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棄劍、屈戎玉、懷空、諸葛涵四人在決定拜訪李泌的第二天早上便出發了
,他們乘帆船溯江而上。蘇州去洪州雖不算極遠,也有千多裏距離,且是逆流,
幸虧時在八月,有東南季風,行船對熟識水性的舟子而言,並不太難。
原本若由君棄劍親自駕舟,自可使船行如箭。但君棄劍於丐幫大會受傷太重
,雖然有回夢堂下弟子當場運功助其療傷,撿回一命,這傷勢卻也非十天半月便
能完好。丐幫大會結束至今十餘日,都是屈戎玉協助君棄劍治傷。
一路上,懷空究其所知,將李泌的生平告知叁人。
李泌,字長源,少習黃老,能言儒、道、釋叁家學識。年稍長後,即治易學
,好遊嵩、華、終南間,慕神仙不死術。
懷空說到這裏,屈戎玉冷笑道:「人謂其為山人,果然像個道士。」
「若他是道士,也是個入世道士。」懷空道:「他曾在禦前賦詩譏諷楊國忠
、安祿山於其得勢之時,除李白之外,天下又有幾人敢之?不隻是玄宗、肅宗,
便是當今皇上也對他十分看重。他原在長安任蓬萊殿書閣學士,因受元載疾惡,
當今為了保全他,才將他送到洪州。當今還特地致書予江西道觀察使魏少遊,書
言『朕托泌予卿』。如今元載勢力已見衰減,可見當今有心除之。一旦元載死,
當今必定立即召還李長源在殿前使用。由此可見:李長源在當今麵前的份量,或
可與郭副元帥等量齊觀之。」
諸葛涵道:「當初,荀之子荀燦曾向夏侯玄、傅嘏說:日後彼等爵當越我
,然智識遜之。夏侯玄與傅嘏都不服,以為智識夠高,才能當上大官、堪任重職
。荀燦卻說:任職靠的是誌向與氣度,智識隻是一種工具。於是二人服氣了。但
不知這李長源有偌大名聲,是為荀燦之屬?或類傅蘭石?又或夏侯玄輩?」
這叁人各有一種長處:荀燦智識最高、傅嘏誌向最大、夏侯玄經官場曆練後
,修出了一身無人可比的宏闊氣度。
「我們眼下需要的是荀燦。」屈戎玉說,緊接著又是一歎:「若有荀在,
何必問燦!」
君棄劍猶自稀眼運息,不置一語。
舟行十日,乃至洪州。
李泌在洪州的官職是為『執行官』,也就是法官,後世通稱為『青天大老爺
』的那種官。四人直往治所行去,以為魏少遊既受皇令,必然禮遇李泌,認為李
泌理事應該是與洪州觀察使一道才是。
府衙並不難找,四人來到衙前,由懷空上前向衛士投拜帖,帖上書曰:肅國
公座下弟子懷空。
肅國公,從一品,是不空和尚死時李豫追封的官職。不空以一番僧身份,在
唐朝得受偌大禮遇,不僅證明了唐代的佛學之盛、也代表軍人出身的李豫以之粉
飾自身。
時人便是不知父母姓名,也會曉得不空,衛士見了拜帖,哪敢怠慢,立即入
堂稟告。諸葛涵嘻笑道:「你這明擺著是狐假虎威來著!」
「最簡單的方法往往最有效。」懷空不以諸葛涵之諷為意,微笑答道。
不久,衛士複出,延請四人入堂。
一至堂上,即見『觀察使』大人獨坐首席,他見了四人入內,臉色即變。是
驚色、亦含怒色。
四人與魏少遊這是首次見麵,懷空跨步向前一揖,道:「觀察使大人何故慍
怒?」
諸葛涵在後低聲道:「魏大人好像不太歡迎我們?」
「當然不會歡迎。」君棄劍哈哈一笑,朝堂上道:「路大人,許久未見!」
原來,堂上的江西道觀察使已非魏少遊,而是路嗣恭!
便是那個在去年中秋,吐番六萬鐵騎襲攻靈州時,仍然醉得不省人事、醉到
城中闖入了萬餘吐番騎兵,卻毫不知覺,竟未派出一兵一卒抵擋的朔方節度使路
嗣恭!
