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河崔氏決定舉族前往青州之後,薑滔很是高興的準備離開崔氏住地。
薑滔告知其將在五日後離開,其可在此間做足遷族的準備。
五日時間雖短,但也能讓崔氏做足準備。
隻是在薑滔正準備離開時,崔林又突然說道:“使君既知公孫瓚將會在此地周圍搶掠糧草,
不如將這個消息告訴東武城的百姓,讓其也一起逃離清河,前往青州平原?”
旁邊崔琰聽了自己從弟的話,震驚不已。
薑滔聽了崔林的話也是一愣,要搞這麽大嗎?
不過想想,如此雖然袁紹會生氣,但是自己有借口應對啊。
於是對著崔林等人道:“我也願帶此地百姓一起離開,但是故土難舍,百姓不願,滔又不能用刀劍強求。”
崔林聽後,哈哈大笑道:“哈哈哈,使君既然願意收留東武城百姓,那其餘之事,便交於林來做吧。”
薑滔聽了,也是一喜,立馬對待崔林道:“如此,便有勞先生了。凡願到平原的百姓,滔皆願安置。”
反正不需要自己操心,若是崔林能說動百姓跟隨自己前往平原,那自己就是賺了。
要知道,戰爭打的就是人口。
自己治下的百姓越多,那麽自然兵源就越多。
……
處理完招募崔氏的事後,薑滔又馬不停蹄地趕回了東武城縣城。
此時李現等人正在挑選俘虜,裁汰老弱,編入軍中。
“我軍連經數次大戰,損兵嚴重,就算把這挑選出的千餘俘虜編入軍中,缺額也是很大啊。”
李現見薑滔回來,立馬向薑滔稟告軍隊整編情況。
薑滔其實也大概知道自己兵力損失嚴重,但也是無奈,其一直沒有時間好好休整。
“所幸還有幾日時間,你等可在此城周圍鄉間招募士卒。先將缺額補充齊備,待退回平原後,再好好訓練。
清河崔氏已經同意舉族遷往青州平原,並且其家主等人也同意了我的招募。
你等也可找其相助,讓其幫忙招募精壯士卒,”
“如此大善。”
李現等人聽到了有本地世家加入,也是十分高興。
有他們相助,那自己這些人幾日內應該就能招募不少士卒。
果然,當次日李現找到崔琰幫忙,崔琰立馬答應。
其先動員宗族子弟數百人加入李現軍中,又帶李現前往東武城民風向武最重的幾個鄉招募士卒,兩日又得千餘精壯。
再加上孫觀等人在縣城周邊的招募,隻用了三日,李現孫觀等人便招募齊了兩千餘精壯。
如此,薑滔把殘存的騎兵老卒,挑選精銳八百,先讓虎衛滿編,仍由李進統領。
又重新劃分給了太史慈兩千騎兵,讓其統領,保留一支完整戰力的部隊。
然後把其餘老卒、裁汰後的俘虜、新兵重新整編。
由李進、孫觀更領一營,每營三千兵馬。
隻是李進、孫觀的部曲雖然整編齊備,但是大多都是降卒新兵,又沒有時間訓練磨合,所有還不能發揮其戰力。
好在薑滔不打算與公孫瓚硬剛,短時間內不用讓他們上戰場。
……
這幾日,李現孫觀能如此順利的招募兩千餘精壯,除了崔氏的幫忙,還與突然出現的一條傳言有關。
傳言青州牧薑滔攻取奮武將軍公孫瓚屯糧之地東武城時,聯帶著把在城中巡查的公孫瓚之子公孫續給殺了。
公孫瓚得知此事後,已經說出了要屠盡清河之民,特別是東武城的人,無論老弱,皆要將其坑殺,為自己的兒子陪葬。
此時公孫瓚已經在調動兵馬,準備前來攻打東武城了。
而青州牧薑滔也已經準備退回青州,避其鋒芒。
此消息一出,東武城百姓人心惶惶。
又見東武城最大的世家崔氏,真的已經在收拾家當,準備舉族遷往青州避難。
那這條消息更是在東武城無人不知,無人不信了。
而不久,東武城另一個大家族張氏,也開始收拾家當,準備遷往青州避難。
張氏這一跟隨,東武城的人更加坐不住了,皆開始收拾家當準備跑路。
有去處的,有親屬可投靠的,自然直接就走。
而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該往哪裏逃,皆是心急如焚。
