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初試煉丹
儒仙:一朝聞仙道,扶搖直上青雲 作者:手冰涼脈正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色微明,李扶搖已經來到百花穀。
出乎他意料的是,陳秀兒已經在等著他了。
陳秀兒微微衝他一點頭,便算是打過招呼了。
她也沒有多話,引著李扶搖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和一方方的小院,最後來到了一處僻靜的丹房前。
丹房的門扉緊閉,周圍環境幽靜,幾乎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陳秀兒輕輕敲門,裏麵傳來一個略帶不悅的聲音:“進來。”
“是!”陳秀兒推開門,示意李扶搖和她一起進入。
丹房內部很大很寬敞,擺放著幾個正在冒煙的煉丹爐,牆邊擺著一排又一排的架子,上麵放滿了各種各樣的煉丹材料和藥草。
裏麵的一眾女弟子們正在裏裏外外地忙碌著,每一個人都是屏息凝視,似乎唯恐呼吸聲重了會驚擾到誰一般。
一個身穿寬鬆道袍的年輕女子站在一個大型的煉丹爐前,她的身形顯得有些單薄,顯然正在專注於煉丹的過程。
陳秀兒輕聲道:“師姐,這位是煉器殿的李扶搖師弟,雲菁師叔吩咐我帶他來跟你學習煉丹之術。”
章含月緩緩轉過身來,她的眉頭微微皺起,目光在李扶搖身上一掃而過,似乎在審視一件不確定的物件。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可是很快,她便又回過頭去,開始忙自己的事情了。
她的氣息中帶著一絲拒人千裏的冷漠,讓人有一種讓人難以言喻的壓力。
“是!”陳秀兒一禮,然後便默然退了下去。
李扶搖靜靜地站在那裏,等待章含月接下來的指令。
然而章含月卻像是忘記了李扶搖的存在一般,把他晾在一旁,又自顧自地又忙碌了起來。
她的眼神專注,完全沉浸在煉丹的過程中,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地過去,丹爐中的火焰跳躍著,發出輕微的呼呼聲,整個煉丹室中彌漫著各種草藥混合後的香氣,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李扶搖沒有說話,隻是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章含月一直在忙,仿佛李扶搖根本不存在一般。
月上中天,章含月才停下來。
就在李扶搖以為對方要離開時,空氣中飄來一句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話:“今天到這裏了,你明天要早點來。”
直到這時,李扶搖才知道,對方還是知道他的存在的。他也不敢怠慢,點了點頭:“好。”
回到自己的青元洞府,已是後半夜了。
李扶搖開始了一天的功課,修習破布上的無名法訣,是他每天都不能停的,練習《小五行劍訣》和研習《方寸山符陣》也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他又多了一門功課,那便是學習丹藥之道。
雲菁師叔送給他一部《百草譜》和一部《初丹術》,都是辨識靈草和煉製丹藥的最基礎的法訣。
對於李扶搖這樣的初學者來說,正好合適。
李扶搖出身書香世家,對於任何典籍,都有著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一捧起《百草譜》和《初丹術》,他的心神便沉浸其間,物我兩忘。
直到五更天,他才停了下來。
急匆匆地往章含月的丹房趕去,當他到的時候,天邊剛好露出一絲曙光。
他這才鬆了口氣。
可是當他推開丹房的門,進入其間時才發現,裏麵竟似是早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章含月對他的到來,沒有任何的反應,仍是自顧自地處理藥材、調較爐火和煉製丹藥。
李扶搖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觀摩對方煉製丹藥和處理藥材的手法。
直到月上中天,章含月才結束一天的煉丹,她在走的時候,照例提醒李扶搖,明天要早一點來。
李扶搖回去之後,便開始忙自己的事情,待到四更剛過,他便起身前往丹房,這一次總算趕在章含月和一眾弟子的前麵。
