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早早入冬,這時已是大雪紛飛的京城和開封,緊鄰長江的揚州,直到十二月初方才有了入冬的寒意。阮家之內,也逐漸開始了過年的準備。孔璐華想著天氣寒冷,擔心劉謝唐三女分房獨居,或許會有不便,這幾日也叫了三女到自己房中,讓三人與自己一同起居,這日入夜之後,阮家諸女也相互依偎在一起,聽著外麵的北風之聲,準備熬過這一個難眠之夜。
“書之姐姐,你說京城那邊,真的有那麽冷嗎?我前幾天聽月莊姐姐說,她第一次到京城的時候,都生病了呢。”想著阮元如果辦完開封控案,就要入京做官,唐慶雲也多了幾分憂慮。
“嗯……我倒是沒事啦,就是……”劉文如想起京城原是江彩離世之地,自然也擔心唐慶雲身子不好,或許會有閃失,這時竟也不敢怠慢:“要不然啊,我們給你多備些冬衣,你自然也就不會被凍著了。還有啊,若是下了雪,你可千萬別一高興起來,就去打雪仗啊,堆雪人啊,那樣生病才快呢。”
“什麽啊,月莊姐姐明明說堆雪人很有意思的嘛?你們看這揚州冬天下的雪,就小氣的很,一點都不好玩。”
“古霞,你身子又不比我們好到哪去,若是真去了京城,你還是聽你書之姐姐的話,要乖,不要亂跑亂動哦。”謝雪補充道。
“那樣好無聊啊,比現在都無聊……你們說,皇上到底在想什麽啊,為什麽夫子以前巡撫做得好好的,這次就非要讓夫子進京呢?”
“古霞,這京官外官,本就各有要任,夫子在京裏做官,是皇上重用夫子,到外麵做官,也是皇上信任夫子,怎的還輪到你挑三揀四了?”孔璐華也對唐慶雲笑道:“要不,咱們還是找點有趣的事吧,省的咱們這好妹妹啊,萬一哪句話說錯了,竟把我們都連累了呢。你說是不是,書之姐姐?”
“……姐姐?”沒想到孔璐華這句話說了出來,一旁的劉文如竟愣了半晌。
“是啊,書之姐姐,我……是我說錯什麽了嗎?”
“沒、沒什麽,夫人想玩些有趣的,這……還是古霞更拿手吧?要不,咱們讓古霞來定怎麽樣?”劉文如似乎慌亂了好一會兒,才漸漸恢複原狀。
“嗯,也好,古霞平日最喜歡跟咱們爭個高下,這一次不如咱們就讓她出個題目,若是她輸了,那也叫她輸得心服口服!你們說怎麽樣?”孔璐華笑道。
“好呀好呀!”謝雪也在一旁附和道。
“嘻嘻,夫人,這可是你說的,若是一會兒咱們之中,有誰作得不好,那可是一眼就看得出來的。”唐慶雲看起來也想到了新的樂趣,對三女道:“既然今夜總是要無聊一夜了,那我們不如……一起來聯句怎麽樣?”
所謂聯句,乃是尋常作詩的一種,參與者每人賦詩一句,各人詩句合在一起,便是一首新詩。雖說聯句多是閨閣女子玩樂之用,但四句詩寫得出來,若是作詩者本身水平高下相差過多,整首詩便會前後失諧,是以聯句本身,也是對作詩者的一種挑戰。三女聽得唐慶雲想要做聯句詩,也各自躍躍欲試,誰也不願認輸。唐慶雲便取了筆墨到幾人麵前,幾人又取了骰子,定下作詩順序。謝雪擲出的乃是一點,在四女中最小,便由謝雪來寫首聯,不過片刻,謝雪已將首聯齊齊寫在紙上,諸女過來看時,隻見謝雪所寫乃是:
殘蠟年光向晚天,聯吟共坐小窗前。
“哈哈,月莊妹妹寫得很不錯呢。看起來啊,這頷聯可是要費些心思了。”孔璐華一邊笑著,一邊也取過謝雪那張紙箋來,略加思索,便在謝雪詩句後麵寫下:
一鉤新月懸簾外,幾縷名香繞袖邊。
“夫人,這新月名香之句,卻是用得好啊。這樣說來,下一句竟要如何,才能將這詩承接下去,可是不容易了。”謝雪笑道:“書之姐姐,頸聯該你了,你看古霞這個樣子,明明自己是最後一句,竟已然有了得意之色,那你這一句,是不是也要殺一殺古霞的銳氣啦?”