由於這一條,路嗣恭由原本的朔方節度使被貶為江西道觀察使。二者其實同
階,但在時言,江南素被視為瘴癘地,由前線朔方的一方統帥移至江西道,沒了
兵權,形同被貶。
此時路嗣恭一見君棄劍,如見仇人 ̄或許該說本來就是仇人!若非君棄劍當
時要他大開四門,使吐番鐵騎入城,他又何以被貶至這『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雖然吐番鐵騎終於撤退,但過程卻形同攻陷了靈州城,路嗣恭即是因『守城不力
』而被貶謫。當下怒不可遏,戢指君棄劍喝罵道:「又是你!你又來作啥?難道
又要我大開四門,以候番兵?哼!若是番兵能打到江西道來,那我守與不守,也
無什大關連了。你想害我再貶嶺南?沒了!這是極限,我不會再被貶了!」
「大開四門?那是要的,遲早要的。」君棄劍冷笑道:「至少那一戰,靈州
百姓無什傷亡不是?路大人遷居江南,那是朝廷感念路大人治軍勞力過甚,又護
衛百姓身家財產有力,方有此一令,欲路大人修生養息也!俗皆稱地方官為父母
官,百姓即為子女,路大人子女經曆鐵蹄踏過,卻無什損失,路大人應當高興才
是。或者,路大人是興奮過度,導致言語失常?」
路嗣恭聞言一怔 ̄君棄劍的話倒是無懈可擊,使他無言以對。
若果再堅持下去,他倒成了一個不顧百姓、隻求自身榮華的惡官了!人再怎
樣貪戀權位,麵子總是要的,在這大堂之上,衛士不少,若再口出惡言,難免傳
於道上,屆時受到江西百姓指指點點,可不好受!當下隻得遏止怒氣,悶聲道:
「你們來作啥?難道番兵果然打進來了?」
屈戎玉道:「番兵是不會,但難保……」她頓了一頓,卻見君棄劍正向自己
搖頭,便把下麵的話咽回了肚裏去。
接下去,自然便是談到倭族。君棄劍認為,那摧沙堡離靈州不過二百裏,萬
人輕騎一日可至,這路嗣恭都不提防了,要他小心遠在重洋之外、至今連個影兒
都不見的倭族軍馬?那無異於對牛彈琴,不如不說。
「難保怎樣?」路嗣恭卻追問道。他注意到了,出聲的這綠衫少女,竟如人
中美玉般,看不出一絲瑕疵!他曾任朔方節度使,全國聞名的玉石產地『藍田』
亦屬其轄,美玉著實見過不少!他又想起元載送給他的一個徑有一尺、潔美晶瑩
的水晶盤,但若拿來與眼前這綠紗少女一比,卻要黯然失色了!世上怎能有這等
人物?造物之美,竟至若斯!便是旁兒那看來僅十五歲的娃兒,也是清麗無匹!
這等美人竟一左一右站在仇人身旁,天道何其不公!他知道君棄劍身後有丐幫撐
腰,不好惹!縱使目光如炬,直想燒死了君棄劍才作數,當下也不敢稍動,隻能
將眼光在諸葛涵與屈戎玉身上掃來掃去。
諸葛涵略略一驚,發覺對方不懷好意,不自禁退了一步。
屈戎玉也感受到路嗣恭那餓虎般的眼神,但絲毫不懼,揚揚然與其對視,道
:「你 ̄再貶嶺南之日,隻恐不遠!那嶺南地靈人傑、英俊輩出,你到了那兒,
定會過得十分快活!」她說起嶺南,即想起了那四位有點瘋顛、但也重情重義的
結拜兄長。路嗣恭若果真到了嶺南,她隻要捎個信去,這嶺南四顛必有將路嗣恭
整到人不人、鬼不鬼、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能耐!當下忽生趣念,倒真想看看
了!於是又盈盈笑道:「我會去拜訪你的!」
她這一笑,猶如清風拂人、又似鈴聲過耳,路嗣恭與堂上眾衛士一時皆魂飛
天外,心醉神馳了。
懷空見對方敵意已消,不失時機地說道:「其實我等是來找李判官李長源大
人的。敢問觀察使大人:白衣山人現在何方?」
「李泌在哪?自然在他的官邸!」路嗣恭隨口應了,眼光仍盯在屈戎玉身上
,揚手道:「去去!要找他就去,別吵!」
懷空轉向君棄劍頷首一笑,四人略不猶疑,立即返身行出府衙。
路嗣恭見兩美人竟要離去,待要出聲呼衛士攔下,見君棄劍在側,卻又不敢
,隻得叫道:「姑娘!兩位姑娘是哪裏人?可否通個姓氏?」
諸葛涵沒想理他,屈戎玉則回首嫣然笑道:「我是潭州人,姓屈。」
路嗣恭聞言,怔住了。
他來江西已經將近一年,自也不可免俗了聽聞了許多南武林的消息。其中又
數雲夢劍派傳說最多,尤其『當代第一兵家』屈兵專之名,更是如雷貫耳。
聽說……聽說那雲夢劍派回夢堂,便在潭州左近!