所以很多無親無故之人,選擇加入青州軍,算是有一個出路。
而有家屬羈絆,又無路可去之人,就隻能繼續幹著急。
所幸不久,崔氏和張氏派人說動大家。
言大家既然都是同鄉,不如一起前往青州平原,一來路上有個照應,二來去了之後,大家也能相互扶協。
那些正為該往哪裏逃發愁的人,聽了崔氏和張氏的話,哪裏還不願意,皆同意願一起前往青州平原。
而崔氏和張氏的人又說,既然青州牧薑使君也要退往青州,如今其又在東武城內,不如大家現在就一起前往拜見薑使君。
求其帶我等一起回青州,其如若答應,想來我等有了官府照應,遷徒一事,會方便很多。
那些人一聽,對啊,大家一起去求薑使君,讓他帶著大家一起逃往青州。
有其首肯,無論是在遷徒路上,還是到了青州平原後尋求安置,都是要方便許多。
於是這日薑滔正在城中巡查時,被崔氏和張氏帶著無數東武城百姓團團圍住。
這些百姓一見到薑滔就拜跪:“懇請使君帶我等一起入青州。”
“懇請使君帶我等一起入青州。”
“懇請使君帶我等一起入青州。”
……
薑滔雖然提前就得知了今日會有這一出,但也被數千百姓的呼聲所震撼。
“諸位快快請起,滔無力抵擋公孫瓚之軍,隻得退回青州,不能護爾等周全,此乃滔之罪也。
若是諸位真想隨滔回青州,滔自當給與幫助,以贖滔之罪也。
途中若無糧者,到時可往我軍中領取,每人可取半石,想來足夠諸位堅持到青州平原了。
到了平原,滔自會交代平原官員,安置諸位。”
跪拜請願的百姓聽見薑滔答應,還給出一人半石糧的承諾,皆是歡天喜地。
“使君真乃青天也。”
“我等必感念使君恩德。”
“使君真乃我等再生父母。”
……
薑滔聽著百姓的讚譽,充分明白了崔林的能力,真是把人賣了,還得幫其數錢啊。
至於薑滔承諾的糧食,此次在東武城繳獲十萬餘石糧草,正在愁怎麽運回青州。
反正自己帶不走也得燒毀掉,不如給與百姓,換取名聲。
”
薑滔告知其將在五日後離開,其可在此間做足遷族的準備。
五日時間雖短,但也能讓崔氏做足準備。
隻是在薑滔正準備離開時,崔林又突然說道:“使君既知公孫瓚將會在此地周圍搶掠糧草,
不如將這個消息告訴東武城的百姓,讓其也一起逃離清河,前往青州平原?”
旁邊崔琰聽了自己從弟的話,震驚不已。
薑滔聽了崔林的話也是一愣,要搞這麽大嗎?
不過想想,如此雖然袁紹會生氣,但是自己有借口應對啊。
於是對著崔林等人道:“我也願帶此地百姓一起離開,但是故土難舍,百姓不願,滔又不能用刀劍強求。”
崔林聽後,哈哈大笑道:“哈哈哈,使君既然願意收留東武城百姓,那其餘之事,便交於林來做吧。”
薑滔聽了,也是一喜,立馬對待崔林道:“如此,便有勞先生了。凡願到平原的百姓,滔皆願安置。”
反正不需要自己操心,若是崔林能說動百姓跟隨自己前往平原,那自己就是賺了。
要知道,戰爭打的就是人口。
自己治下的百姓越多,那麽自然兵源就越多。
……
處理完招募崔氏的事後,薑滔又馬不停蹄地趕回了東武城縣城。
此時李現等人正在挑選俘虜,裁汰老弱,編入軍中。
“我軍連經數次大戰,損兵嚴重,就算把這挑選出的千餘俘虜編入軍中,缺額也是很大啊。”
李現見薑滔回來,立馬向薑滔稟告軍隊整編情況。
薑滔其實也大概知道自己兵力損失嚴重,但也是無奈,其一直沒有時間好好休整。
“所幸還有幾日時間,你等可在此城周圍鄉間招募士卒。先將缺額補充齊備,待退回平原後,再好好訓練。
清河崔氏已經同意舉族遷往青州平原,並且其家主等人也同意了我的招募。
你等也可找其相助,讓其幫忙招募精壯士卒,”
“如此大善。”
李現等人聽到了有本地世家加入,也是十分高興。
有他們相助,那自己這些人幾日內應該就能招募不少士卒。