“哼,月莊姐姐就是看我好欺負,這麽快就不幫我了,一點都不可愛!”唐慶雲調侃道。
“好啦,這句詩我也已經想好了,古霞,我們也不難為你,你隻把最後一句做上來,便也罷了,可你若是做不上來,那就休怪我們懲罰你了,如何?”劉文如倒是客氣,一邊取了孔璐華手中紙箋過來,一邊也提了筆,在孔璐華詩句後麵寫道:
紙閣微風生鐵馬,茶甌輕煖泛銀船。
“書之姐姐,你這……這好難啊?”唐慶雲看著劉文如詩句,似乎一時沒了主意,對劉文如撒嬌道:“夫人前麵寫新月名香,我尚且對得,可姐姐你這一句鐵馬銀船,若令我收尾,這尾聯當寫什麽,竟是全然不知所雲了。好姐姐,要不……你換一句如何呀?”
“那可不行,古霞,聯句是你提出來的,要願賭服輸,不能耍賴!”看著唐慶雲可愛模樣,劉文如竟也不覺多了幾分童趣,便與唐慶雲相互挑逗起來。
“哎呀,我……”唐慶雲正有些懊喪之時,忽然一瞥之間,看著窗子之外,一枝寒梅在夜色中若隱若現,登時有了主意,便“嘻嘻”一笑,從劉文如手中接過了紙箋和筆管。很快,紙箋最後便多了一行字,諸女過來看時,乃是:
回看屏上寒梅影,半幅橫斜落硯田。
“古霞,你這一聯對得真漂亮啊。”謝雪看著唐慶雲這最後一句,也不覺對她讚歎道:“方才看書之姐姐頸聯,本想著意境開闊如許,這尾聯卻要以何為意,方能將全詩收尾。不想古霞‘梅影’一句,正好收束全詩,豐約自如呢。看來啊,這作詩之事,我是比不上你的了。”
“怎麽樣,夫人,我這尾聯作得不錯吧?現在是不是也該品評一番,論個高下啦?”唐慶雲對孔璐華得意道。
“好啦,古霞,咱們平日作詩啊,要說有那麽一些互不相讓的心思,卻也是好事,若是大家都不思進取,又怎能寫出好詩好句呢?可咱們也要清楚,這高下之事,不過次要,咱們學詩之本,竟是為了什麽?乃是自詩文之中,觀其意境所在,用以修身養性,最後樂在其中啊?今日這詩,咱們幾個作得都不錯,又何必強論高下呢?倒不如啊,咱們就這樣看著咱們自己寫得詩,或許啊,其中別有一番趣味呢。”不想此時,孔璐華卻勸住了唐慶雲,對三女如此說道。
劉文如、謝雪、唐慶雲聽孔璐華說得也有道理,便又湊在了一起,一同看向詩箋上自己和其他三人一同寫出的文句。四女看著自己的結晶,想著若是沒有身旁的夥伴,便做不出這首詩來,這樣的詩句,方才更加難得,情誼至深之時,也自然會心一笑,安享著這份來之不易的友情。
不知過了多少時分,忽然蓮兒的聲音在門外響起,道:“夫人,開封那邊又有信到了,這次老爺似乎有件要事,想讓夫人早些回信呢。”
“什麽事啊,不想夫子出門這才兩個月,竟學會了打啞謎不成?”孔璐華也一邊笑著,一邊走到門前接了信回來。隻是看著信中內容,竟也多了一絲憂慮,過得片刻,憂慮之下,卻又泛起了幾分笑意。
“嘻嘻,夫子還真是天真呢……”
“夫人,夫子信裏寫的是什麽啊?”看著孔璐華神情有異,劉文如也主動上前問道。
“嗯……沒什麽啦,夫子他……遇到了些小麻煩,很快就能解決的。”看起來,孔璐華也清楚阮元心意,信中內容,無需為更多人所知。畢竟給廣興送禮這種事,在阮元看來,始終是不雅之舉。
但孔璐華也清楚,阮元若不是事先輕信廣興,便絕不會中了廣興圈套,這也是一筆無可避免的開支。而且,這也是阮元第一次懇求自己,不得不對外送出如此饋贈。十二年來僅此一次,或許,自己更應該欣慰才是……
總之,不出半月工夫,伊秉綬給阮元那一千兩酬金,便原封不動的到了開封府的山陝甘會館之內。
“哈哈,阮侍郎,您這千兩饋贈,今日是終於到了啊?”廣興看著阮元願意出錢給自己,既是得意,也少不了幾分傲慢,忙對阮元道:“剩下的事,侍郎就放心吧,咱下麵的人啊,也是懂分寸的,侍郎都願意出資相助了,那哪裏還有不辦事的道理啊?阮侍郎且看著,不出五日,這河南前後所有案件,就能全部結案啦!”
