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西北前線大捷的消息也傳遍了全國各地,阮元等人在雲南得知張格爾之役終於結束,天下重歸太平,自也設宴相賀。這一日,阮元、伊裏布、楊國楨等人再次齊聚一堂,除了慶祝前線大獲全勝,也對之後的雲南政務展開了更多商議。
“阮總製,這一次西北大捷,咱們可要先恭喜你啊。”伊裏布率先對阮元舉杯敬酒道:“我們都聽說了,總製去年,一次捐了兩萬兩援助前線,皇上也給總製兩位公子補授了郎中,另外,總製的大公子因為萬年吉地興建,在各司主稿得力,聽說也已經升了雲南司郎中了!還有,鹽法道那邊也來了消息,說道光六年,咱們鹽務之上,還差十萬兩才能完稅,可去年一年的鹽稅,不僅收足了定額的那部分,還盈餘了一萬六千兩呢!若是下一年繼續按咱們新定的鹽法征稅,盈餘兩三萬兩,也是大有可能啊!這樣說來,咱們今日,是雙喜,不,三喜,也不對,是四喜臨門啊!”各人想著伊裏布所言諸事,雖為讚美,但卻都是事實,也一並笑了起來。
“莘農,這杯酒先不急,福兒那邊還有一件事要辦,若是這件事如我等所料,咱們再舉杯共飲,也不遲啊?你看,福兒派去的人已經回來啦!”阮元一邊向伊裏布陪笑著,一邊也看向廳堂之外,果然,一個仆從正匆匆趕上,手裏還拿著幾封信劄。
阮元取過信劄,一一拆開看了,也向各人笑道:“各位,這次咱們還真的可以喝幾杯了,福兒遵我之命,已經在六處府城調查了一遍鹽價,今年鹽價相比於去年,並無增長。也就是說,咱們鹽政清查之事,已是上足國家賦稅,下亦無損於百姓,這才是大獲全勝啊!這一杯,我與諸位共飲!”說著,一向在官員之中極少飲酒的阮元,竟主動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哈哈,這樣說來,咱們才是真正辦成了一件大事啊,阮總製如此穩妥,也讓下官佩服啊!”楊國楨也隨即向阮元敬酒道。
“楊臬台這杯酒我可不能不喝啊,畢竟這次回疆大捷,令尊是居功至偉啊。”阮元也回敬了楊國楨一杯,道:“既然如今咱們鹽稅充足,那也總要有所作為才是,總要把錢用到實處嘛?更何況,如今缺錢的地方,其實還不少呢。去年秋天去貴州閱兵,發現那邊好幾處府縣,城牆都坍塌了不少,一直沒錢補修。所以我也想著,咱們先看看雲貴兩省的要地城池,到底有沒有城防不足的問題,要是有,就撥些錢出來先修城牆。要是還有盈餘,再看各地學校,是否有需要增設學額之事,適當增添一些也不錯嘛。還有,今年我也想著,最好能夠去永昌閱兵一次,看看西境邊防情況,楊臬台,這次還需勞煩你與我同往啊?要是邊防缺錢,咱們還要繼續補充一部分呢。”
“這個自然,總製閱兵從來盡心,下官也算出身將門,這些事怎麽能有所懈怠呢?隻是……總製先前腿腳一直多有不便,如今這數次出門閱兵,倒是我擔心總製身體啊?”楊國楨也答應了阮元的請求,但阮元素有足疾,是以還需小心問過。
“這個嘛,你們就放心吧。”不想阮元聽到楊國楨詢問足疾之事,竟然笑了出來,道:“你們有所不知,我這舊日陳疾,根本在於嶺南炎熱潮濕,後來道光五六年間,我一直熏香祛濕,便已有所緩和,如今這雲南呢,地勢高峻,終年清涼,與嶺南已經大為不同,所以我這舊日足疾啊,已經基本痊愈啦!你們看,我這不用手杖,不是一樣可以走路了嘛?”說著,阮元也再次站起,不用手杖,便即行了數步,看來果然平穩。但伊裏布還是擔心阮元逞強,待他走了幾步之後,便即將他扶回坐上。