原來,又是一個惹不起的人。
路嗣恭眼見四人漸行漸遠,悵然若失。
四人在城中略作打聽,十分輕易問到了李泌居處。
四人來到李泌宅前,大門倒也宏偉,並不像個『山人』居所。
「看來……沽名釣譽。」屈戎玉悶悶地說。她並不知道,這屋子不是李泌自
身所有,而是當今皇上李豫特地差人買下給李泌住的。這是皇家財產。
「來都來了,先見到人再說。」懷空說道,他仍不覺得李泌徒有虛名。有一
童子坐在門邊看書,懷空即上前道:「小兄弟,這位小兄弟,請問此處可是李長
源先生居所?」
他出聲時,小童卻正巧閉目誦文,恍若不聞。懷空候了半晌,小童仍不搭理
,才知碰了個軟釘子,隻得退回。
諸葛涵見小童又複睜眼,便道:「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小兄弟,你背
書背得不錯,但不知所背何書?又解了多少?」
小童聞言,將手上書略揚了揚,顯出書皮上所寫的書名來。乃是『孫子』。
諸葛涵又道:「時當世道將亂未亂,待你長成,必能學有所用。但素聞白衣
山人治學重黃老、通儒釋道叁家、且知易經,你是他的看門童子,為何不習黃老
易學,卻讀孫子?」
小童瞪了諸葛涵一眼,彷似譏笑她的無知,傲然道:「如今路上乞兒皆稱揚
屈兵專,而不言孔孟,屈兵專是兵家、孔孟是儒家。乞兒尚且如此,這不說明了
當今世上重兵輕儒麽?不習兵,何以言!」
此言出自一小童口中,當是不虛,屈戎玉笑了。
小童瞅了屈戎玉一眼,道:「你笑什麽?我稱讚屈兵專,你倒笑得好像在稱
讚你一般,不知羞!你們既然同行,一人無羞,皆無羞矣!四個無羞人,來此何
幹?」
屈戎玉心情大好,也不在乎小童的冷言譏諷,道:「我們有事請教李泌。」
小童冷眼巡視四人,半晌後才道:「問什麽事?」
「兵事!」屈戎玉立即應道。
「問我吧。」小童揚揚道:「若我不能答,再找先生不遲。」
屈戎玉一怔 ̄這小子好大口氣!我出身雲夢劍派,自幼習兵,難道還輸給了
你?她瞥了君棄劍一眼,問上心來,即道:「吳起殺妻求將,是對是錯?」
小童略作思索,答道:「若以兵家角度來說,他由此得一軍赴戰,從而揚名
宇內,號稱『戰國兵聖』,轉戰西河、大梁,破秦敗魏,戰必勝、攻必取,極其
風光,天下無人可及!但若他當初心慈不殺妻,豈能得魯君信?不能得信,即無
軍。無克齊一戰,吳起一身本領即無所用,隻恐要沒沒一世了。若以此觀之,欲
成功名者,殺妻可也。」
屈戎玉聽了,轉視君棄劍,略揚眉頭 ̄那意思是說:看吧!連吳起都叫你要
割舍得下個人,以大局為重了!