果然,當次日李現找到崔琰幫忙,崔琰立馬答應。
其先動員宗族子弟數百人加入李現軍中,又帶李現前往東武城民風向武最重的幾個鄉招募士卒,兩日又得千餘精壯。
再加上孫觀等人在縣城周邊的招募,隻用了三日,李現孫觀等人便招募齊了兩千餘精壯。
如此,薑滔把殘存的騎兵老卒,挑選精銳八百,先讓虎衛滿編,仍由李進統領。
又重新劃分給了太史慈兩千騎兵,讓其統領,保留一支完整戰力的部隊。
然後把其餘老卒、裁汰後的俘虜、新兵重新整編。
由李進、孫觀更領一營,每營三千兵馬。
隻是李進、孫觀的部曲雖然整編齊備,但是大多都是降卒新兵,又沒有時間訓練磨合,所有還不能發揮其戰力。
好在薑滔不打算與公孫瓚硬剛,短時間內不用讓他們上戰場。
……
這幾日,李現孫觀能如此順利的招募兩千餘精壯,除了崔氏的幫忙,還與突然出現的一條傳言有關。
傳言青州牧薑滔攻取奮武將軍公孫瓚屯糧之地東武城時,聯帶著把在城中巡查的公孫瓚之子公孫續給殺了。
公孫瓚得知此事後,已經說出了要屠盡清河之民,特別是東武城的人,無論老弱,皆要將其坑殺,為自己的兒子陪葬。
此時公孫瓚已經在調動兵馬,準備前來攻打東武城了。
而青州牧薑滔也已經準備退回青州,避其鋒芒。
此消息一出,東武城百姓人心惶惶。
又見東武城最大的世家崔氏,真的已經在收拾家當,準備舉族遷往青州避難。
那這條消息更是在東武城無人不知,無人不信了。
而不久,東武城另一個大家族張氏,也開始收拾家當,準備遷往青州避難。
張氏這一跟隨,東武城的人更加坐不住了,皆開始收拾家當準備跑路。
有去處的,有親屬可投靠的,自然直接就走。
而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該往哪裏逃,皆是心急如焚。
所以很多無親無故之人,選擇加入青州軍,算是有一個出路。
而有家屬羈絆,又無路可去之人,就隻能繼續幹著急。
所幸不久,崔氏和張氏派人說動大家。
言大家既然都是同鄉,不如一起前往青州平原,一來路上有個照應,二來去了之後,大家也能相互扶協。
那些正為該往哪裏逃發愁的人,聽了崔氏和張氏的話,哪裏還不願意,皆同意願一起前往青州平原。
而崔氏和張氏的人又說,既然青州牧薑使君也要退往青州,如今其又在東武城內,不如大家現在就一起前往拜見薑使君。
求其帶我等一起回青州,其如若答應,想來我等有了官府照應,遷徒一事,會方便很多。
那些人一聽,對啊,大家一起去求薑使君,讓他帶著大家一起逃往青州。
有其首肯,無論是在遷徒路上,還是到了青州平原後尋求安置,都是要方便許多。
於是這日薑滔正在城中巡查時,被崔氏和張氏帶著無數東武城百姓團團圍住。
這些百姓一見到薑滔就拜跪:“懇請使君帶我等一起入青州。”
“懇請使君帶我等一起入青州。”
“懇請使君帶我等一起入青州。”
……
薑滔雖然提前就得知了今日會有這一出,但也被數千百姓的呼聲所震撼。
“諸位快快請起,滔無力抵擋公孫瓚之軍,隻得退回青州,不能護爾等周全,此乃滔之罪也。
若是諸位真想隨滔回青州,滔自當給與幫助,以贖滔之罪也。
途中若無糧者,到時可往我軍中領取,每人可取半石,想來足夠諸位堅持到青州平原了。
到了平原,滔自會交代平原官員,安置諸位。”
跪拜請願的百姓聽見薑滔答應,還給出一人半石糧的承諾,皆是歡天喜地。
“使君真乃青天也。”
“我等必感念使君恩德。”
“使君真乃我等再生父母。”
……
薑滔聽著百姓的讚譽,充分明白了崔林的能力,真是把人賣了,還得幫其數錢啊。
至於薑滔承諾的糧食,此次在東武城繳獲十萬餘石糧草,正在愁怎麽運回青州。
反正自己帶不走也得燒毀掉,不如給與百姓,換取名聲。
”