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閣?”那名仆從愣了一下,顯然沒料到老者會提出這個地方。


    李扶搖也是心中一驚,天涯海閣乃是梁城縣境之中最為風雅的所在,位於東湖之央,四麵環水,風景秀麗,更有諸多文人墨客聚集,是個吟詩作畫的好地方。


    他沒想到這個老者竟然會將他安置到那裏。轉念一想,已是明白其中的道理。


    自己失蹤後,張保和秦大人一般在四處尋找自己,這惡虎崗在梁城近郊,隻怕也並不保險。


    那天涯海閣則恰好在梁城和陳縣之間,是個兩不管的地方。加上那裏又遠離陸地,非有舟船不能離開,他一介書生,插翅亦是無法離開。


    “此地已不宜久留。”果然,老者歎了一口氣,說道,“他就著落在你們四個身上了。若是出了差錯,小心你們一門老小的性命。”


    “請大人放心,屬下等一定不辱使命。”那四個仆從模樣的大漢,皆是沉聲應道。


    李扶搖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已經被四人從鐵籠中拖了出來,用牛筋捆紮得如棕子一般,又在他嘴中塞入一枚鐵核桃,連同他要的文房四寶、紅參白茶、青鹽黃酒、柳枝桂皮等物,皆是塞進了一輛早準備好的車中,馳往天涯海閣。


    這四人也一定是公門中的老手!


    李扶搖心中一凜。


    他在梁城府衙待了也有好幾年了,又與張保等人相熟,深知這捆紮人犯也是一門學問。


    為防止那些窮凶極惡、本領高強的江洋大盜逃脫,公門中的老手捆紮犯人時,往往都會用牛筋繩之類特製的繩索,選擇犯人的手臂、腿部和頸部等關節和經脈部位進行捆紮,以免讓犯人有任何機會逃脫或。


    為免犯人發出呼喊聲或咬舌自盡,他們還會在人犯嘴中塞入一枚特製的鐵核桃。


    李扶搖心中苦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落得如此下場,竟被一群公差劫掠和綁架,送到了他心中神往之地,天涯海閣。


    對方的主人沒有食言。


    天涯海閣之中,有明窗淨幾,有文房四寶,有香爐焚香,連紅參白茶、青鹽黃酒、柳枝桂皮等風雅之物,亦是一應俱全。


    最讓他感到滿意的是,天涯海閣之中藏書甚豐,不止有他要的《爾雅》《說文》《辭海》等工具書,還有《河圖》《洛書》《淵海》《山海經》《秦韜》《魏略》等珍本圖書……


    難怪此地是文人雅士心中的聖地,不止是此地風月無邊,雅致透逸,其中藏書之富,別說梁城的文溯閣比不上,隻怕就連素以藏書豐富的秦大人家族中的天一閣也比不上吧。


    在這天涯海閣,他每日可沐浴更衣,焚香讀書,這絕對是每一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他知道這隻是表麵的平靜,暗流湧動之下,危機四伏。


    這家的主人,十有八九,要他破譯的文字,便是上古仙文。


    這是一件大逆不道,罪無可赦的事情。


    一旦事情敗露,或是他失去利用價值,等待他的將是無比淒慘的結局。


    不過,事已至此,害怕也沒有任何的作用。


    既來之,則安之。


    李扶搖抱定了以不變應萬變的宗旨,決定靜觀其變,看看到底對方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把這一篇古文,譯出來。”


    果然,那個老者便將一紙拓文,放在了他的案頭。


    李扶搖拿起來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這一紙拓文字,當是從一枚玉圭上拓印下來的。


    其文古樸,玄奧莫測,其意難明。不過八百餘字,他竟是沒有幾個字認識。


    盡管他認得的字不多,還是一眼就辨認了出來,這是一篇上古仙文。


    果然,坐實了他的猜想。這家的主人所圖非小,竟試圖找人破解上古仙文。


    老者冷冷一笑:“十日之後,我會再來,若是譯不出來,少不得有你的苦頭吃。你最好不要想著可以糊弄,我家主人亦是才學卓識之人,稍有繆誤,他都知道!”


    李扶搖道:“這文字太過古樸,委實難懂。十日時間,太短了。”


    他深知識文斷字之難,上古時代的甲骨文,要識得一字,已是千難萬難。何況這些文字,比甲骨文還要繁複古老,漫說十日,便是百日,他也譯不出來。


    古有盜墓者,掘獲一方上古仙人留下的玉圭,上刻文二十八字,無人能識,遂藏於書府。


    至先秦之時,李斯方才有識得八字,雲:上天作命,皇辟迭王。


    至大漢一統,叔孫通又多識二字。


    天道莫測,仙路漫漫!上古仙人留下的玄奧莫測,想要識斷,絕非易事。


    這篇仙文,沒有那方上古仙人留下的玉圭上的字古老,可是也十分地古老,他能識得的,不過是寥寥十數字。


    要在短時間內全部識斷出來,已然超出他的極限。


    “識文斷字,那是你們這些秀才的事。”老者目光變得陰沉而殘忍,直接扔下了一句,“我一介武夫,隻知道主人交待過,若是譯不出來,遲一日,則斬一指,腳趾斬盡,則斬手指,手指亦盡,則斬四肢,若是四肢皆盡,便斬頭顱。”


    李扶搖聽後心中一凜,他知道這個老者並非在嚇唬他。若是他不能按期完成任務,對方真的會毫不留情地對他進行折磨。


    老者離開後,李扶搖開始研究那些古文。他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破譯這些文字,包括查閱書籍、比對字形、推測字義等等。


    這些文字實在是太古老了,《爾雅》《說文》《辭海》等字典和詞典,根本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就連《河圖》《洛書》《淵海》也無法提供足夠的信息。


    他用了足足半日的功夫,才譯出了不過二十餘字,其中有七八個,還不能斷定它是什麽意思。


    然而,李扶搖卻沒有慌亂。


    對於識文斷字,他有自己的訣竅。那就是用類比之法,反推其義。


    比如在日常抄錄公文時,一句話中有時抄寫的人的文字潦草,有文字難以辨識,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若是通讀全文,明白他要說什麽。就可以連蒙帶猜,根據字形推敲出來是什麽意思。


    這個辦法,倒是屢試不爽,從來也沒有出過岔子。不論文字如何演化,其意總是相近或相通的。


    他手中的那塊破布上的仙訣,洋洋灑灑,足有三千餘字,其中的法訣並不高深,可是畢竟是一份完整的仙訣。


    那份《青藤訣》,也有一千八百餘字,也相當完整。


    這兩份仙訣和那份拓文皆是仙文,縱然年代不一,終是其理相通,放在一起互加校勘,應該可以推斷出不少文字。


    思路一對,立竿見影。


    不出兩個時辰,他便譯出八十餘字,其速度之快,便是他自己都頗為得意。加上之前的二十餘字,他已譯出了一百餘字。


    而且譯出這些字之後,縱然有些字他不辨字形,也可通過前後對照,相互印證,大致可以猜得到前後是什麽字。


    按照這個進度,根本不需十日,在三日之內,他便可以把這些字都譯個十之七八。


    不過,李扶搖臉上卻不顯露半點,他依舊裝作一副苦苦思索,愁眉苦臉的樣子。就在他用功之時,窗外那四個仆從,都一直在輪流監視於他。


    他的一舉一動,都盡在對方的掌控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仙:一朝聞仙道,扶搖直上青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手冰涼脈正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手冰涼脈正常並收藏儒仙:一朝聞仙道,扶搖直上青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