“這真是太好了,那下官也自當盡力,隨總製一同去西境閱兵!”楊國楨也當即向阮元拜道。
“哈哈,好啊,那咱們也再飲一杯,共祝天下太平!”阮元心中愜意,又斟滿一杯酒,向各人問道。
“共祝天下太平!”伊裏布和楊國楨也一並應道。
隻是這次敬酒之時,阮元心中竟也多了一重疑慮。
“天下太平嗎……今年就六十五歲了,也不知餘年還有多少,還能不能得到致仕的機會啊……若是我依然盡心辦事,應該能夠在有生之年,一直看到天下太平吧……”
千歲梅花千尺潭,春風先到彩雲南。
香吹蒙鳳龜茲笛,影伴天龍石佛龕。
玉斧曾遭圖外劃,驪珠常向水中探。
隻嗟李杜無題句,不與逋仙季迪談。
登台終日見昆華,恰好樓台住一家。
玉嶺西橫皆是翠,彩雲南現半成霞。
千村綠稻真秋色,十裏清滇是海涯。
更比樂天州宅壯,惜無元九寄詩誇。
皓月照昆海,元宵登眺來。
雲山繞城郭,鐙火上樓台。
年熟民皆樂,春晴漏勿催。
遙知深夜裏,遊客踏歌回。
阮元督滇最初兩年,滇南鹽政漸有起色,雲貴邊境尚屬太平,阮元自也頗為愜意,筆下詩作,亦多安樂之象。
這年夏天,阮元便和楊國楨一道,前往永昌對西南各鎮進行閱兵。因滇西地域寬廣,難以遍曆各地之故,阮元也提前告知永昌附近騰越、龍陵、順雲三協鎮,各自抽調部分兵馬集中到永昌,自己一並檢閱。隻是這日大閱之時,阮元卻意外發現,永昌本地標營、龍陵順雲二鎮,前來官兵俱皆足數,操練起來,陣形也尚屬整齊。可唯獨騰越一協,這日隻來了二十名士兵,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軍陣操演。
“騰越副將阿精阿,今日你也到了,是嗎?你且過來!”阮元眼見騰越兵卒稀少,不能檢閱,心中自然惱怒,當即向帶隊的騰越副將問道。
“阮總製,末將到了!”騰越兵卒之中,果然有一名武官走了出來,隻是這武官身後,還帶著一名土司模樣之人,服飾打扮,均與中原人大異。這副將阿精阿帶著那人到了阮元麵前,當即向阮元拜道:“總製恕罪,如今騰越協標,能帶來的兵士,也就隻有這二十人了。”
“阿精阿,本部堂知道你們騰越協標額兵不多,還得留下守兵以備不測,所以你能帶來的,就隻有二十個人了?”阮元也當即向阿精阿斥道:“那按你的意思,是不是騰越一旦有邊患出現,能上陣打仗的,也就這二十個人啊?那你要朝廷如何防備邊患?!”
“阮總製,這……這我們也實在沒辦法啊?”不想阿精阿卻向阮元道:“我們騰越協標確實兵力不多,但閱兵之事,人原本也是湊得出來的。可是……可是最近幾年,我們西南邊境,總有些山林野人,成群結隊,隻要是春耕、秋收之際,便往往到百姓耕墾之地劫掠。為了防備這些野人,我們已經在騰越設立了不少碉樓,分走了一部分人,可是騰越西北的香柏嶺,要隘甚多,我們實在無力駐守,隻能每逢有警之際,派兵過去清剿野人。這不,就在前幾日,因為野人又來了,我們隻能分了三百人出去巡防香柏嶺,這能帶來的兵士,也就隻剩二十個了。”
“是嗎,那倒是我不知你等實情了。”阮元想著邊防問題確實不容有失,也不好再責備阿精阿,又向他問道:“那你身旁這位是何人?”