“是嗎,既然如此,或許我還得感謝廣侍郎了?”阮元猶是克製,對廣興冷笑道。
“怎麽,阮侍郎,看你今日這樣子,難道……侍郎還另有指教不成?”廣興仍是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
“廣侍郎,你我同為侍郎,這指教二字,我是說不上的。隻是,今日確實另有一言,還請廣侍郎聽在下一句才是。”阮元看著廣興如此貪婪驕奢,又怎會再將他視作可以共事的好友?隻是想著嘉慶中興之誌,想著廣興終是世代重臣,三代皆有宰輔,實在不忍看著他如此墮落下去,便也對廣興道:“廣侍郎,這直省巡撫,我也是做過幾年的,平日開支如何,我心裏有數。不說別的,就單說這紅心紙一項,我在浙江六年,撫院一年用紙開支也不過十幾兩,可侍郎您辦了這一次案子,僅這用紙一項開支,就有近三十兩之多!廣侍郎,您一個勁兒地說紙用差了,皇上不會滿意,可我在浙江,每次上疏言及開支之事,皇上的態度都是一樣,便是不急用度,能裁則裁!皇上曆來寬仁,又怎能因為用紙稍差了一絲半點,便即怪罪於我等呢?此外,侍郎屬下之人,每日在這會館,飲的是上等美酒,吃的是山珍海味,每有出行,又必要用最好的車馬。廣侍郎,似您這般揮霍無度,這一趟案子辦下來,河南一省,要出多少銀子,才夠您這一趟的開支用度?您覺得這些下屬官員,出京多有不便,可您有沒有想過,這河南官府為了支持咱們審一次控案,所用銀錢,大多也是從公帑而來。這銀子出在何人身上,難道不是河南這千萬百姓身上嗎?多少百姓一年勞作,不過為求對上完稅,對下溫飽,可侍郎您呢?您可曾想過這些銀子來之不易?百姓完稅,尚且不言辛苦,我等為朝廷辦案,又怎能稍有不快,便即呼求供應?又怎能得了供應,便即肆意用度,竟將生民疾苦,府庫虧空,都棄之不顧了呢?”
“阮侍郎,您這還是第一次出來辦案啊,您看看咱這些下麵的人,要不,您自己過去問問,若是這些饋贈,我們一概不收,開支用度,也如你所言能省則省,那他們,還願不願意繼續辦事了啊?”看起來,廣興對阮元勸告之言是全然不屑一顧了。
“即便如此,侍郎也應以公私先後之道勸誡於他們,卻怎能一味順從他們呢?”阮元繼續爭辯道。
“阮侍郎,聽你這番言語,這一千兩銀子,侍郎拿的不痛快啊?”廣興冷笑道:“不然,阮侍郎就把這一千兩自己退了回去,後麵的事嘛……該怎麽做,就怎麽做,如何?”
