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淮安城被趙用平攻下的風波,迅速的傳向四方,淮安往北而上,除徐州尚有清軍防守外,其餘各地之綠營,早已被抽調一空,當地之兵,僅能維持治安,清剿些許土寇或許還行,但想要抵擋軍隊的進攻,無異於癡人說夢。


    武昌城中。


    多鐸已決定盡起武昌之軍,大軍兩路迎敵,一路以豪格為西路軍,豪格部有五萬餘人,八旗有一萬六千餘人,蒙古騎兵四千,漢軍旗一萬,兩萬綠營,南下鹹寧。


    鹹寧方向的王富貴及張應維隻有二鎮之卒,多鐸便以王富貴所部兵力薄弱,無需如此之眾為由,抽漢軍旗一萬人,又調綠營一萬,豪格大怒,但多鐸言此乃與孟浚決戰之準備,豪格雖怒,卻無可奈何。


    隨後多鐸又命拜音圖所部從荊州城南下,渡過大江,沿公安順流而下,直逼嶽州(今嶽陽),拜音圖南下時,滿八旗有一萬兩千餘人,蒙古騎兵九千人,綠營五萬五千人,全軍共七萬六千人,此路軍中,已經集合了山東,山西,河南,徐州府等地綠營。


    在移調拜音圖至荊州時,博洛曾建言多鐸可調拜音圖軍中八旗勇士,或抽調綠營以為前驅,但這建議被多鐸所拒。


    多鐸雖驕狂,但也知道勒克德渾被孟浚所殺,其部並非爛泥一般的前明軍可比,因此多鐸定下,先折孟浚兩翼,最後合軍一處,再與孟浚決戰的策略。


    勒克德渾兵敗的教訓,也讓多鐸明白,絕不可讓綠營兵過多,人數龐大的綠營一旦潰敗,精銳的八旗人數過於稀少,根本維持不了陣線。


    而孟浚兩翼,其一鄭家,其二李定國,鄭家水師龐大,多鐸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下手機會,對鄭成功的威脅也以失敗告終,但是清廷依然控製著鄭芝龍,並沒有殺他。


    而多鐸可以找到下手之機,隻有在長沙方向的李定國,多鐸嚴令拜音圖,速敗李定國,隨後轉而東進,威脅孟浚側翼。


    而隨多鐸迎擊孟浚之軍,有蒙古八旗六千人,鑲白旗五千六百餘人,鑲白旗包衣奴才一萬餘人,漢軍旗一萬七千人,綠營兵一萬,同時吳三桂所部馬步軍三萬,近八萬人,兵員最盛。


    此番決戰湖廣,多鐸分兵三路,其一拜音圖,七萬六千人,其二豪格部,三萬人,多鐸親領,八萬人,十八萬六千軍卒,以北方殘破之民力,供養湖廣戰場,清廷已經傾盡全力。


    第二任續順公沈永忠此時正奉承著多鐸,滿臉堆笑的說道:“此番豫親王南下,必然大獲全勝,隻要孟賊一敗,大清得天下,易如反掌。”


    多鐸一臉驕狂之色,他的目標可不僅僅是擋住孟浚,先擋住孟浚的第一波攻擊,將其堵住,且看看孟浚是不是真的能打,要不能打,自己就將其一波推掉,若是還湊合,那就等拜音圖,豪格二部,席卷而來,共擊之。


    聽聞沈永忠這種馬屁話,博洛很是反感,而多鐸聞言發出一陣狂笑,片刻後,才收起笑容,道:“攝政王傾國之兵,盡在我手這一仗,此番必破此賊!”


    就在多鐸意氣風發時,一道趙用平攻破淮安城的軍報急遞到多鐸手中,多鐸看完信後,怒不可遏,罵道:“馬桑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自殺就想一了百了,傳本王令,盡斬馬桑格之家眷!”


    王文奎打仗不行,搞陰謀詭計則強的多,在馬桑格揚言要向朝廷匯報淮安城破的實情時,在幕僚的攛掇下,王文奎便已動了殺心。


    王文奎深知,隻有馬桑格的死,才能真正消除威脅,因此王文奎邀馬桑格前往府衙議事,言固守宿遷之軍議,馬桑格毫無疑慮,他並相信一個文人,剛對自己做出什麽出格的事,依馬桑格所想,最多是想要收買自己,因此馬桑格欣然赴約,隨行者僅五名衛兵。


    會麵時,王文奎再次向馬桑格提議將淮安之失的罪責推給柯永盛,並直言,若將此事大白於眾,對馬桑格也無益處,柯永盛叛變之說,對王文奎和馬桑格二人最為合適。


    而馬桑格依舊是嚴辭拒絕,王文奎眼見談不妥,借口淨手,離開大廳,隨後眼神示意親信。


    不多時,廳中傳來一陣翻桌倒櫃的聲音,隨馬桑格同來的五個衛兵也一同被殺。


    王文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設計無聲無息地殺死馬桑格的三百旗兵,他選擇了一種既隱蔽又致命的策略。


    他讓自己的親信給這些八旗兵送酒水肉食,以犒勞為名,這些食物實則已經被王文奎派人悄悄的下毒,八旗兵不疑有他。


    為了確保計劃的萬無一失,王文奎還安排了一些親信,悄悄地巡視八旗兵的營帳,直到確保所有的三百八旗兵都已經中毒身亡,未死者則當即斬殺,一旦確認三百八旗兵都已經死亡,他們就會立即焚燒營帳,屍體,毀滅所有的證據,讓這場暗殺如同從未發生過一般。


    在做好一切後,王文奎一邊向湖廣的多鐸和北京的攝政王急報,將淮安之失,歸咎於馬桑格的衝動,言:“馬桑格以國朝八旗勇悍自居,不顧微臣苦勸,一意孤行,執意出城襲營,以至賊軍偷城,出城之八旗勇士,皆沒於陣中,馬桑格孤身逃至桃源,其言愧對朝廷,不忍偷生,遂自盡而死。”


    而王文奎做完這一切後,心中惴惴不安,憂恐朝廷知道這些事,隨即又派幕僚,帶一隊親兵,試圖將在北京城中的家眷,接回。


    多鐸遠在千裏之外,自然不知道淮安城具體是怎麽丟的,但他知道淮安城一失,大清的戰略局勢急轉直下,若不能速破孟浚,拖延下去,後方不穩,必然影響前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義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並收藏南明義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