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老酒館


    李希燭與酒徒坐在酒館角落裏的一張桌子旁喝酒。


    安頓好了家人後,李希燭就直接來到了津門,找酒徒請教無量,以及天人境之後的神門境。


    這也讓原本想要拜訪他的太子和兩個大明王爺撲了個空。


    “無量境,說簡單一點就是兩個字,積累。”


    酒桌上,酒徒一邊小酌著人間最烈的酒,一邊給李希燭解釋無量境的本質和法門。


    “我們這些修行中人,看重的從來都是戰力,卻很少有人會去想積累,所以積累的法門並不多。”


    “而無量境,就是人間最好的積累之法。”


    “你已經是天人四境了,精氣神意全都大成,你現在所缺的也就是去推開那扇門之前的積累了。”


    “那是終極一躍後的蛻變,而想要完成那一次蛻變,你需要積累足夠的底蘊,才能夠撐得住蛻變的消耗,否則,你戰力再強就死定了。”


    “縱然是夫子,在千年之前成就舉世無雙之時,也足足積累了一百年的歲月,才敢去推開那扇神門。”


    “可他的下場你也知道……”


    “所以,其實我也隻能教你無量境的積累之法,其他的我也不懂,尤其是神門天關,那是千古之謎,夫子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夠去嚐試。”


    “而像我這種活了快要一百五十年的糟老頭子了,自然更不敢去觸及那橫在恒古歲月中的那扇門了。”


    “我隻能告訴你,縱然你有絕世之資,也不要貿然去推那扇門,你需要積累比夫子更多的歲月,最好是直到生命盡頭,再去做一嚐試。”


    “因為一旦去觸及那扇門,就相當於走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路,不成功,就隻有像夫子那樣隕落了。”


    酒徒說罷,開口將無量境的積累之法和他的經驗感悟說了出來。


    就在這亂哄哄的酒館中,一門無上法門被酒徒堂而皇之的說出。


    而詭異的是,除李希燭之外,似乎其他人根本聽不到這裏的話。


    “天人五境,其實哪裏是五境,分明是三境。”


    “除了精氣神,神意和無量都是為前三者衍生或服務的境界罷了。”


    “就算是神門三關,也是為精氣神三境的蛻變而自然誕生的天塹。”


    “說到底,我們這些修行者,修的東西也算是從一而終了……”


    酒徒說著,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懷裏抱著一個貼著已經發白了的‘禦’字字帖的酒壇子離開了。


    那是李希燭送給了酒徒的禮,是從永樂帝的藏品中要來的。


    禦酒,本來就是人間佳釀。


    而百年禦酒,則更是絕品中的絕品。


    這酒可是太祖時期存進酒窖裏的,到至今的永樂年已經不多了。


    不過,說到底還是李希燭賺大發了。


    百年禦酒再怎麽珍貴,又怎能比得上無量境的無上法門。


    明顯是酒徒將無量境白送給李希燭了。


    “積累……”


    隨後,李希燭坐在那裏沉吟了一陣。


    按照酒徒說的無量境法門,其實酒徒也沒有將無量境修成。


    他酒葫蘆裏的無量劍海,也僅僅隻是有缺的無量境界而已。


    因為真正的無量境,並不需要嫁接於外物之中。


    根據酒徒給的法門,李希燭知道無量境有三部分,分別是:


    一血!


    二炁!


    三神!


    顧名思義,無量境的積累就是針對血氣、真炁和神魂之力。


    真正修成了無量境,需要做到煉血成海、煉炁成海和煉神成海。


    隻有背靠如此龐大的積累,五境圓滿的修行者才有資格去推開那一扇聳立在九天之上的天關神門。


    “血海境……”


