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滔還想繼續喊話,但是城牆上的董旻已經對其恨得咬牙切齒了。
“給我射,給我射箭。”
一時從城牆射來無數箭支。
但薑滔與城牆始終保持著距離,就是怕被暗箭射中。
不過雖然射不中薑滔,但也算是打斷了薑滔的施法。
薑滔隻能安排人不時往城中射去勸降信。
雖然薑滔也知道,勸降北軍臨陣倒戈幾乎不可能,但就是為亂其軍心耳。
果然,雖然北軍將士聽了薑滔的話,雖然沒人有什麽動作。
但是董旻卻總是覺得那些北軍看向自己的眼神不對勁,立馬加強了自己身邊的護衛。
午後,薑滔聯軍休整完畢。
由於此時聯軍兵少,隻得在其他三麵派遣疑兵,分散守軍注意力。
聯軍主力則是全力攻打雒陽北麵。
董卓帶去平陰的攻城器械,此時又都用到了雒陽攻城戰。
不過雒陽城的城牆,卻是比其他地方的城牆更高,更長。
聯軍雖然兵少,但是氣勢如虹。
雒陽守軍不少,但是士氣低落,軍心不穩。
聯軍主力如潮水般湧向雒陽北麵,喊殺聲震天動地。
聯軍先登舉著雲梯不斷地靠近城牆,而城牆上的守軍不斷地用滾木、熱油和箭矢抵禦著聯軍的進攻。
但是士氣如虹的聯軍源源不斷衝向雒陽城牆時,城牆上的守軍卻都沒有什麽信心能守下雒陽。
畢竟連董卓都逃走了。
很多董軍開始思考如何保命了。
兩邊的士氣差別甚大,這一切董旻也是看在眼裏。
他知道,雒陽是真的守不住了。
便偷偷遛下城樓,帶著數千嫡係兵馬,從雒陽西麵殺出,逃離了雒陽。
雒陽北麵戰場,不知董旻已逃走的守軍還繼續艱難的抵抗著。
隻是不久,還是從城中傳來消息,董旻已經帶著嫡係逃出了雒陽城。
開始時,有些人還不信,隻是久久看不到董旻的人影,便也明白董旻是真的逃了。
一時守城的董軍,開始陸陸續續有人逃離。
而這些人一逃離,更多的守軍士卒也跟著逃離。
也有的董軍沒有逃,而是選擇等著投降。
正在攻城的聯軍,突然發現城牆上落下的箭隻落石是越來越少了,
直到一隊先登,十分輕鬆的爬上了城牆,見到等著投降的董軍,才明白原來是守城大軍已經逃離了。
很快雒陽城門被打開,薑滔聯軍終於攻入了雒陽城。
得知董旻已跑的消息,曹操立馬帶領兵馬追了上去。
而鮑信也隨之帶領兵馬也跟了上去。
隻有薑滔,沒有上頭。
而是帶領兵馬,收降俘虜,然後派人巡視雒陽四處,抓捕董軍散兵。
雖然此時的雒陽城早被董卓放火燒過一次,據說大火連燒了三個月。
城中一片廢墟。
但是薑滔可是知道,孫堅攻入洛陽後,可是得到了傳國玉璽的啊。
薑滔立馬親自帶了一支部曲,進入了已經被燒毀的皇宮。
薑滔讓人仔細搜查,特別是井裏。
薑滔當然沒有明說他是在找玉璽,隻說是在收繳財物,言其若有其他特殊發現,馬上告知他。
隻是似乎薑滔沒有那個命,派去尋找的士卒回稟,除了一些財物,沒有什麽特殊的東西。
連太守特意吩咐過的各個水井也找了,都沒有發現。
“難道我沒有這個命?”
薑滔很是失望的喃喃自語道。
皇宮中雖然被燒壞,且顯然被董軍士卒光顧過好幾次。
但還是不得不說,皇宮中的寶物確實不少。
薑滔他還是在皇宮中收集到不少被董軍遺漏且在火中保存下來的財物。
這可是未來的國寶啊,薑滔決定將這些殘存的寶物一並帶回泰山保存。
得益於董卓將雒陽燒毀,雒陽城裏的董軍潰兵無處躲藏,很快就被找出。
其皆無心再戰,乖乖投降。
日落前,雒陽城算是被薑滔給徹底平定了下來。
而不久之後,曹操和鮑信也帶兵回來了。
他們此次追擊,雖然斬殺俘虜了不少董軍逃兵,但是還是未能追上董旻,讓其逃走了。
“孟德兄,允誠兄,無需太過在意。我等攻入雒陽,已是大功一件,此戰必定傳揚天下,鼓舞天下人討董的信心。”
薑滔安慰著兩人。
哎,此時的二人一心向漢,誰人能將曹賊這個詞和現在的曹操聯係到一塊呢?