“阮總製,這位是騰越邊地傈僳人裏麵的頭領。”阿精阿也向阮元介紹道:“這傈僳人是騰越西部邊地的邊民,一直受朝廷土司轄治,但是因為地處偏遠,所以大多貧困不給。今日頭領來見阮總製,也是聽聞如今邊防尚有不足,想問問能不能從傈僳人裏麵選些精壯後生,充作綠營兵為朝廷效力。隻是……也不瞞總製說,這些傈僳人下官倒是清楚,確實有一些勇敢無畏之輩,素來為野人所懼,可他們擅長的並非刀矛,更不是鳥槍,而是弩箭,還是一種隻有他們才會用的短弩,這就算讓他們進綠營,也沒什麽用啊?”
“你真的想讓你們族裏後生來綠營投軍?”阮元也向那首領問道。
“是啊,咱們都是山裏生長之人,原本土地就貧瘠,如今還經常被野人劫掠,不得安寧。所以我們這也想著,還不如讓年輕人來當兵,他們能長長世麵,我們這也能寬鬆一些不是?”看來首領對參軍之事並無疑慮。
“方才這位副將說,你等擅長短弩箭,你可有備下你們那裏的弩箭?若是有,你尋個地方,試射幾次與我看看。”阮元忽然向那首領問道。
首領自然聽從,一旁兵士便與他擺好了箭靶,首領取過自己隨身攜帶短弩,看著箭靶,一連射出三箭,果然全部中靶。而且羽箭中靶之際,均是不住搖晃,看來這種弩箭力量甚大。
“總製,小人那邊會射箭的還有很多人,隻是這弩箭樣式,好像確實和軍中不同,軍中也有一些弩箭,咱們的弩射程不如軍營弩。不過,咱們弩箭力量大啊,這應該也……也有些用處吧?”首領想著軍中兵器畢竟與自己所用弩箭不同,向阮元匯報之時自也有些擔憂。
“阮總製,這一次西北大捷,咱們可要先恭喜你啊。”伊裏布率先對阮元舉杯敬酒道:“我們都聽說了,總製去年,一次捐了兩萬兩援助前線,皇上也給總製兩位公子補授了郎中,另外,總製的大公子因為萬年吉地興建,在各司主稿得力,聽說也已經升了雲南司郎中了!還有,鹽法道那邊也來了消息,說道光六年,咱們鹽務之上,還差十萬兩才能完稅,可去年一年的鹽稅,不僅收足了定額的那部分,還盈餘了一萬六千兩呢!若是下一年繼續按咱們新定的鹽法征稅,盈餘兩三萬兩,也是大有可能啊!這樣說來,咱們今日,是雙喜,不,三喜,也不對,是四喜臨門啊!”各人想著伊裏布所言諸事,雖為讚美,但卻都是事實,也一並笑了起來。
“莘農,這杯酒先不急,福兒那邊還有一件事要辦,若是這件事如我等所料,咱們再舉杯共飲,也不遲啊?你看,福兒派去的人已經回來啦!”阮元一邊向伊裏布陪笑著,一邊也看向廳堂之外,果然,一個仆從正匆匆趕上,手裏還拿著幾封信劄。
阮元取過信劄,一一拆開看了,也向各人笑道:“各位,這次咱們還真的可以喝幾杯了,福兒遵我之命,已經在六處府城調查了一遍鹽價,今年鹽價相比於去年,並無增長。也就是說,咱們鹽政清查之事,已是上足國家賦稅,下亦無損於百姓,這才是大獲全勝啊!這一杯,我與諸位共飲!”說著,一向在官員之中極少飲酒的阮元,竟主動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哈哈,這樣說來,咱們才是真正辦成了一件大事啊,阮總製如此穩妥,也讓下官佩服啊!”楊國楨也隨即向阮元敬酒道。
“楊臬台這杯酒我可不能不喝啊,畢竟這次回疆大捷,令尊是居功至偉啊。”阮元也回敬了楊國楨一杯,道:“既然如今咱們鹽稅充足,那也總要有所作為才是,總要把錢用到實處嘛?更何況,如今缺錢的地方,其實還不少呢。去年秋天去貴州閱兵,發現那邊好幾處府縣,城牆都坍塌了不少,一直沒錢補修。所以我也想著,咱們先看看雲貴兩省的要地城池,到底有沒有城防不足的問題,要是有,就撥些錢出來先修城牆。要是還有盈餘,再看各地學校,是否有需要增設學額之事,適當增添一些也不錯嘛。還有,今年我也想著,最好能夠去永昌閱兵一次,看看西境邊防情況,楊臬台,這次還需勞煩你與我同往啊?要是邊防缺錢,咱們還要繼續補充一部分呢。”