豈料小童隻是一頓,又道:「但亦由此,吳起即被冠上無情無義之名,吳起
曆仕魯、魏、楚諸國,國君、權臣皆忌之,猶恐一朝吳起為求大功,將自己當作
其妻,又複殺之!既然不想被殺,隻得先下手為強!故魏文侯亡、魏武逐之;楚
悼王死,昭雄謀之!吳起成功,由於殺妻;失敗,亦由殺妻!這殺妻一事,使其
名垂史冊,也換得千秋萬世重情重義者的唾罵,不過得失相抵而已!傳說那雲夢
劍派即為吳起所創,屈兵專新亡不久,會否是有人得了吳起真傳,將屈兵專當成
其妻?嘿!這可亂了,屈兵專明明是個男人,難道殺妻轉作殺夫,是他老婆將他
殺了?奇怪!奇怪!嘿!有趣!有趣!」
屈戎玉聽得臉色大變,白玉般的臉龐轉作鐵青,愣在當地,作聲不得。
小童又道:「你們的問題我已答了,看來你們不必去問先生。請吧。」說完
,手腕一舉,又要觀書。
「小兄弟且慢,我也有一問。」君棄劍這才出聲。
小童滿不耐煩的放下了書,道:「快問!」
君棄劍正色道:「李詩仙有雲: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那兵
道實是殺人的技倆、強盜的本領,兵道能使得生靈塗炭、家破人亡,似乎它原不
該存在,若未到最後關頭,非不得已,絕不該用它,你說是不是?」
小童瞥頭一想,似乎如此,便頷首應是。隨即又道:「這不是你的問題吧?
若是,李詩仙已答過,不需我答。」
君棄劍道:「自然不是。我的問題是:如果早些用兵,可以避免了不得已的
時候,早用可以比晚用少死很多人,那應該要用、還是不要用?若要,那是為何
;若否,又是為何?」
這問題一出口,小童與懷空都愣住了,諸葛涵則是欲言又止,屈戎玉沒有反
應,因為這問題她已答過。
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因為『早用』,所遏止的是『將會』發生的大事
,但『將會發生』與『已經發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按兵不動,將會發生的事
終究沒有發生,那又如何?不就連一個人都不用死、一個家庭都不用破滅了嗎?
況且,會選擇『早用』的人,必然是洞燭先機、見識卓絕輩,世上豈能人人皆有
這般見識?早用兵的人,往往也被視為唯恐天下不亂的好戰份子。屈兵專便是如
此。
早用兵是造業、也是積陰德。造自己的業、卻積德於世人。
若選晚用,這種人世上不少,遠者如呂尚、曹操,近者如郭子儀。他們可能
是民族英雄、可能被視為豪傑救星,但說穿了,卻也隻是違背良心,眼睜睜看著
天下大亂才敢挺身而出,卻不敢在火頭未燎原時便踩滅它!
或許會說,他們未必看出天下將要大亂啊!豈能以此罪之?但若看不出來,
這些所謂的英雄豪傑,也不過目光短淺的二流人物!
要當二流人物、還是要留罵名?這是不好選的!
