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薑滔不知道,這個田豫,就是其所知曉的後來的曹魏名臣田豫。
田豫初從劉備,後來劉備又逃到了豫州,做了豫州刺史,田豫因母親年老,才辭職回鄉。
田豫回鄉後又跟隨公孫瓚,等公孫瓚敗亡,田豫才勸說鮮於輔等人,一起加入曹操陣營。
後來田豫常年鎮守曹魏北疆,從征代郡烏桓、斬骨進、破軻比能,多有功勳;
也曾參與對孫吳的作戰,在成山斬殺周賀,於新城擊敗孫權。
官至太中大夫,封長樂亭侯。
田豫能文能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
初平三年(192年)七月,薑滔帶領太史慈千餘騎兵,李進、孫觀兩營四千餘兵馬;
連同李進的五百餘虎衛,出兵冀州。
為了避免上次的錯誤,預防公孫瓚派人再次突襲平原。
薑滔把田豫留在了平原,田豫能文能武,一來可以幫助陳紀治理平原,二來可幫幫鄧愈等人出謀劃策。
此時的公孫瓚正在攻打冀州巨鹿郡,其正帶領三萬餘大軍,攻打正在廣宗駐守的袁紹。
清河國已經算是公孫瓚的後方,因此除了東武城以外,其他各縣並沒有多少兵馬駐守。
之所以公孫瓚派兵駐紮東武城,而不是清河國都甘陵城。
是因為東武城靠近清河,又是大縣,又在是公孫瓚大軍的後方。
方便其在後方收集囤積糧草,好通過清河往前線運糧。
於是公孫瓚便派自己任命的兗州刺史單經,帶領五千兵馬駐守東武城。
同時替他在後方收集糧草。
此外還有剛剛逃到清河國邊境鬱縣的劉備,以及其這兩日收攏逃回冀州的公孫軍散兵千餘兵馬。
隻是劉備沒有想到薑滔居然又直接追入了冀州,當天得知探馬來報後。
立馬帶著兵馬,棄城而逃。
他沒有前往東武城,也沒有在清河國都停留駐守,而是直接往公孫瓚的駐地而去。
所以薑滔很容易的就進入了冀州鬱縣。
之後,薑滔沒有帶兵去攻占甘陵,而是帶兵往東武城而去。
因為清河國乃是冀州腹地,薑滔不可能占下不還給袁紹。
如此,自己也無需特袁紹攻城掠地,而是找機會削弱公孫瓚實力為之。
因此攻打其屯糧之地,才是薑滔等人在出發前就計劃好的。
三日後,薑滔終於帶兵來到了東武城境內。
此時身處後方的單經根本還不知道田楷已經在平原戰敗,更想不到薑滔居然帶人前來攻打他。
在薑滔的斥候來報,東武城此時還是城門大開,一切正常時。
薑滔是無比的高興,連忙讓將士們休整半個時辰。
然後讓孫觀帶領數十人精銳,化作成商隊,靠近城門。
而後又派太史慈、李現、李進三人,帶領三千騎兵,先行奪城。
自己親自帶領步卒,緊隨其後。
太史慈、李現、李進三人帶領三千騎兵,突然出現在東威城南城外。
守門的士卒也發現了數千騎兵正急速往城門奔來,立馬敲鑼示警。
城樓下的士卒,聽到示警,立馬前來驅散排隊入城的百姓,準備關閉城門。
隻是還未等其將百姓驅散,突然一支數十人正在排隊的商隊,從馬車內拔出武器,向其殺來。
守城的士卒被突然襲擊,驚慌失措,一時被這數十人殺散。
城樓上的守將見此,立馬帶領一隊士卒,想要將孫觀等人殺退。
此時的孫觀,知道若是自己能守住城門,讓其不能關閉,那自己便當居首功。
於是孫觀也是發起狠來,直接迎向那個守將。
那守將以為孫觀隻是尋常先登死士,沒有多想,也是直接殺去。
未想不足三五回合,便被孫觀一刀斬殺。
其他迎上來守卒見此,皆是懼怕無比,不由退了幾步。
好在不多時,又有城樓上的守將帶兵前來支援。
然後再次向孫觀發起進攻。
孫觀雖然英勇,但寡不敵眾,被打的連連後退,眼看就要被趕出城門外。
孫觀知情況緊急,立馬高呼:“青州薑使君已至,若再退,必軍法從事。諸君當與我死戰不退。”
說完再次發起狠來,迎著刀劍,再次殺入敵陣。
身旁的死士聽到孫觀的話,皆想起薑滔就在後麵,不敢再退。