章含月的態度依舊冷漠,自顧自地忙著自己的事情,就像完全忘記了李扶搖的存在一般。
李扶搖卻安之若素,並沒有任何的怨言。
煉丹是一種高深的技藝,很多東西都是可以意會而不可言傳的,要學會這些技法,就要長年累月地耐心細致的體會和觀摩。
對方在處置藥材和煉丹時,不避開他,這本身便是一種態度。
至於他能夠學到多少,便要看他自己的悟性和造化了。
李扶搖每天都到章含月的煉丹室中學習煉製丹藥之道,回去之後,便對照雲菁師叔給的《百草譜》和《初丹術》,細細揣摩和領會其中的訣要。
一連十數日,皆是如此。
這一晚回去之後,李扶搖決定根據這些日子的所學,煉製一爐丹藥。
這一爐丹藥,也是最低等的補氣丹。
這些天在章含月的丹房觀摩,讓他對煉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但真正的實踐還是第一次。
他知道,看會了和實際操作是兩碼事,煉丹更是容不得半點差錯。
他攤開《初丹術》,再次仔細研讀關於煉製補氣丹的篇章,確認每一個細節已經牢記於心。
補氣丹雖是最基礎的丹藥,煉製過程卻極為複雜,對火候和藥材的處理要求極高。
李扶搖準備了所有需要的藥材,按照書中指示,一一擺放在丹爐旁。
他靜坐調息,平複心情,這才開始升火。
火焰在玄黃爐中上下跳躍,李扶搖控製著火候,不斷地調整。
他將這些日子觀摩章含月的經驗用在實際中,但很快發現,實際操作遠比觀察要困難得多。
第一次嚐試,他在融合藥材時失敗了,藥材在高溫下直接化為了灰燼。
第二次,他在掌握火候上出了錯,丹爐中的藥劑未能完全融合,結果一樣是失敗。
每一次失敗,都會讓他停下來反思失誤的環節,然後重新來過。
他的額頭上滲出了汗珠,但他的眼神始終堅定。
連續幾次失敗後,李扶搖的丹藥材料已經所剩無幾。
他知道,如果再失敗,就將沒有材料可用。
所以,他更加小心謹慎地對待這一次的煉製。
終於,在經過一個多時辰的辛苦努力後,丹爐中傳來了一股淡淡的藥香,這是補氣丹即將成丹的標誌。
李扶搖按捺住激動的心情,穩穩地控製著火候,直到最後一刻。
丹爐冷卻後,他小心翼翼地打開爐蓋,隻見裏麵有幾顆並不圓潤、甚至有些歪瓜裂棗的丹藥靜靜地躺在那裏。
雖然這些補氣丹的品相極差,但它們確實是李扶搖努力的成果。
他挑了一顆相對較好的補氣丹,輕輕地扔進嘴中。
一股焦糊味立刻在嘴裏蔓延開來,這枚補氣丹的品質之差,顯然連他之前服用過的任何一枚補氣丹都遠遠不如。
出乎他意料的是,陳秀兒已經在等著他了。
陳秀兒微微衝他一點頭,便算是打過招呼了。
她也沒有多話,引著李扶搖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和一方方的小院,最後來到了一處僻靜的丹房前。
丹房的門扉緊閉,周圍環境幽靜,幾乎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陳秀兒輕輕敲門,裏麵傳來一個略帶不悅的聲音:“進來。”
“是!”陳秀兒推開門,示意李扶搖和她一起進入。
丹房內部很大很寬敞,擺放著幾個正在冒煙的煉丹爐,牆邊擺著一排又一排的架子,上麵放滿了各種各樣的煉丹材料和藥草。
裏麵的一眾女弟子們正在裏裏外外地忙碌著,每一個人都是屏息凝視,似乎唯恐呼吸聲重了會驚擾到誰一般。
一個身穿寬鬆道袍的年輕女子站在一個大型的煉丹爐前,她的身形顯得有些單薄,顯然正在專注於煉丹的過程。
陳秀兒輕聲道:“師姐,這位是煉器殿的李扶搖師弟,雲菁師叔吩咐我帶他來跟你學習煉丹之術。”
章含月緩緩轉過身來,她的眉頭微微皺起,目光在李扶搖身上一掃而過,似乎在審視一件不確定的物件。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可是很快,她便又回過頭去,開始忙自己的事情了。
她的氣息中帶著一絲拒人千裏的冷漠,讓人有一種讓人難以言喻的壓力。
“是!”陳秀兒一禮,然後便默然退了下去。
李扶搖靜靜地站在那裏,等待章含月接下來的指令。
然而章含月卻像是忘記了李扶搖的存在一般,把他晾在一旁,又自顧自地又忙碌了起來。
她的眼神專注,完全沉浸在煉丹的過程中,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地過去,丹爐中的火焰跳躍著,發出輕微的呼呼聲,整個煉丹室中彌漫著各種草藥混合後的香氣,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李扶搖沒有說話,隻是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章含月一直在忙,仿佛李扶搖根本不存在一般。