過了許久,小童終於慨然搖頭,起身入屋。不久,又複行出,道:「先生請
四位入屋敘話。」
往廳堂的路上,諸葛涵低聲道:「哥,我會回答:先探查情報,了解敵人是
否有被說服不以兵道決勝、避免生靈塗炭的可能。」
君棄劍一愣,猛然回頭直盯著諸葛涵。
諸葛涵嚇了一跳,一時竟誤以為君棄劍想把自己吃了,不自覺便往屈戎玉身
上靠了過去。
屈戎玉道:「喂!你發瘋嗎?你嚇著小涵了!」
君棄劍回神了,哂笑道:「沒事……這答案很好。」話說間,四人已進到廳
中。
其實這答案有人說過,那是在他第一次提出這問題的時候。
時間是十五年前,提問的對象則是乾爹諸葛靜。
諸葛靜終究未正麵回答,一旁的乾娘謝禎翎的答案,則與諸葛涵適才所言如
出一轍。
諸葛涵的答案,一時之間竟讓君棄劍感覺彷似回到了十五年前……
,他們乘帆船溯江而上。蘇州去洪州雖不算極遠,也有千多裏距離,且是逆流,
幸虧時在八月,有東南季風,行船對熟識水性的舟子而言,並不太難。
原本若由君棄劍親自駕舟,自可使船行如箭。但君棄劍於丐幫大會受傷太重
,雖然有回夢堂下弟子當場運功助其療傷,撿回一命,這傷勢卻也非十天半月便
能完好。丐幫大會結束至今十餘日,都是屈戎玉協助君棄劍治傷。
一路上,懷空究其所知,將李泌的生平告知叁人。
李泌,字長源,少習黃老,能言儒、道、釋叁家學識。年稍長後,即治易學
,好遊嵩、華、終南間,慕神仙不死術。
懷空說到這裏,屈戎玉冷笑道:「人謂其為山人,果然像個道士。」
「若他是道士,也是個入世道士。」懷空道:「他曾在禦前賦詩譏諷楊國忠
、安祿山於其得勢之時,除李白之外,天下又有幾人敢之?不隻是玄宗、肅宗,
便是當今皇上也對他十分看重。他原在長安任蓬萊殿書閣學士,因受元載疾惡,
當今為了保全他,才將他送到洪州。當今還特地致書予江西道觀察使魏少遊,書
言『朕托泌予卿』。如今元載勢力已見衰減,可見當今有心除之。一旦元載死,
當今必定立即召還李長源在殿前使用。由此可見:李長源在當今麵前的份量,或
可與郭副元帥等量齊觀之。」
諸葛涵道:「當初,荀之子荀燦曾向夏侯玄、傅嘏說:日後彼等爵當越我
,然智識遜之。夏侯玄與傅嘏都不服,以為智識夠高,才能當上大官、堪任重職
。荀燦卻說:任職靠的是誌向與氣度,智識隻是一種工具。於是二人服氣了。但
不知這李長源有偌大名聲,是為荀燦之屬?或類傅蘭石?又或夏侯玄輩?」
這叁人各有一種長處:荀燦智識最高、傅嘏誌向最大、夏侯玄經官場曆練後
,修出了一身無人可比的宏闊氣度。
「我們眼下需要的是荀燦。」屈戎玉說,緊接著又是一歎:「若有荀在,
何必問燦!」
君棄劍猶自稀眼運息,不置一語。
舟行十日,乃至洪州。
李泌在洪州的官職是為『執行官』,也就是法官,後世通稱為『青天大老爺
』的那種官。四人直往治所行去,以為魏少遊既受皇令,必然禮遇李泌,認為李
泌理事應該是與洪州觀察使一道才是。
府衙並不難找,四人來到衙前,由懷空上前向衛士投拜帖,帖上書曰:肅國
公座下弟子懷空。
肅國公,從一品,是不空和尚死時李豫追封的官職。不空以一番僧身份,在
唐朝得受偌大禮遇,不僅證明了唐代的佛學之盛、也代表軍人出身的李豫以之粉
飾自身。
時人便是不知父母姓名,也會曉得不空,衛士見了拜帖,哪敢怠慢,立即入
堂稟告。諸葛涵嘻笑道:「你這明擺著是狐假虎威來著!」
「最簡單的方法往往最有效。」懷空不以諸葛涵之諷為意,微笑答道。
不久,衛士複出,延請四人入堂。
一至堂上,即見『觀察使』大人獨坐首席,他見了四人入內,臉色即變。是
驚色、亦含怒色。
四人與魏少遊這是首次見麵,懷空跨步向前一揖,道:「觀察使大人何故慍
怒?」
諸葛涵在後低聲道:「魏大人好像不太歡迎我們?」
「當然不會歡迎。」君棄劍哈哈一笑,朝堂上道:「路大人,許久未見!」
原來,堂上的江西道觀察使已非魏少遊,而是路嗣恭!
便是那個在去年中秋,吐番六萬鐵騎襲攻靈州時,仍然醉得不省人事、醉到
城中闖入了萬餘吐番騎兵,卻毫不知覺,竟未派出一兵一卒抵擋的朔方節度使路
嗣恭!