也就隻能跟著孫觀,再次往敵陣中衝去。
狹窄的城門處,敵軍發揮不了人數優勢,又再次被孫觀帶人殺入了數丈。
直到最前麵的守卒,見到青州軍的騎兵已經離城門數十丈後,嚇得轉身就逃。
隻是城門狹窄,其哪裏能逃得掉,被自己身後的友軍擋住。
隻得高呼:“快跑,敵軍騎兵已至。”
身後的守卒這才發現青州騎兵已經殺到,也跟著轉身逃離。
而孫觀趁此,趕忙帶人追入城內,讓出了城門通道。
太史慈揮舞著手中的長槍,如同戰神一般衝在最前方。
李現和李進則分別在太史慈的兩側,他們的馬速極快,手中的兵器閃爍著寒光。
三千騎兵緊密地跟隨在他們身後,形成了一道鋼鐵洪流。
城牆上的守衛們驚恐地看著這股騎兵洪流,連抵抗的心思都不敢再有,也跟著丟棄武器,轉身逃離。
城門防線迅速崩潰。
太史慈一馬當先,他的長槍挑開了一名阻擋在前的敵軍,然後繼續往城內追殺著潰兵。
李現和李進也不甘示弱,他們揮舞著兵器,將敵人紛紛斬殺。
三千騎兵如潮水般湧入城門,他們的呐喊聲和馬蹄聲交織在一起,讓城內的人皆知道了戰事已至。
……
身處後方的單經,已經喜歡上了現在的生活。
為公孫瓚在後方搶搶糧,收收錢,還能落下不少好處。
前方袁紹被公孫瓚壓著打,其根本不能派出兵馬攻打自己。
沒有後顧之憂,這樣的生活怎麽不讓單經喜歡。
隻是當單經正在房內數著金錢時,突然有從事稟告,言青州軍已經攻破城門,殺入城中了。
單經聽後大驚,他根本想不到有人會來此奪城。
此時城內的守軍正分駐城內各處,一時無法集結。
單經隻得先行前往縣衙最近的騎兵駐地,前往集結兵馬。
隻是當他剛剛將騎兵聚集,太史慈已經帶兵殺到。
雖然太史慈身後騎兵隻有千餘,但其也是不懼,直接帶領騎兵,衝入單經陣中。
且迎著單經高呼:“東萊太史慈在此,還不束手就擒。”
單經看著太史慈這般模樣,知其肯定是一個猛將。
但單經跟隨公孫瓚征戰多年,討烏桓,平叛軍,自然也沒有膽怯。
立馬帶著親兵迎了上去。
田豫初從劉備,後來劉備又逃到了豫州,做了豫州刺史,田豫因母親年老,才辭職回鄉。
田豫回鄉後又跟隨公孫瓚,等公孫瓚敗亡,田豫才勸說鮮於輔等人,一起加入曹操陣營。
後來田豫常年鎮守曹魏北疆,從征代郡烏桓、斬骨進、破軻比能,多有功勳;
也曾參與對孫吳的作戰,在成山斬殺周賀,於新城擊敗孫權。
官至太中大夫,封長樂亭侯。
田豫能文能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
初平三年(192年)七月,薑滔帶領太史慈千餘騎兵,李進、孫觀兩營四千餘兵馬;
連同李進的五百餘虎衛,出兵冀州。
為了避免上次的錯誤,預防公孫瓚派人再次突襲平原。
薑滔把田豫留在了平原,田豫能文能武,一來可以幫助陳紀治理平原,二來可幫幫鄧愈等人出謀劃策。
此時的公孫瓚正在攻打冀州巨鹿郡,其正帶領三萬餘大軍,攻打正在廣宗駐守的袁紹。
清河國已經算是公孫瓚的後方,因此除了東武城以外,其他各縣並沒有多少兵馬駐守。
之所以公孫瓚派兵駐紮東武城,而不是清河國都甘陵城。
是因為東武城靠近清河,又是大縣,又在是公孫瓚大軍的後方。
方便其在後方收集囤積糧草,好通過清河往前線運糧。
於是公孫瓚便派自己任命的兗州刺史單經,帶領五千兵馬駐守東武城。
同時替他在後方收集糧草。
此外還有剛剛逃到清河國邊境鬱縣的劉備,以及其這兩日收攏逃回冀州的公孫軍散兵千餘兵馬。
隻是劉備沒有想到薑滔居然又直接追入了冀州,當天得知探馬來報後。
立馬帶著兵馬,棄城而逃。
他沒有前往東武城,也沒有在清河國都停留駐守,而是直接往公孫瓚的駐地而去。
所以薑滔很容易的就進入了冀州鬱縣。
之後,薑滔沒有帶兵去攻占甘陵,而是帶兵往東武城而去。
因為清河國乃是冀州腹地,薑滔不可能占下不還給袁紹。
如此,自己也無需特袁紹攻城掠地,而是找機會削弱公孫瓚實力為之。