“這個自然,總製閱兵從來盡心,下官也算出身將門,這些事怎麽能有所懈怠呢?隻是……總製先前腿腳一直多有不便,如今這數次出門閱兵,倒是我擔心總製身體啊?”楊國楨也答應了阮元的請求,但阮元素有足疾,是以還需小心問過。
“這個嘛,你們就放心吧。”不想阮元聽到楊國楨詢問足疾之事,竟然笑了出來,道:“你們有所不知,我這舊日陳疾,根本在於嶺南炎熱潮濕,後來道光五六年間,我一直熏香祛濕,便已有所緩和,如今這雲南呢,地勢高峻,終年清涼,與嶺南已經大為不同,所以我這舊日足疾啊,已經基本痊愈啦!你們看,我這不用手杖,不是一樣可以走路了嘛?”說著,阮元也再次站起,不用手杖,便即行了數步,看來果然平穩。但伊裏布還是擔心阮元逞強,待他走了幾步之後,便即將他扶回坐上。
“這真是太好了,那下官也自當盡力,隨總製一同去西境閱兵!”楊國楨也當即向阮元拜道。
“哈哈,好啊,那咱們也再飲一杯,共祝天下太平!”阮元心中愜意,又斟滿一杯酒,向各人問道。
“共祝天下太平!”伊裏布和楊國楨也一並應道。
隻是這次敬酒之時,阮元心中竟也多了一重疑慮。
“天下太平嗎……今年就六十五歲了,也不知餘年還有多少,還能不能得到致仕的機會啊……若是我依然盡心辦事,應該能夠在有生之年,一直看到天下太平吧……”
千歲梅花千尺潭,春風先到彩雲南。
香吹蒙鳳龜茲笛,影伴天龍石佛龕。
玉斧曾遭圖外劃,驪珠常向水中探。
隻嗟李杜無題句,不與逋仙季迪談。
登台終日見昆華,恰好樓台住一家。
玉嶺西橫皆是翠,彩雲南現半成霞。
千村綠稻真秋色,十裏清滇是海涯。
更比樂天州宅壯,惜無元九寄詩誇。
皓月照昆海,元宵登眺來。
雲山繞城郭,鐙火上樓台。
年熟民皆樂,春晴漏勿催。
遙知深夜裏,遊客踏歌回。
阮元督滇最初兩年,滇南鹽政漸有起色,雲貴邊境尚屬太平,阮元自也頗為愜意,筆下詩作,亦多安樂之象。
這年夏天,阮元便和楊國楨一道,前往永昌對西南各鎮進行閱兵。因滇西地域寬廣,難以遍曆各地之故,阮元也提前告知永昌附近騰越、龍陵、順雲三協鎮,各自抽調部分兵馬集中到永昌,自己一並檢閱。隻是這日大閱之時,阮元卻意外發現,永昌本地標營、龍陵順雲二鎮,前來官兵俱皆足數,操練起來,陣形也尚屬整齊。可唯獨騰越一協,這日隻來了二十名士兵,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軍陣操演。
“騰越副將阿精阿,今日你也到了,是嗎?你且過來!”阮元眼見騰越兵卒稀少,不能檢閱,心中自然惱怒,當即向帶隊的騰越副將問道。
“阮總製,末將到了!”騰越兵卒之中,果然有一名武官走了出來,隻是這武官身後,還帶著一名土司模樣之人,服飾打扮,均與中原人大異。這副將阿精阿帶著那人到了阮元麵前,當即向阮元拜道:“總製恕罪,如今騰越協標,能帶來的兵士,也就隻有這二十人了。”
“阿精阿,本部堂知道你們騰越協標額兵不多,還得留下守兵以備不測,所以你能帶來的,就隻有二十個人了?”阮元也當即向阿精阿斥道:“那按你的意思,是不是騰越一旦有邊患出現,能上陣打仗的,也就這二十個人啊?那你要朝廷如何防備邊患?!”
