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前後數十個書架上數不清的圖書典籍,孔璐華也不禁向阮元問道:“夫子,你說咱們要是真的把這些書都裝起來,可要費些工夫呢。還有,你就這麽確信皇上會因為這罷市之事,就來罷免你嗎?你這再過大半個月就是六十大壽了,這還能不能過了?還有,洋人那邊,你們真是一點緩和的餘地都沒有了嗎?”


    “夫人,我這也是以防萬一嘛?”阮元想著六十歲生日將至,雖然有些遺憾,卻也向孔璐華笑道:“這六十歲生日,在我看來,今年過,又或者明年過,也沒什麽區別,今年是六十大壽,明年過,那叫六十滿壽,也不錯嘛?到時候我們不當官了,就去北湖好好遊玩幾日,安心欣賞北湖風景,豈不快哉?當然了,要是皇上還想讓我做這個總督,那也更好。我這忙了大半年了,也想好好歇息幾日呢。”


    “夫人,照我說啊,伯元做得一點都沒錯。”楊吉這時看著阮元夫婦相互揶揄,也向孔璐華道:“我跟著伯元在廣州待了六年,洋人什麽樣,我覺得我看得也算清楚了。聽說這什麽英吉利國,本土還沒咱們兩廣大呢,他們地方小,沒有足夠的糧食,所以隻能靠通商致富,經商多了,他們那邊也就有了商人那種斤斤計較的習氣。可不像夫人出身聖裔,辦事那麽大方。他們哪怕一丁點的利益,都要和你糾纏半日,定要得利才肯罷休。你有一兩句謙讓之言,那在他們聽來,就是你主動讓給了他們什麽,他們可不會想著什麽禮尚往來,隻會認為他們得到的一切,都是天經地義!你是經常教我們凡事不要爭執,能退則退,可這招我看對洋人沒用,你在洋人麵前退一步,洋人隻會把你退出來那塊地方緊緊踩住,你想要再拿回來,那比登天還難!隻要這件事還有我們轉圜的餘地,我們就不能放棄追索那些人犯啊?”


    “老爺,程中丞到了,說是……那個英吉利公行的大班回來了,現在有要事需要通報老爺,請老爺再去公行一次。”就在這時,竟是袁三突然從門外走了進來,見了阮元,連忙向他拜道。


    “是嗎……那我就過去一次吧。”阮元聽聞阿姆斯頓突然折返,心中也自是蹊蹺,便也應過了袁三,讓他去準備輿轎去了。


    很快,阮元和程含章又一次到了英吉利商館之中,商館雖然已經空曠無人,但一些座椅,包括阮元之前使用的屏風卻都被留了下來,阮元也臨時遣了兩名書辦隨行,方便記事。就在這樣簡陋的環境之中,阮元開始了最後一次關於伶仃島事件對阿姆斯頓的談判。


    “總督大人,那艘‘塔巴沙’號,前日夜裏已經開走了。”不想阿姆斯頓剛剛開始對話,就開門見山地說道:“不過理查森船長也跟我聯係過了,他說,當‘塔巴沙’號回國之後,相關人員都會在國內受審,若是毆打槍殺貴國百姓之罪成立,我們的法院也會依法對他們判處刑罰。”


    “是嗎……”阮元聽著阿姆斯頓說起兵船已經開走之事,心中也自是黯然不已,他知道,伶仃島一案,自己已經不可能捕拿到凶手了。


    至於英國內部的審判,阮元寧可相信他們不會被送上法庭。


    “既然如此,有一件事,我想請大班予我保證。”沉吟片刻之後,阮元對阿姆斯頓說道:“既然你們已經將犯事之人帶回國內受審,那麽我在這裏等你們的回複。若是他們罪名成立,你要把犯事之人再次遣返回廣州,最後的行刑之事,由我大清官府來辦。”


    “這個我可以告訴國內。”阿姆斯頓說道,其實阮元和阿姆斯頓心中各自清楚,“塔巴沙”號離開中國,便不會再次歸來,以上二人對話,也隻是為了完成阮元最後的上奏。但即便如此,阮元卻另有一重打算,即一旦阿姆斯頓承認“塔巴沙”號應該回到中國交出犯人,便等於認可了外國人在中國領海犯下罪行,中國方麵仍有依中國律法判決的權力。


    “還有一事,也請你向國內告知。”阮元看著收場之事尚能接受,便即向阿姆斯頓續道:“其實這次刑案,究其根本,並非你等山羊啃食番薯,也不是哪個村民亦或水手居心報複,而是你們英吉利的兵船,本來就不該來到伶仃洋。仁宗皇帝之時,因洋麵多盜,我們可以對你等寬大為懷,準兵船護航,但如今南海之上並無海盜,你們的商船是安全的,既然如此,你們為何還要派遣兵船護航?若是還有你們的兵船來到我南海之上,那這樣的事情我看以後還會發生,就算是為了你自己能夠少些麻煩,伶仃島之事也總是不出現為好。所以請你跟你英吉利國中主事之人言明,從今以後,就不要派兵船再來護航了。”


    “這件事我可以轉達。”看起來,阿姆斯頓對於兵船護航反而並不執著。


    “既然如此,我明日就向皇上上奏,言明今日之事。我也會建議皇上,你等既然願意交出犯人,我們便暫時重開互市,但皇上是否願意繼續與你等互市,就等皇上最後的決定吧。”阮元自然清楚,如今自己還能做到的,也就是確認司法權限,以及建議英國軍艦退出南海兩件事,既然阿姆斯頓同意轉達二事,那麽繼續斷絕通商也沒有了實際意義,斟酌之下,終於同意了重開貿易。


    “謝謝阮總督,我在海上等總督的消息,若是皇帝同意繼續通商,我們再回到這裏。”對於阿姆斯頓而言,能夠保證“塔巴沙”號返航,船上無一人受到廣州當局實質性審判,自己也完成了任務。


    就這樣,在經曆了將近兩個月的談判,英國商船一度退出廣州之後,伶仃島事件終於以一種各有收獲,卻又並不完美的結局落下帷幕。事後,中英雙方也各自宣稱自己完成了交涉。


    阿姆斯頓回到英國之後,因成功保護“塔巴沙”號回歸,保證船上水兵無人受到清廷刑罰,而被英國國王喬治四世授予勳爵。此後阿姆斯頓也時常在英國對人炫耀,稱自己在與阮元,這位出色的中方官員進行多次交涉之後,獲得了勝利。


    而對於阮元而言,這件事最後也得到了一個並不壞的結果。因為阿姆斯頓離開商館之後,很快便將不再向中國派遣護航軍艦的建議送到了英國國內。經英國方麵商議,道光三年,英國海軍大臣梅爾維爾勳爵正式下發指令,通知英國皇家海軍與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軍艦,除非出現緊急情況,否則不得前往中國領海。


    道光三年正月來臨之際,虎門外的英國商船紛紛向廣州返航,隻是商船回歸廣州之後,虎門的海上卻迎來了難得一見的平靜。這一次,英國軍艦真的消失了。


    至少在阮元最後一次看到這片大海的時候,這片平靜的伶仃洋上,還保持著道光三年春天一樣的景色。後世修史,亦評價阮元督廣後期的廣州海域為:


    終元任,兵船不至。


    “海不揚波”的日子終於出現了,或者說……至少那樣的平靜,曾經在阮元的時代存在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督撫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洛店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洛店長並收藏督撫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