因此攻打其屯糧之地,才是薑滔等人在出發前就計劃好的。
三日後,薑滔終於帶兵來到了東武城境內。
此時身處後方的單經根本還不知道田楷已經在平原戰敗,更想不到薑滔居然帶人前來攻打他。
在薑滔的斥候來報,東武城此時還是城門大開,一切正常時。
薑滔是無比的高興,連忙讓將士們休整半個時辰。
然後讓孫觀帶領數十人精銳,化作成商隊,靠近城門。
而後又派太史慈、李現、李進三人,帶領三千騎兵,先行奪城。
自己親自帶領步卒,緊隨其後。
太史慈、李現、李進三人帶領三千騎兵,突然出現在東威城南城外。
守門的士卒也發現了數千騎兵正急速往城門奔來,立馬敲鑼示警。
城樓下的士卒,聽到示警,立馬前來驅散排隊入城的百姓,準備關閉城門。
隻是還未等其將百姓驅散,突然一支數十人正在排隊的商隊,從馬車內拔出武器,向其殺來。
守城的士卒被突然襲擊,驚慌失措,一時被這數十人殺散。
城樓上的守將見此,立馬帶領一隊士卒,想要將孫觀等人殺退。
此時的孫觀,知道若是自己能守住城門,讓其不能關閉,那自己便當居首功。
於是孫觀也是發起狠來,直接迎向那個守將。
那守將以為孫觀隻是尋常先登死士,沒有多想,也是直接殺去。
未想不足三五回合,便被孫觀一刀斬殺。
其他迎上來守卒見此,皆是懼怕無比,不由退了幾步。
好在不多時,又有城樓上的守將帶兵前來支援。
然後再次向孫觀發起進攻。
孫觀雖然英勇,但寡不敵眾,被打的連連後退,眼看就要被趕出城門外。
孫觀知情況緊急,立馬高呼:“青州薑使君已至,若再退,必軍法從事。諸君當與我死戰不退。”
說完再次發起狠來,迎著刀劍,再次殺入敵陣。
身旁的死士聽到孫觀的話,皆想起薑滔就在後麵,不敢再退。
也就隻能跟著孫觀,再次往敵陣中衝去。
狹窄的城門處,敵軍發揮不了人數優勢,又再次被孫觀帶人殺入了數丈。
直到最前麵的守卒,見到青州軍的騎兵已經離城門數十丈後,嚇得轉身就逃。
隻是城門狹窄,其哪裏能逃得掉,被自己身後的友軍擋住。
隻得高呼:“快跑,敵軍騎兵已至。”
身後的守卒這才發現青州騎兵已經殺到,也跟著轉身逃離。
而孫觀趁此,趕忙帶人追入城內,讓出了城門通道。
太史慈揮舞著手中的長槍,如同戰神一般衝在最前方。
李現和李進則分別在太史慈的兩側,他們的馬速極快,手中的兵器閃爍著寒光。
三千騎兵緊密地跟隨在他們身後,形成了一道鋼鐵洪流。
城牆上的守衛們驚恐地看著這股騎兵洪流,連抵抗的心思都不敢再有,也跟著丟棄武器,轉身逃離。
城門防線迅速崩潰。
太史慈一馬當先,他的長槍挑開了一名阻擋在前的敵軍,然後繼續往城內追殺著潰兵。
李現和李進也不甘示弱,他們揮舞著兵器,將敵人紛紛斬殺。
三千騎兵如潮水般湧入城門,他們的呐喊聲和馬蹄聲交織在一起,讓城內的人皆知道了戰事已至。
……
身處後方的單經,已經喜歡上了現在的生活。
為公孫瓚在後方搶搶糧,收收錢,還能落下不少好處。
前方袁紹被公孫瓚壓著打,其根本不能派出兵馬攻打自己。
沒有後顧之憂,這樣的生活怎麽不讓單經喜歡。
隻是當單經正在房內數著金錢時,突然有從事稟告,言青州軍已經攻破城門,殺入城中了。
單經聽後大驚,他根本想不到有人會來此奪城。
此時城內的守軍正分駐城內各處,一時無法集結。
單經隻得先行前往縣衙最近的騎兵駐地,前往集結兵馬。
隻是當他剛剛將騎兵聚集,太史慈已經帶兵殺到。
雖然太史慈身後騎兵隻有千餘,但其也是不懼,直接帶領騎兵,衝入單經陣中。
且迎著單經高呼:“東萊太史慈在此,還不束手就擒。”
單經看著太史慈這般模樣,知其肯定是一個猛將。
但單經跟隨公孫瓚征戰多年,討烏桓,平叛軍,自然也沒有膽怯。
立馬帶著親兵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