瑩瑩而動,宛如清河水波藏在其中。
黃符被微風吹起落到老者的手邊。
這就是清河河神的引路符,你就把他當成人世陽間的路引就好了。
岐山狐族隻要攜帶此物,就可以在清河水域內暢通無阻。
老者接過靈符,當即又是躬身一拜:“謝河神贈符,我岐山一族將在兩日後路過此地,打擾河神了。”
本就以為是‘萍水相逢’,可叫陳玄策沒有料到的是,這支打岐山出來的狐族卻是要到大越國去的。
岐山狐族族長蘇夷,隻看樣貌就仿佛是人類中的耄耋老人一樣,但實際上這卻是為陸地真仙。
岐山蘇氏一族據說傳自上古的有蘇氏,往西天庭還在時候,有老祖宗在天上罩著,他們自身隻要不多行不義之事,自取滅亡,那小日子過的還是很自在的。
族中實力也真的是很不弱。
可在一切隨著天庭諸神的消失而改變了。
尤其是近來越發強勢強盛的龍門道,逼的蘇氏一族不得不離開岐山老巢南下躲避。
蘇氏一族,開啟靈智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足上百人,這一路南下倒也平平安安,蘇夷還以為龍門道已經默認了蘇氏一族的遷移呢。
可沒想到在萬寧縣卻被龍門道之人堵住了去路。
“龍門道勢大,我蘇氏一族自願退避三舍,南下大越存身,你等莫不還要趕盡殺絕不成?”
萬寧縣是陳玄策核心地盤,夜遊神見到兩班人馬匯聚,早就趕了過來,同時透過神敕符印時刻告稟陳玄策。
正想打大越主意的陳玄策,聽了後是心中靈機一閃,立刻遙命青蟹水猿二將帶兵趕至。
青蟹、水猿二將帶著一班水兵趕到時候,發現那龍門道之人與蘇氏一族並沒有大打出手,前者借著黃氏留在了萬寧縣,這些天裏仿佛把黃家當成了一個據點。
但即便龍門道之人在彼處匯聚了一些人手,也顯然不可能剛得過蘇氏全族。
而蘇夷等更不願意得罪了龍門道。
蘇氏一族實力不弱不假,蘇夷本人更是陸地真仙。
但龍門道中的真仙更多啊。
甚至有傳說龍門道後山還有更厲害的前輩高人。
在神道大彰的時候,龍門道別說有更厲害的前輩高人,那就是有十倍的前輩高人,也擋不住天庭的隨手一擊,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所以那時候的岐山狐族,固然不去招惹龍門道,可也不怕龍門道。
然現在天庭諸神不見了,龍門道反而做大開來。
岐山狐族沒了天上老祖宗的庇佑,如何敢真正得罪了龍門道啊。
而龍門道呢,也不願意真正沾染上蘇氏一族的鮮血。因為這蘇氏一族與別處的狐族不同!
天下妖族修行,乃有三條道路。
分別為正邪神三道。
神道不需要多說了,能走上神道一途的妖族,都是有大氣運的。
正道就是岐山狐族這般,不染紅塵,隻以呼吸吐納,調氣煉神,清正自身,一步步修成真仙。這實則與佛道兩脈的路數一般無二。
這種方法自然很艱難,打坐煉氣如何比得上邪道的采陽補陰?
雖然不沾孽力,不染業力,更氣息純粹,根基深厚,渡天劫也不見懼怕。但此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期間要有大毅力大定力大決心方可。
否則一遭墮落,就跟那沾染了淤泥的白布再難恢複絕對的清白。
尤其是妖族本身就少有大毅力大定力大決心,特別是狐族,狐女多情是假,采陰補陽才是真。如此走捷徑,自然要受反噬。
當初神道蓋壓天地時候,狐族所遭的反噬,或是人劫或是天劫,狐女一旦出世就少有善終的。
而現在神道不顯,天劫自然就不說了。但佛道兩脈大彰,那也就是說人劫更甚了。
但佛道兩脈再是顯赫,對於岐山狐族這種存在也是辣手。
擅造殺孽自有業力纏身。
尤其是岐山狐族這種清靜自守的妖族。
數千年以降,人家積累了多大的氣運啊。
你換個角度看,把岐山狐族當做天地靈獸,一群天地靈獸你擅自殺之,你豈能不遭反噬?