    突然,李希燭回想起了初至此方天地時遇到的外道境血海散人。


    對方的血海境,似乎修煉的就是煉血成海的方向,隻是對方走了偏門,放棄了長久歲月的積累,轉而以掠奪生命精氣之法快速積累。


    而這種方法雖然速度快,但是卻有很大的弊端。


    最讓人不能接受的就是煉化不純。


    不過,對於李希燭來說,卻能夠完美解決煉化不純的問題。


    他的灼日陽炎具備著煉化的力量,可以煉化世間一切萬物。


    即便李希燭的第一分魂沒有將火種帶過來,但是他卻記得灼日陽炎的全部三千符文,若銘刻出來的話,也許能重現陽炎的幾分威能。


    隻是,李希燭卻不想要這麽做。


    因為這樣做的話,他和那些被他鎮殺的邪道人有什麽區別。


    因一人私心,掀起滔天血禍,勢必為人間所不容。


    他還想收集這個世界的氣運呢,又豈能做自絕根基的事。


    更何況,李希燭也不需要這麽做。


    他都已經是舉世無雙,人間無敵了。


    可以等一百年的歲月,慢慢的積累。


    他已經是天人四境的強者,體內的陰陽五行構建成了精氣神的完美輪回,真正的升華了他的生命。


    尋常的月練天人和日練天人,都尚可能活二百年。


    而像他這樣的完美天人,自然活的更久。


    李希燭推演過,他自己的壽命盡頭大概是在三百八十歲整。


    若能成就無量,化身天人圓滿之境,那也許能活過四百歲。


    他現在也才二十五歲而已,還有三百多年的時間給他積累。


    三百年後,他恐怕早就已經推開那扇門了。


    所以,李希燭一點也不急……


    “呼……”


    不久後,李希燭長長的呼出一口氣,喃喃道:


    “收獲良多,前路可見,真是多謝酒徒前輩了。”


    李希燭看了一眼漂流在海河上的一艘小船,酒徒就躺在船尾呼呼大睡,懷裏的酒壇子已經空了。


    這人間最烈的酒,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被酒徒給喝幹淨了,不愧是酒徒,不愧是人間第一酒鬼。


    隨後,李希燭又看了一眼菜市口殺豬剁肉的屠夫,拱手一禮。


    酒徒、屠夫,此二人給李希燭帶來了神意境和無量境的前路。


    李希燭很感激他們,傳道之恩不亞於救命之恩,因沒什麽禮物能讓他們看得上眼,也隻能拜謝了。


    “來了一趟老酒館,卻一杯酒不點,這算什麽事,小二,來一壺燒刀子,今天爺高興,在場的各位,都算在爺的賬上!”


    李希燭起身來到了櫃台,將兩錠金子扔在櫃台後邊那位胖乎乎的算賬先生麵前,開口說道。


    “哎呦!謝謝您嘞!”


    “這位爺,多謝了啊!坐下一起喝兩杯?”


    “這位爺們真豪氣,來來來,我給這位爺說一段俠魁!”


    老酒館裏,一群酒鬼正半醉不醉,聞言頓時給李希燭歡呼,更有一位高瘦的說書先生眼睛一亮,立即就端著酒壺站起來說了一段書。


    而且他說的還是俠魁的故事……


    “哎呦,爺,您給的多了,我給您找錢……”


    胖乎乎的算賬先生一看櫃台上的金錠子,連忙用賬本捂住。


    同時,小二已經在旁邊把酒打好了,一尊略顯粗糙的白瓷酒壺,卻被小二擦洗的鋥亮又反光。


    顯然,老酒館的小二也是一個講究的小二。


    活兒幹的地道,雖然嘴巴笨了點,卻會傻乎乎的陪著笑,讓人看了不禁一樂,心情自然很好。


    “爺,這財可不露白啊,您仗義、豪氣,卻也得小心著點……”


    算賬先生蓋住了金錠子,一邊點著銀子一邊對李希燭輕聲說道。


    最後他找了錢,用賬本掩著將銀票塞給了李希燭。


    李希燭見狀咧嘴一笑,點了點頭。


    這家老酒館不算,其他的且不說,光是這的人,還就真不錯。


    隻是,他們似乎並不認識自己和酒徒,還以為他們是普通人。


    在這個世界上,這樣講究的人可不多了。


    以後有空,倒是可以常來……


    隨後,李希燭悠哉悠哉的在老酒館喝了一頓酒,聽了一段書。


    書裏講的就是他,隻是這裏頭有一些瞎編亂造的嫌疑。


    什麽俠魁一怒,拔劍一揮便是八百天人斷頭顱。


    好家夥,要是有八百天人敵,我直接就無距了,還打了錘子!


    什麽中原鬧邪道,俠魁聽聞大怒,八千裏追殺了邪道高人十天十夜,終於秦嶺之巔劍斬邪道高人。


    剛才還一劍殺八百天人呢,現在連一個邪道高人都得追殺十天十夜了,我這戰力忽高忽低了咋還?