“廣侍郎,這一千兩,我可以捐給侍郎和下麵辦事之人。隻是這樣的事,在下希望,侍郎還是不要再做了。”阮元也誠懇地對廣興道:“侍郎一家累世卿相,阮元從來敬佩,先高文端公,從來清儉,勤於河道之事,阮元少年之時,便曾聞文端公疏治南河,雖彌留之際,仍不忘河工要務。令兄書文勤公(名書麟),我曾有一麵之緣,隻覺文勤公清廉之下,自有一番古大臣之風度。是以阮元自與侍郎相識,便一向仰慕侍郎,侍郎生於如此累世名門,自當承繼先公風骨,以公廉為立身之本,以勤能為辦事之要。是以阮元今日,眼看侍郎濫用公帑,開支無度,也實在……實在為侍郎一門痛心!廣侍郎,阮元不忍侍郎家門竟有不端之事,是以今日真心與侍郎一言,還望侍郎以文端公文勤公為楷模,如此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切莫失了為官之本心,竟至……竟至悔之無及之日啊?”
“行了吧,阮侍郎,就算你說得都對,那又有什麽用呢?也罷,我知道,你做京官時日太少,做京官那起早貪黑的日子,你也快忘光了吧?若你也和他們一樣每日在京裏做官,好容易有個出外審案的機會,阮侍郎,你或許就不會這樣想了。阮侍郎,無論怎麽說,你對家父家兄,總算還有這一點誠敬之念,今日我也不與你囉嗦了,你自回去吧,該辦的事,我一一去辦便是了。”看起來,廣興還是不願改變自己的態度,甚至在他看來,能給阮元這最後的尊重,便已是破格為之。至少這時的廣興,還不知道自己這般態度,將會在未來為自己帶來什麽……
阮元看著廣興終是難以規勸,再與他爭辯也是無用,也隻好辭了廣興,自歸居室去了。
然而,廣興卻也兌現了結案的諾言。不過數日,黃明歧、陳鍾琛之事便在廣興這裏如實記錄入卷,這次河南控案,也便以成功結案告終。上報朝廷之後,嘉慶也做出相應裁決:熊之書控案之事,全屬誣罔,念其疾病纏身,免去死罪,隻發往吉林監禁。永瑆全無謀逆之舉,完全是無端受人控告,故而無罪。黃明歧以官府公帑捐納,雖成功補齊虧空,終有嚴重違製之處,其知府之職,著令削奪。陳鍾琛入賬失察,所幸過失不重,著降一官以京卿調用。河南巡撫馬慧裕也因失察黃陳之事,被嘉慶降為內閣學士,一時河南巡撫暫時無人擔任,嘉慶便令阮元暫署河南巡撫,坐鎮開封辦理庶務,待新任巡撫人選議定,再對阮元另行任命。
“書之姐姐,你說京城那邊,真的有那麽冷嗎?我前幾天聽月莊姐姐說,她第一次到京城的時候,都生病了呢。”想著阮元如果辦完開封控案,就要入京做官,唐慶雲也多了幾分憂慮。
“嗯……我倒是沒事啦,就是……”劉文如想起京城原是江彩離世之地,自然也擔心唐慶雲身子不好,或許會有閃失,這時竟也不敢怠慢:“要不然啊,我們給你多備些冬衣,你自然也就不會被凍著了。還有啊,若是下了雪,你可千萬別一高興起來,就去打雪仗啊,堆雪人啊,那樣生病才快呢。”
“什麽啊,月莊姐姐明明說堆雪人很有意思的嘛?你們看這揚州冬天下的雪,就小氣的很,一點都不好玩。”
“古霞,你身子又不比我們好到哪去,若是真去了京城,你還是聽你書之姐姐的話,要乖,不要亂跑亂動哦。”謝雪補充道。
“那樣好無聊啊,比現在都無聊……你們說,皇上到底在想什麽啊,為什麽夫子以前巡撫做得好好的,這次就非要讓夫子進京呢?”
“古霞,這京官外官,本就各有要任,夫子在京裏做官,是皇上重用夫子,到外麵做官,也是皇上信任夫子,怎的還輪到你挑三揀四了?”孔璐華也對唐慶雲笑道:“要不,咱們還是找點有趣的事吧,省的咱們這好妹妹啊,萬一哪句話說錯了,竟把我們都連累了呢。你說是不是,書之姐姐?”
“……姐姐?”沒想到孔璐華這句話說了出來,一旁的劉文如竟愣了半晌。
“是啊,書之姐姐,我……是我說錯什麽了嗎?”
