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鄭玄鄭益父子在高密真的見到孔融時,皆是唏噓不已。


    此時的孔融,麵容憔悴,就算他們來到孔融麵前,其也毫無反應,隻知飲酒。


    看到孔融這一蹶不振的樣子,父子倆勸也勸不住,隻得先去幫忙王修等人,籌備守城事宜。


    他們先是以孔融的名義,向周邊各縣傳信,讓他們棄守城池,帶著兵馬來高密一起防守。


    因為本來各縣兵馬都不多,與其被薑滔帶兵各個擊破,不如集中兵力防守高密。


    孔融在北海的威望果然還是挺高的,雖然北海很多人都不看好孔融此戰能勝,但是周圍接到孔融傳信的各縣,仍然有不少人帶兵前來相助。


    先有淳於縣令帶領近千縣兵前來,又有安丘、昌安的縣尉各帶領數百縣兵陸續前來。


    最後還有安丘世家孫氏,家主孫嵩與孔融、鄭玄一向交好。


    聽聞孔融逃到了高密,也帶領數百家家將兵前來幫助守城。


    而高密的不少世家豪強,也被王修說服,各派一些家兵協助守城。


    如此零零總總,高密守城之兵竟然有了六千餘兵馬。


    王修又在縣中征集千餘民壯,不停打造守城器械,幫忙守城。


    ……


    王修等人在高密幹得熱火朝天,薑滔等人也自然得知孔融逃到了高密。


    這些天,薑滔等人也隻是乘勝出兵攻打劇縣東麵的平壽縣。平壽縣官員見孔融已敗,青州軍士氣如虹,自然是不戰而降。


    攻占平壽縣後,薑滔便命令停止了進軍。而是派出大量斥候,打探孔融的消息。


    因為薑滔和戲誌才郭嘉等人討論過後,皆認為實在沒有必要一縣一縣的攻取北海。


    隻需找到孔融去處,將其或擒或殺,或者趕出北海。北海其他各縣便會不戰而降。


    還不如趁著尋找孔融蹤跡的時間,整頓降卒,編練北海郡兵。


    步步為營,在北海站穩腳跟。到時就算徐州援軍來了,也能快速將其打退。


    之前薑磊在劇縣俘虜了千餘人,孫觀孫康又在沫水邊俘虜了三千餘人,加上平壽縣不戰而降俘虜的的數百縣兵。


    薑滔將這五千餘俘虜交由薑磊,讓其從中精選三千精壯,新編北海兵。


    加上薑磊原有的三千騎兵,皆由薑磊統領。


    同時薑滔又以孔融棄北海百姓於不顧,擅離崗位,不知所蹤。重新表薑磊為北海相。


    又征邴原為北海主簿,協助薑磊治理北海。


    出於對薑磊的信任,也不認為其會背叛自己,薑滔不在北海設置郡國中尉。軍民之事,皆由薑磊負責。


    而薑磊留下的齊國中尉一職,薑滔自然給了跟隨自己很久的陳金了。讓其擔任齊國中尉,薑滔在臨淄也睡的安穩。


    在得知孔融已經逃往高密之後,薑滔也不再停留,帶領大軍,開始向高密進軍。


    數日後,薑滔帶領大軍順利來到高密城下。


    這一路上,沿途各縣,要麽就是得了孔融的傳信,帶領縣兵前了高密,留下一座空城;


    要麽就是薑滔大軍一到,縣中官員直接出城迎接,表示願歸降青州牧。


    所以一路很是順利。


    當薑滔帶領大軍來到高密城外時,此時早已有斥候探明了城中情況,並告知了薑滔等人。


    “不想這孔融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再聚起數千兵馬,其在北海的威望果然無人能敵啊。”


    聽到高密城內已經有了數千守軍,薑滔很是意外。


    “聽聞鄭玄這個大儒也在城中助孔北海守城,其威望在當今天下都不小,這才是我們該注意的。”


    戲誌才怕薑滔不知鄭玄的名望,提醒他道。


    薑滔當然知道鄭玄的大名,其乃是和盧植齊名的大儒,在後世名聲也是不小。


    但是難辦也是要辦的啊,隨後薑滔與戲誌才郭嘉等人,開始商討如何攻城。


    薑滔大軍先是將高密圍了起來,害怕又讓孔融逃走,到時其又像老鼠一樣亂竄,跑到它處再給薑滔造成麻煩。


    因為薑滔帶來的兵力雖然號稱三萬,但是實際不足兩萬。要圍堵高密四麵,有些捉襟見肘。


    薑滔隻得讓大軍在高密各個城門口處構建溝渠台隴,防止其集中兵力從其中一處突圍。


    同時不急於攻城,而是在四麵堆砌高台,讓自己能看清城中情況以及兵力防守分布。


    又開始打造各種攻城器械,希望到時攻城時減少傷亡。


    如此,薑滔帶領大軍來到高密已經數日,卻都還沒有發動攻城。


    隻是讓王子法、劉孔慈、左承祖等人入城勸降。


    當孔融見到自己曾經引為心腹的王子法、劉孔慈兩人,竟然皆投降了薑滔,憤怒不止。


    對著他們大罵道:“融待諸位如手足,諸位卻棄我如舊衣,融何其罪焉?”


    王子法、劉孔慈對於孔融的責罵,顯然早已預見。


    對著孔融道:“正是國相待我等不薄,我等才不願見國相執迷不悟,反害了自己的性命啊。


    薑使君自入了劇縣,得了國相的家眷,皆待之以禮,沒有絲毫迫害。


    薑使君居青州牧之位,乃是其剿滅三十萬青州黃巾,又平定青州各處黃巾餘孽。


    我青州百姓無不對此感恩戴德,皆真心誠意推薦其為我青州之主。


    相國何須對此心生芥蒂,須知如今董卓專權,難道他指認的人就是我大漢忠臣嗎?


    薑使君已為國相專設一職,名曰學政,主管我青州一州之教育。這不正是國相的長處嗎?


    不如國相放下芥蒂,歸入薑使君麾下,也好讓我北海子弟免了這場兵災。”


    孔融聽了王子法、劉孔慈兩人的話,心中五味雜陳。


    其實他現在早已歇了奪取青州之心,甚至連北海國相也不想再做了。


    隻是心中咽不下這口氣,自己被薑滔如此欺辱,自己若是降他,那自己還有什麽威望?


    “爾等莫要再說,我就算死,也不會投降薑賊。看在往日情分,我不殺爾等,爾等速速離開。”


    孔融對他們下了逐客令。


    王子法、劉孔慈見孔融心意已決,也是無可奈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庶民崛起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豆愛打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豆愛打滾並收藏三國:庶民崛起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