    還有什麽被改編成亂七八糟的事跡,完全就是怎麽好聽怎麽改。


    這給李希燭聽的都有一些尷尬了……


    最後,他有些後悔請客了……


    ……


    津門一行後,李希燭一步無距回到了京都。


    然後不久,老皇帝的聖旨就到了,請李希燭入宮一敘。


    並且言明,李希燭可以無距入宮。


    “這老皇帝又有什麽事?”


    李希燭疑惑的喃喃道,直聽的一旁的錦衣衛滿臉尷尬。


    這種話,您就不能等我走了再說嗎?


    好家夥,當著錦衣衛的麵管皇上叫老皇帝。


    您還真是永樂年間第一人了!


    “兒啊,皇上找你有什麽事?”


    坐在一旁擼狗的李掌櫃開口說道。


    這狗子是太子送來的,一條白毛狗,說是給李掌櫃解解悶。


    眾所周知,太子愛狗,太子府裏還有一條白毛閣大學士呢。


    “不知道,不過老皇帝每次找我準沒好事……”


    李希燭將聖旨隨手扔在桌上,說道。


    此言一出,大堂裏站著的那位錦衣衛更尷尬了。


    他連忙躬身拱手一禮,恭恭敬敬的說道:


    “李先生,李老爺,您二位忙,在下就先告退了……”


    李掌櫃聞言笑嗬嗬揮了揮手,一旁的管家就將錦衣衛送了出去。


    大門口的時候,管家偷偷的要給錦衣衛塞上一點錢,這是規矩。


    然而錦衣衛可不敢要李家人的錢。


    皇親國戚都巴巴的給這家人送錢,他怎麽敢收錢!


    大堂裏,李希燭想了想,決定還是走一趟。


    永樂帝每次找李希燭,都是有大事。


    第一次是北上殺天人,第二次是解中原大亂之禍。


    可現在戰爭剛結束才兩年,正是四海升平,以及百姓安居樂業的時候,老皇帝又能有什麽事……


    可不管是什麽事,他都該去一趟。


    唰!


    於是,李希燭拜辭李掌櫃,直接一步無距消失在了國賓館裏。


    一轉眼,他就來到了禦書房外。


    因為他的神念太大,可以覆蓋方圓千裏。


    一瞬間,他就能知道老皇帝在什麽位置。


    唰!!


    白光一閃,李希燭出現在禦書房外,嚇了旁邊的老太監一哆嗦。


    難怪永樂帝忌憚李希燭的無距。


    這神出鬼沒的能力太嚇人了!


    “哎呦,李先生,您來了,皇上在裏頭等您呢……”


    老太監看到李希燭,來不及安撫自己的心口,連忙躬著身子將李希燭迎進禦書房裏。


    李希燭走進禦書房,頓時就看到了高大的永樂帝正站在沙盤旁,手裏頭還捧著一個大海碗。


    一旁,幾個身穿兵部官服的大員和一些身穿鎧甲的將軍都聚在一起,人手一個大海碗,一邊吃飯一邊探討大明邊境外的軍情要務。


    同時,太子苦著臉坐在一旁,不斷的搖頭喊著兩個字,沒錢。


    李希燭見狀頓時明白,老皇帝這是要報仇啊。


    兩年前,東邊,東北邊,北邊,西邊,四個位置的邊境線都被境外的敵人給打穿了。


    多少個國家,多少個勢力一同霍亂大明,又殺死了多少百姓。


    雖然這些人都被打退了,但是永樂帝可不管,他準備報仇了。


    兩年的時間,大明積累了一定的錢糧,勉強能發動一場戰爭。


    此時,永樂帝正開口說著話,道:


    “都知道,太子是個扣磚縫的……”


    他話剛說到這裏,就看到了李希燭走了進來。


    頓時,永樂帝眼睛一亮,直接也不說太子了,對李希燭說道:


    “來,李先生,沒吃飯呢吧,先一起吃點!”


    他很熱情,一看就知道是有求於人。


    李希燭也不好拒絕,便伸手將一碗飯從太監手裏接了過來。


    然後,他低頭一看就愣住了,忍不住為永樂帝點了一個讚。


    要說吃還是當皇帝的會吃……


    大海碗裏有炒飯,炒飯上是人參鮑魚、蟲草海膽等珍貴的食材藥材,還有一塊靈芝肉蓋在飯上,這麽好的食材,卻用來做一碗炒飯!


    這算什麽?


    靈芝蓋飯?


    人參炒飯?


    十全大補素炒飯?


    雖然沒有一點葷腥,但是這些玩意可比肉補啊!


    好家夥,真是最奢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天下並收藏皇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