“沒、沒什麽,夫人想玩些有趣的,這……還是古霞更拿手吧?要不,咱們讓古霞來定怎麽樣?”劉文如似乎慌亂了好一會兒,才漸漸恢複原狀。
“嗯,也好,古霞平日最喜歡跟咱們爭個高下,這一次不如咱們就讓她出個題目,若是她輸了,那也叫她輸得心服口服!你們說怎麽樣?”孔璐華笑道。
“好呀好呀!”謝雪也在一旁附和道。
“嘻嘻,夫人,這可是你說的,若是一會兒咱們之中,有誰作得不好,那可是一眼就看得出來的。”唐慶雲看起來也想到了新的樂趣,對三女道:“既然今夜總是要無聊一夜了,那我們不如……一起來聯句怎麽樣?”
所謂聯句,乃是尋常作詩的一種,參與者每人賦詩一句,各人詩句合在一起,便是一首新詩。雖說聯句多是閨閣女子玩樂之用,但四句詩寫得出來,若是作詩者本身水平高下相差過多,整首詩便會前後失諧,是以聯句本身,也是對作詩者的一種挑戰。三女聽得唐慶雲想要做聯句詩,也各自躍躍欲試,誰也不願認輸。唐慶雲便取了筆墨到幾人麵前,幾人又取了骰子,定下作詩順序。謝雪擲出的乃是一點,在四女中最小,便由謝雪來寫首聯,不過片刻,謝雪已將首聯齊齊寫在紙上,諸女過來看時,隻見謝雪所寫乃是:
殘蠟年光向晚天,聯吟共坐小窗前。
“哈哈,月莊妹妹寫得很不錯呢。看起來啊,這頷聯可是要費些心思了。”孔璐華一邊笑著,一邊也取過謝雪那張紙箋來,略加思索,便在謝雪詩句後麵寫下:
一鉤新月懸簾外,幾縷名香繞袖邊。
“夫人,這新月名香之句,卻是用得好啊。這樣說來,下一句竟要如何,才能將這詩承接下去,可是不容易了。”謝雪笑道:“書之姐姐,頸聯該你了,你看古霞這個樣子,明明自己是最後一句,竟已然有了得意之色,那你這一句,是不是也要殺一殺古霞的銳氣啦?”
“哼,月莊姐姐就是看我好欺負,這麽快就不幫我了,一點都不可愛!”唐慶雲調侃道。
“好啦,這句詩我也已經想好了,古霞,我們也不難為你,你隻把最後一句做上來,便也罷了,可你若是做不上來,那就休怪我們懲罰你了,如何?”劉文如倒是客氣,一邊取了孔璐華手中紙箋過來,一邊也提了筆,在孔璐華詩句後麵寫道:
紙閣微風生鐵馬,茶甌輕煖泛銀船。
“書之姐姐,你這……這好難啊?”唐慶雲看著劉文如詩句,似乎一時沒了主意,對劉文如撒嬌道:“夫人前麵寫新月名香,我尚且對得,可姐姐你這一句鐵馬銀船,若令我收尾,這尾聯當寫什麽,竟是全然不知所雲了。好姐姐,要不……你換一句如何呀?”