由於這一條,路嗣恭由原本的朔方節度使被貶為江西道觀察使。二者其實同
階,但在時言,江南素被視為瘴癘地,由前線朔方的一方統帥移至江西道,沒了
兵權,形同被貶。
此時路嗣恭一見君棄劍,如見仇人 ̄或許該說本來就是仇人!若非君棄劍當
時要他大開四門,使吐番鐵騎入城,他又何以被貶至這『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雖然吐番鐵騎終於撤退,但過程卻形同攻陷了靈州城,路嗣恭即是因『守城不力
』而被貶謫。當下怒不可遏,戢指君棄劍喝罵道:「又是你!你又來作啥?難道
又要我大開四門,以候番兵?哼!若是番兵能打到江西道來,那我守與不守,也
無什大關連了。你想害我再貶嶺南?沒了!這是極限,我不會再被貶了!」
「大開四門?那是要的,遲早要的。」君棄劍冷笑道:「至少那一戰,靈州
百姓無什傷亡不是?路大人遷居江南,那是朝廷感念路大人治軍勞力過甚,又護
衛百姓身家財產有力,方有此一令,欲路大人修生養息也!俗皆稱地方官為父母
官,百姓即為子女,路大人子女經曆鐵蹄踏過,卻無什損失,路大人應當高興才
是。或者,路大人是興奮過度,導致言語失常?」
路嗣恭聞言一怔 ̄君棄劍的話倒是無懈可擊,使他無言以對。
若果再堅持下去,他倒成了一個不顧百姓、隻求自身榮華的惡官了!人再怎
樣貪戀權位,麵子總是要的,在這大堂之上,衛士不少,若再口出惡言,難免傳
於道上,屆時受到江西百姓指指點點,可不好受!當下隻得遏止怒氣,悶聲道:
「你們來作啥?難道番兵果然打進來了?」
屈戎玉道:「番兵是不會,但難保……」她頓了一頓,卻見君棄劍正向自己
搖頭,便把下麵的話咽回了肚裏去。
接下去,自然便是談到倭族。君棄劍認為,那摧沙堡離靈州不過二百裏,萬
人輕騎一日可至,這路嗣恭都不提防了,要他小心遠在重洋之外、至今連個影兒
都不見的倭族軍馬?那無異於對牛彈琴,不如不說。
「難保怎樣?」路嗣恭卻追問道。他注意到了,出聲的這綠衫少女,竟如人
中美玉般,看不出一絲瑕疵!他曾任朔方節度使,全國聞名的玉石產地『藍田』
亦屬其轄,美玉著實見過不少!他又想起元載送給他的一個徑有一尺、潔美晶瑩
的水晶盤,但若拿來與眼前這綠紗少女一比,卻要黯然失色了!世上怎能有這等
人物?造物之美,竟至若斯!便是旁兒那看來僅十五歲的娃兒,也是清麗無匹!
這等美人竟一左一右站在仇人身旁,天道何其不公!他知道君棄劍身後有丐幫撐
腰,不好惹!縱使目光如炬,直想燒死了君棄劍才作數,當下也不敢稍動,隻能
將眼光在諸葛涵與屈戎玉身上掃來掃去。
諸葛涵略略一驚,發覺對方不懷好意,不自禁退了一步。
屈戎玉也感受到路嗣恭那餓虎般的眼神,但絲毫不懼,揚揚然與其對視,道
:「你 ̄再貶嶺南之日,隻恐不遠!那嶺南地靈人傑、英俊輩出,你到了那兒,
定會過得十分快活!」她說起嶺南,即想起了那四位有點瘋顛、但也重情重義的
結拜兄長。路嗣恭若果真到了嶺南,她隻要捎個信去,這嶺南四顛必有將路嗣恭
整到人不人、鬼不鬼、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能耐!當下忽生趣念,倒真想看看
了!於是又盈盈笑道:「我會去拜訪你的!」
她這一笑,猶如清風拂人、又似鈴聲過耳,路嗣恭與堂上眾衛士一時皆魂飛
天外,心醉神馳了。
懷空見對方敵意已消,不失時機地說道:「其實我等是來找李判官李長源大
人的。敢問觀察使大人:白衣山人現在何方?」
「李泌在哪?自然在他的官邸!」路嗣恭隨口應了,眼光仍盯在屈戎玉身上
,揚手道:「去去!要找他就去,別吵!」
懷空轉向君棄劍頷首一笑,四人略不猶疑,立即返身行出府衙。
路嗣恭見兩美人竟要離去,待要出聲呼衛士攔下,見君棄劍在側,卻又不敢
,隻得叫道:「姑娘!兩位姑娘是哪裏人?可否通個姓氏?」
諸葛涵沒想理他,屈戎玉則回首嫣然笑道:「我是潭州人,姓屈。」
路嗣恭聞言,怔住了。
他來江西已經將近一年,自也不可免俗了聽聞了許多南武林的消息。其中又
數雲夢劍派傳說最多,尤其『當代第一兵家』屈兵專之名,更是如雷貫耳。
聽說……聽說那雲夢劍派回夢堂,便在潭州左近!