龍門道才不願意冒這個險呢。
可是看著一群天地靈獸跑路,要是什麽好處都摸不到,那也同樣叫人難受不是?
所以龍門道內分做了兩派人,一派是任其離開,正好龍門道地盤裏少了個頭坐地虎,自身還能多撿到一風水寶地,乃大大的好事是也。
另一派則是反對蘇氏一族離開。反正他們窩在岐山都那麽多年了,繼續叫他們窩在裏頭又有何妨呢?
似岐山狐族這樣的存在,放出去可都是一個變數啊。
攔住了蘇氏一族的龍門道人就是如此,根本不動手,而隻一味的勸說好話。
但蘇夷搬家都搬上汽車了,才不願意再回到原處呢。
他要去大越。
那地方妖魔鬼怪橫行,佛道反而不顯。
以蘇氏一族的實力不愁沒有立足之地,而且日後多鐸庇護人族,反而能賺取一分人道氣運呢。
正在這僵持之時,青蟹水猿帶人趕到了。
“哪來的牛鼻子在俺家老爺的地界撒野?”
平陽真人好懸沒落下雲頭。多少年了,他就沒再聽說過這麽橫的口氣跟自己說話的。
陳玄策當然知道蘇氏一族跟龍門道沒有打起來,可一個要走,一個不放行,這時候當然要站在龍門道的對立麵,向蘇氏一族賣個好了。
陳玄策挺好奇的。
這狐族之流過路還要拜神嗎?
他腦子裏立刻冒出了一句打油詩: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
再或許這就跟行走江湖一樣,要到一地了,先拜訪地頭蛇?
陳玄策略一思索就覺得自己明白了,清河河神執掌清河流域,前後綿延數百裏,對方要從自己的地界路過,理應來打聲招呼。
而既然人家已經供了香火,自己自然就不應為難。
當下陳玄策心頭一動,神廟裏卷起一道微風,香爐中飛起一段檀香香灰,落到一旁的一張黃符紙上,而後赤色神光一閃,黃符紙上就已經多出了一個篆文‘水’字。
簡簡單單的幾筆,線條瑩瑩而動,宛如清河水波藏在其中。
黃符被微風吹起落到老者的手邊。
這就是清河河神的引路符,你就把他當成人世陽間的路引就好了。
岐山狐族隻要攜帶此物,就可以在清河水域內暢通無阻。
老者接過靈符,當即又是躬身一拜:“謝河神贈符,我岐山一族將在兩日後路過此地,打擾河神了。”
本就以為是‘萍水相逢’,可叫陳玄策沒有料到的是,這支打岐山出來的狐族卻是要到大越國去的。
岐山狐族族長蘇夷,隻看樣貌就仿佛是人類中的耄耋老人一樣,但實際上這卻是為陸地真仙。
岐山蘇氏一族據說傳自上古的有蘇氏,往西天庭還在時候,有老祖宗在天上罩著,他們自身隻要不多行不義之事,自取滅亡,那小日子過的還是很自在的。
族中實力也真的是很不弱。
可在一切隨著天庭諸神的消失而改變了。
尤其是近來越發強勢強盛的龍門道,逼的蘇氏一族不得不離開岐山老巢南下躲避。
蘇氏一族,開啟靈智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足上百人,這一路南下倒也平平安安,蘇夷還以為龍門道已經默認了蘇氏一族的遷移呢。
可沒想到在萬寧縣卻被龍門道之人堵住了去路。
“龍門道勢大,我蘇氏一族自願退避三舍,南下大越存身,你等莫不還要趕盡殺絕不成?”