“那可不行,古霞,聯句是你提出來的,要願賭服輸,不能耍賴!”看著唐慶雲可愛模樣,劉文如竟也不覺多了幾分童趣,便與唐慶雲相互挑逗起來。
“哎呀,我……”唐慶雲正有些懊喪之時,忽然一瞥之間,看著窗子之外,一枝寒梅在夜色中若隱若現,登時有了主意,便“嘻嘻”一笑,從劉文如手中接過了紙箋和筆管。很快,紙箋最後便多了一行字,諸女過來看時,乃是:
回看屏上寒梅影,半幅橫斜落硯田。
“古霞,你這一聯對得真漂亮啊。”謝雪看著唐慶雲這最後一句,也不覺對她讚歎道:“方才看書之姐姐頸聯,本想著意境開闊如許,這尾聯卻要以何為意,方能將全詩收尾。不想古霞‘梅影’一句,正好收束全詩,豐約自如呢。看來啊,這作詩之事,我是比不上你的了。”
“怎麽樣,夫人,我這尾聯作得不錯吧?現在是不是也該品評一番,論個高下啦?”唐慶雲對孔璐華得意道。
“好啦,古霞,咱們平日作詩啊,要說有那麽一些互不相讓的心思,卻也是好事,若是大家都不思進取,又怎能寫出好詩好句呢?可咱們也要清楚,這高下之事,不過次要,咱們學詩之本,竟是為了什麽?乃是自詩文之中,觀其意境所在,用以修身養性,最後樂在其中啊?今日這詩,咱們幾個作得都不錯,又何必強論高下呢?倒不如啊,咱們就這樣看著咱們自己寫得詩,或許啊,其中別有一番趣味呢。”不想此時,孔璐華卻勸住了唐慶雲,對三女如此說道。
劉文如、謝雪、唐慶雲聽孔璐華說得也有道理,便又湊在了一起,一同看向詩箋上自己和其他三人一同寫出的文句。四女看著自己的結晶,想著若是沒有身旁的夥伴,便做不出這首詩來,這樣的詩句,方才更加難得,情誼至深之時,也自然會心一笑,安享著這份來之不易的友情。
不知過了多少時分,忽然蓮兒的聲音在門外響起,道:“夫人,開封那邊又有信到了,這次老爺似乎有件要事,想讓夫人早些回信呢。”
“什麽事啊,不想夫子出門這才兩個月,竟學會了打啞謎不成?”孔璐華也一邊笑著,一邊走到門前接了信回來。隻是看著信中內容,竟也多了一絲憂慮,過得片刻,憂慮之下,卻又泛起了幾分笑意。
“嘻嘻,夫子還真是天真呢……”
“夫人,夫子信裏寫的是什麽啊?”看著孔璐華神情有異,劉文如也主動上前問道。
“嗯……沒什麽啦,夫子他……遇到了些小麻煩,很快就能解決的。”看起來,孔璐華也清楚阮元心意,信中內容,無需為更多人所知。畢竟給廣興送禮這種事,在阮元看來,始終是不雅之舉。
但孔璐華也清楚,阮元若不是事先輕信廣興,便絕不會中了廣興圈套,這也是一筆無可避免的開支。而且,這也是阮元第一次懇求自己,不得不對外送出如此饋贈。十二年來僅此一次,或許,自己更應該欣慰才是……
總之,不出半月工夫,伊秉綬給阮元那一千兩酬金,便原封不動的到了開封府的山陝甘會館之內。
“哈哈,阮侍郎,您這千兩饋贈,今日是終於到了啊?”廣興看著阮元願意出錢給自己,既是得意,也少不了幾分傲慢,忙對阮元道:“剩下的事,侍郎就放心吧,咱下麵的人啊,也是懂分寸的,侍郎都願意出資相助了,那哪裏還有不辦事的道理啊?阮侍郎且看著,不出五日,這河南前後所有案件,就能全部結案啦!”
“是嗎,既然如此,或許我還得感謝廣侍郎了?”阮元猶是克製,對廣興冷笑道。
“怎麽,阮侍郎,看你今日這樣子,難道……侍郎還另有指教不成?”廣興仍是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
“廣侍郎,你我同為侍郎,這指教二字,我是說不上的。隻是,今日確實另有一言,還請廣侍郎聽在下一句才是。”阮元看著廣興如此貪婪驕奢,又怎會再將他視作可以共事的好友?隻是想著嘉慶中興之誌,想著廣興終是世代重臣,三代皆有宰輔,實在不忍看著他如此墮落下去,便也對廣興道:“廣侍郎,這直省巡撫,我也是做過幾年的,平日開支如何,我心裏有數。不說別的,就單說這紅心紙一項,我在浙江六年,撫院一年用紙開支也不過十幾兩,可侍郎您辦了這一次案子,僅這用紙一項開支,就有近三十兩之多!廣侍郎,您一個勁兒地說紙用差了,皇上不會滿意,可我在浙江,每次上疏言及開支之事,皇上的態度都是一樣,便是不急用度,能裁則裁!皇上曆來寬仁,又怎能因為用紙稍差了一絲半點,便即怪罪於我等呢?此外,侍郎屬下之人,每日在這會館,飲的是上等美酒,吃的是山珍海味,每有出行,又必要用最好的車馬。廣侍郎,似您這般揮霍無度,這一趟案子辦下來,河南一省,要出多少銀子,才夠您這一趟的開支用度?您覺得這些下屬官員,出京多有不便,可您有沒有想過,這河南官府為了支持咱們審一次控案,所用銀錢,大多也是從公帑而來。這銀子出在何人身上,難道不是河南這千萬百姓身上嗎?多少百姓一年勞作,不過為求對上完稅,對下溫飽,可侍郎您呢?您可曾想過這些銀子來之不易?百姓完稅,尚且不言辛苦,我等為朝廷辦案,又怎能稍有不快,便即呼求供應?又怎能得了供應,便即肆意用度,竟將生民疾苦,府庫虧空,都棄之不顧了呢?”