原來,又是一個惹不起的人。
路嗣恭眼見四人漸行漸遠,悵然若失。
四人在城中略作打聽,十分輕易問到了李泌居處。
四人來到李泌宅前,大門倒也宏偉,並不像個『山人』居所。
「看來……沽名釣譽。」屈戎玉悶悶地說。她並不知道,這屋子不是李泌自
身所有,而是當今皇上李豫特地差人買下給李泌住的。這是皇家財產。
「來都來了,先見到人再說。」懷空說道,他仍不覺得李泌徒有虛名。有一
童子坐在門邊看書,懷空即上前道:「小兄弟,這位小兄弟,請問此處可是李長
源先生居所?」
他出聲時,小童卻正巧閉目誦文,恍若不聞。懷空候了半晌,小童仍不搭理
,才知碰了個軟釘子,隻得退回。
諸葛涵見小童又複睜眼,便道:「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小兄弟,你背
書背得不錯,但不知所背何書?又解了多少?」
小童聞言,將手上書略揚了揚,顯出書皮上所寫的書名來。乃是『孫子』。
諸葛涵又道:「時當世道將亂未亂,待你長成,必能學有所用。但素聞白衣
山人治學重黃老、通儒釋道叁家、且知易經,你是他的看門童子,為何不習黃老
易學,卻讀孫子?」
小童瞪了諸葛涵一眼,彷似譏笑她的無知,傲然道:「如今路上乞兒皆稱揚
屈兵專,而不言孔孟,屈兵專是兵家、孔孟是儒家。乞兒尚且如此,這不說明了
當今世上重兵輕儒麽?不習兵,何以言!」
此言出自一小童口中,當是不虛,屈戎玉笑了。
小童瞅了屈戎玉一眼,道:「你笑什麽?我稱讚屈兵專,你倒笑得好像在稱
讚你一般,不知羞!你們既然同行,一人無羞,皆無羞矣!四個無羞人,來此何
幹?」
屈戎玉心情大好,也不在乎小童的冷言譏諷,道:「我們有事請教李泌。」
小童冷眼巡視四人,半晌後才道:「問什麽事?」
「兵事!」屈戎玉立即應道。
「問我吧。」小童揚揚道:「若我不能答,再找先生不遲。」
屈戎玉一怔 ̄這小子好大口氣!我出身雲夢劍派,自幼習兵,難道還輸給了
你?她瞥了君棄劍一眼,問上心來,即道:「吳起殺妻求將,是對是錯?」
小童略作思索,答道:「若以兵家角度來說,他由此得一軍赴戰,從而揚名
宇內,號稱『戰國兵聖』,轉戰西河、大梁,破秦敗魏,戰必勝、攻必取,極其
風光,天下無人可及!但若他當初心慈不殺妻,豈能得魯君信?不能得信,即無
軍。無克齊一戰,吳起一身本領即無所用,隻恐要沒沒一世了。若以此觀之,欲
成功名者,殺妻可也。」
屈戎玉聽了,轉視君棄劍,略揚眉頭 ̄那意思是說:看吧!連吳起都叫你要
割舍得下個人,以大局為重了!