“是極,是極,是我等貪心了。”
鮑信聽後,也是再次興奮了起來。
曹操雖無奈,但是也點了點頭。
……
第二日,司馬芝向著薑滔曹操鮑信等人介紹著這幾日的戰果。
“先前平城外與董卓交戰,我軍共傷亡六千餘人,斬殺董軍七千餘人,俘虜一萬四千餘人;
雒陽之戰,我軍傷亡三千餘人,斬殺董軍三千餘人,俘虜董軍八千餘人。
繳獲糧草十萬餘石,錢七千萬餘,金四萬餘,金器寶物無數。
經過盤問,這些財物,多是董卓讓人挖掘洛陽周邊皇陵所得。
這些財物隻因剛挖出不久,還未來得及轉移長安,被我軍繳獲。”
早就聽說董卓讓呂布等人在洛陽周邊挖掘皇陵,沒想到被他們挖出這麽多,這還是沒有被帶走的,帶走的不知幾何。
看來“盜墓”確實很有前途啊,薑滔不禁也想去挖挖看。
“可恨,著實可恨,這董賊,居然敢幹如此喪盡天良之事。
其怎敢盜挖皇陵,真乃無君無父啊。”
曹操聽了董卓居然讓人挖掘皇陵,一時氣憤不已,不停的在那裏痛罵董卓。
薑滔看著一直謾罵不休的曹操,心裏不知怎得,總感覺怪怪的。
鮑信也是十分氣憤,直言要把董卓挖掘皇陵之事,告知天下,讓天下人一起來罵。
薑滔看兩人這氣憤不已的樣子,本打算建議他們一起挖皇陵的事不敢再提。
“如今我們已經攻下了雒陽,是否該率軍向西攻打函穀關,早日攻入長安啊?”
不久終於平複心情的曹操,提議繼續西進。
鮑信也讚同。
隻有薑滔不想再繼續西進了。
因為隻有他知道,這一路屢戰屢勝,不是因為董軍太弱,而是董軍太過輕敵,以及內部不和,一連犯了很多錯誤。
退到函穀關後的董卓,便會馬上調整戰略,放棄洛陽,派遣大將和重兵防守各個重要關卡。
致使聯軍不能再向長安西進一步。
而關東聯軍因為各懷異心,也都不再熱心討董,而是會忙著搶地盤去了。
“給我射,給我射箭。”
一時從城牆射來無數箭支。
但薑滔與城牆始終保持著距離,就是怕被暗箭射中。
不過雖然射不中薑滔,但也算是打斷了薑滔的施法。
薑滔隻能安排人不時往城中射去勸降信。
雖然薑滔也知道,勸降北軍臨陣倒戈幾乎不可能,但就是為亂其軍心耳。
果然,雖然北軍將士聽了薑滔的話,雖然沒人有什麽動作。
但是董旻卻總是覺得那些北軍看向自己的眼神不對勁,立馬加強了自己身邊的護衛。
午後,薑滔聯軍休整完畢。
由於此時聯軍兵少,隻得在其他三麵派遣疑兵,分散守軍注意力。
聯軍主力則是全力攻打雒陽北麵。
董卓帶去平陰的攻城器械,此時又都用到了雒陽攻城戰。
不過雒陽城的城牆,卻是比其他地方的城牆更高,更長。
聯軍雖然兵少,但是氣勢如虹。
雒陽守軍不少,但是士氣低落,軍心不穩。
聯軍主力如潮水般湧向雒陽北麵,喊殺聲震天動地。
聯軍先登舉著雲梯不斷地靠近城牆,而城牆上的守軍不斷地用滾木、熱油和箭矢抵禦著聯軍的進攻。
但是士氣如虹的聯軍源源不斷衝向雒陽城牆時,城牆上的守軍卻都沒有什麽信心能守下雒陽。
畢竟連董卓都逃走了。
很多董軍開始思考如何保命了。
兩邊的士氣差別甚大,這一切董旻也是看在眼裏。
他知道,雒陽是真的守不住了。
便偷偷遛下城樓,帶著數千嫡係兵馬,從雒陽西麵殺出,逃離了雒陽。
雒陽北麵戰場,不知董旻已逃走的守軍還繼續艱難的抵抗著。
隻是不久,還是從城中傳來消息,董旻已經帶著嫡係逃出了雒陽城。
開始時,有些人還不信,隻是久久看不到董旻的人影,便也明白董旻是真的逃了。
一時守城的董軍,開始陸陸續續有人逃離。
而這些人一逃離,更多的守軍士卒也跟著逃離。
也有的董軍沒有逃,而是選擇等著投降。
正在攻城的聯軍,突然發現城牆上落下的箭隻落石是越來越少了,
直到一隊先登,十分輕鬆的爬上了城牆,見到等著投降的董軍,才明白原來是守城大軍已經逃離了。
很快雒陽城門被打開,薑滔聯軍終於攻入了雒陽城。
得知董旻已跑的消息,曹操立馬帶領兵馬追了上去。
而鮑信也隨之帶領兵馬也跟了上去。
隻有薑滔,沒有上頭。
而是帶領兵馬,收降俘虜,然後派人巡視雒陽四處,抓捕董軍散兵。
雖然此時的雒陽城早被董卓放火燒過一次,據說大火連燒了三個月。
城中一片廢墟。
但是薑滔可是知道,孫堅攻入洛陽後,可是得到了傳國玉璽的啊。
薑滔立馬親自帶了一支部曲,進入了已經被燒毀的皇宮。
薑滔讓人仔細搜查,特別是井裏。
薑滔當然沒有明說他是在找玉璽,隻說是在收繳財物,言其若有其他特殊發現,馬上告知他。
隻是似乎薑滔沒有那個命,派去尋找的士卒回稟,除了一些財物,沒有什麽特殊的東西。
連太守特意吩咐過的各個水井也找了,都沒有發現。
“難道我沒有這個命?”
