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的意思很快就傳回永曆朝廷中,丁魁楚和瞿式耜一聽便知這是孫可望反對天子還都。


    永曆心中也不信,但還是有那麽一絲的幻想,對著丁瞿二人說道:“朕雖薄德,但亦非殘暴之君,若是周王奉詔,朕必待之以誠。”


    丁魁楚以己度人,便是連喝三斤米酒,也不敢這般幻想,孟浚會拋棄基業,轉而跑到孫可望手底下當囚犯?


    瞿式耜搖搖頭,對永曆帝說道:“陛下,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昆明遠隔千裏,路途遙遠,況且雲貴之地,皆為秦王所轄,周王豈會前來,這詔書,不可發,發之則傷朝廷威望。”


    永曆帝暗自垂淚,泣道:“秦王不願朕還複南都,那朕也願移駐長沙,離中原更近一些!”


    丁魁楚當即回道:“去長沙也是脫離秦王控製,況秦晉二王已有間隙,秦王絕不會同意朝廷移陛長沙!”


    君臣商議許久,皆認為詔令不可發,孟浚絕不可能奉詔,反而會對本就威望不高的永曆帝,更是一個打擊。


    而隨著永曆朝廷拒絕發布詔令,孫可望大怒,命人逼迫永曆發詔,但被張鐫當庭怒罵,孫可望雖不願永曆離開昆明,但對諸多朝臣卻也是愈發不滿。


    孫可望於昆明,征發民工,開始營造宮殿,設立五府六部三衙門,分封文武百官,又命令雲南,貴州,廣西三省的文臣武將,克期到秦王府朝見。


    同時還建立太廟和社稷,製訂朝儀,名義上是建立大明朝廷的秩序,實則是加緊了篡位的步伐,表示忠於孫可望之人被大力提拔,不願臣服者,皆被貶斥,這些舉動,無不令永曆君臣感到不安。


    永曆帝懾於孫可望勢力,日夜不安,半夜不時驚慌而起,猶恐大兵衝入殿中,屆時一壺鴆酒,便讓自己無聲無息的消失。


    永曆為擺脫控製,逃離昆明,與吳貞毓,李元開,胡士端,蔣幹昌等十餘名朝臣密謀借助尚在長沙的李定國,令其回師,逼迫孫可望釋放天子離開。


    吳貞毓,李元開等人精心策劃,擬定密詔,私鑄屏翰親臣金印,遣密使急赴長沙密詔李定國回師。


    永曆三年,六月十八日,密使抵達長沙,將天子密詔交於李定國。


    詔書:\"朕自即位以來,夙夜憂勤,然命運多舛,舉步維艱,秦王擅權昆明,逼淩天子,鞭笞群臣,營建宮闕,自立朝綱,分封文武,號令西南,覬覦神器,妄圖逆篡。


    此心已昭然若揭,朕寢食難安,日夜惶恐,每至深夜,皆懼大兵突襲,毒鴆降臨,以至社稷傾覆。


    晉王國之幹臣,朕之股肱,朕寄望於晉王,揮師而救大明於危難之際,望晉王接詔之時,萬速回師,勿負朕望,慎藏此詔,以防不測。”


    這份密詔,字裏行間無不露出朱由榔的憂慮和恐慌,同時對李定國猶如最後一根稻草般哀求。


    李定國接密敕後,大驚失色,言:“陛下竟受此屈辱,萬望陛下暫時忍受,吾即刻率軍回返!”


    李定國當即整軍向南,湖廣之地僅留維持治安之軍,餘者盡數開赴昆明。


    永曆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李定國所部,全軍五萬八千餘人向著雲南方向而進,李定國又遣派密使,聯絡劉文秀,勸其定要護得天子周全。


    而在密使離開不久後,馬吉翔便密告孫可望,將永曆聯絡李定國之事全盤托出,事情敗露,孫可望怒不可遏,一麵以朝廷之令命李定國留駐長沙,守衛湖廣,一麵又以兄長之情義,勸李定國停兵勿進,不要同室操戈,自相殘殺。


    同時孫可望緊急集合軍隊,一時間西南戰雲密布,大軍雲集,正所謂天下如同戲台一般,你方唱罷我登場,湖廣大戰剛剛停歇,多鐸所預測之南麵數月間便會爆發內戰的讖語便成為了現實。


    而孫可望的怒火自然需要永曆朝廷來承擔,永曆不願詔令孟浚來昆明之事,已經是駁了孫可望的麵子,現在又在秘密串連,聯絡李定國,想要將自己趕下來,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孫可望一動便是血雨腥風。


    孫可望派兵將所有朝臣盡數囚於宮中,連番拷打,龐天壽趁機將與自己不合之臣,盡數誣告,言這些人皆有合謀暗害秦王之嫌。


    永曆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大學士吳貞毓,兵科給事張鐫,翰林院檢討蔣圪昌,李開元,大理寺少卿楊鍾,太仆寺少卿趙賡禹,光祿寺少卿蔡績,武安侯鄭允元,江西道禦史周允吉,禦史李頎,福建道禦史胡士瑞,司禮太監張福祿,全為國等三十二名大小官吏,盡數被抓。


    孫可望以欺君誤國,盜寶矯詔之罪,賜吳貞毓自縊,內監張福祿,全為國和怒罵孫可望的張鐫三人淩遲處死,其餘全部斬首。


    臨刑前,諸多大臣們大義凜然,跪拜永曆帝行宮完畢,寫下了絕命詩,從容而死,昆明城人皆惶惶,路上行人步履匆匆,不敢互相言語。


    …………


    當雲南之變傳到金陵時,顧炎武不禁感歎道:“孫可望野心勃勃,殺戮朝臣如殺雞犬,此舉可比昔年朱溫於白馬驛之戮,著實可悲,可歎!”


    孟浚沉默片刻,對顧炎武說道:“孫可望與李定國二人相鬥,無論誰勝,朝廷都不會是勝者。”


    顧炎武有些詫異,問道:“大王,若是孫可望勝了,或許其會重立大西朝,可若是李定國勝了,其可沒有問鼎之野心!”


    孟浚聞言回道:“孫可望長於治政,李定國長於治軍,孫可望居雲貴人丁稀少,土地貧瘠之地,尚能養軍十餘萬,而李定國坐擁長沙以南,廣西半數之地,卻隻能養兵五六萬人,還多糧餉不繼,二人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現在二人相鬥,於朝廷,皆是敗局。”


    顧炎武問道:“大王,那西南之戰,孫李二人,誰可勝出?”


    孟浚搖搖頭,他還真不知道,曆史上李定國肯定是贏了,但具體怎麽贏的,孟浚並未太多了解,隻知道若是李定國輸了,那麽他就不會那麽有名。


    但現在,曆史早已麵目全非,李定國是否會和孫可望打起來?又會打成什麽樣子?誰勝誰敗?孟浚並不知道。


    南北幾乎同時開戰,薑鑲於山西反清,孫可望與李定國內訌,而坐擁江南之地的孟浚,現在卻隻能等待秋糧入庫,隻有手中有糧,心中才能不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義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並收藏南明義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