豈料小童隻是一頓,又道:「但亦由此,吳起即被冠上無情無義之名,吳起
曆仕魯、魏、楚諸國,國君、權臣皆忌之,猶恐一朝吳起為求大功,將自己當作
其妻,又複殺之!既然不想被殺,隻得先下手為強!故魏文侯亡、魏武逐之;楚
悼王死,昭雄謀之!吳起成功,由於殺妻;失敗,亦由殺妻!這殺妻一事,使其
名垂史冊,也換得千秋萬世重情重義者的唾罵,不過得失相抵而已!傳說那雲夢
劍派即為吳起所創,屈兵專新亡不久,會否是有人得了吳起真傳,將屈兵專當成
其妻?嘿!這可亂了,屈兵專明明是個男人,難道殺妻轉作殺夫,是他老婆將他
殺了?奇怪!奇怪!嘿!有趣!有趣!」
屈戎玉聽得臉色大變,白玉般的臉龐轉作鐵青,愣在當地,作聲不得。
小童又道:「你們的問題我已答了,看來你們不必去問先生。請吧。」說完
,手腕一舉,又要觀書。
「小兄弟且慢,我也有一問。」君棄劍這才出聲。
小童滿不耐煩的放下了書,道:「快問!」
君棄劍正色道:「李詩仙有雲: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那兵
道實是殺人的技倆、強盜的本領,兵道能使得生靈塗炭、家破人亡,似乎它原不
該存在,若未到最後關頭,非不得已,絕不該用它,你說是不是?」
小童瞥頭一想,似乎如此,便頷首應是。隨即又道:「這不是你的問題吧?
若是,李詩仙已答過,不需我答。」
君棄劍道:「自然不是。我的問題是:如果早些用兵,可以避免了不得已的
時候,早用可以比晚用少死很多人,那應該要用、還是不要用?若要,那是為何
;若否,又是為何?」
這問題一出口,小童與懷空都愣住了,諸葛涵則是欲言又止,屈戎玉沒有反
應,因為這問題她已答過。
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因為『早用』,所遏止的是『將會』發生的大事
,但『將會發生』與『已經發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按兵不動,將會發生的事
終究沒有發生,那又如何?不就連一個人都不用死、一個家庭都不用破滅了嗎?
況且,會選擇『早用』的人,必然是洞燭先機、見識卓絕輩,世上豈能人人皆有
這般見識?早用兵的人,往往也被視為唯恐天下不亂的好戰份子。屈兵專便是如
此。
早用兵是造業、也是積陰德。造自己的業、卻積德於世人。
若選晚用,這種人世上不少,遠者如呂尚、曹操,近者如郭子儀。他們可能
是民族英雄、可能被視為豪傑救星,但說穿了,卻也隻是違背良心,眼睜睜看著
天下大亂才敢挺身而出,卻不敢在火頭未燎原時便踩滅它!
或許會說,他們未必看出天下將要大亂啊!豈能以此罪之?但若看不出來,
這些所謂的英雄豪傑,也不過目光短淺的二流人物!
要當二流人物、還是要留罵名?這是不好選的!
過了許久,小童終於慨然搖頭,起身入屋。不久,又複行出,道:「先生請
四位入屋敘話。」
往廳堂的路上,諸葛涵低聲道:「哥,我會回答:先探查情報,了解敵人是
否有被說服不以兵道決勝、避免生靈塗炭的可能。」
君棄劍一愣,猛然回頭直盯著諸葛涵。
諸葛涵嚇了一跳,一時竟誤以為君棄劍想把自己吃了,不自覺便往屈戎玉身
上靠了過去。
屈戎玉道:「喂!你發瘋嗎?你嚇著小涵了!」
君棄劍回神了,哂笑道:「沒事……這答案很好。」話說間,四人已進到廳
中。
其實這答案有人說過,那是在他第一次提出這問題的時候。
時間是十五年前,提問的對象則是乾爹諸葛靜。
諸葛靜終究未正麵回答,一旁的乾娘謝禎翎的答案,則與諸葛涵適才所言如
出一轍。
諸葛涵的答案,一時之間竟讓君棄劍感覺彷似回到了十五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