月上中天,章含月才停下來。
就在李扶搖以為對方要離開時,空氣中飄來一句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話:“今天到這裏了,你明天要早點來。”
直到這時,李扶搖才知道,對方還是知道他的存在的。他也不敢怠慢,點了點頭:“好。”
回到自己的青元洞府,已是後半夜了。
李扶搖開始了一天的功課,修習破布上的無名法訣,是他每天都不能停的,練習《小五行劍訣》和研習《方寸山符陣》也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他又多了一門功課,那便是學習丹藥之道。
雲菁師叔送給他一部《百草譜》和一部《初丹術》,都是辨識靈草和煉製丹藥的最基礎的法訣。
對於李扶搖這樣的初學者來說,正好合適。
李扶搖出身書香世家,對於任何典籍,都有著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一捧起《百草譜》和《初丹術》,他的心神便沉浸其間,物我兩忘。
直到五更天,他才停了下來。
急匆匆地往章含月的丹房趕去,當他到的時候,天邊剛好露出一絲曙光。
他這才鬆了口氣。
可是當他推開丹房的門,進入其間時才發現,裏麵竟似是早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章含月對他的到來,沒有任何的反應,仍是自顧自地處理藥材、調較爐火和煉製丹藥。
李扶搖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觀摩對方煉製丹藥和處理藥材的手法。
直到月上中天,章含月才結束一天的煉丹,她在走的時候,照例提醒李扶搖,明天要早一點來。
李扶搖回去之後,便開始忙自己的事情,待到四更剛過,他便起身前往丹房,這一次總算趕在章含月和一眾弟子的前麵。
章含月的態度依舊冷漠,自顧自地忙著自己的事情,就像完全忘記了李扶搖的存在一般。
李扶搖卻安之若素,並沒有任何的怨言。
煉丹是一種高深的技藝,很多東西都是可以意會而不可言傳的,要學會這些技法,就要長年累月地耐心細致的體會和觀摩。
對方在處置藥材和煉丹時,不避開他,這本身便是一種態度。
至於他能夠學到多少,便要看他自己的悟性和造化了。
李扶搖每天都到章含月的煉丹室中學習煉製丹藥之道,回去之後,便對照雲菁師叔給的《百草譜》和《初丹術》,細細揣摩和領會其中的訣要。
一連十數日,皆是如此。
這一晚回去之後,李扶搖決定根據這些日子的所學,煉製一爐丹藥。
這一爐丹藥,也是最低等的補氣丹。
這些天在章含月的丹房觀摩,讓他對煉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但真正的實踐還是第一次。
他知道,看會了和實際操作是兩碼事,煉丹更是容不得半點差錯。
他攤開《初丹術》,再次仔細研讀關於煉製補氣丹的篇章,確認每一個細節已經牢記於心。
補氣丹雖是最基礎的丹藥,煉製過程卻極為複雜,對火候和藥材的處理要求極高。
李扶搖準備了所有需要的藥材,按照書中指示,一一擺放在丹爐旁。
他靜坐調息,平複心情,這才開始升火。
火焰在玄黃爐中上下跳躍,李扶搖控製著火候,不斷地調整。
他將這些日子觀摩章含月的經驗用在實際中,但很快發現,實際操作遠比觀察要困難得多。
第一次嚐試,他在融合藥材時失敗了,藥材在高溫下直接化為了灰燼。
第二次,他在掌握火候上出了錯,丹爐中的藥劑未能完全融合,結果一樣是失敗。
每一次失敗,都會讓他停下來反思失誤的環節,然後重新來過。
他的額頭上滲出了汗珠,但他的眼神始終堅定。
連續幾次失敗後,李扶搖的丹藥材料已經所剩無幾。
他知道,如果再失敗,就將沒有材料可用。
所以,他更加小心謹慎地對待這一次的煉製。
終於,在經過一個多時辰的辛苦努力後,丹爐中傳來了一股淡淡的藥香,這是補氣丹即將成丹的標誌。
李扶搖按捺住激動的心情,穩穩地控製著火候,直到最後一刻。
丹爐冷卻後,他小心翼翼地打開爐蓋,隻見裏麵有幾顆並不圓潤、甚至有些歪瓜裂棗的丹藥靜靜地躺在那裏。
雖然這些補氣丹的品相極差,但它們確實是李扶搖努力的成果。
他挑了一顆相對較好的補氣丹,輕輕地扔進嘴中。
一股焦糊味立刻在嘴裏蔓延開來,這枚補氣丹的品質之差,顯然連他之前服用過的任何一枚補氣丹都遠遠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