“阮侍郎,您這還是第一次出來辦案啊,您看看咱這些下麵的人,要不,您自己過去問問,若是這些饋贈,我們一概不收,開支用度,也如你所言能省則省,那他們,還願不願意繼續辦事了啊?”看起來,廣興對阮元勸告之言是全然不屑一顧了。
“即便如此,侍郎也應以公私先後之道勸誡於他們,卻怎能一味順從他們呢?”阮元繼續爭辯道。
“阮侍郎,聽你這番言語,這一千兩銀子,侍郎拿的不痛快啊?”廣興冷笑道:“不然,阮侍郎就把這一千兩自己退了回去,後麵的事嘛……該怎麽做,就怎麽做,如何?”
“廣侍郎,這一千兩,我可以捐給侍郎和下麵辦事之人。隻是這樣的事,在下希望,侍郎還是不要再做了。”阮元也誠懇地對廣興道:“侍郎一家累世卿相,阮元從來敬佩,先高文端公,從來清儉,勤於河道之事,阮元少年之時,便曾聞文端公疏治南河,雖彌留之際,仍不忘河工要務。令兄書文勤公(名書麟),我曾有一麵之緣,隻覺文勤公清廉之下,自有一番古大臣之風度。是以阮元自與侍郎相識,便一向仰慕侍郎,侍郎生於如此累世名門,自當承繼先公風骨,以公廉為立身之本,以勤能為辦事之要。是以阮元今日,眼看侍郎濫用公帑,開支無度,也實在……實在為侍郎一門痛心!廣侍郎,阮元不忍侍郎家門竟有不端之事,是以今日真心與侍郎一言,還望侍郎以文端公文勤公為楷模,如此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切莫失了為官之本心,竟至……竟至悔之無及之日啊?”
“行了吧,阮侍郎,就算你說得都對,那又有什麽用呢?也罷,我知道,你做京官時日太少,做京官那起早貪黑的日子,你也快忘光了吧?若你也和他們一樣每日在京裏做官,好容易有個出外審案的機會,阮侍郎,你或許就不會這樣想了。阮侍郎,無論怎麽說,你對家父家兄,總算還有這一點誠敬之念,今日我也不與你囉嗦了,你自回去吧,該辦的事,我一一去辦便是了。”看起來,廣興還是不願改變自己的態度,甚至在他看來,能給阮元這最後的尊重,便已是破格為之。至少這時的廣興,還不知道自己這般態度,將會在未來為自己帶來什麽……
阮元看著廣興終是難以規勸,再與他爭辯也是無用,也隻好辭了廣興,自歸居室去了。
然而,廣興卻也兌現了結案的諾言。不過數日,黃明歧、陳鍾琛之事便在廣興這裏如實記錄入卷,這次河南控案,也便以成功結案告終。上報朝廷之後,嘉慶也做出相應裁決:熊之書控案之事,全屬誣罔,念其疾病纏身,免去死罪,隻發往吉林監禁。永瑆全無謀逆之舉,完全是無端受人控告,故而無罪。黃明歧以官府公帑捐納,雖成功補齊虧空,終有嚴重違製之處,其知府之職,著令削奪。陳鍾琛入賬失察,所幸過失不重,著降一官以京卿調用。河南巡撫馬慧裕也因失察黃陳之事,被嘉慶降為內閣學士,一時河南巡撫暫時無人擔任,嘉慶便令阮元暫署河南巡撫,坐鎮開封辦理庶務,待新任巡撫人選議定,再對阮元另行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