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三孝將肘平撐在岩石平台上,而後天水緊緊箍住蕭三孝的腰,由此形成一個簡易的人梯。蔣隊長便順勢攀著天水和蕭三孝的身體徐徐爬上岩石平台,最後兩人才將天水拉上。


    這樣的人梯攀爬技巧,話說在外國軍事化訓練中已經有所應用,隻是天水和蕭三孝曆來隻在蜀中山地間,並不得見過外軍如何使用這項技巧,而蔣隊長雖有部隊經驗,但要知曉這種軍中動作也是可能性不大。但恰恰在這種需要的時候,他們三人能機緣巧合下完美配合完成了這一套人梯爬梯,無不讓人意識到這是他們長期以來並肩作戰磨練出來的默契,是這麽久以來克服各種困難積累出的慣性動作。


    三人登入岩石平台,一股冷風撲麵而來,比在下麵所感受到的大多了,此刻他們明確此間往裏定有連通外麵的口子。想到此,三人略有喜悅,因為如果真有口子,那麽這個棲身之所將會更能作為休整的寶地。


    蕭三孝:“往前瞧個究竟吧!”


    天水與蔣隊長哈哈一笑,似乎之前的奔逃疲憊感瞬間被從身體裏剝離而去,現在就隻剩輕盈盈的軀體。


    三人前至三五十米,微光入內,稍有黃燦之色,映得岩壁嶙峋閃爍,越往內則光愈強。不多時一條峽壁出現眼前,寬過一人餘罷。這條峽壁猶如是一把劍刺入了這個山洞抽出後所形成的傷口,也不知這個山洞舊時是否仙人所化,被其他敵對對象刺死於此,而後化作了這個難得一見的洞府。


    天水:“看來咱們真尋的了好去處。”


    蔣隊長:“這裏作為我們的營地最好不過。”


    蕭三孝:“確實是個好地方,攻可守,退可走。”


    “走過峽縫看看吧!”天水指著亮光所進之處便要邁步前進。


    峽縫內裏蜿蜒十來米,雖蜿蜒卻也不阻人前行,根據天水三人實際感受到的情況,這條縫讓一人攜帶包裹通行並無問題。前後走通亦不過十個呼吸而已。


    走出狹縫口,外麵景象讓天水三人驚奇不已,天下竟有如此奇景,三人生來從未想到過這樣的事情,更不用說會親眼見到。


    天水幾人進洞的一側盡是山林領地,樹木茂密,亂草叢生,走獸嗷嗷。而山脈的另一側,竟是廣袤草地,斜坡平整,期間雖偶有巨石佇立,但真一片草的披風掛在這條山脈之上。


    三人肯定不會想的明白為什麽會這樣,一條山脈左右竟是兩番天地,苦思良久之下得不到答案,隻好不約而同的將此歸結為異地他鄉的奇特風貌,就如魯地和其他地方沒有蜀道一樣,更理解不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心情。


    天水:“果真寶地,山河亦助我等驅逐外敵。”


    蔣隊長;“這是作為炎黃子孫所應該得到天助,如果之前與日本子戰鬥死去的弟兄能知道這個事,該有多開心,該會是多欣慰。”


    蕭三孝輕輕拍了拍蔣隊長的肩頭,他能明白曾經的弟兄因戰鬥天人兩隔的心情。


    蔣隊長很快收起心中之情,放眼望盡這一整片山脈徐徐而下的草地,心裏同時細細盤算著。


    天水雙眼則如一把掃帚一般將眼前左右掃視,心裏也如蔣隊長般在做著戰術盤算。


    蔣隊長:“如果我們正麵受敵,非撤退不可,這一片草地將是我們唯一的退路。”


    蕭三孝:“可是這裏一片廣袤,隻有沒不過膝蓋的綠草,要從這裏撤退,後方敵人如果追及,我們將無隱藏身之所。”


    “三孝說的沒錯,這裏一片廣袤,要從這片草地撤出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屆時將很容易成為後麵敵人的靶子。”天水摸著他的鼻頭說道,“不過···”


    蔣隊長:“不過什麽?”


    天水:“山林領地是我們熟悉且擅長的環境,不過這樣的廣袤草地也有應對的戰術。”


    蔣隊長:“你快說說看。”


    “切入點就在那些巨石上。”天水指了指左邊的、前麵的、右邊的、更前麵的、四處散布的巨石,“這些巨石林立在山脈草地上,想必是山脈形成過程中從上麵滾落下來所形成。”


    “這跟我們的應對戰術有什麽聯係嗎?”蕭三孝問道。


    天水笑了笑,隨後便俯身在他們腳下找著小石頭。他問道:“高山老寺何以修階梯?”


    蕭三孝答:“便於攀登而上啊!”


    “也是為了拾級而下!”


    天水拿起一塊石頭,稍一用力將石頭沿著草地向下滾落而去。其實當天水第一眼看見這片草地的時候,不僅是第一時間感歎了他從來沒見過的這般奇景,還留意了那些散落的巨石。當時他便開始觀察巨石的位置以及大小,按理說這一側山脈陡峭,蜿蜒山腳不見底,這些巨石怎地就會林立在草地上呢,顯然不是人為搬來的。再思,是否為山體裸露而成?一想這個假設就經不起推敲,假如山體裸露出來的,因何巨石錯亂林立?形狀角度皆不一致,從山體聳起應該豎直指天才對,不過這些巨石倒是四仰八叉。又思,此間為山脈,左右景色截然相反,可見山脈高度不是一般山體能比,山脈隆起斷出孤石,順勢而下便紮進了草地。


    天水讓蔣隊長和蕭三孝看著他拋下的石頭,隻見那石頭沿山而下,沒多遠便在較近的一塊巨石附近停了下來。見此蔣隊長和蕭三孝頓時不解。


    天水見二人驚愕,便與其分析開來:這個山脈南麵蔥鬱,樹林灌木密布,土壤勢必肥沃,土質厚軟,所以經南來濕風一弗,多有雨下,泥土沿流,山勢就長緩。而北麵卻不同,北麵陡峭,土壤輕裹山體,並不富餘,北風蕭瑟直吹,所以不長樹木都長草了。因為沒了樹木灌木作為參照,一眼望去就像草地是一泄而下至山底,陡峭無比。但是巨石非人為搬運而來,亦非山體裸露而成,那麽就隻有從山脈上滾落,由於山體起伏成坡,所以巨石並沒有直滾落山底,倒是因坡慢下了巨石的速度,使之停留在坡上。


    “所以滾落的石頭就在巨石旁停了下來。”蔣隊長聽了天水的分析後說道。


    “沒錯!”


    蕭三孝仍然不明白及時這樣又如何,“那對於我們的撤退戰術有什麽關聯嗎?”


    天水繼而說道:“撤退就是要我們快速的逃出敵人視線,脫離敵人的勢力範圍。所以我們能借助草地滑下山底,隻要我們提前準備好滑具,即使敵人追及,因為沒有滑具自然無法跟我們一樣滑下去。”,天水頓了頓,“開始我擔心這個陡峭的草地,如果我們從頂滑下,至山底時勢必如墜崖般粉身碎骨。後來觀察到巨石,驗證草地有坡度,那麽滑草地的方法就天衣無縫了。一級一級的草坡能緩衝我們滑下的速度,就像踩著階梯下山一樣穩,而不像沒有階梯一樣俯衝而下。”


    蔣隊長和蕭三孝聽後,頓時豁然開朗,哈哈大笑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剿李家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邊一盞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邊一盞茶並收藏三剿李家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