萬寧縣是陳玄策核心地盤,夜遊神見到兩班人馬匯聚,早就趕了過來,同時透過神敕符印時刻告稟陳玄策。
正想打大越主意的陳玄策,聽了後是心中靈機一閃,立刻遙命青蟹水猿二將帶兵趕至。
青蟹、水猿二將帶著一班水兵趕到時候,發現那龍門道之人與蘇氏一族並沒有大打出手,前者借著黃氏留在了萬寧縣,這些天裏仿佛把黃家當成了一個據點。
但即便龍門道之人在彼處匯聚了一些人手,也顯然不可能剛得過蘇氏全族。
而蘇夷等更不願意得罪了龍門道。
蘇氏一族實力不弱不假,蘇夷本人更是陸地真仙。
但龍門道中的真仙更多啊。
甚至有傳說龍門道後山還有更厲害的前輩高人。
在神道大彰的時候,龍門道別說有更厲害的前輩高人,那就是有十倍的前輩高人,也擋不住天庭的隨手一擊,雙方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所以那時候的岐山狐族,固然不去招惹龍門道,可也不怕龍門道。
然現在天庭諸神不見了,龍門道反而做大開來。
岐山狐族沒了天上老祖宗的庇佑,如何敢真正得罪了龍門道啊。
而龍門道呢,也不願意真正沾染上蘇氏一族的鮮血。因為這蘇氏一族與別處的狐族不同!
天下妖族修行,乃有三條道路。
分別為正邪神三道。
神道不需要多說了,能走上神道一途的妖族,都是有大氣運的。
正道就是岐山狐族這般,不染紅塵,隻以呼吸吐納,調氣煉神,清正自身,一步步修成真仙。這實則與佛道兩脈的路數一般無二。
這種方法自然很艱難,打坐煉氣如何比得上邪道的采陽補陰?
雖然不沾孽力,不染業力,更氣息純粹,根基深厚,渡天劫也不見懼怕。但此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期間要有大毅力大定力大決心方可。
否則一遭墮落,就跟那沾染了淤泥的白布再難恢複絕對的清白。
尤其是妖族本身就少有大毅力大定力大決心,特別是狐族,狐女多情是假,采陰補陽才是真。如此走捷徑,自然要受反噬。
當初神道蓋壓天地時候,狐族所遭的反噬,或是人劫或是天劫,狐女一旦出世就少有善終的。
而現在神道不顯,天劫自然就不說了。但佛道兩脈大彰,那也就是說人劫更甚了。
但佛道兩脈再是顯赫,對於岐山狐族這種存在也是辣手。
擅造殺孽自有業力纏身。
尤其是岐山狐族這種清靜自守的妖族。
數千年以降,人家積累了多大的氣運啊。
你換個角度看,把岐山狐族當做天地靈獸,一群天地靈獸你擅自殺之,你豈能不遭反噬?
龍門道才不願意冒這個險呢。
可是看著一群天地靈獸跑路,要是什麽好處都摸不到,那也同樣叫人難受不是?
所以龍門道內分做了兩派人,一派是任其離開,正好龍門道地盤裏少了個頭坐地虎,自身還能多撿到一風水寶地,乃大大的好事是也。
另一派則是反對蘇氏一族離開。反正他們窩在岐山都那麽多年了,繼續叫他們窩在裏頭又有何妨呢?
似岐山狐族這樣的存在,放出去可都是一個變數啊。
攔住了蘇氏一族的龍門道人就是如此,根本不動手,而隻一味的勸說好話。
但蘇夷搬家都搬上汽車了,才不願意再回到原處呢。
他要去大越。
那地方妖魔鬼怪橫行,佛道反而不顯。
以蘇氏一族的實力不愁沒有立足之地,而且日後多鐸庇護人族,反而能賺取一分人道氣運呢。
正在這僵持之時,青蟹水猿帶人趕到了。
“哪來的牛鼻子在俺家老爺的地界撒野?”
平陽真人好懸沒落下雲頭。多少年了,他就沒再聽說過這麽橫的口氣跟自己說話的。
陳玄策當然知道蘇氏一族跟龍門道沒有打起來,可一個要走,一個不放行,這時候當然要站在龍門道的對立麵,向蘇氏一族賣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