“阮總製,這……這我們也實在沒辦法啊?”不想阿精阿卻向阮元道:“我們騰越協標確實兵力不多,但閱兵之事,人原本也是湊得出來的。可是……可是最近幾年,我們西南邊境,總有些山林野人,成群結隊,隻要是春耕、秋收之際,便往往到百姓耕墾之地劫掠。為了防備這些野人,我們已經在騰越設立了不少碉樓,分走了一部分人,可是騰越西北的香柏嶺,要隘甚多,我們實在無力駐守,隻能每逢有警之際,派兵過去清剿野人。這不,就在前幾日,因為野人又來了,我們隻能分了三百人出去巡防香柏嶺,這能帶來的兵士,也就隻剩二十個了。”
“是嗎,那倒是我不知你等實情了。”阮元想著邊防問題確實不容有失,也不好再責備阿精阿,又向他問道:“那你身旁這位是何人?”
“阮總製,這位是騰越邊地傈僳人裏麵的頭領。”阿精阿也向阮元介紹道:“這傈僳人是騰越西部邊地的邊民,一直受朝廷土司轄治,但是因為地處偏遠,所以大多貧困不給。今日頭領來見阮總製,也是聽聞如今邊防尚有不足,想問問能不能從傈僳人裏麵選些精壯後生,充作綠營兵為朝廷效力。隻是……也不瞞總製說,這些傈僳人下官倒是清楚,確實有一些勇敢無畏之輩,素來為野人所懼,可他們擅長的並非刀矛,更不是鳥槍,而是弩箭,還是一種隻有他們才會用的短弩,這就算讓他們進綠營,也沒什麽用啊?”
“你真的想讓你們族裏後生來綠營投軍?”阮元也向那首領問道。
“是啊,咱們都是山裏生長之人,原本土地就貧瘠,如今還經常被野人劫掠,不得安寧。所以我們這也想著,還不如讓年輕人來當兵,他們能長長世麵,我們這也能寬鬆一些不是?”看來首領對參軍之事並無疑慮。
“方才這位副將說,你等擅長短弩箭,你可有備下你們那裏的弩箭?若是有,你尋個地方,試射幾次與我看看。”阮元忽然向那首領問道。
首領自然聽從,一旁兵士便與他擺好了箭靶,首領取過自己隨身攜帶短弩,看著箭靶,一連射出三箭,果然全部中靶。而且羽箭中靶之際,均是不住搖晃,看來這種弩箭力量甚大。
“總製,小人那邊會射箭的還有很多人,隻是這弩箭樣式,好像確實和軍中不同,軍中也有一些弩箭,咱們的弩射程不如軍營弩。不過,咱們弩箭力量大啊,這應該也……也有些用處吧?”首領想著軍中兵器畢竟與自己所用弩箭不同,向阮元匯報之時自也有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