薑滔很是失望的喃喃自語道。
皇宮中雖然被燒壞,且顯然被董軍士卒光顧過好幾次。
但還是不得不說,皇宮中的寶物確實不少。
薑滔他還是在皇宮中收集到不少被董軍遺漏且在火中保存下來的財物。
這可是未來的國寶啊,薑滔決定將這些殘存的寶物一並帶回泰山保存。
得益於董卓將雒陽燒毀,雒陽城裏的董軍潰兵無處躲藏,很快就被找出。
其皆無心再戰,乖乖投降。
日落前,雒陽城算是被薑滔給徹底平定了下來。
而不久之後,曹操和鮑信也帶兵回來了。
他們此次追擊,雖然斬殺俘虜了不少董軍逃兵,但是還是未能追上董旻,讓其逃走了。
“孟德兄,允誠兄,無需太過在意。我等攻入雒陽,已是大功一件,此戰必定傳揚天下,鼓舞天下人討董的信心。”
薑滔安慰著兩人。
哎,此時的二人一心向漢,誰人能將曹賊這個詞和現在的曹操聯係到一塊呢?
“是極,是極,是我等貪心了。”
鮑信聽後,也是再次興奮了起來。
曹操雖無奈,但是也點了點頭。
……
第二日,司馬芝向著薑滔曹操鮑信等人介紹著這幾日的戰果。
“先前平城外與董卓交戰,我軍共傷亡六千餘人,斬殺董軍七千餘人,俘虜一萬四千餘人;
雒陽之戰,我軍傷亡三千餘人,斬殺董軍三千餘人,俘虜董軍八千餘人。
繳獲糧草十萬餘石,錢七千萬餘,金四萬餘,金器寶物無數。
經過盤問,這些財物,多是董卓讓人挖掘洛陽周邊皇陵所得。
這些財物隻因剛挖出不久,還未來得及轉移長安,被我軍繳獲。”
早就聽說董卓讓呂布等人在洛陽周邊挖掘皇陵,沒想到被他們挖出這麽多,這還是沒有被帶走的,帶走的不知幾何。
看來“盜墓”確實很有前途啊,薑滔不禁也想去挖挖看。
“可恨,著實可恨,這董賊,居然敢幹如此喪盡天良之事。
其怎敢盜挖皇陵,真乃無君無父啊。”
曹操聽了董卓居然讓人挖掘皇陵,一時氣憤不已,不停的在那裏痛罵董卓。
薑滔看著一直謾罵不休的曹操,心裏不知怎得,總感覺怪怪的。
鮑信也是十分氣憤,直言要把董卓挖掘皇陵之事,告知天下,讓天下人一起來罵。
薑滔看兩人這氣憤不已的樣子,本打算建議他們一起挖皇陵的事不敢再提。
“如今我們已經攻下了雒陽,是否該率軍向西攻打函穀關,早日攻入長安啊?”
不久終於平複心情的曹操,提議繼續西進。
鮑信也讚同。
隻有薑滔不想再繼續西進了。
因為隻有他知道,這一路屢戰屢勝,不是因為董軍太弱,而是董軍太過輕敵,以及內部不和,一連犯了很多錯誤。
退到函穀關後的董卓,便會馬上調整戰略,放棄洛陽,派遣大將和重兵防守各個重要關卡。
致使聯軍不能再向長安西進一步。
而關東聯軍因為各懷異心,也都不再熱心討董,而是會忙著搶地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